close
《南瀛學》電子報第50期 [田調] 洲仔尾採訪考查錄(三)

李志祥,〈洲仔尾採訪考查錄〉,台南縣政府文化處委託田調,2007。

--
二、洲仔尾「花園」探究:

花園此地名目前在洲仔尾地區普遍流傳的說法是「陳永華的花園」,就清代文獻而言,也不乏此類記載;但同樣在清代文獻記載中,另可發現二王鄭經亦曾築「花園」於洲仔尾地區,而且園內遍布亭臺樓閣,氣象非凡,鄭經把國事交給鄭克臧後,與寵妾近臣遊樂,長居於此,爾後,鄭經薨,亦葬於洲仔尾。

另值得注意的是,鄭成功、鄭經及其子鄭克臧,祖孫三代均葬於洲仔尾,相較於其它皇親國族多葬於府城南邊仁和里及其南邊而言註26,姑不論風水寶穴之說,洲仔尾對鄭氏父子三代顯俱有特殊意義;不過後來清政府恐鄭氏父子墓成臺地復明運動的憑藉,於康熙三十八年下旨遷葬中國福建南安,原跡終至杳無可尋,即使文獻中未曾紀錄遷葬的鄭克臧及其妻陳氏墓,亦在時間洪流下消失無蹤,也因為無法明確標定鄭氏三代墳塋位置,因此無法進一步憑此線索探究鄭氏三代為何執意葬於洲仔尾背後之「特殊意義」。

相較之下,花園地名的探究就是較明確的線索,至少就洲仔尾地區而言,仍是耆老口中相傳且位置仍確切的鄭氏遺跡,惟如上述,文獻記載鄭經及陳永華均曾築花園於武定里地區註27,因此有必要釐清目前洲仔尾耆老口中所傳花園之地究為「陳永華花園」抑或是「鄭經花園」,若果如當地耆老所言,花園屬於「陳永華花園」所有,則「鄭經花園」究竟又在何處?此地名若能順利釐清歸屬問題,則也許是項證據,能推導至同期其它歷史事件,還以水落石出。

(一)就文獻紀錄時間而言:
最早提到鄭經築花園於洲仔尾之文獻首推康熙24年(西元1685年)林謙光《臺灣紀略附澎湖》乙書,其記載「經之入島也,委政子克臧,退閑居於洲仔尾,築遊觀之地,峻宇雕牆,茂林嘉卉,極島中之華麗,優游其間,而至卒歲」。以林氏該書寫作年代而言,時距鄭經兵敗退回臺灣時間僅有五年(鄭經康熙19年棄金廈兩島回台,康熙20年薨),紀錄可信度應是極高,且自林氏記述以後,類似的記載亦重覆散見於《臺灣外記》(成書於清康熙43年後)、《小琉球漫志》(成書於清乾隆30年後)及《臺灣割據志》(成書於清道光2年後)等文獻中,可見鄭經築「花園」於洲仔尾,確有其事,但如前文所述,台地初入清版圖時,所謂洲仔尾範圍包含北自今鹽水溪(新港溪),南至今柴頭港溪下游為止區域,甚至可能包含部份今臺南市北區,因此鄭經的「花園」究竟在這片廣大區域的哪個地點,因年代久遠,建物均已湮沒,僅憑殘餘文獻要定位出明確地點,確有困難。不過,就此區域17世紀末地理環境而言,由於當年洲仔尾西面緊鄰大員內海,鄭氏築「游觀之地」不可能於緊鄰海洋之地,否則極易遭受海浪、風雨侵蝕,不出數年,定屋塌樓毀,因此最可能地點應是選擇距海稍遠可以飽覽海上風光(目視海域動靜),又不懼風雨海浪侵擾的高地,以其時洲仔尾區域而言,符合這樣條件的地點只有二處,一處是洲仔尾地區內舊稱花園之地(含鄰近今之東橋里在內),另一處地點則是今臺南市開元寺(曾稱「海會寺」)附近高地(後人稱為「馬房大山」)註28。

清代文獻最後提及鄭經築花園於洲仔尾地區者,應屬連橫《臺灣通史》,文字記載與林謙光所述如出一轍。不過細究此類文獻論著年代,發現提及此事的清代文獻大部份都集中於清道光(西元1820年─1850年)以前,道光年後就少有文獻提及此事註29。

相對地,亦有不少清代文獻上提及參軍陳永華築別墅於武定里(就文獻紀錄所載,其時武定里範圍南由台灣府城北門外起算,含括柴頭港溪中下游區域,北達木柵新港巡檢署為止,包含洲仔尾、蔦松街、新港均為其行政區域),這樣的紀錄最早始自《重修福建臺灣府志》(成書於乾隆7年後),其書云:「陳氏別墅,在武定里.偽參軍陳永華所築,今廢為檨林」,爾後同樣的文字記載被《重修臺灣府志》(成書於清乾隆12年後)、《重修臺灣縣志》(成書於清乾隆17年)、《續修臺灣府志》(成書於清嘉慶12年後)等文獻所引用,且與記載「鄭經築花園於洲仔尾」文獻相較,道光年之後,反而較多文獻記錄陳永華花園舊址位於洲仔尾,舉凡《臺灣志略》(成書於清道光年後)、《臺游日記》(成書於光緒18年後)、《福建通志臺灣府》(成書於清同治6年後)及《雅堂文集》(成書於民國15年後)等文獻均是,但令人不解的是,即在清乾隆時期以前,並無任何紀錄提及陳永華築(花園)室於武定里或是洲仔尾,但自乾隆以下,此類說法則大量出現。而這樣的現象或許與當地民情有關,在清同治年以前,鄭氏王朝成員在台地始終是忌諱,由於臺地入清領以來,歷朱一貴、林塽文等重大叛變事件,反叛者多高舉「反清復明」大旗,使得清政府對於前朝遺孽均忌憚非常,務求清除乾淨,尤其洲仔尾乙地又是歷來叛逆反賊進攻府城的最佳根據地,因此即使後世有百姓懷念鄭氏諸王並建廟奉祀,為避麻煩,亦託言其它神明,以減清政府疑慮註30,也許在這樣時空背景下,當地人可能為避風險,即使原屬鄭經花園之地,亦改稱陳永華花園之地,以減輕清政府清查迫害。

而另一有趣的現象是,上述清代文獻記載洲仔尾花園(武定里花園)為何人所築時,興築對象絕不重覆,亦即只要該文獻紀載陳永華築別墅於武定里,必不會同時記載鄭經於洲仔尾築遊觀之地,反之亦然,唯一例外只有連橫論著,在《臺灣通史》中,連橫書寫鄭經築園亭於洲仔尾,但另一方面,卻在《雅堂文集》中有如下記敍:「陳氏園在北門外武定里,東都總制陳永華建,俗稱花園,大約二百畝。後歸吳氏。吳氏質諸吾家。少時曾侍先府君往游。臺館久亡,唯餘敗瓦,耕夫牧豎往來其中,早已不知故蹟。然總制功德在人,至今念之,復何傷乎禾黍!」細探文意,應是連橫幼時甚至曾隨家中長輩前往陳永華花園遊覽,而其時仍有遺跡存在,且遊覽之地即是被當時居民稱為花園之所,而此花園地點在洲仔尾地區一直流傳至今未改,即今永康市正南三路底東側地域,因此連橫此段親身經歷說法變成往後史實最有力論著,直接將歷來文獻中所錄「陳永華花園在武定里」與「花園」二詞聯結一起,而今洲仔尾地區傳說「花園」是「陳永華花園」,其根據恐多由此而來。

但就史實先後時間順序而言,連橫的立論令人生疑,因為就文獻記載註31,鄭經是因陳永華、柯平等人相繼棄世,深覺復國無望,才於洲仔尾擇地,命李景監造亭園,園竣後於內縱情花酒。易言之,鄭經築花園於陳永華之後。且以前文所述,就當時洲仔尾地區而言,適合築園之地只有二處,第一處即在府城外柴頭港溪下游的馬房大山,而距此地點不遠處,鄭經已為其母董氏設北園別館,亦今之開元寺(海會寺.海靖寺),另一處適合築園位置只有洲仔尾東側的高地丘陵,除非北園別館前身即為鄭經花園或者北園別館規模比今日所見為大,內含鄭經花園及為母興建之別墅在內,否則洲仔尾今人傳說的「花園」之地為鄭經花園的可能性較高;又以位階財力論,鄭經花園為專人啟造,亭臺樓閣華麗為台地之最,非陳永華私人別墅所能相比註32,經過二百餘年天災人禍催殘,至連橫時期,若說其真能看到遺跡殘存,此遺跡應屬鄭經花園所有,較合情理。

(二)就地理環境位置而言:
若北園別館就是指鄭經的花園,則連橫《臺灣通史》中同時出現北園別館與鄭經花園的紀錄就有以下兩點無法令人理解註33,其一為二者之間既然可以畫上等號,則連橫大可不必再書:「又」築北園別館以奉董夫人,可直接書明奉董夫人於洲仔尾別館即可。再者,清文獻中所提北園別館的地理位置雖均表明為出城外數里之地,但其地行政區域則屬永康里註34,此與文獻中所錄鄭經築園亭於洲仔尾,屬於武定里行政區域有所別,就此二點而論,北園別館與鄭經洲仔尾花園之間是不可劃上等號。
但這樣的論述是以清領時期洲仔尾範圍依據,若說鄭經花園就是北園別館的前身,則唯一可能性是,鄭氏王朝時期的洲仔尾範圍不單單止於武定里而已,還橫跨部份永康里地區,因此清文獻所稱北園別館屬於永康里洲仔尾範圍,且依林謙光《臺灣紀略附澎湖》康熙24年所述,鄭經築游觀之地於洲仔尾之論即可成立,易言之,今開元寺所在柴頭港溪中下游一帶鄰近土地(含馬房大山),於鄭氏王朝時期均屬於洲仔尾範圍,因為鄭經花園是築於此地界內之北園別館或鄰近之地。

另在歷來清朝於臺地所測繪地圖中,花園此地名也曾空前絕後出現〈乾隆輿圖〉內,地圖中的洲仔尾與海會寺之間地域就標出「花園」地名,並繪有房屋乙棟,若依輿圖年代及繪有「房屋」圖案研判,此時於花園乙地應有聚落形成,因此才會繪上「房屋」並標示地名,以茲識別。而此標誌地點與今所稱之花園地點比對,大致是吻合的,也就是說最晚於乾隆24年已出現花園這個地名並形成聚落。
再者,將輿圖這樣的紀錄與歷來清文獻紀錄比對,可做合理推論,即不管花園於鄭氏王朝時期為何人所建園亭,或許王朝權貴之家,鄰近地域均有管制,尋常百姓難以靠近建立家園,但入清治後至康熙後期時,因早已屋毀樓塌、政亡人去,因此漸有一般民眾搬入此地,因為相較毗鄰大員內海的洲仔尾而言,花園此地距海不遠,仍可與洲仔尾地區居民共謀生業,另一方面卻因地勢較高,可免洪澇及海患,可謂一舉數得,而經數十年發展,至乾隆24年時,該地已有明顯聚落成形,因此輿圖才會列入。
但此地名的標示只於乾隆中期才出現,之後至清朝覆亡為止,其它地圖再無花園地名出現,關於此,恐怕又與道光年後大員內海漸淤積有關,當海線已往西退,代表原存洲仔尾地區洪澇水患已漸去除,在早期農耕社會,為謀生業發展,靠海之區不是從事渔撈即為鹽業,而上文論述洲仔尾地區沿革發展時亦曾論及,比花園更適合發展這二項生業的洲仔尾聚落,自乾隆中期開始,已有逐漸沒落現象,因此對離海更遠的花園地區的居民而言,既然天然災害已去除,但從事上述兩項生業時,相較洲仔尾,因距離稍遠而嫌不便,因此原居於此處的居民可能逐漸外移,因此乾隆時期之後的地圖,此聚落可能因逐漸縮小,以致最終沒有必要列入輿圖內標示地名(聚落名)註35。

(待續)


註腳:

註26 目前已知鄭成功姬妾曾、蔡二氏之墓及鄭成功四子鄭睿及十子鄭發之墓均葬於南市舊稱仁和里鞍仔庄地帶(鄰近今臺南飛機場北側墳場,地方稱之南山墳場);另鄭氏王朝之明寧靖王葬於今高雄縣湖內鄉湖內村,其隨侍之五妾妃則葬於今台南市五妃里(舊稱桂子山,屬南山墳場範圍),此類皇親國戚埋葬處都偏臺灣府城南邊區域,鄭氏父子三代與其相較,更顯獨特。

註27 綜合當地居民及筆者個人判斷,舊時「花園」應是泛指今永康市中正二街以東、正南五街以南及正南一街以北為範圍的區域,而西界則涵括縱貫鐵路兩側及砲兵學校在內均屬之。不過其時武定里的行政區域範圍則應更大,至少涵蓋「花園」及「洲仔尾」二地在內。

註28 拜清領台二百餘年未積極建設之賜,大員內海沿岸一帶除因天災造成地理景觀改變外,其餘地形、地勢高低等均無太大改變。準此,另據日本明治37年(西元1904年)對台灣地區測繪《臺灣堡圖》顯示,自府城北門起始,往北至鹽水溪為止,當時標高超過30公尺者只有三處,其一是位在今台南公園西面之台南客運輸送站址(前身為國軍配件廠,清時為總鎮營盤,舊稱尖山),標高紀錄41.2公尺;其二是約在今台南市北區實踐街39巷附近,標高75.9公尺(該處舊稱馬房大山);其三則是在今臺南縣永康市正南三路東側附近,標高為37.5公尺(當地舊稱花園)。

註29 道光年後提及鄭經建花園於洲仔尾的文獻尚有《臺陽見聞錄》(成書於清光緒17年後)、《潛園琴餘著簡編》(成書於同治7年後)、《續明紀事本末》(成書於清朝同治、光緒年間)及《臺灣通史》等書(成書於民國7年後)。

註30 例蔦松里內三老爺宮,實際供奉鄭成功,但為避麻煩,改稱朱三老爺;另烏竹里三千宫亦同。

註31 江日昇《臺灣外記》, 卷8(康熙戊午年至康熙庚申年共三年)。

註32 石萬壽《永康鄉志》,798頁,台南:永康鄉公所,1988年。石氏於鄉志內曾記敘,陳永華在甲頂村(今之甲頂里)花園坑南之「花園」所築者為茅屋竹亭數棟。若真如此,以其距海之近,歷二百餘年風雨而不倒,或有遺跡殘存,其物之堅固,實匪夷所思;另石氏同節文章內引康熙中期海防同知孫元衡詩作乙首為證,但孫氏詩首只有題名「閒遊羡子園林」,地點為出城外二、三里處,究竟是否為陳氏花園遺址,孫氏並無明說,且方志中有關陳氏花園後廢為檨子林的文獻紀錄最早起自乾隆七年,與康熙中期約存有五十年落差,在時間順序上,亦有令人難以串接理解之處。

註33  連橫《臺灣通史》,卷2建國紀。該書有如下記述:「經自歸後,不理國政,建園亭於洲仔尾,與諸將落之,驩飲較射,夜以繼日。又築北園別墅,以奉董夫人。諸事盡委克臧,軍民咸服」。

註34 此處所稱清文獻指《重修臺灣縣志》、《續修臺灣縣志》及《臺灣志略》等文獻而言;另鄭氏王朝時,「永康里」大致範圍是西出臺灣府城北門起算,東至新港溪中上游(今之許縣溪)與廣儲里相抵,北隔柴頭港溪與武定里接攘,東南及南方大致沿今之鯽魚潭東緣及虎山與長興里、仁和里相鄰。

註35 據筆者採訪洲仔尾地區耆老陳加生等人的說法,「花園」於日治時期全屬於民用飛機場範圍,除機場外,其地以南區域多亂葬墳塋及林投樹,極其荒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