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瀛學》電子報第67期[學術文摘] 台南縣糖業鐵道史(四)

摘自 周俊霖、許永河著,--初版--台南縣新營市:台南縣政府,民96(南瀛文化研究叢書;第11輯)(南瀛地景文化專輯;57)

麻豆糖廠和佳里糖廠簡史

明治製糖株式會社為日人相馬半治等15人共同創立於明治39年(1906),屬三菱系財團,初時本社設於台南市,並於東京設事務所。明治製糖株式會社成立之初,除購併屬於台資的麻豆製糖和股會社(蔴荳堡安業庄,1907)與維新製糖和股會社(西港仔堡八份庄,1910),繼承其改良糖廍事業外,並在蕭壠自設第一工場,於蒜頭設立第二工場。第一工場於明治41年(1908)開始作業,初期壓榨能力900公噸,大正10年(1921)擴充為1500公噸,是明治製糖株式會社在臺灣的第一座製糖工場。明治43年(1910),明治製糖株式會社選定了臺南廳溝仔墘庄設立第三工場,並於該地建設事務所、郵局、醫務所、俱樂部(招待所)、宿舍等大小建築,以做為會社總部所在,之後本社就移到總爺辦公。明治45年(1912)1月,第三工場開始運轉製糖,壓榨能力1000公噸,後提升為1500公噸,原料採取區域則與第一工場共通。到了大正2年(1913),明治製糖將旗下新式工場改以所在地地名來稱呼,三座工場分別改稱為蕭壠、蒜頭、總爺工場。

民國35年(1946),台灣糖業公司成立,明治製糖株式會社被改組為台糖第三區分公司,轄屬8間製糖廠,分公司總部仍設於總爺,與總爺糖廠一起辦公。民國39年(1950)7月,台糖組織改成總廠制,全台設立五區總廠,總爺糖廠更名為總爺總廠,督導總爺、蕭壠、玉井、灣裡、三崁店、車路墘六廠。

47年(1958)7月,台糖公司試行大廠制,總爺總廠改組為麻佳總廠,總爺糖廠與蕭壠糖廠合併,蕭壠廠僅保留生產部門,管理部門則全部交由總爺糖廠負責。56年(1967),糖廠組織改制為大廠制,車路墘糖廠改由高雄總廠督導,麻佳總廠僅轄有善化、玉井、麻佳、三崁店四廠。63年(1974)11月台糖精簡組織,麻佳總廠組織遭到撤銷,原總爺糖廠更名為麻豆糖廠(當地人則仍習慣稱總爺糖廠),原蕭壠糖廠則更名為佳里糖廠,兩廠均改隸新營總廠所管轄。民國74年(1985)9月,公司組織裁撤總廠督導部門,麻豆糖廠和佳里糖廠乃直屬總公司。

麻豆糖廠在關廠後廠區一度閒置,台糖公司本有欲標租廠區土地以收取租金和開發權利金,但在地方人士及立委的奔走陳情下,台南縣政府乃聘請李乾朗、林會承、傅朝卿等人進行評鑑,最後涵蓋木構招待所、廠長宿舍、紅磚造主辦公室、紅磚造餐廳、周邊老樹、日式庭院等建築群的廳舍區通過評定,並於88年(1999)11月19日公告為縣定古蹟。爾後台南縣政府文化處再以麻豆糖廠為基地,與台糖公司進行合作,向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爭取「閒置空間再利用」的經費補助;90年(2001)11月4日「南瀛總爺藝文中心」正式揭牌成立,麻豆糖廠成為台南縣文化藝術展演的空間,不定期舉辦各項藝文活動。

「南瀛總爺藝文中心」的設立讓麻豆糖廠在失去原產業舞台後獲得另一型式的再生,之後台南縣政府就循閒置空間與文化活動結合之模式,於92年(2003)1月27日再度與台糖公司簽約租賃停閉的佳里糖廠,將廠區規劃為「蕭壠文化園區」。該年7月19日,「蕭壠文化園區」正式揭牌運作,並舉辦為期3週的一系列活動,廠內存留的14間倉庫(蕭壠14倉)逐步規劃為各類展覽館。94年(2005)1月至2月更於園區內舉辦了世界糖果文化節,並復駛五分車往來新宅農場停車場與園區之間作為接駁車,同年(2005年)10月,台南縣政府教育處又於園區內舉行全縣性科學博覽會,「蕭壠文化園區」似已成為全縣性文教活動的展演場所。麻豆、佳里兩廠閒置廠區在經過規劃後一躍為台南縣曾文、北門二地文化展演重地,其獲利不僅僅是地方,台灣糖業歷史亦因之而得以不致殘缺。

麻豆糖廠及佳里糖廠鐵道路線

兩廠鐵道的輻射中心是佳里糖廠,這是因為當初明治製糖株式會社申請糖業鐵道時即是以蕭壠為中心向番子田、西港仔、麻豆、學甲、將軍溪等地開築。光復後,兩廠業務分立,蕭壠糖廠配轄原料區大多位於糖廠之西,因此所屬鐵道也分布於糖廠西側,在民國60年代時計有將軍、塭子內、七股、篤加、樹林腳、十一分、破坪、三股子、漚汪、七股農場等專用線;64年(1975)1月公路移動式轉裝機研發自製成功後,佳里糖廠隨即採用道路運輸方式運送5萬噸原料,之後並逐步拆除部份專用線路,66年(1977)拆除漚汪線,68年(1979)拆除將軍線,68/69及69/70兩年期更試辦原料全面道路運輸,拼裝車由田間直接運載原料入廠。為配合此一改變,佳里糖廠除擴建原料堆積場外,並鋪設原料運輸專用柏油道路,另在大門附近廠區內闢建一直通工場之專用道,至於原鐵道原料車則調撥附近各廠使用,然因各種因素,70/71年期起又恢復部分鐵道運輸。至於麻豆糖廠鐵道除隆田線一段外,大多數的鐵道分布於糖廠西南面,專業線計有西港、爺崁、八分、安業、檨子林、後營、下宅子、北勢寮等線路。

營業線方面,明治製糖株式會社蕭壠至番子田之間的鐵道(番子田線)於明治42年(1909)開始兼營客運,之後客運線路再延伸營業至二重港,整條番子田線路(隆田線及北門線)貫穿今北門、學甲、佳里、麻豆、隆田等鄉鎮。這條線路如同布袋線、學甲線等營業線般,除擔負了沿線地區的客貨運運輸外,也是人民轉駁縱貫鐵路的重要工具。到了民國42年(1953)12月,蕭壠糖廠又鋪設了糖廠至佳里鎮中心1.4公里的營業線路,同時於鎮區設置佳里車站,以方便糖廠至鎮區的交通。之時也是糖鐵營業客貨運的高峰。

民國47年(1958),蕭壠糖廠與總爺總廠合併為麻佳總廠,為便於管理及調度,兩廠鐵道課亦予以合併,鐵道業務集中於蕭壠工場內,統一調度麻佳總廠之車輛。嗣後,公路交通日趨發達,糖鐵的客貨運量日漸萎縮,營業線乃逐年裁撤。佳里興至二重港段的客運業務於民國61年(1972)2月停駛,63年(1974)2月停辦佳里車站客運業務,並將蕭壠工場至佳里段的1.4公里鐵路拆除。

民國63年(1974)因麻佳總廠組織裁撤,兩廠鐵道分立,隆田線轄屬也一分為二,佳里糖廠轄佳里至子良廟段,長4.2公里;麻豆糖廠則轄子良廟至隆田段,長11.9公里。六年後(1980年7月),隆田營業線停辦客運,自日治以來長達約70年的客運業務自此結束。雖然隆田、北門二線雖不再進行客運運輸,但貨運業務則持續維持,貨運以七股鹽場的散鹽和台糖蔗渣為主,76年(1987)3月七股鹽廠散鹽停運,80年(1991)起開始承運北門鹽廠包裝鹽至新營。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