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南瀛學》電子報第85期[學術文摘] 南瀛縱貫線鐵道史(三)

摘自周俊霖、許永河著,《南瀛鐵道誌》,南瀛文化研究叢書第11輯,南瀛地景文化專輯57,台南:台南縣政府,2007。

林鳳營車站
地理位置
林鳳營車站座落在台一線省道旁的小路盡頭,附近有景色怡人的九品蓮花生態教育區和蓮花世界兩個園區。如同前述的新營和柳營,林鳳營之名由來為明鄭時期,一位叫林鳳的部將奉命在此開墾,之後此地便名為林鳳營。林鳳營位在六甲鄉西側,台一縣及174縣道是通往六甲地區的最主要道路。

歷史沿革與現況
林鳳營車站於明治34年(1901)年設置,初為乘降場,隔年改設為停車場,後則改稱為驛及車站,但林鳳營之名始終未變。該站本為三等站,民國89年降為甲種簡易站,現由隆田車站派人管理,目前所見到的木造車站外觀,是由昭和18年(1943)所建的車站改建而成。

車站周邊
拜產品「林鳳營鮮乳」之賜,林鳳營在台擁有非常高的知名度,而林鳳營牧場就位在台一線省道旁,離車站不遠。龍湖村的赤山湖龍巖地近烏山頭水庫,是縣內佛教寺院的鼻祖。往昔因燒窯業發達而有「黑鄉」之稱的六甲鄉,境內窯廠眾多,雖現已所剩無己,但仍有少數窯廠提供導覽、陶藝教學等活動。

隆田車站
地理位置
隆田站位在官田鄉隆田村,北為林鳳營站,南為拔林站,它和新營、善化站的路名及門號均為中山路一號,說明早期車站前之道路多為交通要道,因此光復後才能冠上「中山」一名。官田地區原為荷蘭時期的王田,到明鄭時成為文武百官開墾的官佃之地,明治34年(1901),日人將附近包括善化、麻豆等聚落合併成為官佃區,到了大正9年(1920)地方行政組織改制,官佃改稱官田,且沿用至今。

歷史沿革與現況
隆田早期稱為「蕃仔田」,是平埔族聚居耕作之地。日人在明治35年(1902)設立了蕃仔田乘降場,並於同年改為蕃仔田停車場。大正9年(1920)時改稱番子田驛,到民國35年時才更名為隆田車站。在早期,隆田車站是曾文、北門二區的重要客貨運輸大站,客運除學生、官兵外,貨運包括了曾文、七股兩區的米、鹽、糖、穀類品……等皆是經由隆田站轉運各地,甚至還一度有多達因修建大圳而建的13條鐵路交會在此,雖大圳建成後隨即拆除,但可由此看出當時隆田站人聲鼎沸之情形。儘管公路運輸發達後,車站的營運不若以往,但站前的街巷目前仍是官田鄉最熱鬧的區域。

車站周邊
官田鄉旅遊景點甚多,最著名的就是八田與一所建造的烏山頭水庫,由空中鳥瞰,很像枝芽竄生的珊瑚,故又名「珊瑚潭」,風景區內有公園、香榭大道、親水公園等多項景點。而民國85年設立的台南藝術大學便設在水庫旁,校園內綠意盎然,極具江南風光。往車站前的176縣道西行可至葫蘆埤,該埤目前是台南縣鳥水雉最重要的棲地。

拔林車站(含曾文溪鐵橋)
地理位置
拔林車站地址是官田鄉拔林村83-1號,位在171縣道拔仔林陸橋下方。拔林村舊稱「拔仔林」,意即番石榴之台音,大概是該地古時有成林的野生番石榴樹,因而以拔仔林為名。

歷史沿革與現況
拔林車站在明治34年(1901)設站,初為拔林乘降場,隔年改為停車場,但在1905年卻被廢站,一直要到民國61年才重新復站。重設之拔林站初為招呼站,民國62年改為簡易站,歸隆田站管理。雖然拔林站位置十分偏僻,但南邊的曾文溪鐵橋卻是十分有名的景點,從拔林車站的月台遠眺即可看見曾文溪鐵橋。最初興建的曾文溪鐵橋是由日人所建,且僅為單線而已,光復後,縱貫線運量增加因此決定重建新橋,期間歷經洪水、雨季、建材等諸多問題,興建之時遭遇許多困難,所幸後來一一克服,終於1953年完工,並在溪北岸豎立一碑以資紀念。後在民國91年開始曾文溪橋改建,為免因工程關係受損,原有之紀念碑暫時移至有小陽明山之稱的川文山安置。

車站周邊
順著171縣道可通往台南藝術大學。而往西行則可到陳前統總的出生地官田鄉西庄村。從西庄村再往西行可至南瀛總爺藝文中心,總爺原為台糖麻豆糖場,現改建為藝文中心,內有紅樓、宿舍、招待所等歷史建物,尚有廣大的草坪可供相關單位在此辦理音樂活動。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