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瀛學》電子報第88期[學術文摘] 南瀛老街誌(一)

摘自張溪南著,《南瀛老街誌》,南瀛文化研究叢書第11輯,南瀛地景文化專輯53,台南:台南縣政府,2007。

老街的定義
老街的構成要素在「老」(年代─時間)與「街」(區域─空間),至於要老到什麼程度、成何種規模的街面,才算的上是老街,這就見仁見智了。本書對於老街的定義,主要有四個參考點:一、有相當年歲者;二、有文獻查考者;三、有遺(古)蹟查對者;四、有重大的變革者。至於街的規模大小,雖然也是參考因素,但不是重要指標,因為隨著大時代與大環境的變化,有的興起,只要曾經有街的事實和紀錄,不論大小,都可以列為本書所謂「老街」的範疇。

南瀛老街的分類
南瀛老街的分類可以《台南縣志》的兩河流域的分法作為基調,再擴充範圍,加上鹽水溪流域,並將古街及港街的因素抽離各另立一類,成為以下五類:一、南瀛古街;二、倒風內海舊港街;三、急水溪流域的老街;四、曾文溪流域的老街;五、鹽水溪流域的老街。

南瀛老街的形成與演變
在漢人來台前,台南地區原為西拉雅族所生活的地方,鄭成功來台後,以台南市為中心逐漸向外擴張,起初明鄭雖有規定嚴禁漢人入侵平埔族土地的命令,但日久鬆弛,許多西拉雅族人所居住的地方漸被漢人蠶食鯨吞,並形成所謂的漢人集村,而這些集村也是後來街鎮的雛形,台南的街鎮大致在康熙、乾隆年間就已成形。早期因兩岸移民和貿易往來頻繁,許多河港型的港街應孕而生:而位處山隘口,由農產、山產的集散地所發展成的街鎮也開始出現:漢人入墾後,雖有不少平埔族被迫遷徙,但仍有少部份留居原地並被同化,形成平埔族社過渡到漢人聚落的街鎮。
到了大正9年(1920),日人將行政區域重新規畫,改制為「市、街、庄」,並引進混洋式的建築,為台南縣的老街帶來另一種風貌。民國以後,行政區域更改為「市、鎮、鄉」,台南縣的許多老街鎮成為台南都會區與嘉義都會區的衛星城市,但在台南科技園區成立後,台南縣面臨傳統與現代衝擊的十字路口,南瀛老街也會因時代、地理環境……等條件的變遷而有所消長,其景象與面貌也會與時俱變,更提醒活在當下的我們需及時將其「容顏」紀錄下來。

南瀛老街的型態與風貌
台南縣街鎮最初應該是一條細長的市街,最後才發展出:一(佳里)、S(麻豆舊街面)、T(鹽水月津路)、Y(白河中山路)字型的街面。但不管是哪種字型的街面,到日治時期因重整的關係,都成為格子型的街市了。本書將老街劃分為四個階段來說明:
一、 舊港街時代
包括麻豆水堀頭、新營鐵線橋街、鹽水港街……等老街。此時期普遍景象
港灣、碼頭、媽祖廟……等,但現今多已毀壞不見,鹽水港街的橋南老街算是此時期碩果僅存的老街。
二、 由平埔族過渡到漢人聚落的老街
包括舊社街、麻豆街、蕭壠街、學甲街……等老街。這些老街原都是平埔族社的地盤,漢人先由耕進而建立拓墾的據點,再創建漢廟,以廟口為中心漸次發展,形成街市。
三、 漢人拓墾潮所形成的老街
包括海墘營、查畝營、新營、下茄苳街、大排竹街……等老街。明鄭時期為收攬平埔族人心,下令不得混圈或侵占原為平埔族居住之土地,因此發展出這些由漢人從零開始所建立的村落,其中多有因實施軍屯田而命名的街鎮。
四、 日治時代「穿新裝」的街市
包括新營、柳營、麻豆、善化、佳里、學甲……等街市。日治時期日人試圖將台灣開發成農產品供應地,於是大興土木,並進行許多基礎建設,也使之前的老街有了嶄新的面貌。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