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瀛學》電子報第93期[學術文摘] 南瀛老街誌(六)

摘自張溪南著,《南瀛老街誌》,南瀛文化研究叢書第11輯,南瀛地景文化專輯53,台南:台南縣政府,2007。

‧柳營老街
柳營舊稱「查畝營」,因明鄭時期於此實施屯田政策,並設專司清查田畝之丈量、分配與課稅的查畝營,故名之,而柳營老街指的是今光福村與劉家古厝附近一帶。查畝營屯於明鄭時期並以劉家為中心,逐漸發展為聚落進而成街庄,此名沿用至日治時期,至大正9年(1920)時,因「查畝」的台語諧音不雅,因此取該區大姓「劉」改名為「劉營」,後又因「劉」與日語的「柳」發音相同,再更名為「柳營」並沿用至今。中山西路與柳營路交會的十字路口,因重要機關及新興商店皆位於此處,成為柳營最精華的地段所在。

柳營是台南縣少數有新街市,並保有傳統閩式四合院建築的老街。位在中山西路三段的劉家古厝(士林村44號),當地俗稱「舉人宅」,建於清咸豐17年,佔地約800坪,工匠及建材均從大陸運送至此,雕工精細,典雅非常,古厝正廳楹柱書有對聯「孝莫思勞轉眼變作人父母─善無望報回頭且看爾子孫」。另古厝院前兩邊各豎有高約15.16公尺的「舉人杆」,但右邊的舉人杆因雷擊毀壞,只餘左側斑駁落漆的舉人杆,雖略顯破舊,但反使人有歷經百年滄桑的懷舊感覺。

另有一處48號劉家古厝,位在「舉人宅」旁,佔地約600坪。其中更曾出了和楊三郎共赴法國習畫的知名畫家:劉啟祥。其融合了印象派及台灣鄉土民情的畫風,再加上於民國41於高雄創立的「高雄美術研究會」(為南部最早美術團體),使劉啟祥成為南部美術界的先驅,他所創作之「阿里山日出」、「岩」等作品受眾人囑目,高雄市美術館也在其逝世後特別出版畫冊專輯,以紀念劉啟祥在畫壇上所作的卓越貢獻。

‧下營老街
下營地區在明鄭以前是麻豆社與蕭壠社的交會點,因此屬西拉雅族的活動範圍,到明鄭時,因為是鄭氏部將新屯墾的據點,同時又靠近海邊,所以下營舊稱「海墘營」。海墘營初期是以建於明萬曆45年的「上帝廟」為中心逐漸發展,當時只是靠倒風內海的一個小漁村,但在港口淤積後,臨近的茅港尾港逐漸沒落,而下營則漸趨興盛。下營目前最熱鬧的地段為上帝廟前的街道(中山路2段),本地人俗稱「廟前大街」,每年農曆年後的三個月間,全台各地的進香團便蜂擁而至上帝廟進香,人潮至農曆3月3日的上帝爺聖誕時達到最高峰,也展現出下營老街無比的活力。

下營地區最有特色的地方在於由六大姓所組成的結構並衍伸出公田制度。所謂的六大姓分別是:姜林、曾、沈、陳、洪(這五姓應是明鄭時期最早屯墾之家族)、什(什姓為不屬其他五大姓的總稱),下營的管理委員會便是由六姓的宗親會所組成。而公田制則要追溯至清領時期,當時的耆老們為了規避重稅,而將六大姓所擁的田地歸在上帝廟的名義下,由上帝廟的管理經營者來耕作,但由於管理委員會的成員們多為六大姓,因此實際上便為大家一起耕作的情形,既可避免重稅,又能共同耕種平均分配,下營先民們的智慧令人刮目相看。

下營景點:
北極殿玄天上帝廟:玄天上帝本地俗稱「上帝公」,其廟稱「大廟」,明鄭時只是簡陋的草庵,後經多次整修,並在康熙24年遷於現址。上帝廟香火鼎盛,香客終年絡繹不絕,每年農曆3月3日聖誕日前後更是熱鬧滾滾。

武承恩公園:位在上帝廟前約150公尺處,建於民國81年,公園內俗稱的「埔堀仔」為一大水池,清朝時期便已存在,後改為上帝廟的「泮月池」,現已成為鄉民平日休閒的好去處。

鵝肉:下營的燻茶鵝美味可口,聞名全省,吸引許多饕客前來品嚐,近年農會研發的「醉妃鵝」、「鵝肉鬆」、「鵝肉絲」…等,口味獨特,頗受觀光客喜愛。而在仲秋時期,下營鄉農會也會結合當地蠶絲、白鵝、黑豆、和菱角等產業,推出一連串產文化活動與鄉情之旅,值得一遊。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