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凃順從、凃叔君、黃明雅、鄭秀梅著,《南瀛歷史建築誌》,台南:台南縣政府,2009年3月,頁16-33。

新00.jpg


經過新化老街,很難不注目到現位於楊逵文學館旁的歷史老建築,他就是有七十年歷史的新化街役場。這樣的歷史建築在幾年前曾委外做為餐廳經營,而今暫時歇業,透過南瀛歷史建築誌的研究資料,一起來看看新化街役場的風光過往與興衰歷史。

為何稱之為「街役場」?
說到「街役場」-- 一個讓人摸不著頭緒的名字,看起來明明是棟不折不扣的建築物,為什麼還要冠上個「場」字呢?原來街役場這個名稱源於日治時期,是公家機關的名稱。「新化街役場」,是全國自彰化以南唯一完整保留的街役場建築。

新25.JPG


對新化人而言,街役場不但記錄了日治時期以來的歷史發展軌跡,同時也見証了新化的行政發展史。

「役場」在日文的意思是指辦公的場所,所以新化郡新化街相當於今日的「鎮公所」,所以「街役場」就成了老新化人口中所稱的「舊公所」。「新化街役場」起造於日昭和9年(1934),歷時一年,於日昭和10年(1935)興建完成,建築物的基地面積約91坪左右。街役場在當代是氣氛肅穆的衙門,百姓進出一律都要穿戴整齊、脫帽或去除斗笠,很多重要的活動也都在此進行。

據緊鄰街役場旁老厝的阿媽回憶表示,彼時的街役場給老百姓的印象是權威的象徵。當時的人民對街役場跟現代的我們對鎮公所的看法與關係是完全不一樣的。其中街役場中的兵役課,曾是日治時期強制徵兵與徵召海外軍伕的地方。二次大戰時,很多長輩在此為其子弟依依不捨的送行,最終卻落了個音訊全無,甚至換來了天人永隔……,這裡曾經也是許多鎮民們肝腸寸斷的傷心地呢!

歷史建築的一生
新化街役場是仿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戲院樣式建築,入口為圓弧形的門廊。正立面外觀以洗石子為主,並搭配窯燒13溝面磚(與台灣大學校舍同材質,為當時最好的磚材)來修飾門面。柱子是磚造的,內無鋼筋。無論是建築物的表面外觀或室內牆面,都是以充滿藝術裝飾式樣(Art-Deco)的洗石子裝飾,把西方近代建築樣式與本土建築的意象巧妙的結合在一起。
圓弧形入口門廊的屋頂窗之水平出簷的設計,更突破了一般日治時期的公共建築形式,線條十分簡潔流暢,是國內罕見的日治時期辦公廳舍建築,把文藝復興建築的靈活特質展露無遺。新化街役場在建築工藝方面不但精巧,並且兼備沉穩莊嚴的建築特色,是台南縣附近地區難得一見的建築作品。

乾坤大挪移!老建築的「徙厝(suá-tshù)」

新19.JPG

民國88年(1999)為了停車場工程,原本將要面臨拆除命運的新化街役場在文化界、新化居民、社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之下將街役場先移到新化青果市場旁的停車場暫放(即在新化高中對面),直到原址基地下的地下停車場完工後,再把街役場移回原處。

新21.JPG

「徙厝(suá-tshù)」這項艱鉅的工作,最後請南北樓房遷移公司來搬遷,負責人林枝然先生在民國89年(2000)初才剛完成台大藥學館搬遷,同年3月下旬就請他著手為街役場的搬家做前置作業。街役場的建築結構是沒有地樑支撐的,所以在搬移前,首要任務必先製作地樑,用以穩固建築物,以防搬動時建物四分五裂。
兩年後,即民國91年(2002)3月29日,新化再度重演兩年前街役場千人大挪移的盛大場面。鎮公所將這次回娘家的主題定為「神奇的魔力」,因為建築物的重量已增加許多,回程比啟程更難!為此,將人力拉繩分成1個小時2階段賣力拉扯,千餘名民眾頭戴蟋蟀吉祥帽,奮力拉起800公噸的新化街役場,準備將它移回原址。大夥兒使盡全力,另一方面借助機械的動力輔助,與油壓器同步推進,街役場始緩緩的移動歷史性的9公尺,其餘310公尺路程,則由南北樓房遷屋公司接棒以機械接續運作。這項活動創下國內遷移建物最遠的紀錄。

幾經風霜的街役場,在新化鎮公所的安排之下重新經營。畢竟要讓歷史建築「活起來」,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和大家一起再創造新的「共同歷史」吧!下次經過新化街役場,別忘了停留下來多看他一兩眼,感受與先民共有的歷史記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