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瀛學》電子報第107期〔學術文摘〕歷史建築-東山鄉農會日式碾米廠

摘自涂順從﹑涂叔君﹑黃明雅﹑鄭秀梅著,《南瀛歷史建築志》,台南︰台南縣政府,2009年3月,頁36-49。

前言

提到東山,一般人印象最深的是有名的小吃—東山鴨頭。但大多數人卻不知道在東山鄉最熱鬧的中興路上,除了美味的小吃外,座落於農會的後方,還有一個在台灣稻米史中,扮演不可或缺角色的日式碾米廠。雖然日式碾米廠隨著光陰的流逝,已逐漸失去了重要的角色。但在日治時代,東山鄉農會日式碾米廠也是
農民不可或缺的好幫手。

照片 044.JPG
▲東山鄉農會碾米廠完整保留了日治時期的原貌

創建年代及時期

東山鄉農會於1923年2月創立,當時稱為「東山番社信用組合」。但農會後方的日式碾米廠卻至昭和9年(1934)年才建立,為一棟杉木建造的日式建築。1925年(昭和元年),電動碾米機被發明後,碾米廠內的手力碾米機器,慢慢的被取代。而由於電動碾米機的普及,稻米產量的增加,也使得碾米廠的經營步入了專業化,且又兼具金融借貸、米穀仲介交易等功能。
然而,到了1930年代,總督府開始對台灣的稻米品種和等級進行嚴格的檢查,這對經營輸出米穀的碾米廠影響很大。到了1941年(昭和十六年) ,為了因應太平洋戰爭的爆發,總督府於「台灣米穀應急措施令」中規定,農民除了自家用米外,所有稻米要全數賣給政府,如此一來,全台灣的碾米廠也失去了收購及活動的空間,東山鄉農會碾米廠自然也不例外。
戰後,雖然許多佃農受「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庇蔭,擁有了自己的土地,但其實他們的生活仍不寬裕。由於東山鄉農會碾米廠的稻穀均由農民提供,所以碾米廠與農民之間的感情相當的深。當農民的收成青黃不接時,或是家中急需用錢時,都可以向農會碾米廠預借白米,並於收成時再加利歸還。由此可看出農會碾米廠對於農民之重要性。而這樣的情形一直到民國70年代以後,更新式的碾米工廠取代舊式的東山鄉農會碾米廠之後才結束。

照片 046.JPG
▲陳舊的礱穀機目前已不在轉動

照片 048.JPG
▲磅秤就放在白米出口下,以利稱重作業

建築物特徵及現狀

東山鄉農會日式碾米廠樓高三層,是用杉木以挑高方式搭建而成。不論是大型的皮帶輪,乃至風鼓都保存的十分完整,彷彿是台灣稻米史的博物館。建築物本體坐西朝東,主建築為3層樓高的碾米機房,機房東側為去穀後的精米之儲藏處,西側則為未去殼的稻穀堆放處。

東山鄉碾米廠雖歷經風吹日曬,但仍保留了建築的原貌,諸如樓層的柱體設計、樑柱的構造,乃至整體的空間結構皆保存完善,除了碾米機內的馬達曾經更新外,其餘設備皆一直使用至今,這是相當罕見的。也正因東山鄉農會日式碾米廠為當時的建築工業和農業發展留下相當完好的見證,極具歷史研究價值,故目前已登錄為台南縣之歷史建築。
歷史見證及更易

東山鄉農會日式碾米廠在日治期間乃至戰後初期,並不只是碾米的地方,還是農民們交租與交誼的地方。當時待絞的稻米數量多到連附近的巷道內都全部堆滿,碾米廠前天天門庭若市,蔚為奇觀。這是因為稻米是台灣人的主食,而台南縣又是稻米的主要產區,因此碾米廠自然也就成為了地方上的有錢鄉紳投資的好去處。

照片 040.JPG
▲東山鄉農會碾米廠的內部

照片 047.JPG
▲用來去除糙米外殼的精米機

不論是稻穀的收購或碾米的加工,東山鄉農會碾米廠都在日治時代乃至民國70年代以前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碾米的步驟不論是手力的碾米工廠(民間稱之為「土壟間」),或是電動的碾米機器—稱之為「米絞仔」,基本上皆可分為「礱穀」和「精米」兩階段。「礱穀」是將稻穀去除成為糙米,而「精米」則是將糙米外表的黃膜去除成為白米的過程。雖然電力的碾米機器已逐漸的取代了手動機器,但用手力碾米的樂趣,仍是台灣農民心中,難以被新式電力機器所取代的回憶。

照片 059.JPG
▲碾米廠的東側目前已歸劃成咖啡館
照片 063.JPG
▲碾米廠西側的糧倉

結語

由於東山鄉農會日式碾米廠的木造碾米設備,與建築物之造型和空間皆極為特殊,且保留了極為完整的日治時期的原貌,再加上其對台灣農業史的意義,所以台南縣政府文化處綜合學者專家的意見,將東山鄉農會日式碾米廠登錄為歷史建築。而在農委會、文建會、台南縣政府文化處的輔導及經費補助下,東山鄉農會利用農會旁檜木建造的舊倉庫,並結合東山鄉獨特的咖啡產業,將此閒置倉庫打造成為「東山農會咖啡文化館」,為民眾提供一個可了解咖啡知識,又可品嘗咖啡的文化休閒地點。而東山鄉農會日式碾米廠建築物本體的修復工程,目前仍未完全完成,期望在不久的將來,可吸引更多的遊客,讓更多人了解台灣的米業發展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