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學》電子報第139期〔學術文摘〕古道-大內區南馬古道
摘自翁程祥、楊明宗、李榮添著,《南瀛古道誌》,南縣府,96年8月,頁100-117。

古道-大內區南馬古道
▲千溝萬豁的堊地形


一、歷史與特色
「南馬古道」在歲月洪流裡,曾經用血淚寫下了歷史一頁─「滴水營傳奇」。「滴水營傳奇」根據耆老所述,在日治時期有一群抵死抗日的義士,在馬南古道中途駐紮營地稱「滴水營」,由於首領為張添壽,故該地又稱「添壽營」。而除了上述兩個名字由來典故外,「滴水營」又被喚作「賊仔窟」,據傳聞此一地名緣由,來自當時抗日義士因時常搶奪日本人來救濟窮人,讓日本人十分頭疼,故稱他們為山賊,也因此才有「賊仔窟」俗名。
「南馬古道」是連接大內鄉環湖村南灣田庄頭與馬斗欄庄頭的唯一道路,其年代、僻建者…等相關確切資料,在現今憑藉著有限的書籍與拼湊居民口述記憶裡,也僅可推測此條古道應在日治時期之前已存在如此而已,不禁令人感到唏噓。

二、古道風情
(一)大內鄉
大內鄉前身為日治時期大正9年(1920)地方行政改革後的「大內庄」,戰後改庄為鄉。至於「大內」名稱的由來,乃各取「大武壠頭社」(及今以「平埔夜祭」聞名全國的「頭社」,今為頭社村)和「內庄」的第一個字合併而成。

(二)馬斗欄(馬斗蘭)與番仔厝
老一輩明確口傳,「馬斗蘭」在清朝時期叫「滿斗蘭」,日人治臺訛因成為「馬斗蘭」,近幾年被寫成「馬斗欄」。而根據楊森富所著《南瀛平埔地名誌》一書中指出「馬斗欄」為平埔族語,是「兩河之間」之意。
而若以地理位置(即溪流注入水庫角度)而言,位處東邊的番仔厝因地勢較高,來自東邊山陵的溪流先流經之再流過西邊的馬斗欄庄南,最後注入烏山頭水庫,故「番仔厝」又稱「頂寮」,而「馬斗欄」則又稱「下寮」。

4.jpg
▲烏山頭水庫─西口小瑞士

(三)西拉雅文化與古厝
西拉雅社4大社的目加溜灣社(現址在善化鎮市街)有3個支社,其中之一的「新社仔」大約在西元1565年(明永曆10年)沿曾文溪而上,侵入大武壠社故地的內霄里、拔馬2社、並分佈於大內鄉今日的頭社、鳴頭、大山腳、燒灰仔、竹圍等地都可發現供奉阿立祖(平埔族西拉雅社的守護神)的公廨,其中鳴頭、篾仔腳等地的公廨係由頭社公廨分出。
頭社太祖年度祭儀,一方面是為了太祖的每年一度的聖誕千秋,另一方面也隱含了調節自然界與人的生活世界之間關係的歲時祭儀意涵,因此頭社太祖年度祭儀是兩個儀式循環下所建構的。前者為了給太祖聖誕祝壽,表達對太祖的感恩與祈福,而歲時祭儀的部份,則是人透過太祖對生命來源的宇宙表達心中的祈求與感激。透過年度祭儀,及神明聖誕與歲時祭儀,人的存在、人與人之間、人與宇宙之間的體驗、情感、與瞭解得以產生,並代代相傳。

(四)大內鄉特產─酪梨
大內鄉工業不發達,全鄉幾乎務農維生,清一色的種植熱帶水果,而最赫赫有名的是全國僅有的阿拉伯椰棗。其中酪梨種植350公頃,佔全台灣產量3分之2以上,故大內鄉稱為「酪梨之相」當之無愧。

三、結語
(一)南灣田農場
南灣田農場與一般農場不同的是,南灣田四周環繞著大內特有的堊地形,廖明發先生(南灣田農場的主人)在山腳下設了泡湯池,自高處引泉水供人浸泡,夏天沁心透脾,冬天則可加溫,雖不是天然溫泉,但因依傍著堊地谷,是別處不可能有的景觀,泡過的人都說滋味特別。
此外,廖明發先生更把農場結合休閒新風潮,利用當地特有的月世界景觀,設計爬坡道、過水障礙等設施,規劃開闢出獨特的吉普車極限體驗場,讓不少車隊趨之若鶩。

5.jpg
▲利用月世界景觀開闢吉普車極限體驗場

6.jpg
▲鬼頭山山谷

(二)「鬼頭山」─化石迷的天堂
據南灣田農場主人廖明發說,這座燒灰仔溪流旁的山谷,民眾稱之為「鬼頭山」,由於溪流轉折恰在一處山谷缺口,每當大風吹拂過這座山谷,呼呼風聲就像鬼哭神號一樣,令居民毛骨悚然,所以獲得這個稱號。廖明發先生又指出,由於鬼頭山溪底出現眾多貝類化石,每當颱風過境或下雨過後,就有大批化石迷前來採集化石,幾乎成為化石迷的採集天堂。

四、交通位置
(一)南灣田農場
1、自東西向快速道路往玉井方向,在走馬瀨場出口處即可見到指標,依指標方向前進,經鳴頭村、燒灰仔及竹圍等地即可抵達。自走馬瀨農場算起,約9公里的山路即達。
2、沿著南182-1縣道往前行駛,途中會經過一處「紅花園」的公車站牌,再往前開一小段路,就能發現左邊的山底下有許多房子的屋頂多為紅色,大內區民稱此處為紅花園仔,繼續往前行,可以看到南灣田農場的指示牌,跟著牌子往前走,就能到南灣田農場。
(二)馬斗欄
由「174線(六甲—楠西)縣道」51.5公里處(「楠西隧道」北側)的產業道路西行進入,約5公里的盡頭處即是此庄。
7.jpg

▲南馬古道路線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