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學》電子報第140期〔學術文摘〕古道-東山區前後大埔古道
摘自翁程祥、楊明宗、李榮添著,《南瀛古道誌》,南縣府,96年8月,頁118-137。

古道-東山區前後大埔古道
▲前後大埔古道由此進

一、歷史與特色
東山鄉東原村舊稱「前大埔」,原稱為「十八重溪」(今分為東元村及嶺南村),在清康熙年間,有位諸羅武舉人李貞鎬,與當地平埔族人簽訂土地契約,並招徠潮系「大埔縣」客家鄉民移居開墾,逐漸聚居形成一部落,而為懷念故鄉乃將新墾地稱之為「大埔」。
但後來伴隨著移民者眾,如今日的嘉義縣大埔鄉亦有粵人入墾,他們同樣稱作「大埔」,以至於為了區分,乃將此地稱為「前大埔」,而嘉義縣大埔鄉就稱為「後大埔」(也稱作「簡仔霧社」或「簡霧社」)。就這樣,一條「前後大埔」的聯絡古道,串起了兩個庄頭的感情。
此一古道現今為許多登山團體的最愛,沿途景致除較低處為農人所闢建的竹林外,其餘皆是原始林,林相算是非常的豐富,時而更有許多鳳蝶飛舞穿梭其間;爬上最頂端時,更可見到一奇妙有趣景致─「土地公廟」!一座沒有金碧輝煌的外衣,也沒有古色古香的遺跡,更沒有廣大佔地的磅礡氣勢,僅有的,不過是過路行人用三片石頭所搭起的如此而已,說是全台灣最小的「土地公廟」或許也不為過!
不過,很可惜的「前後大埔」古道就到此為止了。因為曾文水庫於民國62年完工後,水庫淹沒了嘉義縣的聯絡道路,從山頂的「土地公廟」往下已是一片蠻荒,根本無法通行。

2.jpg
▲「三片壁」的土地公廟
3.jpg
▲古道至此已無路

二、古道風情
(一)「前大埔」
「十八重溪」本為「前大埔」的原稱,粵籍漢人初入墾此地,由「番社」(東山)沿溪進入山區,溪道彎曲迂迴,到此計需渡河18次,故名。
大埔街今稱「東原街仔」,在「東原大道」的南邊,是「前大埔」的發源地,也是「前大埔」的商業中心。街東是「東原大道」(南99線道)的終點,此路由東山到此長約14公里;街西稱「街仔尾」。

(二)「東山咖啡」
說起東山的咖啡史,早在日治時期,東山鄉的鄉民曾緣波先生,就曾經在楠西鄉日本人所擁有的咖啡試驗農場工作,因而將咖啡豆種苗攜回東山,栽種在崁頭山「後山」的山林間(這便也是為何古道會與咖啡扯上關係的緣故─產地位置)。但在經歷228事件及不諳咖啡的加工方法等不順遂,最終宣告放棄,而由於缺乏人工管理,以至於這批咖啡樹慢慢成為當地的野生樹種。
不過,就在20多年前,落腳於此的黃世賢夫婦,心想眼前這些近似野生的咖啡樹,應該可以開發利用,於是便接手照顧這些先人的遺愛並尋求中興大學的技術協助,研究如何改良品種及適合國內栽種,只可惜後來實驗仍舊宣告終止,面對僅留下兩株的咖啡樹苗,黃世賢便將它帶回東山崁頭山的後山種植。就這樣,美麗的故事就此開始了!
4.jpg
▲臺灣咖啡

(五)古道熱腸人:林萬福先生
若您還記得稍早前所提的特殊景致─「土地公廟」,當您造訪古道時,在古道入口處定會見到另一地方特色─林萬福老阿伯。
萬福伯的家就住在「前後大埔古道」入口的唯一1戶人家,說1戶其實只有萬福伯1人而已。觀其老阿伯幾十年來,過著自給自足樂天知命的生活,默默做著「奉茶」、「免費茶飲口糧」這被人口中戲謔為蠢事、頭殼壞去的義行,問老阿伯為什麼要這樣做時?萬福伯總笑笑的說:「做人要有量,有量才會快樂,有量子孫才有福報。而且人應該要快樂,即便當了總統也一樣,因為一旦不能『喘氣』時,有錢也沒有用」說完他又笑笑彎著腰繼續在有機蔬菜園裡抓菜蟲了。
老阿伯一人生活在山區,以天為蓋,大地為床那種與世無爭遺世獨立的日子,再想想追求科技日新月異的我們,「 事能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不禁猶如當頭棒喝啊!當您有機會造訪「前後大埔古道」時,別忘記放慢腳步稍歇,和萬福伯打個招呼,說不定,他便是那土地公轉化來照顧登山遊客平安的活神仙呢!

三、結語
「前後大埔古道」雖然不是一條完整的古道,甚至因時代進步及人為因素,已日漸荒廢,但慶幸仍有如萬福伯一樣古道熱腸的登山遊客,在荒蕪、坍塌等處另闢新路,縱使這些路段已不是原先的道路,但一條條古道能重見天日,還真要感謝這些愛好登山的前輩們,讓我們向他們致上最高的敬意!

四、交通位置
自新營交流道下高速公路,偱1號省道至新營,接鄉道東行至東山,右轉南100號鄉道前行至東原,往青山的方向行約2.8公里遇岔路,取右行至檳榔宅,續沿柏油產業道路直行抵仙公廟牌樓,再由牌樓進去約300多公尺,可看見「山河巖」的指標,右轉循著產業道路直行,過「樟樹林」直行到盡頭即可到達。
5.jpg
▲前後大埔古道示意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