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學》電子報 第157期(學術文摘)南瀛佛雕匠師誌-【新營區】佛雕匠師介紹(下)
摘自魏稚恩著,《南瀛佛雕匠師誌》,臺南:臺南縣政府,2010年6月,頁95-108。


【巧聖軒 鄭勝雄】
台灣傳統佛雕有所謂的泉州、漳州、福州等派別,但以勝雄師的養成教育來說,「那間廟裡有好的佛雕作品,我們就去觀摩、學習,吸收他人的各種優點展現在自己的作品上。」勝雄師並不是那麼重視派別的區隔,做出能讓客人滿意的作品比較重要。
目前巧聖軒採取分工合作的經營模式,因為巧聖軒是一人獨力經營,因此與其他佛雕師父合作是必要的。接到訂單後,粗柸、修光工作委託經驗豐富的粗柸修光師傅進行前段加工,勝雄師負責擅長的開臉、安金、彩繪等工作,這種策略聯盟的合作方式可以提高生產力,降低經營成本,其次還可提供工作給同行,可謂互蒙其利。
巧聖軒店內供奉了媽祖和吳府千歲,都是勝雄師早期的作品。年輕創業時,雕刻吳府千歲來鎮宅。而媽祖本來是雕來要賣的,但說也奇怪,詢問的客人不少,但始終沒被買走。後來勝雄師心想,如果兩年內這尊媽祖還是沒人購買,那就留著自己供奉。也許是和媽祖有緣,供奉了媽祖以後,勝雄師覺得生意較以往更佳。

《臺南學》電子報 第157期
▲勝雄師自己雕刻的天上聖母,神韻慈祥,供奉在自家的神桌上。

2
▲剛創業時所雕刻的吳府千歲神像,年少威武,表情略為微笑但不失威嚴。

「神佛可以信,但不能入迷」,勝雄師在雕刻的過程中,並未遇到有神佛托夢來指示有關神像雕刻的夢境,「即使有,那最多也只能算是巧合」,不過到是有客人說因為神明托夢表示金身雕刻的工作要給勝雄師來處理。但勝雄師還是認為拜神是好事,但迷信可就不妙了。「能順主人意,才是好功夫」這句話是勝雄師的工作態度,不論是客人的主張或是神明托夢給客人的指示,勝雄師認為都必須予以尊重,並依照客人的要求完成客人滿意的作品。

【華冠軒 朱天欲】
天欲師認為欄間雕刻與佛雕所使用的雕刻工具與材料幾乎一樣,但差異之處在於佛雕屬於立體造型圓雕,作品必須兼顧各角度的比例與視覺美感,所以雕刻過程中要考慮的因素更多。
目前定製神像的客人可以分兩大類,一種是普通單純以奉祀神明為出發點的信徒,這些客人對神像要求比較不嚴苛,大陸進口的雕像就足以滿足他們的需求。然而近年來台灣有專門經營廟會文化活動的團體出現,這群年輕的宗教活動愛好者除了拜神,對神像的品味也十分講究。再加上網路世界的流通,優質佛雕作品在網路上廣為宗教藝術愛好者欣賞、比較與討論。因為不斷的比較與刺激,台灣地區能夠存活下來的佛雕業者水準不斷提升。雖然大陸廉價作品搶到了中低階的市場,高階的市場卻影響不大。
「古代的神佛大多是先賢聖人轉化而成,仔細觀察人的肢體動作,就能勾勒合理的比例架構。一尊好的佛像從各個角度來看,都必須合理自然。」,「骨骼架構與比例是影響佛像造形最關鍵的因素。造像前要先思考在不同姿態表現時,骨骼架構比例與位置之合理性;骨骼架構比例正確,才能完整雕出合理的外在整體」。他的想法與西方人像繪畫觀念不謀而合。

3
▲天欲師特別注重神像骨架姿勢的合理性,正如同畫素描需符合解剖學原理一樣。

4
▲較少見的軟身神像製作也是天欲師的專長。

近年來,肯吃苦耐勞當學徒學功夫者極少,嚴重影響未來台灣佛雕業的發展與傳承。雖然部分大專院校美術相關科系設有雕塑或古蹟修復課程,然而許多實務經驗與技術卻是課堂裡學不到的。天欲師提供一個練習佛雕的心法:「可以找一張我們欣賞的雕像正面照片,看著雕像的正面照片,思考側面、後面、上面的造型應該為何,然後用筆把這些照片中無法呈現的面用紙筆完整畫下來。畫的過程則是先固定頭的位置,進而定位出四肢骨架關節的合理位置,進而畫出軀體四肢與衣冠服飾。」

【神佛雕刻 涂智耀】
現代工業講求專業分工,佛雕業也不例外。當今台灣所看到的佛雕作品大多是由一組不同的師傅分別發揮自己最擅長的項目以共同完成。阿涂師即是華冠軒朱天欲師傅極為信賴的工作夥伴。阿涂師的專長是佛雕的「尾遍」技術。所謂「尾遍」係指佛像木雕後續上底漆、漆線或粉線、粉臉、安金、彩繪程序。雖然台灣的佛雕業日漸萎縮,但拜神的信眾卻未因此減少。
早期信徒對神像的要求水準不若今日,現在年輕一輩的信徒除了拜神之外,講究神像造型藝術者也日益增加。每一次的大型廟會就如同佛像大展一樣,造型出眾、氣勢獨特的佛雕照片經由數位攝影與網路傳播,很快就會在宗教藝術愛好者間流傳,此種現象對佛雕匠師而言,這也是一個極佳的宣傳機會。一旦作品在網路上受到肯定,接著會有信徒慕名而來,要求雕製具特色的神像。易言之,對神像造型藝術的要求代表了信徒自身的宗教藝術品味。
一個整天埋首於工作中的師傅受到時間空間的因素,不見得有機會到處去觀摩優秀的作品,反倒是對神像造型見多視廣的信徒,能透過照片或言語敘述去引導師傅做出更好的作品。阿涂師覺得這是能否在日益緊縮的佛雕業中存活的關鍵因素之一。
專於尾遍加工的阿涂師,近年來鑽研北港朝天宮古佛像(開基媽祖、千里眼、順風耳)的粉線紋路裝飾,並應用於作品上。完成後的佛雕作品較有古味,且經過一段時間的香煙薰陶後,線條會更具立體感。仔細觀察身邊的人事物,透過巧手妙筆賦予神像自然生動的神情是阿涂師堅持的創作原則。端詳阿涂師繪製的鳳陽仙姑神尊,在不到兩吋寬的臉上化繪出如生動自然的靈巧雙眼,經由阿涂師的巧手,木頭雕像更富生命力。「因為是受客人委託的性質,所以要盡全力滿足客人的要求;自己對作品的的要求必須比客人的要求還嚴格。」

5
▲仔細觀察宮衣服上的紋路,這是一隻雞的圖案。

6
▲這尊軟身神像的臉部彩繪出自智耀師之手,眼睛的部分是值得觀察的重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