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學》電子報 第158期(學術文摘)南瀛佛雕匠師誌-【鹽水及後壁區】佛雕匠師介紹
摘自魏稚恩著,《南瀛佛雕匠師誌》,臺南:臺南縣政府,2010年6月,頁109-117。

【諸山軒 吳潮全】
人稱「佛仔全」吳潮全師傅,從事佛雕多年來,潮全師堅持從開斧到最後的表皮裝飾全部獨力完成;也從不替他人代工,這樣的做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維持作品的品質。師傅談到他對佛雕的看法:「雕刻佛像是要對得起自己?要對得起客人?還是要對的起價錢?事實上部分的民眾鑑賞的素養不足,靠三寸不爛之舌就可以讓客人相信訂製的雕像品質出眾,這樣的作法也許足以應付客人,但對不起自己的良心」。所以潮全師認為僅是單向的說服客人是不夠的,應將佛雕的專業知識與顧客分享,讓顧客能理性比較與判斷,作品能接受公評且受到肯定,如此才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佛雕過程中,潮全師認為粗柸的雕製雖然最基礎,但也是最重要的。神尊骨架、肢體姿態動作必須合理順暢,完成後的神尊整體才會自然合宜。神尊事實上就是一個著古裝的人型雕刻,神尊的姿體儀態離不開「人」的行為表現,因此人類無法作出的姿態與動作,以神像的方式呈現時同樣會給人不自然的感覺。潮全師表示「骨指的是頭身肢體構成的比例、架構是否平衡合理,皮則是完成後的外觀;內行人看骨,外行人看皮」,可見師傅特別重視雕像粗柸架構。

《臺南學》電子報 第158期
▲潮全師早年雕刻的泉州體李府千歲,座椅雕工十分精細。

除了整體造型架構,潮全師對雕像的「小角度」也十分講究。師傅提到的小角度指的是佛像的重點細節。佛雕的眼部即是一例。為了讓佛像神情更鮮活,表情更生動,有的師傅會採用「水晶活眼」的工法,也就是在佛像眼部鑿洞,置入以水晶玻璃製成的眼珠,再以補土重新塑出眼皮。然而潮全師則純粹以刀功雕出栩栩如生的眼皮與眼珠,輔以精細的彩繪後,木雕的眼神同水晶活眼一樣逼真。

2
▲這兩尊不同的土地公雕像,左邊這尊以木材雕出鬍鬚,用外加的植眉方式裝設眉毛;右邊這尊則恰好相反,改採植鬚雕眉的工法。


【平源雕刻 莊平源】
平源師當初學習雕刻的動機很單純,一則是從小立志要開佛店當老闆,二則是自幼對神像造型藝術頗有興趣。當年平源師的叔叔從事裝潢,常到外地工作,所以平源師就請叔叔幫他留意哪裡有佛軒在收徒弟的訊息。後來在叔叔的協助下,輾轉得知新營天生雕刻有在收學徒,於是在14歲那一年,莊平源先生進到黃天生師父門下,開始學習雕刻。
早期台灣的佛雕業講究師傅個人獨立完成工作的能力,也沒有現在專業分工的工作型態,所以要學的功夫很多。從基本的平面鑿花,匾額、神棹、神轎、神像雕刻,都是學習的範圍。在機器設備不發達的民國50年代,個人的基礎木工與手工技藝就顯得非常重要。平源師回憶道:「當時學雕刻神像,師父就是要求作品從頭到尾必須全部自己完成,從開斧、粗柸、修光、開臉、砂光、打底、粉線、按金、上彩、入神,每個步驟都很必須十分純熟。」

3
▲店內眾多神像,右邊的太子爺採浮雕工法。

平源師學的是粉線,而不是漆線。平源師表示漆線裝飾工法屬中國大陸佛雕業特有的系統,除非有特別拜專門作漆線的師父承襲漆線制作技巧,不然台灣大部分的佛雕師父還是以粉線裝飾者居多。
習藝三年後,平源師學成出師;不過平源師認為三年的學徒生活學到的是基礎功夫,還得到處觀摩、學習他人的長處,藉由工作不斷深入研究,才能獨當一面。十七歲離開天生雕刻,平源師到台北進行另一項工藝學習-「模具製作」。
這種模具是大量生產琉璃瓦所需的模具,製作完成的琉璃瓦則專門用於鋪設寺廟屋頂。當時平源師主要以雕刻神棹、上下棹的八仙雕刻、龍紋雕刻裝飾,當年嘉義市廟宇、民宅添購的神棹上的雕刻,幾乎全出自平源師之手,為了應付龐大的代工量,平源師還收了不少學徒。除了代工鑿花浮雕,平源師也接受客戶訂製神像。

4
▲噴上底漆的龍頭木雕,是廟宇神龕雕刻的組件。

以製作木扁為例,原本由雕刻師取材、修整、書字、雕刻、按金、上漆的工作都得自己來,現在則從取材到雕刻的部分都可由精密的機器進行加工,按金與上漆工作則交由其他專門業者代為加工。在以獲利為主的商業競爭下,如果沒有進行轉型或創造特色,傳統技藝逐漸被機器設備與資本所淹沒。

5
▲平源師店內的關聖帝君手持大刀,英氣凜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