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學》電子報 第162期(學術文摘)-臺南地區考古遺址與西拉雅文化的連結
摘自《臺南文獻創刊號-臺南地景文化專輯》,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2年1月,頁81-91。

前言
西拉雅(Siraya)是目前學界、政府及民間分類中的臺灣原住民族之一,其所分布的範圍廣泛來說,包括現今臺南地區、高雄地區及屏東平原,甚至遠至臺東、花蓮地區,都有清乾隆、道光年間遷徙至此的西拉雅族人;若以狹義的西拉雅人來定義,則為臺南平原的 4 大社(新港社、麻豆社、目加溜灣社及蕭壠社)。這些西拉雅人的祖先到底是誰?除了依據口述歷史來連結推斷外,考古學的研究成果,可以更具科學力來追溯族群歷史於更長遠的時空。
臺南地區目前考古遺址的數量及挖掘面積、出土文物,都可以說是全臺灣最多的一個地方,尤其自 1996 年起臺南科學園區基地的陸續開發,及南二高、東西向快速道路的施工,發現了為數驚人的考古遺址,如此豐富的史前遺址的調查及發掘,明確的界定出臺南地區史前文化的文化層排序,也因為有如此大量的出土遺物做研究,使得可進一步針對這些遺址文化與西拉雅文化的關係,做深入的了解。

臺南地區考古遺址與西拉雅文化連結
從臺南地區的史前文化層序,可以推斷它是與南島民族的西拉雅族有著密切的文化連結關係,回顧近年來臺南地區考古遺址發掘所獲的遺物及遺址現場環境況狀,從其文化內涵可發現與文獻中記載的西拉雅族生活樣貌,甚至當代西拉雅族的文化,都有密切連結,以下分幾部分進行探討:
(一)陶器
陶片是臺灣考古遺址中最常見的一類標本,也是考古學家建立時架構的主要依據,相關陶器也相伴在遺址中大量發現,這些遺物都成為探討史前文化與當代族群相當豐富的地下資料,如:蔦松遺址及西寮遺址所發現的灰黑色陶小型陶罐;眾所皆知的,西拉雅族當代的信仰,被學界稱為是「祀壺」現象,各處公廨均以不同形式的壺、矸或甕作為祀奉阿立祖(太祖、阿立母)的象徵器物。

《臺南學》電子報 第162期
▲西寮遺址出土的疑似祭祀空間的陶罐,及人為排列的血蛤。

02
▲左鎮草山檳榔腳田頭太祖祀壺。

(二)鳥頭狀器
鳥頭狀器與西拉雅文化到底有何關聯?如果從早期的文獻中,可以發現與他相似的身影描述,完成於日治末期的《安平縣雜記》中,記錄當時屬西拉雅族大武壠社群「四社番作向」情形:各社、各莊均須設一向地公界(公廨),建築竹屋一間,屋上蓋以茅草,前後倒水,中作一脊,脊之左右角各用土做假鳥三隻,鳥身糊以竹模,鳥口啣以稻草(查其名曰「阿唵」)。
劉克竑推測,在早期《安平縣雜記》上所記載的,是用土做成的假鳥,當然是以泥土捏塑後燒製而成的陶器,後來可能西拉雅族人漢化日深,失去燒製陶器的能力,改以木雕取代。

03
▲花蓮富里鄉大庄公廨屋脊上之木雕鳥-燕子(紅色圓圈標示處)。

(三)生態遺留
1. 植物種子:破布子
在南科的蔦松文化遺址灰坑,出現許多的苦楝、破布子、薏芢、稻米和朴樹子等種子遺留,其中的破布子就是目前臺灣相間常見的醃製食物,可見這項食物是西拉雅的老祖先,早就食用的天然美味,流傳至今已將破布子的果實煮熟、搗碎,然後和著鹽巴醃製成碗狀團的食物,有的是直接煮熟後加入鹽巴、豆豉醃製成罐頭。

04
▲西拉雅族吉貝耍部落長者採收製作破布子。

2. 哺乳動物:鹿、豬、狗遺骸
不管是在烏山頭遺址、南科園區遺址或是早期的蔦松遺址,都可以發現哺乳動物的遺骸,而由蔦松文化層所發現到的鹿頭骨、豬頭骨或鹿角器,在與西拉雅信仰文化做連結,似乎更可以說明蔦松文化史前人類,必然與西拉雅人有相當密切的延續關係。另外,南科五間厝遺址的蔦松文化遺址,有完整的犬類骨骸被有意埋藏,這現象意味著犬類在史前時代就已經被人類飼養。如果再對照文獻的記載,更可以發現這樣的文化現象,是一直從蔦松文化延續到歷史時代的西拉雅人狩獵文化中。

05
▲《番社采風圖》中的獵鹿圖,可見18世紀時平埔原住民帶獵狗狩獵情形。


更多詳細內容,可參閱《臺南文獻創刊號-臺南地景文化專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