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南學電子報〉第176期(學術文摘)臺江內海的變遷
節錄自鄭道聰:《大臺南的西城故事》,收入《大臺南文化叢書第1輯—地景文化專輯》,臺南市政府文化局,102年3月出版,頁13-16。

三百多年前在臺灣島西南面自八掌溪以南至二層行溪河口,外海堆積沙汕,隔分內海,名稱臺江,臺江灣內岸在赤崁附近,東西寬約7公里,南北長約20公里,面積約140平方公里,有數十條河川注入內海,水路交通可深達內陸20幾公里,廣伸嘉南平原。臨外海的細長沙洲,形成臺灣本島外圍護衛島嶼,當時臺灣府城外有鯤鯓七島,一鯤鯓即是安平,中間隔著4公里的臺江內海,與臺灣府城相望。那時府城的海岸線在今西門路一帶,以大井頭為渡口。
2-1-001:航行於臺江內海的竹筏帆船
圖1:航行於臺江內海的竹筏帆船
從臺灣府志、縣志、諸羅縣志、鳳山縣志的記載,康熙年間臺江內海內陸海岸線,北自歐汪溪口(將軍區山子腳西邊)南伸至卓加港(七股區篤加),後東灣至今西港(西港區蚶西港)、西港仔港(西港區西港)、菅寮港(安定區菅寮)、直加弄港(安定區安定)、灣港(安定區港口,即當時灣港口,亦即目加溜灣港之港口)、洲仔尾(永康區洲仔尾)、柴頭港(或寫為草頭港,今省臺一線臺南市六甲頂地區),歷府城(中西區)西邊至南郊瀨口(南區鹽埕南邊靠近機場,該村落已廢)。喜樹部落之東側,內海的海岸線延伸至灣裡部落前。
2-1-002:白礁紀念碑
2-1-003:白礁亭
圖2、圖3:1661年鄭成功大軍登臺,部份將士渡過臺江內海,從蕭壠半島中洲頭前寮上岸,並迎請保生大帝在學甲建慈濟宮。三百多年來每逢保生大帝聖誕信眾皆在上岸地點舉行上白礁活動。圖中為紀念碑及白礁亭。
臺江內海西邊外圍沙嶼自南邊二層行溪北至安平鎮(今臺南市安平區舊聚落)為七鯤鯓,依序一鯤鯓即安平;二鯤鯓為今億載金城處;三鯤鯓為今安平港口北邊沙丘,殘跡猶存;四鯤鯓即今之鯤鯓社區北方沙丘(1999年因建設安平港已鏟平為商港用地);五鯤鯓為原鯤鯓海水浴場南方沙丘(在日本時代因開發而剷平),連接六鯤鯓,為今臺南市喜樹部落北方沙丘,即喜樹公墓;六、七鯤鯓即今臺南市灣裡萬年殿後沙丘。而由二層行溪入至喜樹之內海稱喜樹港。一鯤鯓其北為北線尾島或稱鹿耳門嶼,該島與安平間有出入內海港道稱大港或大員港,北線尾島之北有隙仔島,兩島之間海溝亦可出入臺江內海稱鹿耳門港,為清代領臺初期與福建廈門對渡的唯一港口。
康熙二十二年(1683)領臺之後,臺灣府城大井頭渡口外逐漸浮覆,由於舟行不便,行郊舖戶遂挖掘港道填海為宅,建立街市,康熙五十九年(1720)陳文達之《臺灣縣志》這樣記載:「大井頭在西定坊,來臺之人在此登岸,名曰大井頭是也,開闢以來,生聚日繁,商賈日盛,填海為宅,市肆紛錯,距海不啻一里遙矣」。從文獻得知,清代領臺之後,臺江逐漸海退陸浮,原從大井頭渡口的海岸線(即今新美街以西、西門路一帶)在新生的海埔地出現後,最初發展由普濟殿、杉行街、水仙宮前至看西街,後迅西伸至一哩外的鎮渡頭(康樂街接官亭以西至金華路一帶),在這新生地上並出現許多條行郊舖戶疏濬開通的港汊與街道,形成熱鬧的商業區,乾隆、嘉慶初期的港道由北而南計有,禾寮港、王宮港、媽祖港、關帝港、頂南河港、松仔腳港、外新港、蕃薯港、太子爺港,道光、咸豐後期形成五條港,包括新港墘港、佛頭港、北勢港、南河港、安海港。
2-1-004:關帝港
圖4:關帝港。
2-1-005:松仔腳港
圖5:松仔腳港。安海港北方分叉港,因港邊有榕樹,又稱松仔腳港,位於今海安路三段255巷,進入至仁愛街。
引起五條港航路變化的是臺江內海的淤砂,除了西海岸的地理造陸運動,每年以2、3公尺的速度,有恆的陸化營力之外,每遇颱風或氣旋雨所引起的河流泛濫則使陸化向西延伸。從康熙末年至乾隆初葉的三十年之間,曾經有三次大雨水,例如康熙六十年(1721)三月起至六月(舊曆)間連續性氣旋雨,此間,謝金鑾修《臺灣縣志》描述災情云:「山崩川溢,田園沙壓」;又乾隆十四年(1749)七月大雨水沖陷保大東、西二里,田園計80甲,係府城東方三爺宮溪泛濫所致。翌年七月的大雨水,鹽水溪、三爺宮溪、二層行溪皆大泛濫,凡永康、武定、廣儲西、新化、新豐、仁德、崇德里,一百四十餘甲田園皆被沖毀。這些堆積作用使河道改變,五條港的航路也直接受到影響。
2-1-006:按司道墾照
圖6:按司道墾照/原圖收藏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圖書館。道光年間臺江內海浮覆,各地居民陸續進入海埔新生地搭寮、築塭、移墾,至光緒十五年時,府城石鼎美商號向官府申請開墾大廠以西至海地區,此為當時墾照。
臺江內海自然力最大的堆積作用是道光三年(1823)七月大風雨,曾文溪改道向西港南邊注入內海,因洪流夾帶內山崩陷的泥沙,臺江內海被淤塞變為陸埔。道光九年(1829)臺灣道姚瑩所撰《東槎紀略》一書有<籌建鹿耳門砲臺>一文,記載了詳細的景觀描述。這一場風雨使原由五條港鎮渡頭出入自鹿耳門港的內海浮覆,府城郊商居民遂挖掘運河勉強維持航運,但曾文溪又歷經數次改道,致使出海港口北移至國賽港(現今七股曾文溪口),航運因地理變遷大為不便,臺江內海的殘餘「海跡」至同治時便已完全喪失。道光二十七年(1847)當時任臺灣道的道臺徐宗幹〈報廠港竣工書〉載:「某在任一年,地方情形粗知大略,而海洋港汊形勢隨時變易,尚難瞭解。」,這說明新生海埔地的不穩定性,也造成府城行郊貿易的衰退,浮覆陸埔的臺江內海在居民移墾圍塭後逐漸發展,形成現在臺南市的安南區與五期重劃區。
2-1-007:十九世紀安平外海
圖7:十九世紀安平外海。安平港因航運不便,從照片中可看到遠方的船隻停在海岸沙線外,貨物裝卸都需靠小船搬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