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鄭道聰:《大臺南的西城故事》,收入《大臺南文化叢書第1輯—地景文化專輯》,臺南市政府文化局,102年3月出版,頁121-122。

臺灣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朝劃分一府三縣實施海禁之後,只准福建廈門與臺灣鹿耳門對渡,府城五條港因此成為臺灣最大的港口。在文化面上,成為原鄉文化傳輸的區域,亦是臺灣宗教民俗文化發展的重鎮;在經濟面上,從大陸運來的各地南北百貨皆在港區匯集,透過郊商貿易體系的運作,各類加工及製造行業應運而生,且隨著歷史演變及市場形態的改變,發展出精緻的工藝文化內涵。使得本區呈現精彩的人文景觀。其中以雕刻、刺繡、金工、紙屬最具代表性。
造紙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紙的用途隨著歷史的發展與社會的演變,除了一般寫字、印刷、日常生活用品之外,也成為年節祭典、宗教祈福、藝術創作的材料,用途趨於多元。以紙為素材,表現工藝技法並世代傳承,在此章節稱為紙屬藝術,項目包括:版印、剪紙、糊紙、紙塑、紙燈、裱褙等項目。以下以試探討糊紙一項。
3-4-001:花燈
圖1:花燈。
糊紙與燈籠同是結合竹藝的紙屬藝術,先用竹蔑編成骨架,再以棉紙或絹帛等將骨架糊貼起來,以藝術作品來表達庶民思想對宇宙認知理念與人生觀的種種價值。糊紙工藝原先限定於喪俗,在北宋時稱糊紙匠為「打紙作」或「冥器作」,店則是喚為「紙馬舖」。「作」即是工役之人。主要是製作葬禮用的紙人、紙馬、金山銀山、宅院等紙供品。此工藝逐漸延伸至許多非喪祭場所中,例如彩門、匾額、戲臺、舞具、風箏、花燈等也都需借其技巧。《東京夢華錄》形容北宋末年,糊紙用於元宵慶典的情景:「自燈山制宣德門樓橫大街,約百餘丈,用棘刺圍遶,謂之『棘盆』,內設兩長竿,高數十丈,以繒綵結束,紙糊百戲人物,懸於竿上,風動宛若飛仙。」
3-4-002:閣棚
圖2:閣棚──全臺開基永華宮甲申年慶成祈安三朝建醮大典。
3-4-003:糊紙官將
圖3:糊紙官將──全臺開基永華宮甲申年慶成祈安三朝建醮大典。
些文字敘述中的糊紙工藝情形,發展至後代即是廟會醮場中閣棚的形式,例如《安平縣雜記》中形容糊紙司阜:「以竹篾為骨,紙根縛之,然後用各色花紙、白紙糊成厝屋、樓閣及亡者形相,一切奴婢、跟隨僕從及紙轎等樣,撤靈後在曠場燒化,備亡者冥間之用。又喪事延僧道超度忘魂,俗名「做功德」;撤靈過旬,必糊四金剛及庫官、庫吏、功曹等。又里社區街建醮,糊八仙、八騎,朱衣金甲。若做七七四十九天大醮,糊二十八宿星君神像,均資其手。」由此可知,傳統社會與生命禮俗、宗教信仰的緊密關係使糊紙一直存在於華人社會中;簡言之,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糊紙行業,移民社會的臺灣自不例外。
3-4-004:紙厝
圖4:紙厝。
糊紙的材料需要多種顏色的彩紙,部分尚需印上各種吉祥圖文或神像。西城五條港百工匯集且是原鄉文化發展之地,宗教活動又多,糊紙在此自然發展成世襲行業。且與宗教祭祀產業或廟宇醮場相結合,例如佛具店或金銀紙店。以前在五條港區有多家糊紙店,現僅存西羅殿旁在民權路三段原陳金忠糊紙店,現由其子繼承家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