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學電子報〉第185期(學術文摘)五條港區的廟境與聯境組織
節錄自鄭道聰:《大臺南的西城故事》,收入《大臺南文化叢書第1輯—地景文化專輯》,臺南市政府文化局,102年3月出版,頁92-102。

府城廟宇依其組織及祭祀圈區域大小,可分為「官廟」、「境廟」及「私廟」三種。「官廟」屬官方祀典,或由官建、倡修的廟宇,如孔子廟、府城隍、縣城隍、祀典大天后宮、祀典武廟、祀典興濟宮、祀典延平郡王祠、山川壇、社稷壇等,在五條港渡頭區內則有海安宮、接官亭風神廟等,一般這些廟宇的祭祀圈屬全城性質,又被稱為「公廟」,因此多不在聯境組織內。「境廟」則為街市舖戶、居民所共同崇祀並管理的廟宇,祭祀圈依街市規模而設定,在五條港區可說每條街都有境廟,如北勢街前後即有藥王廟、金華府、水仙宮等三間廟。但在南邊的南廠保安宮,則地處偏僻因此祭祀圈較為遼闊,可分為南頭角、中頭角、北頭角等。而在境廟祭祀圈另有信徒迎奉興建的廟壇,則被稱為「私廟」,基本上祭祀活動是由神明會來組織參與,廟壇的維持並非來自祭祀圈內舖戶住民的「丁口錢」,但廟壇活動逐漸融入街境內,街民舖戶亦會漸參與祭祀活動,廟壇則提昇為角頭廟的形態,亦扮演著推動地方公共事務的角色,在五條港中處處可見這類廟宇。
2-1-008:臺南市古西海岸地形示意圖
圖1:臺南市古西海岸地形示意圖/學甲陳桂記宗祠提供。
(一)五條港街境祭祀圈簡介
五條港各街廟係由各祖籍地移民由原鄉迎奉香火至此建立。各街廟乃移民或商團的守護廟宇,做為團結認同凝聚力量的中心,每間廟宇都有其特定祭祀信仰的領域,通常街境來劃分廟境。而「廟境」即所謂的祭祀圈,「祭祀圈」是指涉一定的地域空間,在此範圍內所有舖戶住民皆有共同的義務參與祭祀組織與祭祀活動。較確切的定義為:「以一個主祭神為中心.共同舉行祭祀的居民所屬的地域單位。」
其中以收丁錢、安營及巡境,最能界定祭祀圈的範圍,其他如皆可跨越祭祀圈的範圍之外,如頭家、爐主,有時未必是街境的人是擔任。迎請神明也可由境外的人來迎請。在五條港街廟即是一種空間概念的祭祀圈,也是一種識別租籍或行業分類的地緣組織,但隨著經濟圈的擴展,從最初以神明信仰來結合地域內人羣的聚合方式,在同一圈內的人群多是同姓氏或同祖籍,後來祭祀圈內逐漸結合不同祖籍與不同姓氏的人群,形成共同信仰的空間社群。在祭祀圈內無論是原來的住民或新加入的住戶,其範圍一定有一清楚的界線,界線內的居民有義務和權利參與共同的祭祀。
街廟即是一種空間概念的祭祀圈,也是一種識別租籍或行業分類的地緣組織,但隨著經濟圈的擴展,從最初以神明信仰來結合地域內人羣的聚合方式,在同一圈內的人群多是同姓氏或同祖籍,後來祭祀圈內逐漸結合不同祖籍與不同姓氏的人群,形成共同信仰的空間社群。在祭祀圈內無論是原來的住民或新加入的住戶,其範圍一定有一清楚的界線,界線內的居民有義務和權利參與共同的祭祀。
2-3-033:重興開基武廟外境郊舖紳士捐金碑記
圖2:光緒二年(1876),重興開基武廟外境郊舖紳士捐金碑記。
2-3-034:重興開基武廟內境郊舖紳士捐金碑記
圖3:光緒二年(1876),重興開基武廟內境郊舖紳士捐金碑記。
由以上兩塊碑文中可看出,開基武廟有明確的祭祀地域範圍,在範圍內的行舖稱為「內境」或「本境」,屬境外的行舖捐贈者稱為「外境」。此次重興顯然是本境行舖所發起的,所以在碑刻的最後落款上寫著「重興事首蘇玉興、鼎聯隆、吳萬泉、義芳號、吳鼎泰」而其中蘇玉興、鼎聯隆、吳萬泉、義芳號均各捐一百大元,相較於三郊蘇萬利、金永順、李勝興各捐銀五十大元,可看出境內的行舖對修建廟宇出資比外境較為踴躍。
在府城及五條港廟宇之間互相結盟往來,皆以境名相稱,俗稱「交陪境」,「交陪」是指互相往來結盟酬神之意。此種交陪亦分等級類型,如是誼廟性質,遇神明聖誕則致贈花圈以示慶賀。如是交陪境者於每年各廟主祀神之聖誕前夕,各交陪境需前往祝壽,俗稱「插燭」,並有設平安宴款待,如遇交陪境廟宇有重修或是建醮等大事時,與之交陪境的各廟宇則需襄贊慶典費用或贈送神桌、燭臺與匾額等器物。以景福祠而言,交陪境廟宇有大天后宮、崇福宮、普濟殿、金華府、水仙宮、金安宮等。此外,因區內許多境廟是由碼頭工人所建,基於業緣關係,廟宇若逢大建醮慶典等,彼此也會互相幫忙,或因而產生衝突,便曾有南沙宮建醮,崇福宮的大崙蔡前往幫忙,途經西羅殿而與郭姓工人發生衝突的案例。
由於大天后宮是三郊管理的公廟,因此與府城各境廟也會產生互動關係,道光十年(1830)的「重興大天后宮碑記」即記載:「開基武廟捐銀十七員..普濟殿..各捐銀十員..媽祖樓捐佛銀九員..。」上述雖以廟名捐款,其實亦代表該廟境眾捐輸贊修,也顯示了大天后宮在臺南廟宇的地位。
(二)五條港區的聯境組織
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件之後,臺灣知府洪毓琛基於防衛之需,擴大推行民勇與廟境結合成「聯境」組織,而有了區、段的設置,各段設總簽首一至二人,由總簽首統率民勇依段協防。當時城外區分為南、北兩段,由三協境、七合境負責守北段五條港區,四安境衛守小西門內外。同治五年(1866)閩浙總督左宗棠下令設置保甲局時,各境主廟,自然成為保甲所在地,於是寺廟不但成為信仰中心,更成為民防中心。
聯境組織與民勇有密切的關連,早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事件,府城外五條港區碼頭工人組織義軍,協助官兵維持治安,此後經嘉慶年間的蔡牽事件,道光年間的許尚、張丙事件,府城民團力量乃趨於定型,其經費及組織皆仰賴眾廟境之力才得以落實,因此廟境與民勇得而結合在一起。迨道光二十年(1840)鴉片戰爭爆發之後,為防宵小乘機作亂,由「城內八坊八十二境」分段協守,乃至同治元年戴潮春事件,擴大成聯境組織,而有區段之設置,「民勇、廟境、城段」的關係乃告成熟成。此純係由廟境聯合協助治安防衛,官方的行政劃分是不同的。
清朝中葉以後,由於府城守城軍力衰退,三郊沒落,故而由境廟聯合起來,組成聯境組織,共同維持地方安全。並推舉其中財力最雄厚,規模最大,地理位置最重要的寺廟為首,稱為聯境主廟。清末府城城內以及五條港區的聯境組織,計有二十一境、十八境、八協境、六合境、八吉境、六興境、六和境、四安境、三協境、七合境等十個聯境。其中五條港區的聯境組織是四安境、三協境和七合境。四安境的境主廟為良皇宮,參加的廟宇,有保安宮、沙陶宮、檺林宮、海防廳土地廟等四廟,負責小西門及外新港等城門及港道的安全。而三協境的境主廟為風神廟,成員有南沙宮、金華府、藥王廟等三間宇廟,負責維護南勢、南河二港道的安全。七合境的境主廟為集福宮,但普濟殿的財力最大,除此二廟外,尚有媽祖樓、金安宮、崇福宮、景福祠、聖君廟,粗糠嵻崎土地廟等六廟,負責維持佛頭港、新港墘港、兌悅門等外城門及港道的安全。這些聯境組織,為清末同治、光緒年間,維護五條港區的重要防禦單位。
2-3-035:三協境金華府
圖4:三協境金華府。
府城的聯境組織並非依官方所強制劃分,大致上是以寺廟信仰的範圍、地理環境作為基礎,與當地居民的宗教信仰、利害關係相當密切。五條港區的聯境組織的聯境界線,大體如下,七合境:東以城垣,與十八境、六和境為界。南與北城街,三協境為界。三協境則是:東以城垣,與六和境、六興境為界,北與七合境為界,南以新興街,與四安境為界。而負責小西門內外的四安境則是:東與八吉境為,界北與六興境、三協境為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