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學》電子報 第189期(學術文摘)-媽祖信仰源流

節錄自《大臺南文化叢書-信仰文化專輯-臺南媽祖信仰研究》,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3年12月初版,頁52-61。

 

第三章:臺南媽祖廟的香火來源與時空分析

第一節:臺南地區媽祖廟的時空分析

一、臺南地區媽祖廟的分布

臺南地區目前總計 125 座媽祖廟,如臺南市各區媽祖廟宇數量統計表。

189-1 

臺南市媽祖廟主要分布於府城(即原臺南市),共 22 座,其中,中西區有 8 座、南區 4 座、北區 4座、安南區 5 座、安平區則有 1 座。臺南開發甚早,清領時期臺灣府是最早形成的行政單位,不僅為政治、經濟的中心,更是宗教文化的樞紐,尤以府城中區為臺灣府行政、軍事等機構之所在地。清代首座官建媽祖廟,即位於此區,清朝政府因政治考量而崇祀媽祖,對之後媽祖廟的陸續創建亦有影響;而西區(今西門路以西)昔為臺江內海,港汊眾多,是早年移民出入的的重要港口,且伴隨貿易之需求發展商業,港埠市街形成,媽祖的香火隨著先民渡海來臺,於港汊邊建立聚落,自然為媽祖廟最密集之地。

其次,麻豆、善化、新市、安定、七股等區,昔為倒風內海與臺江內海一部分,由統計數字來看,這些地區亦為媽祖信仰的重鎮。然而,分析這幾區的媽祖廟分布,斷不能由今日之地理概念來看,必須配合時間的軸線加以觀察,例如今日的七股區在道光 3 年(1823)臺江內海淤塞後,才形成廣大面積的陸浮地,相較於其他地區,聚落形成也較晚,由統計數字來看,媽祖廟的建置雖多,卻是戰後才發展出來的現象。

而學甲區與北門區,卻沒有主祀媽祖的廟宇,此可能與學甲區保生大帝與北門區王爺信仰之蓬勃有關,且兩區早已發展出地區性的大廟(學甲慈濟宮與南鯤鯓代天府)。根據調查,學甲區有 50 座道教廟宇,其中主祀保生大帝的廟宇為 9 座;而北門區 36 座道教廟宇中,主祀王爺的廟宇更高達 18 座,換言之,有二分之一的廟宇皆為王爺廟,學甲與北門兩區可分別說是保生大帝與王爺信仰的重鎮。

另外,較值得注意的是,臺南近山的丘陵地區與山區,如新化、大內、南化、玉井等,為臺南地區除府城外媽祖廟最多的地區,媽祖作為航海保護神,為沿海地區主要的信仰。另方面,媽祖信仰也從沿海傳入山區,不過相較於沿海地區發展出區域性的媽祖廟宇與祭典,臺南山區的媽祖信仰則多侷限於地方社區,即便如此,山區的媽祖信仰現象仍不容小覷。

 

二、各時期媽祖廟的分布

區域與廟宇數量仍不足以解釋臺南市媽祖廟的分布,還必須將之置於時間的框架下來加以探討,廟宇的正式建立,代表漢人在該區域的開發穩定或是經濟穩定,雖然每個區域的建廟因素不一定,但可見其相關趨勢與過程。

臺南市媽祖廟創建年代表

  189-2

上表為臺南市媽祖廟創建年代概況,除去創建年代不詳者外,可發現臺南市多數區域的媽祖廟在清代以前皆已建置完成、或已有初建,尤以清領臺初期,是臺南媽祖廟增加最快速的時期,而觀察這些媽祖廟所在的位置,大多位於港汊或河畔。清代臺灣西部沿海存在著許多港口,根據學者林玉茹的研究,這些港口大多集中於南部,尤其八掌溪以南至二仁溪之間最多,在康熙 49 年(1710)以前,就約有 23 個港口,約占全臺港口總數之一半,分布十分密集,至雍正 8 年(1730),臺江內海與倒風內海合計約有 39 個港口,到了乾隆年間,八掌溪以南至二仁溪之間港口仍舊密集,而這些港口,順勢成了移民入墾的門戶與建立聚落的地點。因此,可以觀察到康熙年間所建置的媽祖廟,幾乎皆位於港口或港汊邊,如開臺天后宮(安平港)、開基天后宮(禾寮港)、臺南大天后宮(媽祖港)、新營通濟宮(鐵線橋港)、鹽水護庇宮(鹹水港)、茅港尾天后宮(茅港尾港)、港口慈安宮(灣港)、西港慶安宮(西港仔港)…等。

到了乾隆時期,此一現象依舊存在,像是麻豆護濟宮(麻豆港)、新市永安宮、新港西福安宮(木柵港)、臺南的鹽埕天后宮(帆港)等,乾隆中葉,清政府解除臺民攜眷的禁令後,引發移民開墾熱潮,由於府城與臺南沿岸部分地區早已開發,墾民只好循溪上溯往內陸開疆闢土,隨著移民的拓墾,至嘉慶時期臺南媽祖信仰掀起另一波高潮。此外,由表 3-3 可發現除了廟宇數量的增加外,並逐漸有往內陸擴展的現象,此一時期,臺南東邊的丘陵地區如新化、大內、山上等區開始有媽祖廟的建置。咸豐至光緒年間,除了近山地區的大內區新增了兩座媽祖廟外,玉井、南化地區在短短 20 幾年內便建了 5座媽祖廟,顯見媽祖信仰有愈往山區分布的趨勢。

綜觀臺南市媽祖廟的時空分布,可發現幾個現象,臺南的媽祖信仰是以府城(昔日舊臺南市)為中心,其後,逐漸往府城以北的區域並漸至內陸往東邊丘陵山區一帶擴展,故媽祖廟多集中於急水溪與曾文溪流域沿岸附近的聚落。而就區域位置而言,清代臺南沿岸的倒風內海與臺江內海可說是這些媽祖廟擴展的起點,昔日倒風內海與臺江內海海散布了許多港口,這些港口、港汊不僅是移民進入臺灣的門戶,且位處海陸交通樞紐,兼以作為貨物進出集散之地,很多港口極早便形成熱鬧的市街,最顯著的即是昔日倒風內海的幾個大港汊─鹹水港、鐵線橋港、茅港尾港與麻豆港,皆因港口之優勢很早便發展成繁華的聚落,隨著移民的日增,拓墾或貿易範圍逐漸擴大,其後,移民再循著溪流上溯拓墾,在急水溪、曾文溪畔建立聚落,媽祖信仰也隨之傳入。

此外,臺南市區域性的媽祖廟在清代時皆已建置,媽祖信仰隨著拓墾,也很早便發展出聯庄的信仰組織或祭祀活動,如護庇宮的 72 庄頭、鐵線橋通濟宮轄域的 26 庄,再者,如下茄苳泰安宮最遲也在同治 11 年(1872)就發展出 36 庄的區域信仰,足見媽祖除在臺南府城外,亦是清代倒風內海的強勢的信仰。而臺江內海的灣港、木柵港、新港等港汊,也不乏歷史悠久的媽祖廟,亦是如此。

此外,若就陸路區位關係觀察,清代由臺南郡城往北主要之道路(北路),西路海線自府治經柴頭港莊、漯仔底、洲仔尾、鹽行庄、渡船頭、三崁店、看西街、木柵莊、善化街、崁頂、麻豆東半部、茅港尾、下橋頭港、鐵線橋、佳里興、鹹水港…抵諸羅縣城;另一支線於鐵線橋往火燒店、茄苳仔、下茄苳、後壁寮…一直到嘉義縣城西門。沿途庄社幾乎多可見媽祖廟的蹤跡,包括鹽行庄(天后宮)、看西街、木柵庄(看西福安宮、新市永安宮昔時位處之地)、善化街(慶安宮)、茅港尾(天后宮)、鐵線橋(通濟宮)、下茄苳(泰安宮),這些庄社有的雖因水患而庄毀人散,有的今已不復當日繁華景象,但卻是早期臺南重要媽祖廟的據點,昔時北港朝天宮赴臺南大天后宮進香時,也必經這些庄頭的媽祖廟,且由於媽祖香路的「加持」作用,讓這些媽祖廟即便在經過滄海歲月後,仍歷久不衰。

除沿海地區與平原,臺南山區的媽祖廟亦不少,道光之後,由於臺南平原地區人口壓力漸增,環境負載力下降,漢人也開始大規模入墾菜寮溪、後堀溪等流域,推斷可能也影響了當地的信仰與建廟,如玉井、南化一帶的媽祖廟多建於早年的河階谷地。而相較於平地,山區媽祖多維持在角頭廟運作,少有聯庄組織或形態。

至於戰後臺南市的媽祖廟雖多有建置,除七股區可能因聚落形成晚,直至戰後才大量建廟外,其餘各區建廟分布頗為平均,然而戰後所建之媽祖廟多數為地方角頭廟、或小型之宮廟,而建置年代則多於民國6、70年間,此與當時臺灣社會經濟繁榮、宗教活動蓬勃所致,我們可從清代、日治、戰後臺南市媽祖廟分佈圖觀察到這樣的整體趨勢。

 

清代、日治、戰後臺南市媽祖廟分佈圖

189-3   

三、祖籍移民與媽祖信仰

而臺灣民間信仰中,常有移民將原鄉所帶來的神明,作為該族群之守護神的現象,如潮汕移民奉三山國王、漳州人祀開漳聖王、汀州人的定光古佛等,雖然隨著族群融合與再次移民,信仰的界線越來越模糊,但早期仍為族群重要的凝聚力量。本書採用族群統計資料為 1925 年國勢調查族群統計,故所採用的媽祖廟也是在該年之前建立的媽祖廟資料,圖 3-3 為套疊族群統計資料後的臺南市媽祖廟分布圖。從圖中雖未觀察出族群祭祀的差異,然卻存在區域性的差異,也說明媽祖信仰在漢人信仰中,是跨越族群的。

臺南市媽祖廟分佈與漢人祖籍關係圖

189-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