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南學》電子報 第192期(學術文摘)-媽祖信仰源流

 

節錄自《大臺南文化叢書-信仰文化專輯-臺南媽祖信仰研究》第四章:府城的媽祖廟─ 第四節:鹽埕天后宮、第五節:安平開臺天后宮,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3年12月初版,95-107頁。

 

第四章:府城的媽祖廟

第四節: 鹽埕天后宮

鹽埕古稱瀨口,明永曆 19 年(1665),參軍陳永華在鹽埕一帶開闢瀨口鹽田,供應居民所需,為臺灣最早的曬鹽灘,從鄭氏臺灣軍備圖中,瀨口地名旁寫著「鹽埕出鹽」四個字,可知當時瀨口已有鹽業。雍正 4 年(1726),實施鹽專賣,以明鄭時期的瀨口鹽田為「瀨北場」;乾隆 15 年(1750),因遭洪水沖毀,鹽民遂另闢鹽田於原址之西北隅,並陸續遷居附近,漸成聚落,即今日之鹽埕。天后宮為鹽埕地區最早興建的廟宇,又因早年近臨帆港,當地居民多以製鹽為業,將製成的鹽經由天后宮後的帆港運至安平港外銷或運至安平再製鹽工廠為原料鹽,故又有「帆港媽祖宮」之名。

 

鹽埕天后宮於清代方志中,最早見於嘉慶 12 年(1807)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天后廟,新昌里瀨北場皆有廟。」而依據《臺南州祠廟名鑑》所記,鹽埕天后宮建於乾隆 23 年(1758)(另據《寺廟臺帳》記載為乾隆 33 年(1768)創建),廟內主祀媽祖外,另同祀武惠尊王。昔時,鹽埕地區因瀕臨臺江內海,居民除曬鹽與務農維生,也藉水運之利與往返福建、廈門之間交易買賣,為克服海上航行之險,是故心靈上往往寄託於媽祖的護佑,天后宮也成為鹽埕居民的信仰中心。

 

 192-1  

乾隆時期,鹽埕之名已出現在瀨口汛旁。(資料來源:《乾隆臺灣輿圖》)

 

 

同治 10 年(1871),地方楊姓人士倡議移建於日新溪口東岸(今日新國小),明治 35 年(1902)地方發起重修;至昭和 5 年(1930),因鹽埕公學校(今日新國小)擴建校舍,日人徵收廟址為校地,地方商議將廟宇遷至日新溪(昔日鹽埕溪)以西的今址。戰後,民國 37、42 年(1948、1953)曾兩度增建,至民國 66 年(1977),在鹽埕望族林全福倡修下,始為今日所見之規模,現為臺南市市定古蹟。

 

鹽埕天后宮為鹽埕地區的公廟,廟境轄今日臺南市南區的日新、明亮與府南 3 里,廟內重要祭典除媽祖與武惠尊王誕辰外,近幾年亦配合政府單位舉辦文化祭,將地方產特色鹽業,融合媽祖信仰文化,於媽祖誕辰時舉辦「海鹽禮讚」、「平安鹽山」等活動,而成為該廟特殊的文化活動。

 192-2

鹽埕天后宮於媽祖聖誕時會舉辦「平安鹽山」、「海鹽禮讚」等祭典活動,蔚為當地特色。

 

第五節: 安平開臺天后宮

 

一 、 歷史沿革

 

臺灣最早的文獻史志,皆有安平天妃宮之記載,昔日之安平天妃宮,即今日的安平開臺天后宮。然而當時文獻雖見記載,卻未註明建置年代,以致有建於明鄭與清初兩種說法。清康熙 25 年(1686)福建巡撫金鋐《福建通志》云:「天妃宮,在縣治安平鎮渡口」。另據蔣毓英的《臺灣府志》記載:「臺灣府渡,在安平鎮天妃宮口」安平鎮渡口位於昔日安平鎮東方沿臺江西岸,荷蘭時臺灣街的碼頭。臺灣街,據荷蘭時期地圖,即在鎮渡口之西,當時貿易殷盛,荷蘭學人施博爾博士稱曰:「臺灣街在荷蘭時是稱數一數二的開港,貿易繁盛,而歐亞人種五花十色共處其間,市肆鱗次櫛比,街道清潔不染一塵,人口號稱數萬。」可知其時繁華盛況。後雖在荷鄭之戰中遭礮火摧毀,然至明鄭休養生息,聚落漸成,居民轆集,在此情況下,構築廟宇亦不無可能。有學者便認為天妃宮應創於明鄭,如李獻璋認為通志不書創建年代者,大都是清以前的祠祀;石萬壽等則引《臺南州祠廟名鑑》所載:「本廟祭神,元為鄭成功渡臺之際,從徽州奉來者。廟創立於康熙七年,稱開臺(媽)祖...」文中的徽州應為湄洲之音誤,認為創建於明永曆 22 年(1668);另據〈安平天后宮志〉記載:「安平媽祖係鄭成功由湄洲奉請來臺…建安平鎮渡口之天妃宮,不在鄭氏戎馬倥傯之際,而在於明永曆十九年,興建現之臺南文廟於承天府鬼仔埔之後的三年,即永曆二十二年」。但卻也有學者持不同看法,如盧嘉興、蔡相煇等則以為建於入清之後,盧嘉興認為志書雖未記明建造時期,以及其後編纂的府志,都未記載這座廟建自「偽時」,就可以證明是建於隸清之後,而蔡相煇認為明朝政權的守護神為玄天上帝。雖然其建年因文獻未有記載而無法得知,然可以確定的是至遲於康熙25 年(1686),安平天后宮即已存在,且以當時安平開發的程度,很有可能已略具規模。

 

安平位於臺江南口,自早即多有船戶商客於此出入,其時海上交通頻繁、商舶雲集、貿易通商,據傳康熙年間的安平鎮十分熱鬧,天后宮建於此自然為往來商旅與周邊住民所崇祀;雍正年間臺灣商業興盛,安平船舶往來更甚,商況繁暢,其時,頻密往來於沿海各大港口的三郊亦例年捐 1200 大銀給安平天后宮與鹿耳門媽祖廟等廟宇,以作祭祀費用,時為天后宮全盛時期。不過後隨著中、北部的拓殖進展,鹿港漸成為對大陸之出入港口而受威脅,至道光初年,安平港道淤淺,不便外國輪船行駛,繼之英國進出東洋,另闢雞籠、淡水和打狗等諸埠為貿易港所影響,市況隨之蕭條,天后宮的香火也漸衰落。

 

光緒 21 年(1895),甲午戰敗,臺灣割日,安平天后宮受到極大衝擊,當時情況據安平文人林勇採訪耆老所得:「日軍入臺,由府城開到安平來時,一班逃不了的的清軍兵勇屯在媽祖宮內被圍, 慘遭屠殺五十六人,只有一人脫出。後因日軍於該廟後空地開掘一坑,把他們的屍首潦草埋在那兒,每於更深人靜,常見怨魂出現,以致大家害怕,不敢前去燒金...。

 

日軍血染堂廟, 以致天后宮香火不再, 廟宇亦逐漸荒廢。而其時規模寬敞的天后宮在荒廢後,先於明治 30 年(1897)作為憲兵宿舍;明治 33 年(1900),日人欲創辦安平公學校,假該堂廟為教室;大正元年(1912),一部份充為日人子弟之小學校;期間安平 6 社居民與安平街舖戶曾多次向日本政府陳請請求歸還天后宮,日本政府雖然曾經應允把天后宮歸還當地居民,但最終並未實現,後因日人假安平天后宮設立安平公學校與安平小學校,廟宇空間要作為教室,天后宮日形頹廢,其後在大正 7、8 年之際,被日人充公標售拆毀。神像也被分祀於安平 6 角頭之廟宇,大媽與宮娥祀於海頭社廣濟宮;二媽與千里眼、順風耳寄祀於十二宮社三靈段,後因廟宇狹窄,移於港仔尾靈濟殿;三媽初祀西龍殿,後祀於妙壽宮。

 

戰後,民國 51 年(1962),經地方集議諮商,並呈准臺南市政府撥允安平古堡前原水師衙門土地重建安平天后宮,於同年動土,至民國 55 年(1966)竣工落成,寄祀於各廟宇的媽祖神像也迎回安座,並於當日舉行媽祖出巡遶境。民國79 年(1990)天后宮遭祝融後重建,於民國 83 年(1994)完成,舉行五朝祈安慶成大典。

 

二、安平迎媽祖

 

安平天后宮為安平 6 大社(6 角頭)之公廟,因此每逢媽祖聖誕,由各角頭共同參與祭祀。除神誕外,安平天后宮早年亦有「迎媽祖」之賽會。安平迎媽祖之俗,據《安平縣雜記》記載:

三月二十日,安平迎媽祖.是日,媽祖到鹿耳門廟進香,回時莊民多備八管鼓樂詩意故事迎入繞境,喧鬧一天.是夜,禳醮踏火演戲鬧熱,以祈海道平安之意.一年一次.郡民往觀者幾萬.男婦老少或乘舟、或坐車、或騎馬、或坐轎、或步行,樂遊不絕也。

 

「安平迎媽祖」始自於何時,今已不可考,但盛行於晚清,為安平最負盛名的媽祖活動,此俗有可能源自到湄洲進香的儀禮。據傳安平天妃宮的媽祖神像,最初乃明鄭軍隊從湄洲媽祖祖廟請奉而來,因而循例是要定期回去進香,雖然史無明載,然而安平居民普遍如此認同這段歷史淵源。迎媽祖活動之前,在農曆正月 15 日元宵節過後,天后宮就會發請帖給 6 角頭的各執事,擇期到天后宮籌商準備事宜,之後以抽籤的方式決定各單位參與神轎的先後順序,並選先鋒轎及掌旗的官員。

   192-3

現今開臺天后宮的布兵旗上雖未書年代,但從斑駁的布墨仍可見應年深日久。

 

安平迎媽祖,在清時必事先祭江(臺江)淨船,3 月 20 日早上,地方官員、兵勇、商家、民眾等等都會參與,代表各行各業參加遶境遊行的「旗幟」花樣百出、爭奇鬥艷,場面壯觀,待齊集於西土地廟(今日之金龍殿)後,奉香虔送媽祖渡江至北線(汕)尾(此地或稱香山又名香堀),設祭壇插頭旗(布兵旗)而後行送迎之餞接典禮。法師於壇前誦唸「天上聖母起爐經」至禮成。是日中午在香山野餐,俗謂「打中午」。過午後,再擲筊請示回鑾時刻,如筊准即燃金放炮,復乘原船回鑾抵安平遶境。如此每年一次迎送媽祖賽會,一直熱鬧至聖誕後數日,尚繼續不息。昔時的安平為臺南唯一港口,尤其是自咸豐年間,依天津條約開放為通商港口後,洋商紛沓而來,商館雲集,盛極一時,且安平住民多靠海維生,平日奉媽祖為中心信仰,因此形成迎媽祖之熱鬧景況。日治時期,廟宇雖棄置,但迎媽祖仍延續,只是隨著儀式漸衰,終告中斷。

 

192-4   

昔日迎媽祖,各行郊商號紛紛以各行業代表性的產品或材料,製作五花八門的旗幟,藉此也做宣傳,「百百旗」遂成了迎媽祖最有看頭的特色。

 

戰後,安平 6 社隨即開始籌劃恢復迎媽祖活動,民國36 年(1947),由海頭社率先試辦迎媽祖儀式,同時商定此後由各社輪流主辦。其後,民國 37 年、38 年,先後再由海頭社廣濟宮和港仔尾社靈濟殿主辦迎媽祖,其他各社與附近交陪境廟宇也前往參與。民國 39 年(1950),由於官方禁止大規模的民間活動,安平迎媽祖再次被迫中斷。直至民國 50 年(1961),安平 6 社重新恢復迎媽祖,由妙壽宮負責主辦。

 

 

自恢復迎媽祖之後,安平各社長老亦開始商議重建天后宮,民國 55 年( 1 9 6 6 ) 廟宇建成後,同時舉行媽祖巡境儀式,其後,迎媽祖也從各社輪流主辦轉變為由天后宮管理委員會辦理。

早年「安平迎媽祖」是 4 年 1 次,逢寅、午、戌年舉辦,近年來,安平天后宮為推廣民間信仰與文化, 亦舉辦許多禮俗活動, 如「做 16 歲」成年禮等,但最重要的儀式仍為不定期舉辦的迎媽祖和遶境活動。「安平迎媽祖」,循例於媽祖誕辰前舉行,在迎活動展開之前,安平城隍廟的范、謝將軍會先依照聖母遶境路關夜巡 3天,除肅清地方、巡視安平境域,同時告知居民迎媽祖活動即將展開。迎媽祖當日,在鳴炮 3 響後由香旗引領啟程出發,上「香山」謁祖(昔日原在北線(汕)尾旁的鹿耳門溪口遙祭祖廟,後因被誤傳為至鹿耳門媽祖廟謁祖,廟方後來將地點改至安平海邊舉行,今多於安平漁光里海邊),朝「正西北方」舉行儀式,先在海中插下媽祖護佑全臺的「布兵旗」,再由德高望重之女性依古禮取下媽祖頭上「御賜鳳釵」,象徵送媽祖先回湄洲謁見父母,待媽祖回鑾時,由乩童把旗拔起,代表聖母已湄洲晉香完畢準備回鑾,此時重新插上「御賜鳳釵」,神轎依序遶「香堀」3 圈後,即展開遶境活動。

 

192-5     

上香山於「香堀」旁,乩童進行插旗與插「御賜鳳釵」儀式。(圖片由安平開臺天后宮提供)

 

安平轄區原本只有安平 6 角頭與漁光里,舊時安平迎媽祖之遶境皆為 1 日;後因五期重劃區也歸入安所轄,加以新興社區與外來人口不斷增加,自民國 99 年(2010),開始擴大為遶境兩日,第 1 日遶行漁光里與五期重劃區,當晚舉辦「宴王」,第 2 日再遶境安平舊部落。以「民國 99年(庚寅年)湄洲晉香(上香山)聖駕回鑾遶境」為例,其路線如下。

    第1日(農曆3月18日)

上午 8:00 聖母回駕 3 炮香山啟程→雲濟宮→三鯤鯓社天宮壇→南安壇→坤龍壇→慶和壇→五期興和宮→慈元宮→武靈堂→杭州殿→府靈公館→金龍宮→四連宮→天龍壇→威鏡堂→鎮海宮→安億行館

 

    第2日(農曆3月19日)

安億行館→港仔尾社靈濟殿→安平北極殿玉興堂→安平城隍廟→伍德宮→妙德宮→囝仔宮社妙壽宮→灰窯尾社弘濟宮→安平大眾廟→周龍殿→文朱殿→海頭社廣濟宮→金都府→晟慈宮→藤安堂→浩島伍嶽宮→十二宮社三靈殿→湖北文賢壇→文龍殿→金龍殿→藤南堂→安龍壇→王城西社西龍殿→天聖堂→文和宮→威鎮堂→湄洲壇→聖帝宮→海頭社伍德宮→飛鳳殿→旨安堂→安平觀音亭→安平開臺天后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