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學》電子報第205

節錄自《大臺南文化叢書公路文化專輯府城‧老時光》,作者:曹婷婷第三章:追憶安平街頭巷尾,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412月初版,頁32-55

 

剖析臺南的道路之前,得先從臺南的歷史起點談起,安平,自是當之無愧。

明天啟4年(1624),荷蘭人在安平登陸,揭開占領臺灣的歷史序幕,荷蘭人從打造熱蘭遮城開始,安平理所當然成為進入歐亞和東北亞航線的中繼站,彼時各國商船穿梭往返安平港,繁榮盛極一時,也造就安平堪稱亞洲數一數二的大港市,說它是臺灣最早接軌全球化的地方名副其實,又臺灣之名源於「大員」,安平向來也被視為是臺灣歷史的起源地。

第一節 延平街:猶原是「市仔街」

據文獻記載,荷蘭人在打造熱蘭遮城之外也於城東設鎮,該市鎮位於王城到渡口之間,荷蘭時期,被稱為熱蘭遮街,到了清朝治臺期間,居民則改口稱其為「市仔街」,又稱為臺灣街、石板街(因街道鋪設石板而得此名),儘管年代不同、街名各異,但說的都是今日的延平街。

市仔街最為繁華熱鬧的階段是在清末,日治時期更被劃為商業一等街,至民國 70 幾年時,臺南市政府在延平街口矗立「臺灣街」的石碑,坊間迄今稱呼延平街為臺灣第一街之說法,其實,乃是1994年「延平街事件」,被訛稱而沿用至今。古早時代,一條街往往包辦人一生的生老病死,延平街上婚喪喜慶、食衣住行等日常用品一應俱全,以現代人眼光觀之,簡直形同是放大版的大賣場。有趣的是,當時安平人但凡嫁娶、出殯等人生大事,也必定要行過延平街,頗有昭告世人之意味。

唏噓的是,1994年延平街拓寬與否,引發文化界與在地居民論戰,進而衍生長達一年半、廣為全國關注的「延平街事件」;當時,文化界人士不滿全臺最老的老街遭拆拓寬,與當地居民形成對抗,「延平街事件」也成為臺灣解嚴以來,最大的一場文化抗爭事件。延平街拓寬工程議題越燒越熱,隨著當時的行政院長連戰要求臺南市政府依文資法辦理,文建會也支持保存,立法院也決議成立安平特區並將編列預算,然而,不少地方民眾執意拆除,最終,臺南市政府屈從於「民意」,1995年7月,居民動手拆屋,延平街的百年風華,蕩然無存。

不過,平心而論,延平街的街道上仍不乏可見洋溢古樸之味的建築物,好比洋樓、紅磚老屋等,門楣也往往可見懸掛太極八卦、劍獅,自成一格屬於安平的老味道。就在地安平人的心聲來說,有商機,方能成就一條老街持續被看見,否則,也只能任憑凋零!近幾年來,安平老街也確實成為遊客量全國矚目的老街商圈,說到延平街,或許沒多少外地人知道,但提到安平老街,卻是人盡皆知,站在歷史浪潮下,延平街看似被遺忘了,卻憑藉觀光勝地「安平老街」之名,重新翻身。

當老街不再堅守扛著歷史包袱,晉升成為商機無窮的店鋪,曾是明末清初全臺最熱鬧的這一條街道,跨越3百多年的歷史洪流,也擁有一樣的熱鬧、繁榮景象。

第二節 安平首富何傳及其祖厝—市仔街何旺厝

延平老街上存在著有故事的老厝,坐落在延平街上82號的市定古蹟何傳祖厝,即是其一。

002.png 

建於日大正年間(1920年)的何傳祖厝,就位在知名百年蜜餞店永泰興一旁,是永豐餘創辦人何傳家族之祖厝,當一整條延平街,隨著拓寬改建、紛紛改頭換面之際,這間保留原味的老厝,無疑見證了老街的街屋歷史。當地耆老口述,安平出身的何傳、何永、何義三兄弟,事業有成後,為了以示不忘本,特別將位於延平街上的祖厝改建成西式洋樓,樓高二層,屋簷以山牆為頂,並擺設有勳章的裝飾,是延平街上獨一無二的存在。

1995年,延平街面臨拓寬拆除的風暴,地方論戰不休,何家家族則透過投入整修祖厝,盼能帶動古蹟保存風氣,也能幫助延平街免於遭到拆除,儘管未竟全功,但也傳為一段佳話。1997年,何旺厝成立「臺灣屋」,成為一處結合古厝的藝文展覽空間會場,1999年,又由臺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創會,在第一、二任理事長傅朝卿透過信誼基金會向何家家族商借「臺灣屋」,將這座老厝規劃為「安平文化資產館」。2002年,安平文化資產館成為全國地方文化館,是臺南市第一個掛牌成立的地方文化館。

何旺厝因為安平文化資產館的關係,一度是展示安平文化資產重要窗口,惟隨著該館遷移,祖厝目前閒置無用,但仍吸引許多遊客造訪延平老街時,不忘駐足拍照留念。可惜的是,多數旅客來到這裡,並不會注意到這幢老屋,因為,逢假日,街面擺起一攤接著一攤的生意攤位,老屋是被遮蔽在其後的,真想一窺老厝樣貌,只能利用非假日,沒人做生意的時候,才可一探究竟。

第三節 石門樓(效忠街)、磚仔街(中興街)

延平街,在過度商業氣息的包裝下,好似少了一點什麼,倒是現存的效忠街、中興街這兩條老街道,隱身在鬧市之間,讓人穿梭巷道之餘,感受其自成一格、與世隔絕的氛圍,也正因為這股恰可與舊時光心領神會的巷弄,方能成就安平,始終能夠在旅人心中,留下點什麼,並將走訪安平列入必遊之景點。

據耆老口述,效忠街昔日是安平有錢人家所居之地,故當地流傳著「前有石門樓,後有五間店」之俗諺。這一句諺語,恰可從隱身巷弄之間的舊式「豪宅」可窺知,好比多幢氣勢凌人的大宅院,即使歷經歲月遞嬗,但掩蓋不了曾經恢宏的氣度。而「效忠」二字由來,亦是有典故的。清康熙60年(1721)朱一貴事變,在安平水師舊部與民眾助戰下,清軍收復臺灣,康熙為了獎勵安平軍民,便賜名安平鎮為「效忠里」,其中也蘊含除明鄭故名,與令安平居民效忠大清之深意,光復後,則改為效忠街。

006.png 

與效忠街平行的即是中興街,1645年,荷蘭人修建為熱蘭遮城外城東北角與市街聯絡的唯一道路,道路鋪上石頭,故昔日被稱為「磚仔街」。中興街與效忠街,均堪稱是目前安平地區保留最完整的古巷弄,而中興街的最大特色,莫過於劍獅文化。

安平地區隨處可見劍獅,據耆老口述,日治時期,幾乎家家戶戶門上都刻有劍獅圖騰,當時並無門牌,劍獅成為人們標誌的象徵,透過擺設不同的劍獅圖像,可以一眼辨識出這是誰人家,於是,各式材質的劍獅就此衍生了,諸如木雕、泥塑等,有趣的是,遊走安平可以發現,每一隻劍獅樣貌不盡相同,劍獅可以嚴肅也可以可愛,有些劍獅嘴巴咬著單劍、有的則咬雙劍。可惜隨著時代演變,許多老房子紛紛拆除,劍獅數量也跟著越來越少,倒是公部門特別積極營造,才又漸漸形成今日安平處處有劍獅的獨特景象了。近幾年來,安平成功營造劍獅特色,也吸引許多遊客來到安平,指名尋找劍獅。

中興街上,許多傳統民宅都可見劍獅身影,每一尊造型都不同,蔚為一股獨特的風情,樣式豐富、形形色色的劍獅辟邪物,是安平居民實質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更儼然成為安平景觀的重要元素,這幾年拜文創風氣所賜,劍獅更是安平文創的標的物。

第四節 德記洋行VS. 東興洋行

安平昔日曾是臺灣重要商務港口,是世界經貿與交通要地,活絡的國際貿易遂在此生根茁壯。若問旅人來到安平體悟最深的是什麼?街頭巷弄之間的異國情調必定榜上有名。今日,遊走安平的觀光重點之一,就是一窺兩座洋溢歐風的洋式建築物—原英商德記洋行、原德商東興洋行,體驗老安平的異國摩登風情之外,更可從中一窺19世紀臺灣與與歐美等國在經貿舞臺互動的歷史軌跡。

003.png 

目前,德記洋行在奇美文化基金會捐贈栩栩如生的蠟像,規劃為「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以蠟像展出臺灣早期先民生活樣貌,從平埔族狩獵織布、先民渡海來臺、鄭成功與荷締和談判,到生活近代史如私塾教育、曬鹽、製糖、農耕等主題,分別呈現不同時期的臺灣人的人文歷史風情。東興洋行結束營業後,建築物便由日本政府接管,日明治34年(1901)於此設立臺南廳安平支廳;到了日大正9年(1920),安平支廳被裁撤,原址改為臺南警察署安平派出所。臺灣光復後一度為製鹽總場宿舍,1984 年由臺南市政府收回整修為「安平外商貿易紀念館」。

第五節 安平樹屋(原英商德記洋行倉庫)

遊客熙來攘往的安平街頭,旅人們慕名而來的,一為古蹟,如安平古堡、億載金城,為的是一睹歷史課本中所說的古蹟、砲台真面目為何,親眼做個見證;二來,則是為了安平的獨特人文景致風光,好比近年新興的安平樹屋。

許多人詫異樹屋的來歷,其實,樹屋的前身是德記洋行倉庫,根據臺南市文化局調查,樹屋的古磚推測是取自熱蘭遮城紅磚,就其門楣花崗石、窗框基石與木屋架構判定,最早應建於19世紀末。隨著洋行生意告一段落,倉庫自然失去本來的功能,雖一度做為安順鹽場的日曬鹽場,但二次大戰後,安平鹽業沒落,整棟建物從此失去舞台,漸漸被世人遺忘。

曾幾何時,這座磚牆建造的倉庫,或許是某日有隻(群)鳥兒啣來了榕樹的種子,掉落於此生了根,生來具侵略性的榕樹,攻城掠地,不知道過了多久歲月,老樹成為了荒圮的屋子主人,樹木包覆整棟倉庫,樹幹盤根錯節、穿透四面的牆壁,破落的屋瓦讓整片天際映入眼前,不刻意覆蓋這方天際,自然地讓懸空樹木取代屋頂,充滿生命力的樹屋,總讓身在其間的人,不免被眼前景象震懾住。

004.png 

宛如藝術品的樹屋,自然不會寂寞。

2001年,看中樹屋的獨特情境魅力,文化局將本是廢墟的樹屋重新打造,辦了一場「安平文化特區藝術家進駐計畫」,找來藝術家劉國滄等人,將樹屋營造為開放式景觀藝術,讓樹宛如有生命般寄居屋中,營造樹屋成為今日模樣,也讓穿梭其間的人,感受融入自然的別具風情,蔚為安平人氣景點之一。

第六節 重拾筆墨樂:朱玖瑩故居

遊走一趟安平,總感覺渾身更添文藝氣息了,而其中最具詩意的,當屬安平樹屋,最富藝文味的,則非朱玖瑩故居莫屬。古色古香的宅院,是很多人對這座老房子的第一印象,即使不識朱玖瑩,也會被這雅致的屋宅所吸引。朱玖瑩生於湖南省長沙縣,來臺後長達 17 年歲月擔任鹽務總局局長,退休後,晚年定居安平,自封安平老人,在他身後,市府於 2008 年將原址重新整修,規劃做為朱玖瑩紀念館。

005.png 

朱玖瑩故居別名「因鹽玖定」,詩情畫意之名號,想來是指朱玖瑩任職台鹽,而與安平結下的緣分,最終,定居於此之意。眾所皆知,人稱「玖公」的朱玖瑩是臺灣當代顏體書法最重要的書法家,1988 年還曾榮獲國家文藝獎「書法教育特別貢獻獎」,其故居便也就規劃成書法展示館,展示朱玖瑩的各式書體作品,其中,最為人讚嘆的,就是一整面牆的顏體心經。

2013 年,文化局鑒於現代人少有機會使用文房四寶,耗時1年時間重新設計朱玖瑩故居內部展場空間,特別增加介紹朱玖瑩生平事蹟的影片,也設置臨摹書法的設施,擺放十隻大小楷毛筆,讓旅客拿起久違的毛筆練習揮毫,臨摹手續也很簡單,沾水即可在快乾的桌面書寫,讓人不用擔心字跡太醜,大筆一揮,就能重新書寫,反覆練習書寫到滿意為止,許多大人小孩都寫得不亦樂乎。

從旁觀望臨摹池的同時,不禁心想,對於早已電腦化、少有機會拿筆寫字的現代人而言,似乎,從中又重新拾起「拿筆」書寫的樂趣了;或許,這也是一種另類向書法家致敬的方式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