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學》電子報第206

節錄自《大臺南文化叢書公路文化專輯府城‧老時光》,作者:曹婷婷第四章:臺灣第一條街道:民權路,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412月初版,頁56-68

 

臺灣第一條街道:民權路

坊間充斥各式書籍敘述府城歷史,尤其在臺南縣市合併升格後,關於府城的巷弄人文風情、老房子改建的咖啡店、民宿等,紛紛成為繼臺南小吃之後,最熱門的觀光標的。很多人來到臺南一遊,按圖索驥走訪各處景點、廟宇,許多古蹟、景點、小吃都圍繞在中西區,但或許少人知悉,林立許多佛具店的中西區民權路,是臺灣第一條歐式街道,也是臺南老行業的重鎮。

細說民權路之前,得先從不同時代的演進來論述。

荷蘭時期,荷蘭人在現今民權路二段打造了「普羅民遮街」,從1625年開始規劃,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由大井頭(今民權路及永福路交叉口)往鷲嶺頂(今北極殿),闢建普羅民遮街,形塑了臺灣第一條經過規劃的歐式街道,開啟府城的商業繁華,亦是當時商業發展的重心。

所謂歐式街道,顧名思義是大街主要架構採棋盤式直角街道而成。普羅民遮街寬約25 30公尺,正是西方人口中的「大街」規格,以今時的馬路比擬,約是4條馬路寬的距離,可供六輛馬車並行而駛。不過,清朝年間,當地百姓認為這條路太寬了,遂將道路一分為二,規劃成市集,就地在馬路中央擺攤設店做起生意來。

來到了明鄭時期,今民權路一段、臺南公會堂前的道路,則稱為枋橋頭街。枋橋頭是明鄭時期的交通要衝,據陳文達《臺灣縣志》記載,「大坊橋在東安坊,嶺後通衢之中,官府往來之所也,架枋為之,因以名橋,偽時所建」,由於水溝流貫期間,故街上搭有木板橋,跨過枋溪,遂稱枋橋頭街,自成街肆。

03.png

日治時期,原普羅民遮街改稱「本町」,日人並拆掉中央店屋,不過,隨著日後商業重心漸轉向末廣町(今中正路)發展,民權路光環才漸漸遜色,但直到臺灣光復初期,它一直都是府城最重要的道路。

現代人較難以想見的是,在昔日商務往返運輸均仰賴航運的年代,民權路曾經也肩負貨物轉運的功能。

考據文獻發現,普羅民遮街早年除了商店林立,也同時具有貨物轉運港的機能,臺灣本島生產的稻米,蔗糖、鹿皮、鹿脯、鹿角均集貨於此,再橫渡臺江內海運抵安平,輸往大陸、日本等地,所以,普羅民遮街附近建有倉庫,以利於存放進出貨物,而從大陸、南洋運來的絲織品、陶瓷、藥材、香料等,也經此轉運各地。

第一節 舊時代。老記憶:繁華盡褪十字街

01.png

由東門圓環起始的民權路,一路可從一段延伸至四段,一、二段堪稱是民權路的精華地段,街道兩側的路面,不少老屋依然被完整保存著,無疑也點綴街面更添古意盎然的氣質。

從民權路一段起始,行過林立佛具的店家,來到了百年包子店「萬川號」與青年路的交叉路口,緊接著,繼續往下走,越過中山路,就進入銜接商店眾多的上海華都點心城及一旁的吳園、臺南公會堂,再往北走,行經忠義路,市集氛圍更顯寂寥,只剩錯落的形形色色店家。

一條民權路,好似三言兩語就能道盡,很難想像,距今2百年前,這裡曾是民生產業的重鎮,一條街,生活物品應有盡有,繁華之景堪稱是府城之冠。

15世紀初,荷蘭人以大井頭為起點,開闢名為「普羅民遮街」這條可能是世界第一條都市計畫的大道,這條市街打從荷蘭時期到清末,一直是臺灣商業重心,當時的市街,即是依照經營行業分段命名,竹仔街、鞋街、帽仔街、箍桶街和草花街,說的都是同一條街道,也就是今日的民權路。

一條街,衍生出12條街道,則是因為以往的人們並不需要這麼寬敞的馬路,遂在道路中間興建街屋,據此發展出因地理環境、商家型態之不同,而孕育的 12 條街道出來,一街多名,放眼世界許多極富歷史的城市,都存在相同現象。

清代臺灣出版《臺灣縣志》(1720 年)「臺灣縣輿圖」中,即描繪府城市街所在,以聯排的房屋繪出十字型街道,交叉口寫上「十字街」,東西向大街分別是大井頭、竹子街、枋橋頭街、嶺後街,南北向大街則有總爺街,禾寮港街等字樣。

其中,禾寮港為德慶溪下游溪段,德慶溪與溝仔底溪水合流後稱為禾寮港,漢人聚居形成禾寮港街,與普羅民遮街交會形成十字大街。禾寮港街也就是今日忠義路的前身,範圍約為今日忠義路二段158巷口到成功路之間的忠義路。

文獻紀錄,禾寮港街在清乾隆53年(1788),為臺灣知府楊廷理在此興建旌義祠,表彰在林爽文事件中死難的義軍,光復後,國民政府便將神社改為忠烈祠,這條路也被更名為忠義路。

府城商業行為,到了清代達到鼎盛時期,進而發展出特色各異的街道與聚落,十字街當屬最繁華之所在,也由於臺灣多地震之故,建築物一般不超過 15 尺,且連棟建築物有相同脊高,地震來時,可以發揮減力作用,故形成民權路上立面狹小、縱深長的街屋建築樣貌。

清代,十字街是府城的中心商業區,也是零售商店、百工技藝店匯集之處,當時,十字街軸心街道主要販賣高檔商品,好比今日的精品,往外拓展才是生活所需之工藝品、食品,再外圍則是市場與娛樂場所。

清乾隆17年(1752)城池圖可見,鞋街、帽街、武館街、竹子街均在今民權路,做燈街、新街在今民生路,大埔街即今開山路,到了清嘉慶12年(1807),臺南市老街市大致均已形成,街市向大西門外海埔新生地發展。

舊時,府城的發展重心圍繞今天的中西區,也就是俗稱的舊城區,民權路因發展得早,加上占了地利之便,蔚為民生物資重鎮。

清朝年間,十字街就出現有做針街、鞋街、草花街、帽仔街等不同市集應運而生的街名,從街名即可窺看那個年代的商業行為與民眾生活縮影,甚為有趣,對比今日喚做民權路,則是一點味道都沒有了。

可惜的是,這些饒富興味的舊時街名與街景,皆已不復見,否則,若能和今日的民權路相映成趣,也能讓後人遙想憑弔一番,增添些許思古情懷。

一、做針街、鞋街、帽街、草花街、打銀街

02.png

沿著民權路二段往北走,首先會先來到「做針街」,向西會來到十字大街,南側則是打鐵街,就今日路況來說,所在位置也就是今日的民權路 2 64 巷口到社教館之間。

做針街,顧名思義,是指刺繡店,做針工作的街道,在古早沒有縫紉機的時代來說,針線是裁縫衣服的唯一工具,針扮演的角色自然也就舉足輕重。

緊鄰做針街的則是鞋街。鞋街源於清嘉慶年間時,集結成市,位置就在今日的民權路 2 段到忠義路之間,目前則僅存清道光2年(1822)的「春暖鞋街」碑,推測應為街坊門額,寓意鞋街市集熱鬧、生意興隆之景。

鞋街與帽街展示有各類進口布料,提供顧客挑選,當時,府城內的有錢人家,多身穿絲綢並搭配金飾、玉簪等貴氣飾品,一般百姓則使用銀珠、銀飾妝點自己。在這條街上,舉凡女人家生活所需的手巾、肚兜、鞋靴,一應俱全。

緊鄰的草花街,則位於今民權路283巷口到忠義路之間。因這一帶有眾多草花店舖而得名,草花,是用蓪草、洋布、絨布與綢片製成的花,遇有節慶,便將草花插在頭上,是女性妝點、美化自己的配件,可以說是現代美妝店的前身。

草花店舖更於清代年間組織「草花郊」商業公會,也可想見清代時,府城草花業之興盛。

在許多文獻皆提到,府城女性裝扮講究,尤其,早期自泉州移民來臺的富商人家,仍時興婦女小腳才美的審美觀,因此,富貴人家之婦女仍恪守纏小腳,這些「三寸金蓮」的女人家每每出門,總是手持一把遮陽紙傘,遮住面容以不讓人瞧出,加上纏腳之故,走起路來的搖曳身影,煞是好看,也成為十字街常見的風情。

二、箍桶街、竹仔街、做燈街

和現在許多城市街道相同,精華區保留給高檔飾品、服飾所用,外圍街道就圍繞著生活用品各類生活用品的商號。

箍桶街,位於今日仁愛路以北到民權路之間的路段。早年,鄰近的南河港畔進出貨物均在此打包、綑紮以利運送,箍桶店家應運而生,一整條街都是箍桶店。

箍桶用的素材是竹子,當時,竹製品是最常見且價格平實的商品,舉凡一般住家從房舍、桌椅到門窗, 乃至於日常生活必用的農具、炊煮器具、竹桶、竹杯等,大人、小孩甚至是嬰兒睡的床,無一不是用竹子製成。

從府城商業重鎮、高檔精品聚集地,幾經歲月流轉,現在行走在民權路上,映入眼簾幾乎清一色販售錫器、佛具相關用品的店舖,故也被喚為「佛具街」。民權路1段前身為建國路,早年寬僅3米,是為「元會境」,曾是出入大東門要道,往西與大井頭、大西門一帶府城大街相通。佛具街以緊臨東門圓環的東嶽殿為中心點,周邊短短200公尺,聚集數十家佛具店和繡莊。

昭和年間,福州籍林亨琛攜子來臺發展,後因戰爭回鄉,37年重返臺南,買下目前民權路鄰近中山路口的店面經營「人樂軒」佛具。

當時,粧佛市場需求量龐大,不少從人樂軒習藝的徒弟,爾後陸續以「軒」為名創業開店,在各地開枝散葉,其中,「金佛軒」佛具第一代陳朝清,民國65年於民權路1段現址開業,爾後,「盛發錫器」、「永祥佛帽」等店家陸續進駐民權路,「佛具街」於焉形成。

數百年來,從臺灣最早的歐式街道發跡,乃至於清朝年間,成為臺南首屈一指的民生產業重鎮,照著歷史的軌跡來看,民權路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隨著時空背景不同,她卻日漸遞嬗成為宗教信仰的集散地,不再扮演與民生息息相關的要角。

期間的轉變,無疑象徵了舊時產業的沒落或遷移,更意味著民權路的風華步入歷史。

04.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