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學》電子報第208

節錄自《大臺南文化叢書公路文化專輯思慕臺19 從鹽水到六甲頂》,作者:陳桂蘭第二章:鹽水區境內庄社,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412月初版,頁25-42

 

八掌溪上,跨經厚生橋,開始了臺19線公路在臺南市轄區的北端起點。約於103KM處進入臺南市鹽水區境域,與嘉義縣義竹鄉相鄰,起初是南北向的仁愛路,並在與月津路、忠孝路的交叉口,交會臺19甲線與172線,之後轉向南則稱之「中央公路」,直到111KM以麻油寮與學甲區宅港為界。

對鹽水區而言,主要交通串連者即以臺19線公路與172線,臺19線公路大抵經過了鹽水街仔精華中心的西邊,可以說是外環道路;臺19線公路轉折為東北─西南走向的中央公路後,即縱向貫穿了鹽水區,換言之臺19線公路為鹽水區的主要交通動脈。

臺19線公路與鹽水發展息息相關,其行經主線庄社在仁愛路段的路東,有義稠、鹽水街仔,在中央公路上則有舊營、歡雅、田寮、飯店等聚落。

由臺19線公路,能感受鹽水之美,漫步其中,淳樸的老街道散發著歲月光彩,時而懷舊俯拾即是,時而醞釀活潑的氣氛,無論是八角樓的幽雅,蜂炮的震撼,燈節的精彩、意麵的濃郁、牛墟的熱鬧……等,皆是臺19線公路上相當精采的聚落之美!

 

鹽水街仔(Iâm-tsuí-ke-á):102K+500M

一輪彎彎的月,水川流,擁絕代繁華之埠。臺19線公路仁愛路段從鹽水區頗為繁華的一帶之西側通過,換言之聚落群位在臺19線公路路東,可以經由金和路、治水路、月津路進入,大致上包括現今的武廟里、三生里、水秀里、水正里、水仙里、中境里與橋南里,以昔日聚落名稱而言,廣泛的喚之「鹽水街仔」。

大約從臺19線公路的100KM至102.5KM之間,略呈現西北─東南向,似乎在呼應昔日鹽水街仔就是南來北往最為重要的交通樞紐。然而推溯鹽水街仔的發展,現今的臺19線公路可說是原先並不完全存在。

畢竟鹽水街仔的所在處曾是倒風內海的汊港,北靠八掌溪,南近急水溪,早期已有平埔西拉雅族人居住於此,而到了明鄭時期隸屬於天興縣,當時稱之「大龜肉」。明永曆16年(1662)鄭成功部下何積善、范文章等人前來拓墾,後來陳永華的次子陳漢光率泉州140餘戶在此墾殖,開拓今鹽水牛墟之南的「釋(粟)仔寺」一帶,「竹仔街」(今朝琴路)漸聚成庄,行政上設為「天興州大龜肉庄」。清康熙年間,續有陳有度、陳德昌二人開墾,並合併鄭氏軍隊的「奎宿鎮」與「壁宿鎮」駐營處的名稱,改大龜肉庄為大奎壁庄,當時隸屬於「諸羅縣大奎壁庄」,當時其港口地位十分鮮明,《諸羅縣志》即云:

鹽水港─海汊郡治往笨港大街,有橋,商船輳集,載五榖貨物。港水入至下加冬仔止。支分於井水港海汊,有竹筏渡,小杉板船到此載五榖,港水至上帝廟邊上。

其卷二<規制地>載:

鹽水港街,屬大奎壁莊,商賈輳集,由茅港尾至笨港市鎮,此為最大。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亦云:「鹹水港街,在大奎壁,為大市鎮……

到了清雍正年間,范文章、何有年獲准招募入墾,後來清乾隆年間又有福建泉州及漳州先民移居來此,於是大奎壁庄再分為「鹽水港保」和「太子宮保」二區,此處改設為「諸羅縣鹽水港」,「鹽水」之名確立。

論「鹽水」,不免聯想起鹹鹹海水,確實「鹽水」港埠是急水溪支流,同時匯流了倒風內海的海水直接穿流而入,於是溪水與海水合聚,東、西、南三面環水,竟在地貌畫布上勾勒出一道猶如彎彎眉月的港道,甚而化成另一個夢幻美麗的名-月津。

01.png

在清朝時期,臺灣沿海港口發展蓬勃,「一府,二鹿,三艋舺」頗具盛名,「月津」緊隨其後,商賈雲集,買賣交易絡繹不絕,甚是倒風內海出現郊商(糖郊、郊、布郊、水郊、米郊)的港口,各家商號林立,濤泉號與藏興行等赫赫有名。在丁紹儀《東瀛識略》云:

嘉義縣港口有四:南曰鹽水港,北曰笨港,西蚊港,滬頭港介其間,昔日亦只數百石小舟來往,近來鹽水港、笨港二口,一千餘石大舟亦可駛進。

遙想當時經濟昌隆,大船入港的盛況極致一時,讓鹽水盡是一片欣欣向榮,同時帶動各行各業如日中天,「布街」、「竹仔街」、「番薯簽市」與「牛墟」等,都早在清朝時期崛起,而且發展出三大熱鬧街道:東安街、藏興街、東興街,那是鹽水美好的年代。

舊有三條街:一條水手舟夫居住的東安街,一條沿著碼頭最繁華的藏興街,和以產米粉著名的東興街……

再則,就當時信仰的祭祀圈而言,鹽水以「護庇宮」為公廟,分為「七境」與「三角頭」。「七境」:過橋境、媽祖廟境、半街境、後街境、伽藍廟境、布街境、竹仔街境;「三角頭」:大媽角、二媽角、三媽角。由此可見,當時的鹽水一舉盛世太平,宗教信仰愈是色彩濃郁,聚落愈是壯大,甚而影響到街肆發展,以現今中正路為例,曾一度分為北端的「伽藍廟街」,南端的「媽祖宮街」,其街道中段稱為「中街」或「半街」。

不過隱憂的是雖然鹽水街仔人口稠密,相對的卻治安堪憂,為防盜賊,於是在市街周圍築建泥城,設有東、西、南、北四城門,利用水壕環繞,城門與城門間以竹圍,各街道則立有隘門,防禦力堅強。

不過,月津港的光輝榮景,卻在長達 25 年的瘟疫狂亂肆虐後,漸漸的褪去光彩!日本人富田芳郎即描述了瘟疫的殘酷:

從同治到光緒年間(1862~1908),此地屢次發生瘟疫,病死者年逾五百,尤其是光緒十一年(1885)七、八月間最為激烈,死者達千人以上。

似乎雪上加霜,八掌溪與急水溪淤積成陸,海岸線西移,於是乎鹽水港口的船隻向來櫛比鱗次,竟在數年光景間稀零冷清。

到了日治時期,明治28年(1895),依據當時日本人的行政規劃,鹽水設有「鹽水港辨務署」及「鹽水港渡辨務署」;明治34年(1901),以全臺20廳的規制上,臺南縣分臺南廳與鹽水港廳,因此其重要性不言可喻,所管轄的範圍包括布袋庄、白河庄、新營街、柳營庄、前大埔庄、麻豆街、牛挑灣庄、鹿草庄等地。

到了日明治42年(1909),因應20廳裁併為12廳,鹽水港改為嘉義廳所轄的支廳;日大正9年(1920),廢廳改州,成為「鹽水街」,歸屬「臺南州新營郡」。並且在日治時期,鹽水街仔的七境則改為十保。

由行政區規畫的沿革看來,鹽水所處的行政層級遞降,其原因主要有二:其一因溪流泥沙淤積,所以鹽水港遭逢式微的命運,其二是日明治38年(1905)縱貫鐵路的興建,引起鹽水當地人以破壞風水為由,意即會「斬斷地龍」,因此極力向日本人表達反彈,以致於鐵道路線另做安排,改建行經新營,如此一來讓鹽水錯失交通運輸重要樞紐的位階,也影響了地方聚落發展。

雖然鹽水發展受限,但在日治時期仍有所建設,於日昭和10年(193511月與日昭和12年(1937)1月進行了「市區改正計畫」,為鹽水街仔注入新生命,築成寬15米的街道,換言之將鹽水的精華中心轉移到伽藍廟為中心,街肆腹地向東北延伸到竹仔街(今朝琴路),向西拓展到布街(今三福路),向南則直往媽祖宮街(今中正路)、橋南老街,形成Y字形街路,醞釀出另一波繁華。而現今臺19線公路仁愛路段則在這個區域的西邊,相當於外環道路,促使鹽水街仔進出便捷。

終戰前,鹽水一度是美軍轟炸的對象,飽受戰火之苦,屋宅紛沓毀損傾倒,甚是慘烈!終戰後,則劃分為「臺南縣鹽水鎮」,縣市合併後再設為「臺南市鹽水區」。

鹽水月津走過當代雍容華貴,數百年間街仔經過了縱橫交錯的聚落發展,時至今日,難免不易分界以釐清昔日脈絡,不過從臺19線公路當作聯繫點,以下透過現代行政區域所規劃的諸里,還是能一窺鹽水街仔的歷史風華。

橋南里

興隆橋之南,延伸出古色古香的街道---橋南老街,是鹽水歷史最為悠久的一條街,位在昔日月津港水路南邊,亦是清朝時期連接南邊聚落的交通要道。現在從臺19線公路102KM處北行轉月津路,即可進入橋南老街。

02.png

放眼橋南老街,尚存的兩排老房子,大多屬於設有亭仔腳的兩進傳統街屋,其第一進是買賣交易的店舖,第二進則當作住宅,中間以天井(落水)採光,如此建築從那遙遠的年代就屹立在紅磚道上,儘管歲月之痕難掩,卻是令人彷彿穿越時間光廊,尤其街邊一家「泉利號打鐵舖」,老闆李一男站在叢生綠草的水槽邊,熟練的舞弄打鐵工具,鏗鏘有力!隨即游移到風櫃之處,賣力的手作農具鐵器,一日又一日漸漸燻黑了老店鋪,全然流露出迷人的悠幽氣息,路過時怎能不駐足流連啊?

03.png

此外, 「橋南咖啡」由月津文史工作室於民國92年(2003)所開設,座落在北極殿旁,當作文化工作的據點,是鹽水一個個老故事的傳承力量。推溯之,有一說「橋南老街」即是昔日「藏興街」,尚包含「過橋」、「磚仔埕」、「草店尾」、「竹圍仔尾」等舊聚落地名,境內有北帝殿與慈德禪寺等信仰中心,北極殿位在橋南老街中,主祀玄天上帝;慈德禪寺建築壯麗雄偉,位在水道畔,主祀觀音菩薩。然而另有「觀音爿」之舊名,則來自於原「觀音亭」,佛像因抗日而轉奉祀於玉蓮寺,該處則再建有「修德禪寺」。

「過橋」是過了「興隆橋」的聚落,聚居在橋南老街主要街道上;「藏興街」來自於鹽水早期行郊商號「藏興行」之名,曾依存在鹽水月津港畔,爾後尚有「濤泉號」專售糖、鹽,出自名為「大粒李」的李姓商人;除了富商行號,清朝時期還有以草興築的商家在此街道尾端林立,商機處處,所以稱為「草店尾」。然而一旦經商致富成為大戶人家,免不了會妝點家宅門面,在大埕鋪設紅磚,增添富貴豪氣,也因此得名「磚仔埕」,是通往太子宮的必經道路;至於「竹圍仔尾」則出現在南門竹城的東南尾端。所以,從橋南街的老地名,已然凸顯這裡的商業氣息了。

日治時期,橋南街分為鹽水街第九保與第十保,商港色彩漸漸褪去,還曾有鹽館成了「菜店」(風月場所)。就當時地方發展,已由商港取而代之為「治水工事」─修築八掌溪大橋的治水工事之指揮所與工寮,後來該地喚為「治水路」。

04.png

終戰後,橋南老街的一端,雖不復見月津港盛況,僅存不甚寬闊的水塘河道,然而當時臺南縣政府為了「月津港風華再現」,對橋南老街與月津港進行景觀改造工程,於民國98年(2009)2月的元宵節前夕舉行「月津港親水公園」落成啟用典禮,爾後正月時分即舉辦燈節活動,與蜂炮盛典相得益彰。

05.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