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學》電子報第209

節錄自《大臺南文化叢書─公路文化專輯─海山橫貫臺84線 從武德會到玉井》,作者:姜天陸,第三章:北門區境內庄社,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412月初版,頁21-38

 

臺84線起點在臺61線的283K北門交流道處,先東南東行一段路後,轉東北方向行入學甲區境內。

北門區境內,距離臺84線較近的武德會、小蚵寮可視為主線庄社。支線庄社:南有港北、北門(嶼)、舊埕,北有新厝仔、北槺榔、蚵寮、南鯤鯓。

北門區地名由「北門嶼」發展而來,「北門嶼」是因位於臺灣府城北方,有如扼城之門而得名;「北門嶼」之名,雖早出現於清康熙56年(1717)的《諸羅縣志》〈山川總圖〉中,但當時「北門嶼」為海中島嶼,並無街市,僅在「水師防汛」欄中,寫到北門嶼為新添防汛之地。

當時北門嶼行政區域歸屬於「福建省臺灣府諸羅縣」,之後,清乾隆52年(1787),諸羅縣改稱嘉義縣,北門嶼行政區域改為「福建省臺灣府嘉義縣學甲保」。清朝末年時,現今北門區轄內各庄頭為分別屬於「學甲堡」的溪底寮庄、北門嶼庄、蚵寮庄、渡仔頭庄。到日大正9年(1920)實施地方制度,以北門為庄納入溪底寮、北門、蚵寮與渡仔頭等「大字」,為今日北門轄域之始。至民國35年(1946)改為北門鄉,民國99年(2010),縣市合併升格為「北門區」。

 

001.png

 

 

 

第一節 主線庄社

武德會、小蚵寮

一、武德會(Bú-tik-huē)

武德會之名來自此地鹽田舊稱「武德會鹽田」,又稱「蚵寮鹽田」,位於頭港大排以南、港北以北,是「大日本武德會」,在日明治 43 年(1910)所申請開發,故名。鹽田大多原為民有魚塭,經收購開發為鹽田,初墾面積 43 甲,後再收購附近魚塭 49.5 甲擴大開墾,於日大正元年(1912)完成93甲,但隨即毀於颱風,之後以一年時間修復。

日大正 7 年(1918),「武德會株式會社」將所有鹽田售予林熊徵個人經營,但隔年即由臺灣製鹽株式會社強制購併。6當時鹽田面積有 88 餘甲。而原有的魚塭或鹽田的主人,失去了土地所有權後,除了留下來當曬鹽鹽工外,只能選擇離鄉去外地發展。

戰後,臺灣行政長官公署專賣局全數接收日本在臺灣所有的鹽業機構與鹽田,經數次更名,民國 41 年(1952)時,「北門鹽場」成為北門鄉境內諸鹽灘之總稱。原武德會鹽田屬於北門鹽場,設有蚵寮場務所。民國 63 年(1974),臺灣食用鹽生產轉由苗栗通宵精鹽場生產,北門鹽場負責生產農漁業洗滌粗鹽及食品加工用鹽。

北門鹽場因大都屬瓦盤鹽田,不利於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必須採用成本較高的人工曬鹽,而七股鹽場因土盤曬鹽利於推行機械化,因而自民國 67 年(1978)起,實施機械化的七股鹽場面積與產量都遠超過北門鹽場。7但到民國 72(1983)年左右,受全球化影響,兩鹽場都失去競爭力而逐年衰退。

至民國 89 年(2000),北門鹽場裁廢,隔年全部廢晒。武德會鹽田也走入歷史,現在,部份的武德會鹽田,已被填土整理成雲管處北入口公園;另一些乾枯的鹽地仍可見到殘留於原鹽田中的瓦盤、竹釘;之外,大部份的鹽田都已成漠漠水澤。

 

二、小蚵寮(Sió-ô-liâu)

為蚵寮凃姓宗族遷移聚成的庄頭,凃氏開基祖為為凃食,從清乾隆 37 年(1772)從「福建泉州府晉江縣破管鄉」渡海來臺,於蚵寮定居。之後,凃姓宗族因人數較少,在蚵寮聚落的份量顯得較薄弱,遂再遷移到此處。8此處庄頭遠較蚵寮為小,故加「小」字為名。昔時北方為「頭港大排」阻隔,與蚵寮需要撐筏渡過方能抵達,故舊稱為「過溝仔」,為與今水廠附近有名為「小過溝仔」分別,亦名「大過溝仔」。小蚵寮今約 30 餘戶,100 餘人,凃為大姓。

002.png

角頭廟「正成府」,坐東朝西,主祀「遊巡七府大王」,此非七位神尊,而是一「七府大王」,為小蚵寮人來臺即奉祀,原本由爐主輪祀,至民國 40 年(1951)始創建公厝,民國 77 年(1988)重建,耗資 1500 萬元,民國 79 年(1990)竣工,為今廟貌。9大門彩繪為名師潘岳雄作品,高聳軒昂,用色厚重,極為威嚴。又,高雄鼓山正成宮為小蚵寮人遷居高雄後,從此地分靈出去的廟宇。

小蚵寮另有「凃姓宗祠」,位於民居二樓,早期凃姓即有「祖厝」,因老舊破損,而於民國 89 年(2000)間,原地拆除重建,民國 91 年(2002)慶成,是為今貌。

 

第二節 支線庄社

港北、北門、舊埕、新厝仔、北槺榔、蚵寮、南鯤鯓

一、港北(Káng-pak)

位於永隆溝之北的庄頭,庄內目前約有 30 戶,百餘人,蔡、凃、王、潘、陳等姓居民。此庄昔時屢遭水患,因而有庄東入口三叉路石敢當的設置。自古庄南的永隆溝上游可接急水溪,清朝時急水溪上游(白水溪)尚未興建「白河水庫」之前,每逢豪雨,山洪爆衝而下,於南鯤鯓東南分流,一部份奔流至永隆溝,在船澳舊址(今北門嶼教會)附近形成漩渦,大水灌進地勢低窪的港北庄內,變成一片汪洋。港北庄民不勝其擾,乃祈求廣澤尊王,約於 1920 年左右,經神示敕立石敢當在水畔鎮壓治水。

之後, 水災果然減少,主因應是白河水庫完成,加上「北馬堤防」有效堵住八掌溪水南溢,因而水患大減。後來,石敢當因造堤由今址的東南邊水畔移至今址三叉路口,與庄廟龍港宮的中營共同鎮守入口。10庄內見有兩處婦女「鋟蚵」處,冬季蚵肥之際,人工最多。

庄婦們大都戴帽子、手套,拿著鋟刀,雙手俐落的挖掀佈滿粗稜的蚵蠣殼,用刀尖挑起肥美的蚵肉,神情專注,動作迅速,偶而開口說幾句笑話,頭也不會抬起,手上的工作也沒停過。工作一天下來,手痛腰酸免不了,偶而分神,手指刺個小傷口,換個 7、8 百元的工資,可是用一顆顆蚵肉稱重換來的辛苦錢。

庄廟「龍港宮」主祀廣澤尊王,為先民於清朝時迎請香火來臺,初期由爐主輪祀,後又合祀南天大聖與玉羅太子(即中壇元帥、太子爺)。民國 65 年(1976)奉祀於社區中山堂一隅,至民國 84 年(1995)新廟竣工安座,為今廟貌。11庄西有一「零廢棄部落」資源回收站,係於民國 99 年(2010)起由「第五一岸巡大隊北門安檢所」響應節能減碳活動,認養整理,推動永隆社區內資源回收工作,並以廚餘堆肥種植植裁與蔬果,雖然只是一座小鐵皮屋的回收站,但是,落實環保理念的精神,值得讚賞。

二、北門(Pak-m g)

北門清初稱「北門嶼」,尚為海中孤島時,相傳為少數漁民捕魚處。其聚庄,則與鹽業的開發息息相關。清道光 25 年(1845)6 月,原於今七股區大寮里及佳里區埔頂交界一帶的洲北場,15因被颱風洪水沖塌殆盡,鹽民王象民向臺灣府申請在今北門嶼海埔一帶興建鹽田。這件事記錄在道光 27 年(1847)所立的「嚴禁越界添築滷埕暨私晒取鹽碑記」中,16裡面記錄有: 「有北門嶼海埔, 稟請移建場埕。」因這塊海埔地的南畔有中洲陳姓家族祖墳三穴,就是今日「狗氳氤」(Káu-ûn-khûn)的「陳姓桂記墓園」一帶,陳家因怕鹽田一開,原祖墳地被越界,所以才會請官府來丈量,最後還立碑示禁。推測這時北門嶼已陸浮且與陳家祖墳地連成一片。而且這碑記中還有一段:「東至□□□□□,西至瀨東場,南至林投山草埔,北至海岸,約共七里。南畔有陳家祖墳三穴,前□除三百弓歸陳家守墳,標記定界,不准侵越;其餘仍係無主海埔,堪以建築鹽埕一百五十副,給圍護照前來。

003.png

這裡提到「西至瀨東場」,為清嘉慶 23 年(1818)遷建之「瀨東場」,即今日井仔腳,另又記「其餘仍係無主海埔」,表示北門嶼在此時尚無固定集庄,為無主海埔,俟後原洲北場的曬戶遷至此,由謝做、黃狗勇、王媽公等人闢鹽田開曬,並沿用舊稱「洲北場」。此可視為「北門嶼」最早聚庄之始。到了清同治年間(1862-)成書的《臺灣府輿圖纂要》中已明確將北門嶼繪成與陸地相連。17日治時期,以此地位居各鹽場重要樞杻,先於日明治 32 年(1899)在此設立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北門出張所」,日明治 38年(1905)設稅關監視署,做為海關之用。又因日籍公職人員多集中於此,故於日明治 33 年(1900)設「北門小學校」作為日本人子弟讀書之用(今舊埕);日明治 34 年(1901)設公學校為臺人子弟讀書求學處(今接近舊埕)。日治大正 8 年(1919)間,將原「出張所」改為「臺灣製鹽株式會社北門出張所」,位置於永隆溝南岸到舊埕間的廣大地塊,18設有辦公區,作為管理北門鹽場的行政中心;靠近永隆溝邊的地方設有倉庫,中間設有輕便軌道,方便倉庫及港口間貨物的運送往來。

004.png

又於日大正 9 年(1920)設北門庄役場(於今永隆宮附近),此時,北門藉著鹽業、航運之利,一片繁榮。不過,到了日治末期,航運已因港道淤塞而明顯衰敗,最後,完全喪失海港運輸的功能,幸賴南邊的北門至二重港間輕軌以手押臺車運送至二重港,再轉運至學甲、佳里,尚能將鹽產運送出去。

戰後,臺灣長官公署接收日本鹽業,成立「臺南鹽業公司」,經過數度更名改隸,至民國 89 年(2000)7 月,北門鹽場走入歷史,成為「七股鹽場北門分場」,各鹽田也逐步廢曬,宣告鹽工必須離開勞動的土地。

民國 92 年 12 月,正式成立「雲嘉南濱海風景區管理處」,於原北門鄉的舊臺鹽公司北門鹽場的辦公廳區,將過去北門鹽業生產、行政管理的中樞,轉變為觀光旅遊的服務中心。

北門庄頭今約有 500 餘戶,1600 餘人,多王、凃、吳等姓。全庄可概分成四角頭:一、大股王,位於西北角,為蚵寮「五房王」王獅、王象兄弟所傳,以海面漁撈聞名, 王爺港汕 2 1處「魚栽位」即指此系所有,人數為 4 角頭之冠,主祀中壇元帥,1972 年創建角頭廟金西宮奉祀。

二、二股王,位於金西宮與永隆宮之間,係最早拓墾北門嶼者,原籍中國福建晉江張厝,主祀保生大帝,2005年創建角頭廟慈濟宮奉祀。三、凃股,位於東南角,原籍中國福建晉江,先祖為明鄭軍士,隨軍屯田於六甲,解甲後由赤山龍湖巖分祀觀音佛祖(二媽)到此拓墾,後分五房傳世,最盛時期逾50 戶,現今不及一半。四、什姓股,分吳姓與港北兩小股,吳姓位於西南角,約有 30 戶,自金西宮分祀中壇元帥,於民國 78 年(1989)創建角頭廟金稜宮,19港北則約 30 餘戶,有蔡、凃、陳、王、潘等姓。

本庄最具意義的景點是「烏腳病文化紀念園區」,是一處保留人性光輝意義的帶狀景點。民國 40、50 年代,臺灣西南沿海(特別是北門、學甲、布袋、義竹)出現一種當地稱為「烏乾蛇」的烏腳病,患者的腳部會變黑,並會逐漸擴大,初期的症狀是四肢末稍缺血,由於患部無法獲得足夠的營養和氧氣,一旦受壓迫就會疼痛不堪。惡化時,趾頭變黑、潰爛、發炎,繼而自然脫落,甚至造成組織壞死,必須手術截除。患者以成人居多,連兒童也無法倖免。

出身本庄的王金河醫師,於民國 39 年(1950)發現烏腳病例漸漸增多,民國 45 年(1956)至 49 年(1960)時病例人數最多,當時烏腳病的患者普遍認為這是一種陰病,是一種不好的東西,大概以前有做過什麼壞事才會得這種病;另外,也有人認為這種病會傳染,所以患者大都不敢去看醫生,去看醫生也是偷偷去,朋友、親戚都不敢接近烏腳病患。也因為如此,所以很多烏腳病患就這樣任憑他們的腳被細菌啃食、壞死、變黑、最後腐爛、死亡。20病患的疼痛,令人覺得宛如生在人間煉獄, 王金河醫師與一位參與調查者曾分別描述說:「一旦得此病,患部如針刺般,既麻且痛,許多病人三、四個月無法平躺睡覺,必須屈身抱膝才覺舒坦些。」「病患的腳部開始變黑之後,就會爛到看得見白骨,病患往往自行用菜刀切斷白骨。這期間十分疼痛,連打嗎啡也無法止痛,因此有病患自殺以求解脫。」當時有一位美國來臺的長老會宣教士孫理蓮女士,她先前成立基督教芥菜總會,22從事醫療、傳道及社會服務工作,她在聽到北門地區烏腳病的慘狀後,親自到北門,看到病患拖著發黑潰爛的病腳在行乞,心裡極為悲痛,遂與王金河合作,於民國 49 年(1960)5 月 23 日成立「基督教芥菜總會免費診所」,免費醫治烏腳病患;孫理蓮女士負責向美國募款;同時敦請任職埔里基督教醫院、長期投入原住民醫療及傳教工作的謝緯醫生,每星期搭計程車來北門免費開刀。三人合力對抗烏腳病。

王金河醫師視病如親,總是細心的為病患從患處挑出一隻隻的蛆,對於那一股令人作嘔的腐肉味,一點也不以為意。除了醫療、收容病患外,並爭取補助,創設草蓆工場、手工藝訓練所,教導痊癒的患者一技之長。有些患者不幸過世,因窮困或家裡不願處理後事,王醫師便偕護士與教會青年一起料理後事。關於烏腳病的成因,經臺大醫院公共衛生研究所陳拱北教授的調查研究,為民眾長期飲用地下水導致砷中毒。迄民國 70 年代,政府開始改善西南沿海地區的供水問題,烏腳病才漸漸消失。民國 73 年(1984),北門免費診所停辦,回歸原來的金河診所。現在, 「烏腳病文化紀念園區」內,保留了這段烏腳病歷史的大部份重要場景:北門嶼基督教會、白色二層樓(小白宮)病房、草編手藝加工場、基督教芥菜種會北門嶼免費診所紀念館、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金河診所)與王金河醫師故居;是一處值得緩步慢行,用心體會的獨特景點。

005.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