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學》電子報第210

節錄自《大臺南文化叢書─公路文化專輯─海山橫貫臺84線 從武德會到玉井》,作者:姜天陸,第四章:學甲區境內庄社,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412月初版,頁67-92

 

臺84線東行進入學甲區,至筏仔頭之後,轉東南方向直行離開學甲。沿線主要庄社有:南側的舊頭港仔、新頭港仔、德安寮、山寮、頂山寮、煥昌、新寮、瓦寮;北側的宅仔港。支線庄社:南側的後社、中社、宅口、下社仔;北側的西平寮、學甲寮。

學甲區原為平埔族西拉族故地,今學甲尚留有「下社仔」、「中社」、「後社」、「番園」等平埔遺下地名。

《諸羅縣志》中記有:「歐汪溪(有渡。溪東為歐汪社、溪西為史椰甲社)」。「史椰甲社」,可能為「學甲」原音,後來漢人依此音取名為「學甲」,其寓意甚明。到清乾隆時期,留有「慈濟宮緣業碑記」,該碑為清乾隆9年(1744)11月所刻,立於今慈濟宮三川門內左壁,記載有:「即如我學甲、中洲等□□□公置……是以闢……港頭港仔一處草地,原係張茂於康熙32年間赴縣主張稟墾為園,⋯⋯至42年,賣與方彩掌收納課。」其碑末寫「慈濟宮十二境眾仝立」,此碑可證清康熙32年(1693)前,此處已有人口;且清乾隆9年(1744)時,慈濟宮已發展有十二境眾。

清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中,記載「橋梁」乙節中,有一段文字:「蚊港渡 在鹽水西學甲社,縣西南□十里。」此時學甲以「社」名出現,或可推論此時此地仍有不少平埔社民。

001.png

一、舊頭港仔(Kū-thâu-káng-á)

原名「頭港仔」,昔為倒風內海最西邊河港,為東入內海最先到的港口,故名。係清康熙59年(1720),原籍福建泉州府晉江縣南門外二十三都水頭鄉東山堡的吳光覽,率子吳維麟、吳維姝等所拓墾之地,以此為「中湖」,後來再向西建立「西埔內」(西湖),向東建立「新頭港仔」(東湖),原「頭港仔」之庄頭,則稱「舊頭港仔」。在吳光覽入墾舊頭港仔之後,與其同鄉的「二十三都石壁鄉」林凱(1724-1789)、林汀,亦於稍後渡海來臺,初居於舊頭港仔,後向西進入西埔內開墾。

相傳早期頭港仔有一對外通商港埠,為今庄廟鎮安宮前大片水池,庄廟鎮安宮為新舊頭港及西埔內族人共祀,主祀吳府千歲。

二、新頭港仔(Sin-thâu-káng-á)

在臺84線快速道路南方1公里餘處,係於日明治33年(1900)左右,由舊頭港仔部份吳姓人東遷而來,傳說當時(日治初期)舊頭港仔先民禮聘福建泉州地理師來村勘察,得之舊頭港仔東一公里處的東埔,乃烏鴉落洋之好地理,吳姓族人因而東遷至此。

吳姓族人於此庄又繁衍成四房,庄內的「吳光覽祖紀念館」是舊、新頭港與西埔內吳姓宗親共同的宗祠,每年「青年節」及「光復節」前之假日舉行春、秋兩祭,若此兩節日逢假日,則於當日舉行。本庄出生的政經名人甚多,吳三連、吳修賢、吳尊賢、吳俊傑、吳俊陞、龔聯禎等皆是。

新頭港仔庄東為灘地,先民初到時,荒涼叢雜,乃築土堤護庄,之後歷經多次整修。再往東方約 300 公尺即「竹篙山」,為一稍稍隆起的土丘,因為山勢如一支竹篙,故名,現為公墓。乙未抗日名將林崑岡,即於此殉難,後來尊為「竹篙山之神」,北側建有「忠神公廟」祀奉。

三、德安寮(Tik-an-liâu)

臺84線下交流道,往南約500公尺,至變電所前,西轉即進入德安寮。

德安寮原居於今庄北的急水溪行水區內,舊名「竹橋寮」,據說是因入庄需過竹橋,故名「竹橋寮」,亦有庄民主張應為「竹篙寮」。昔時因飽受淹水之苦,當時議長陳華宗與高文瑞爭取新地,於民國43年(1954)遷出到現址,為感念政府德政與祈求長治久安之意,乃更名為「德安寮」。之後,行水區內陸續又遷出埤仔頭與二港仔庄頭。

原竹橋寮留有一段軼聞,據說民國34年(1945)日人投降後,有一架滿載日本軍民及資產的戰機,不慎於竹橋寮附近墜毀,機上人員全部罹難;是時有二位村民正於附近耕田,撿得大金飾、珠寶、龍銀及金錢而致富;至今農民耕種或挖土時,亦常挖掘到軍機殘骸。

四、山寮(Suann-liâu)

臺84線下學甲交流道,往學甲方向行,轉入南53線,南行約一公里餘,即到山寮。

「山寮」地名,學者統計在臺灣與此同名者有17處,本庄位於174線南北兩側。舊稱「七星山寮」,因之前有7個山崙仔,名「七星山」,故名「七星山寮」,後簡稱「山寮」。舊時學甲人有所謂「七星山對月眉山」,即描述學甲東邊山寮的「七星山」,對應西邊後社天仁工商的「月眉山」。

004.png

在臺19線轉入南53線約400公尺處,即山寮庄北,有一處「蜀葵花田」,係劉姓庄民因愛花,將4分餘地均種滿蜀葵花,供眾人欣賞,已連續種植數年,每年春天時,萬花齊綻,七彩繽紛,令人驚嘆自然的美,也敬佩人心的善。

五、頂山寮(Ting-suann-liâu)

在山寮北邊而得名,目前庄內有30來戶,居民約100人,楊為大姓。庄廟「張濟宮」,主祀張府千歲,日明治37年(1904)降乩指示刻金身,民國65年(1976)始建廟。當時聘請名師潘麗水彩繪門神與樑枋,潘岳雄施作兩壁彩繪。

至民國100年(2011)重修時,庄民為了是否留下原彩繪作品曾有不同意見,年長派主張不保留,年輕派認為潘麗水作品值得保留,最後在年輕派庄民堅持下,保留原作,僅刷油料保護。

003.png

潘麗水施作本廟彩畫時63歲,正是他藝境達高峰時期。門神龍邊(左邊) 為秦叔寶, 以手托鬚,面貌較慈祥,但仍不怒而威,在箭袋還可看到潘麗水的簽名;虎邊(右邊) 為尉遲恭, 以手拂鬚,面如渾鐵,怒目圓睜,威鎮八方。據庄民表示,潘麗水施作完本廟門神作品,自認為得心應手。又,樑枋彩畫有多幅以《封神演義》為題材的作品,因棟架不高,可以較近距離欣賞。

六、煥昌(Huàn-tshiong)

臺84線下交流道,往南走臺19線,要進入學甲庄街之前,會先經過「煥昌」,煥昌又名「七塊厝」,此地開基祖為「李煥昌」,依據〈煥昌祠沿革〉所述,李煥昌於明永曆15年(1661),昆仲3人,恭請3尊關聖帝君來臺,初期共處開闢,之後,長兄奉大關聖帝君卜居嘉義篩斗坑,三弟迎請三關聖帝君,擇居將軍後港仔,而李煥昌排次,奉二關聖帝君留居此地。李煥昌生二兒,長兄李綿無後,次兄李進生七子,分居七處,「七塊厝」之名因此而來。

庄廟「文衡殿」,主祀李煥昌奉請來臺之二關聖帝君,清光緒元年(1875)建廟,歷經日大正15年(1926)重建,今貌為民國51年(1962)修建完工,民國99年(2010)重修。廟內除李漢卿樑枋彩繪外,中門門神相傳為李老所繪。堵牆以磨石子畫龍、虎、麒麟與鳳凰,為溪底寮吳姓藝師所做,施工時先壓銅條框出線條,再填料入色,工法細膩。

七、新寮(Sin-liâu)

位於中華路三段路西偏北一帶,相傳是鄭夜之祖父(鄭成功之馬夫)遷居於學甲,另建築一所新草寮,故名。庄內「普濟寺」主祀張府千歲、黃府千歲、太子爺,據廟內碑記所述,為康熙年間新寮祖先迎請神像同渡寓居學甲,是時曾與保生大帝共祀於慈濟宮。後來,學甲人丁旺盛,畫分「六分角頭」時,新寮與頂山寮、東寮,合為一角,共建普濟寺,俟後頂山寮、東寮各自脫離。

學甲有歷史悠久的詩社傳統,早在日大正11年(1922)「學甲吟社」由洪爽(字席舟)先生,於學甲創立後,社務蒸蒸日上,積極舉辦社課。復與曾文區之「綠社」,及北門區之「白鷗」、「登雲」、「將軍」、「竹橋」等吟社,組織「曾、北六社聯吟會」,也就是曾文區和北門區六個吟社,共同組成聯吟會。

學甲地區傑出社員甚多,如洪爽、李輝華、傅震龍、謝和美、賴金印。戰後,社長為謝秀峰,後繼者如莊秋情等人、表現傑出,甚為活躍。最難得的是,至今學甲詩風乃在。茲錄前輩詩人賴金印(1894-1971)代表詩作「賣藥感懷」乙首以饗讀者:

懸壺陋巷度殘年,不管紅塵為老禪。

日頌歧黃千百句,時參佛老兩三篇。

囊中有藥堪醫病,腹中無邪敢對天。

明月清風為伴侶,青山綠水任流連。

在現今充滿虛假混充的年代,詩人的真誠無邪彌足珍貴。

八、瓦寮(Hiā-liâu)

瓦寮是倒風內海於19世紀淤積陸浮的新埔地,開墾較晚,為李大再領頭開基。李大再(1875-1945)原為學甲下社角李勝後裔,於日治初期,他與族人偕劉姓朋友,到此開墾農地。李大再的成功,在於他善於統一管理人力、系統規畫土地、開闢農路與修築灌溉系統等,以企業管理方式來經營土地,尤其是修築「大再溝」,引急水溪與官田區葫蘆埤水來灌溉土地,增加作物收成。另外,他僱用3、40人為掌櫃與長工,分配不同階級的職務,分工細膩,權責分明。他還建有許多管理處、工寮等,其中瓦寮建有一座三合院瓦厝做為總管理處,此乃「瓦寮」地名由來。

瓦寮庄民原本共同信仰四神尊:池府千歲、黑虎將軍、觀音佛祖、城隍爺,以「跋桮」(Pua h-pue)選爐主安奉為祀,至民國63年(1974)時,爭取政府補助,興建社區活動中心,並以為公廟,稱「永安宮」。當時「關四轎」選主神時,神明降駕,寫祂是「李府元帥」,眾人屢猜不中是何神?最後頭籤竟開口說是「李大再」。眾人方才會意。但因李大再「年格」未到,只先為祂安「黑令旗」,與諸神同祀,到民國 78年(1989)年,請慈濟宮保生大帝來做主,保生大帝借城隍爺的乩降駕,指示主神為「李府元帥」。從此,「李府元帥」成為瓦寮「永安宮」鎮殿主神。這在臺灣的民間信仰中很奇特,一般在地真人成為神明除有應公外,昇為陽神也大都僅止於陪祀或配祀的角色,成為庄廟的鎮殿陽神頗為少見。

007.png

現在瓦寮居民大都為李大再的佃農後裔,老一輩的居民也都曾見證過李大再這一頁傳奇史。

九、宅仔港(The̍h-á-káng

位於臺84線交流道往北,過「宅港大橋」即可到達,是一個濱急水溪而居的庄頭。

宅仔港的開墾依庄廟〈慈德宮沿革誌〉所記,可溯自清道光年間,由學甲下社角李姓先民來此拓墾,嗣後陸續有莊、謝、黃姓等先民移居來此搭寮屯墾,終而結成庄頭。由於緊臨急水溪河畔,早期就有從澎湖、廈門、汕頭等地之船舶經臺灣海峽入此港灣而經商,因來往頻繁,自然形成一個簡易埠頭,先民再依四周地形,取名「宅子港」,現在居民大多數從事農漁牧經營。

008.png

宅港有不少傳統合院民居建築,其中在庄廟「慈德宮」西邊三落,最值得一看。此三落為李姓三兄弟所建,李氏係學甲慈福里下社李勝後裔遷來此地。三落背向急水溪,坐西北西朝東南東方向。約建於日治大正、昭和年間(1925),「前落」為三兄弟中幼者所建,內外埕深邃寬廣,昔日為曬稻場,正廳樸實無華,左右護龍矮牆僅以洗石子裝飾。

「中落」地勢微高,為老二所建,是公認宅仔港最值得一看的民居建築。最大特色為正廳前的抬樑式軒亭,中脊紅花與左右牌頭獅子剪黏,頗為吸睛。亭內垂花吊筒再分八格深刻人物,活靈活現,上有倒爬獅,古樸有趣。螭虎、鰲魚雀替,造型靈動;橫枋木雕,層次多重。正廳前後與左右護龍檻牆下均以洗石子工法,浮雕各類幾何圖形、西方卷草等裝飾。

「後落」形制與裝飾均較前兩落寬大,顯得氣度恢宏。正廳簷廊木雕題材採中西合璧,護龍山牆上則泥塑動物花草裝飾,十分醒目。

另外,在庄廟西南兩落(宅子港142、149號),亦是學甲下社李勝後裔於日大正10年(1921)左右所蓋,此二落除了屋脊與檻牆洗石子綴有少數彩色瓷磚外,樸實無華,為農家合院的風格。又,宅港國小後方(宅仔港42號)古厝,特色為出檐吊筒、雀替雕工細膩,顏色華麗,正廳兩壁面,書法、彩繪,頗有可觀,穿斗式構架上瓜柱形式優美,橫枋彩繪花鳥山水,顯見建厝主人高雅性情。

另外,宅港社區於民國85年(1996)5月成立「十二婆姐」藝陣,成員均為社區媽媽教室成員。組陣時,面具有兩種選擇,一為醜臉(歪嘴惡相),一為美貌嬌羞,經「跋桮」(Pua hpue)決定取醜臉來成團。初成立時,財源拮据,幸賴第一任會長慷慨捐款贊助購買面具。

宅仔港的「十二婆姐」陣頭,於民國86年(1997)度和88年度,曾代表前臺南縣參加全省社區民俗育樂活動觀摩會。持續至今已練習歷十幾載,屬於非營利性質,每遇庄內有廟會活動,就義務出團,一起湊熱鬧,現在也會接受外地廟宇神明誕辰或節慶活動的表演邀請。

009.png

庄廟「慈德宮」主祀保生大帝,原由清道光年間李姓先民開墾時攜來奉祀,後來信眾日多遂成立爐主制輪祀。民國42年(1953),始募款集資,並蒙政府補助經費興建中山堂,作為村民集會場所,在堂中規劃神房供奉神案。今廟貌為民國86年(1997),再次重建竣工安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