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學》電子報第213

節錄自《大臺南文化叢書公路文化專輯府城百年濱海道 從青海崙到南萣橋》,主撰:陳秀琍;協撰:黃建龍、紀幸芯、陳信安、謝佳芸,第五章:中西區()西城北段及五條港‧上,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412月初版,頁126-134

 

第三節 五條港概說

17甲(文賢路)過了西和路在臨安路交界點,連接成功路,往東300公尺右轉接金華路四段開始進入中西區。若在此路口不走成功路仍走文賢路南行則會穿越臨安路至民族路3段,此段是單行道,為臺17甲舊線(為民國70年代以前安南區海線進臺南市區的道路),不管走那一條在此開始進入清代臺南舊城區的範圍內。總的來說,進入府城舊城區的臺17甲線從文賢路(北區)變成金華路,而金華路四段則穿越臺南城外城區五條港流域。

01.png

五條港的形成

在進入五條港之前先說明清代志書中所謂「港」的定義:溪漸於海,潮汐應焉,謂之港;海汊無源,隨潮所至而止,亦謂之港。為何稱為五條港?臺南建城西側濱海,因有半月沉江的名稱,西側城牆臨海岸,而在西城外隨著臺江陸化成為海埔地所形成的主要港道稱為五條港,在清代志書中稱西關、西城外或者城西等。在荷蘭時期此區的港汊可深入至大井頭,但至明鄭至入清臺南海岸線西退,為了使商船能順利將貨物進城,因而開闢河道,由西定坊向西延伸至五條港區,由北由而南分別為新港墘(有港汊老古石港、屎溝墘)、佛頭港(有港汊王宮港、媽祖港、關帝港)、南河港、南勢港及安海港(有港汊松仔腳港及蕃薯港),其河道的港口廟約在今新美街一線(明鄭時期之海岸線)。城西五條港因港運便利,許多商家基於地利之便在港道附近設立商號,五條港的興盛與郊商相關(聚貨而分售各店者,曰「郊」),而府城三郊往來於兩岸,其主要商業活動範圍在臺南之大西門城外,分別為北郊、南郊、港郊。

商人從鄭氏來臺,漳、泉移民來臺營商。康熙22年入清版圖後商業興盛,雍正3 年以蘇萬利、金永順、李勝興為始。配運於上海、寧波、天津、煙臺、牛莊等處之貨物者,稱北郊;郊中有20餘號營商,群推蘇萬利為北郊大商。配運於金廈兩島、漳泉二州、香港、汕頭、南澳等處之貨物者,稱為南郊;郊中有30餘號營商,群推金永順為南郊大商。熟悉於臺灣各港之採糴者,曰港郊,如東港、旗後、五條港、基隆、鹽水港、朴仔腳、滬尾配運之地;港郊中有50餘號營商,共推李勝興為港郊大商。乾隆末年,三郊名著,萬商雲集,各途生理,皆為繼起三郊公號為主,形成西城外五條港區商業商號買賣的繁盛,在港道附近街道漸多,在嘉慶12年《續修臺灣縣志》卷一地志/街里(附井):「在城外者曰宮後街(西門外大街)、南勢街、北勢街、外上南濠(河)街、下南濠(河)街、外新街(俱西出)、看西街(南出)、外打棕街、鎮渡頭街、外關帝港街、外媽祖港街、外王宮港街、佛頭港街、崎嶵街、老古石街、金龍衛街(俱西出)、杉行街、福壽街、橫街仔、魚行街(俱南出)。」可知道光初年至咸豐末年商業大興,源自於城西臺江海域海埔新生地日多,市街的延伸從老古石街到蕃薯街一帶(範圍約今臺17 甲線金華路四段),但主要的街區仍以五條港為主。

 

城西五條港建外城的原因

清嘉慶10年(1805)蔡牽由鹿耳門直逼府城城西,五條港沒有任何保護,當時往來於中國、臺灣間買賣的三郊商人財產岌岌可危,臺灣縣令薛志亮入武館街(民權路),勸說眾戶鋪保護家園,由歲貢生韓必昌、陳廷璧等首率眾領義旗於令共有義首二百五十人,義民逾萬,除了擊匪外並於海口添設木城,起小西門,越大西門,迄小北門,計千二百丈,成以三日夜,費白金六千費用由三郊出資。這是府城外城初建的狀況。嘉慶12年(1807),蔡牽再亂,地方官長札諭三郊募集義民。三郊公號蘇萬利、金永順、李勝興,各郊各管董事者陳啟良、郭拔萃、洪秀文,以此三人為三郊之義民首再平蔡牽之亂,三郊之名因而著名於臺灣。

清道光12年(1832),張丙之亂,閩浙總督程祖洛來臺在《臺案彙錄甲集‧卷二‧閩浙總督程祖洛奏酌籌臺灣善後事宜摺》:「……上年逆匪滋事,人心驚惶,遷移入城者有之,爭舟欲渡者有之,苟非臺灣道府及城內紳士調度倡率,首固藩籬,安定人心,鮮有不為逆匪所掩襲。臣因督飭鎮道及地方紳士相度形勢,該城環繞東南北三面而弦其西,形如半月,擬於城之西北以訖西南,擴一外城,將西門外市集、民居,悉行圍繞在內,擇要建造砲臺,並於各城門添設月城,城上各垛增蓋兵房……。清道光15年(1835)城西外城再度修築並設三個老古石的外城門(完工為道光16年),目前外城門僅留有市定古蹟兌悅門。(位於臺17甲舊線之文賢路與信義街口)。

05.png

 

五條港之沒落

至道光年間之前三郊商貨皆用小船由內海運至鹿耳門,道光三年後則轉由安平大港外始能出入,同治時期五條港商業已慢慢往下走,至光緒五條港的淤積狀況不佳,光緒7年至11年間臺灣道劉璈曾清理臺南縣城內外水溝,至光緒17年在臺南知府唐贊袞《臺陽見聞錄》文提及臺南縣城內外水溝:「自前臺灣道劉蘭舟(劉璈)觀察籌款修築,積久淤塞,且舊基亦多傾圯。西城外五條港,亦一律疏濬。……費千二百兩,餘由民間捐修。」差不多這個時間,代表著五條港興盛的三郊不再統一運作。清光緒21 年,歸入日本版圖,與大陸漳、泉各大商諸業漸減。日治明治年間,城西五條港區府城貨品進出口改以日本母國,然而因安平港功能不彰而有所影響,日治初期仍以舊運河出入,初期上海香港汕頭福州廈門等地入安平港用駁船載入城外五條港,後用捆工搬入各棧房。只是舊運河1903-1910年之間河道淤積嚴重,加上日治都市計畫及1908年西部縱貫鐵路線完工,1920-1930年代縱貫公路完工,鐵路、汽車取代部份島內海運的功能,對外的港口則因為安平港問題重重,日人將海運轉至高雄港。五條港的商業繁盛來自河港,至清末當河港運輸的功能逐漸消失,商業功能不若從前。日治時期新的都市規畫,1926年臺南運河完工,1927年開闢末廣町道路直通臺南運河,由運河接末廣町至大正綠園到臺南驛。

03.png

1930年代日人將原本之五條港列為排水線,二戰後成為臺南市排水線之中幹線,其滙流至清代之永固金城(日治之避病院)西側之沉沙池。

 

近代道路對五條港舊街區的影響

五條港區的街道因從清代就沿著港道形成,所以道路走向雖然大部份是東西走向,但不是完全筆直,日治時期市區改正,五條港與城內相隔之大西門到北門的城牆在明治34年(1901)拆除,接著先從城內主要道路之道路拓寬及下水系統處理,1911年市區改正圖正式公布五條港區的道路計畫,至1920年代才開始陸續進行改善。日治時期從五條港區開闢的道路計有永樂町一丁目(民族路三段,金華路以東段)、永樂町二丁目(北勢街沒有拓寬)、永樂町三丁目(今民權路三段至協進國小段)。

04.png

民國70年代金華路全線完工後,臺17線(臺17甲前身)則在市區進行改線,將原本由兌悅門邊的文賢路接民族路走西門路改為金華路,為日治後海安路以西因道路開闢而南北切割舊街區,這些河道留下的街廓在都市拓展慢慢被取直。1992年海安路拓寬40米道路,五條港再次有南北軸線的道路切割,800公尺的海安路拓寬工程引發各種問題,其中之一就是五條港街廓的破壞。海安路之拓寬問題重重,經過10年一直到 2002年才完成通車。被海安路切斷十年的商業區如今再經過近十年的復甦,因五條港小吃林立、位於巷弄內老街街道尺度保留完整及老屋開店等有著老臺南風情,而受到觀光客的喜愛,屬於城西的商業以另一種風貌再度吸引眾人的目光。

02.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