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學》電子報第214

節錄自《大臺南文化叢書公路文化專輯府城百年濱海道 從青海崙到南萣橋》,主撰:陳秀琍;協撰:黃建龍、紀幸芯、陳信安、謝佳芸,第五章:中西區()西城北段及五條港‧上,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412月初版,頁135-148

 

第四節 五條港之新港墘

17甲線由北南行過了成功路(德慶溪流域)遇到五條港最北的新港墘。新港墘有三港汊,最北到兌悅門前文賢路67巷接97巷,越過民族路南行至中西區戶政事務所,南對巷接至民權路協進國小。另一條則於集福宮後(文賢路48號側巷)接文賢25巷至中西區戶政事務所。最南的港道又稱為屎溝墘(清代載運城內糞物),則由廣安宮前至西門圓環邊,接西北側巷至普濟殿,再由普濟殿西南巷越過海安路接海安基督教會邊巷,經過康樂街接信義街南側(沿信義街街屋南)至民族路176巷,過民族路往西南接民權路三段234巷至民權路3段。

新港墘港為五條港中最晚淤積的港道,在安平開港時此區尚曾設有外商洋行,然而港道淤塞之命運終究無法避免。此區的街道經歷數十年的沉寂,近年來老屋帶動開店商機,新港墘附近開始有餐廳、民宿等陸續開業,數十年來的靜巷這兩年始有觀光客進入,府城老街風潮商機是否持續發展有待觀察。

 

歷史街道

信義街(老古石街)

老古石街最早出現於清乾隆年間,位新港墘港道郊商貨船將臺商貨物運往大陸後,返航時為免船輕航行不穩,乃以沈重之老古石(珊瑚礁)為壓艙石,抵港後將老古石沿街堆置,街名得自於此。乾隆17年(1752),王必昌重修之《臺灣縣志》中,已與媽祖樓街同載於上,寫作嘍嘓石街,今位於文賢路50號的牆就是老古石。在街頭有老古石渡口,可直通安平,道光2年(1822)時,修建渡口泊岸、石橋,以利行人往來,目前此碑立於信義街兌悅門側邊。

 

歷史街道 中街

今信義街46巷,南北向,介於媽祖樓街與老古石街之間,據傳,昔日此街之商號以雜貨批發居多,街的東側為臺南名人侯雨利於日治時期創立之新復興紡織廠,西側則有約三百坪左右之日治時期所建之宅院。日治時期此處有製油廠,在1909 年《臺灣日日新報》中提及:臺南市媽祖樓街中街營製油者。王汝若黃春益郭玉記等。自前計劃創立臺南製油公司。募集資本金二萬圓。組織株式會社。議舉王汝若為社長。規模略已就緒。其製油機械。將向內地購置。大約本年終。自可開辦云。此區從製油到紡織都有,而今紡織廠雖早已不運作但建物仍在,而製油廠已消失。

 

國定古蹟 兌悅門

兌悅門位於文賢路及信義路交叉口,為目前臺南外城中僅存之外城門。兌悅門門額上建成的時間為道光16 年,城門由老古石砌成。清末城外有老古石渡,為當時府城兩條牛車運載路線之一,由小北門外循城邊由大廠口、草􄡇後至老古石外城腳,轉載駁船由安平運出。為五條港最晚淤積之港道。

01.png

 

四聯境(集福宮、金安宮、普濟殿、媽祖樓)

清代以街境為保甲防禦系統,因府城逢冬盜賊多,街市設有聯境規例、莊堡設有聯莊規約,途置柵門,夜深鎖閉,公設巡丁守更;各境例出壯丁,幫同巡查,按作七段分派。如遇搶案,鳴鑼警眾,市街壯丁協同官府捉拏。清代新港墘流域之廟境城外北段七合境,七合境(普濟殿、景福祠、媽祖樓、粗糠崎土地廟、崇福宮、金安宮、聖君廟)屬於外城北段聯境為冬防設立,隨著時代的變遷今則演變成四聯境。

 

集福宮(四聯境)

原名「集福祠」,清乾隆元年(173620,創建於新港墘港邊,由黃姓、王姓、劉姓等碼頭工人,自故鄉泉州晉江縣南門外二十四都桃源塘後鄉集福祠,迎奉玄天上帝等神衹來臺,做為船筏、碼頭工人之保護神,供境眾焚香膜拜;初為小廟,後於道光2 年(1822)修建老古石街渡口之泊岸及街路時,由黃資盛、黃元貢、黃元問等董事發起募捐,得銀壹仟大員遷建現址,並更名為集福宮,廟側有立各時期改建之石碑。在清末府城的民防聯境組織中,擔任七合境之主廟,後改為四聯境。

02.png

 

金安宮(四聯境)

臺南市四聯境金安宮位於五條港北側,古名中街頭西側,初時為草寮搭建,於清乾隆年間由商人自福建金川,迎奉開基二媽至此祈佑平安,之後又有金門士兵自湄洲乞求隨船而來護鎮三媽,因感念金川及金門香火而取廟名為金安宮。1988年重建廟宇,於2000年完工。中門對聯為朱玖瑩書。(《臺灣地名辭書‧卷廿一‧臺南市》)

 

普濟殿(四聯境)

創建於明永曆年間,傳聞南明寧靖王朱術桂經常到此,並賜名為「普濟殿」。清康熙原稱「普濟廟」,原為佛教寺廟,主神為觀音菩薩。清朝初期逐漸改以池府王爺為主。廟中古物有三川門、拜殿各一對清朝中期以前的石雕龍柱,款落於清嘉慶戊寅年(23),三川門前一對清朝嘉慶年間石獅,及各朝牌匾等文物,廟中石碑有清乾隆31年(1766)蔣公允焄去思碑、嘉慶24年普濟殿重興碑記、咸豐3年修本廟邊溝路碑記、咸豐5年普濟殿重興碑記等。

03.png

 

普濟街 米糕餞

在普濟殿附近有製作傳統古老的米糕餞的黃姓人家,負責人黃銅三為第三代。「米糕餞」為臺南普渡祭品之一,黃家早年以製做碗糕起家,分家後黃銅三這系做米糕餞為主。米糕餞是以糯米蒸熟,攪拌糖漿做成的傳統食品,類似甜米糕,不過米糕餞利用餞桶密封保熱、慢慢熟成,嚐起來更Q彈有嚼勁。早期黃家米糕餞每天開爐製作,因為當時米糕餞除了在各廟宇於中元普渡或廟宇建醮中出現外,連菜市場也都會批去賣;只是隨著各式零食甜點的出現,慢慢地這種傳統甜點只會出現在廟會場合。餞桶有分三種尺寸,端看主家訂的是幾斤,這種六角型的桶子其實是組裝的,用完拆掉變成木片,餞桶愈高象徵著供品豐盛,主家也愈有面子。除了使用餞桶,也會塑形做大龜。做米糕餞要注意糖的火候,糖水何時起鍋需要經驗,起鍋後把蒸好的米糕和糖水快速拌均,通常需要兩人才行,拌好一鍋裝入器皿,越紮實越好,越紮實越Q。現在黃銅三有接到單子才開爐,來幫忙的也都是老師傅。2013年市府有意將此民俗節慶的美食列為府城的民俗文化資產,讓這種傳統小吃能夠有所記錄。

 

媽祖樓(四聯境)與媽祖樓街

媽祖樓北臨哨船港(今成功路),在清乾隆28 年《續修臺灣縣志》提及:「西門外鎮北坊有媽祖樓,其街以樓得名」,昔時有橋可通大廠口(軍工道廠所在)。媽祖樓為乾隆20年(1755)創建,位於五條港北方哨船港(昔時軍工道大廠製造軍用船隻進出之專用港道)南岸,奉祀天上聖母,道光21年(1841)「重興天后宮碑記」開頭第一段:「軍工道廠捐大殿樑一枝。軍工府廠捐頭殿樑一枝」。此碑捐款名單除了三郊,軍工道廠官兵及鄰近船頭行、郊商店鋪民名單亦不少,足見香火之興旺。在乾隆42年「護理臺澎兵備道臺灣府正堂蔣德政碑」中,對蔣元樞於府城之建設記錄碑文的署名:「媽祖樓街眾舖戶、金龍街眾舖戶、車戶方秀仝車戶,同叩首立石」。可知此廟與媽祖樓這一帶居民關係之密切。

04.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