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學》電子報第215

節錄自《大臺南文化叢書─公路文化專輯─府城百年濱海道 從青海崙到南萣橋》,主撰:陳秀琍;協撰:黃建龍、紀幸芯、陳信安、謝佳芸,第六章:中西區(二)西城五條港‧下,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412月初版,頁149-184

 

第一節 五條港之佛頭港

佛頭港形成街道最早記錄出現於清代志書中,為乾隆17年(1752)的《重修臺灣縣志》,屬西定坊。佛頭港曾是五條港中水道較寬且長者,港道運貨之大宗為福杉,景福祠前與佛頭港成丁字形交叉的杉行街、福壽街等就是因堆放木材及店家多為棺木行而得名。佛頭港在清代有賽龍舟,許南英進士在〈臺灣竹枝調〉寫道:「佛頭港裡鬥龍舟,擠擁行人到岸頭」。另外在《臺灣通史‧風俗志》提及:「臺南商務盛時,郊商各醵金製錦標,每標值數十金。先數日以鼓吹迎之,為了炒熱氣氛先行宣傳,因有府城鬥龍舟之稱。

 

廟宇舊事 佛頭港大崙蔡與前埔蔡

由臺17線在民族路向東步行約150公尺先遇到崇福宮,由崇福宮再往東150公尺則為聚福宮,這兩間廟宇都是清代佛頭港運送工人祭祀的家廟,今聚福宮整修搬遷至海安路上。

府城俗諺:「蔡拚蔡,神主牌摃摃破」,指的是佛頭港工人爭工作地盤的狀況。基本上五條港的貨運搬運是有地盤的,清代佛頭港主要由蔡姓為主,來自泉州晉江縣安海鎮前埔及石獅鎮大崙二村之蔡姓移民,雖同為蔡姓,但為爭碼頭卸運工作之承攬權,二者往往爭吵甚至大打出手,毀損佛頭港店屋,導致縣令下令:

……據詳:「凡有郊行鋪民貨物,悉聽貨主自行雇挑,不得分界,以杜釁端」,所議甚妥。仰即出示,剴切曉諭,勒石永遠嚴禁。……自示之後,凡有該處郊行鋪民出入貨物,悉聽貨主自行僱人挑運;斷不得仍前分界,霸踞獨挑,致啟衅端!該蔡姓族長,務須恪遵示諭,約束子弟,不得再行混爭滋事。如敢故違,定即嚴拿按律究辦,其罪斷不止枷杖已也。本縣言出法隨,決不稍有寬貸。

嘉慶21年(1816)所留之「臺灣縣溫奉憲示禁碑」即登載了此一事件,所謂「蔡拚蔡,神主牌摃摃破」之俗諺,也隨之流傳下來。

001.png

 

第二節 五條港之南勢港

五條港中的南勢港(亦有稱北勢港)港道北面有北勢老街,南側則有南勢街(民權路三段-康樂街口至西門路段),與金華路四段與民權路交錯以東在清代就是南勢街,南勢街與北勢街這兩個街道在康熙年間的志書《臺灣縣志》就已出現,原街狹小不規則,日治時期為了可以直通港公學校於1927年開闢,稱為永樂町三丁目。

南勢港港口廟為水仙宮,港道於水仙宮南側前向西經過神農街側後巷為其港道,南勢港在金華路四段 44巷口有一港汊,沿此巷進去即為海安宮。海安宮為兩條港汊合流處在此斜向西南接至民權路舊運河,南勢港的河道在清乾隆30年設立之「水仙宮清界碑記」中一段文字記載:

「廟前舊有小港,通潮汐,滌邪穢,居民便之,亦神所藉以棲託。歲久汙塞,市廛雜沓,交相逼處,遂侵官道;非所以奉神,即非所以奠民。甲申歲(乾隆29),予諭左右居民撤除之,自祠前達小港,計袤共一十二丈,廣共三丈……然宮前庭址遽為市廛凌侵,而利涉通津幾變桑田!周道盡力之功,誰其尸之?我恩憲大老爺蔣,蒞政之暇,肅命清故址,除荒穢。歷歲填積,一朝煥然。」

當時清理的就是南勢港,由碑文的上下文看來當時南勢港道有淤積狀況。此港道和南河港可說是五條港的核心,其中北勢街(今稱為神農街)為三郊之主廟水仙宮廟前道路,自清代就是商賈雲集之所在,而今也是五條港自清代遺留最具代表性的老街。

003.png

 

歷史街道 神農街(北勢街)

要走北勢街可先至藥王廟(金華路四段87號)後,直從前門出就是北勢街,不進藥王廟可從側邊巷進入,北勢街是府城極古老的街道,建於南勢港與南河港之間,在水仙宮右,街長400公尺。北勢街屋特色狹長外,街屋前後都有進出貨的功能。街屋的後面臨南勢港或南河港,船運的貨品就在街屋後上岸或出口,貨物要入府城,就從街屋前由牛車或馬車運走,因為北勢街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清代可是十分繁忙的商業街。1920年神農街改為永樂町二丁目,1945年後改為現在的街名。

在府城老街中北勢街十分特殊,街頭與街尾穩穩有著兩座大廟鎮著,街尾為藥王廟,街頭則為水仙宮。北勢街的形成就上文提及「重修藥王廟碑記」中所記:「自我北勢街開基以來,塑祀藥王大帝,以為合境之保障。」由此可見北勢街在府城外城的街道中形成極早,依清代志書提及此街道的記錄為康熙59年(1720)之《臺灣縣志》,可確定北勢街形成於康熙年間。北勢街的可貴在於保留清代的街道尺度及街屋形態,其南側巷道比起一般防火巷寬敞,原為南勢港港道的遺跡。另在志書中提到北勢街橫街(橫街仔)則在南勢港、佛頭港間,今為忠孝街之南段(崇福宮以南)。

004.png

 

第三節 五條港之南河港

南河港位於金華路四段與和平街路口,和平街即為南河港的港道,街道向東北延伸至接官亭,接官亭為清代中葉的入府城大街的碼頭,越過康樂街直走至西門路口則為府城大西門城的位置,接民權路二段繼續東行至永福路前有大井頭,大井頭為明鄭時期之港口。南河港也因為陸化變成街道,以仁愛街為界,分為以東的頂南河街及以西的下南河街,由南河港最早的港口大井頭為起點往西走,剛好可以為其陸化過程做完整的解說。

也因為城外的南河港直通府城大街(民權路),南河港可說是五條港很重要的河道之一,清康熙59年(1720),郡守王珍重建;乾隆19年(1754)里人侯宗興重修;乾隆39年(1774)商人蘇萬利修;嘉慶9年(1804)重修及道光5年、同治4年都有碑記。在重建安瀾橋碑記中提到:「南河為海口要衝之地,凡艇出入、商旅往來,必由是道……」安瀾橋在西門外鎮渡頭,南河港之港道於日治初期仍有在運作,從1903年總督府城檔案地圖看得出來當時河道與南河街之相關位置外,另外在1910年之《漢文臺灣日日新報》中亦可解讀清代南河港疏浚的狀況:

「西關外下南河港。為駁船運貨錠泊之所,歲末貨物劇增,不經浚渫出入難保無障礙,清時歸三郊三年一次,專雇外武定里人慣於築港者,自二重橋港尾清入,用竹筏安置木桶,盛淤泥載出,覆於兩邊線岸……解歸內地人計劃雇苦力掘土,堆積岸上;另用工人擔去,只有一尺零深。」

歷年須浚渫一次。南河港港道在西羅殿一帶在民國60年代仍存在,民國70年代臺南市將所有溝道全部用以箱涵。

有商業運作自然就有娛樂場所,南河港在清代為青樓之地,連橫收在《劍花詩集》中之〈臺南竹枝詞〉中寫到:「歌舞樓臺狹道斜,鞭絲帽影鬥豪華。明朝日曜相攜手,好向城西去看花。」指的就是南河港南勢街一帶。

 

風神廟與接官亭

清代中葉府城鎮渡12移至今和平街與康樂街的路口,乾隆 4年(1739)巡道鄂善建,於南河港北側,是為風神廟;乾隆30年(1765)知府蔣允焄修,乾隆42年(1777)郡守蔣元樞再修,這次重修風神廟並建官廳、碼頭、石坊。在《重修風神廟並建官廳、馬頭、石坊圖說》提到:

「凡自鹿耳門抵郡登陸及駕小艇赴鹿口配船往廈,皆必取道於此,蓋往來臺廈之要津也……,凡往來文武官僚迎送酧接皆集於此。……其自鹿耳門來郡,倘值昏暮或遇風雨不能進城,勢必徬徨終夜……茲就廟側之左購買民居鼎建公路一所,其深、廣,與廟相等;前為頭門,中留隙地,繚以短垣;穴門其中,內建正廳三楹;廳後正屋一進,計五間……再向來未建馬頭,乃自泉郡購造石坊運載來臺,建於馬頭之上,坊前砌以石階以便登涉。」

也因為是府城重要渡口,設有接官亭於登舟上岸要衝處,由城守營撥兵防守。而清代接詔必須至此,文武官員,具龍亭、綵輿、儀仗、鼓樂出西關外接官亭迎接,捧詔書置龍亭中,南向;文武官員具朝服,北向跪迎,鼓樂前導,至明倫堂。

風神廟分別在日治開永樂町三丁目及民國80年代廟方改建,鐘樓亦有所更動,昔日迎官之廟不再宏偉,但廟內所祀的風神、雷公、電母、水精、火怪等,均為清乾隆時期之文物。

005.png

 

歷史廟宇 西羅殿

西羅殿主祀廣澤尊王,原稱聖王公館,原為南河港碼頭郭姓碼頭工人的宗廟,1916 年改名為西羅殿。原廟始建於清康熙57年(1718),後來移築於清代乾隆年間原西門的位置(1736-1788);此西門為乾隆53年(1788)移築至今和平街與民權路口。西羅殿的地屬名為南勢街,應和原本的廟址有關係(南河港與南勢街極為相近)。在和平街與康樂街口,舊時有安瀾橋,為入府城之重要橋梁,自清康熙59年(1720)建橋,因安瀾橋利行旅之捷便,南河港通艇之往來,而橋為海口要衝大路所以重修多次,乾隆39年(1774)重建安瀾橋碑記(北郊蘇萬利)為證,嘉慶9年、道光5年、同治4年亦都重修過並立石碑為記。其中嘉慶9年及道光年間之立碑屬名董事皆姓郭,應為該廟之郭姓族人。一直到民國50年代尚有木橋,南河道成暗渠後才消失。時至今日,西羅殿不再只為郭姓之宗廟。

006.png

 

第四節 五條港之安海港

安海港為五條港中最南的港道,與南河港匯流在臺17甲線(金華路三段)南側向西流至臺南海關後,越過民生路向西北行於協進國小與其它港道匯流。安海港的主港道在今民生路南側,安海港有三條支流,北側為松仔腳港,主線則至開山宮南側帆寮街(新美街),最南的港汊是蕃薯港,由施姓大宗祠後方延伸到正興街及西市場至港口廟沙淘宮前,為蕃薯與蔗糖的出口專用港。安海港主要的舊街位於今臺17甲以西,以東則為往安平之道路附近景點為:開山宮、慈蔭亭、保西宮、神興宮、沙淘宮、施姓宗祠與西市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