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學》電子報第218

節錄自《大臺南文化叢書─工藝文化專輯─臺南金屬工藝研究》,作者:張耘書,第三章:璀璨之金、溫潤之銀─臺南傳統金銀細工,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65月初版,頁63-152

 

臺灣早期金銀細工十分發達,金銀器物於先民的生活中主要以宗教活動與生命禮俗為主軸發展,如宗教場域中神明戴的帽冠、所持的法器、祈願酬恩用的金牌,以及在諸多祭儀裡,為彰顯隆重與虔敬而置的禮器,金銀皆不可或缺。而傳統生命禮俗中,金銀更扮演重要的角色,從孩童彌月身上的金銀鎖片、帽花,嫁娶時的信物首飾,祝賀壽辰用的壽戒、手鐲,以至往生時的陪葬物,金銀可說與常民生活息息相關,不但有顯示身份地位、美化裝飾的意涵,另方面也具有遵行禮儀規範的實質意義。

臺南的金銀細工,自清末(19世紀末)就奠定發展根基,在先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這主要是與臺南的開發早以及民俗生活有關。早期的金銀器並非全部在臺灣打造生產,有一部分來自大陸沿海各省甚至內地,此由金銀器上所打印的銀樓店號便可證明,由此也顯示臺灣與大陸在地緣、經濟與人文習俗上密不可分的關係,受到閩、粵與漢文化的影響極深。清代府城為臺灣首邑,亦是大量漢人移墾定居之地,隨著大陸打金師傅渡海來臺、扎根傳藝,因而成為金銀細工的發展重地。由於臺南開發甚早,宗教蓬勃,為數眾多的廟宇讓金銀細工有更大的展演空間,也滋養了金銀細工的文化內涵;而隨著移民傳入的風俗儀禮與生活慣習,金銀細工更得以深根於生活,延續技藝。便是在此崇信仰、尚禮俗之下,臺南的金銀細工在悠遠的歲月中,既承襲大陸的文化,同時也衍生出自我獨特的風格。

01.png

臺南金銀細工的製作,早期是以純手工方式打造,其樣式圖案及技法,大都承襲大陸,最常見的傳統技法有纍絲、鏨刻、敲花等。然而,隨著環境的變遷與時代推演,金銀細工的應用也逐漸發展出地方特色,如早年曾一度盛行的牧童、水牛、水車、檳榔樹等以臺灣鄉土為主題的金銀擺飾,以及於民間宗教場合中常見以纍絲技法打製的神冠佛帽,皆具在地特色。又如金銀飾品,早年形制與內涵大多承襲閩、粵,多具中華文化特色,然隨著時間的演進,也逐漸融合西方現代美學,加以取材廣泛自由,且不受傳統的拘束,金銀飾品愈來愈設計精巧,裝飾華麗,呈現多元文化風格。臺南的金銀細工在師徒制引領下開枝散葉,不僅匠師數量可觀,至今許多傳統技法也得以保留,而這些匠師們的作品更遍及全臺,臺南可說是金銀細工的大本營。

目前臺南的金銀細工可概分為器物、飾物與物件。器物包括宗教器物與生活器物,臺南的金銀細工以依存於宗教活動中的器物為最多,尤其以金銀帽堪稱是臺南金工的代表,已成為地方特色;生活器物源於生活層面,以實用功能為主,且與歷史、文化、經濟等大環境有密切關係,隨著時代變遷,已由傳統走向精緻,作品由實用逐漸趨向裝飾性、觀賞性。飾物是穿戴在身上的配件,仍多隨婚喪喜慶等禮俗發展,由於過去穿戴金銀的文化框架已逐漸瓦解,受到工業化的速成與量產的關係,以及消費品味全球化的趨勢,傳統以手工打製的純金、銀飾物已甚為罕見,取而代之的是鑄模量產的金銀飾物、以及鑲嵌珠寶的K金飾品,並由傳統的吉祥紋飾或圖騰,轉為融入設計元素,呈現不同的樣貌。至於物件,是器物與飾物以外的類別,多為具藝術性的作品,近年來,許多工藝家與金工師傅嘗試以別樹一格的質料與形貌進行創作,讓金銀細工的內容不再是單一的金屬,透過複合媒材讓金工展現新的生命力。

 

第一節 崇神致福─神冠佛帽

神帽工藝在臺南歷時已久,根據《安平縣雜記》〈工業〉之記載:「做頭盔司阜:神佛盔帽及戲班盔帽,均倣古制度之。」其中「做頭盔司阜」所指便是打製神冠佛帽及戲班盔帽的師傅,可知當時臺南一帶,神帽製作已甚為普遍。早年先民自大陸渡海來臺,為克服海上風險與定居後的生存壓力、瘟疫與自然災害,往往藉助宗教的力量祈求庇佑,由故鄉帶來的神祇自然成了心靈上最大的依託,待生活安定,經濟稍寬,便崇功報德、立廟奉祀。而自早神明便多有帽冠,最初或許以銅、鐵打造,其後累積財富,較有餘裕後,為感謝神明護佑,便換成金銀。臺南是臺灣最早開發的城市,宗教蓬勃,為數眾多的廟宇,神帽的需求相對較高,加上強大的信仰力量,民間酬神風氣普遍,無論是還願謝恩、神明誕辰或重要慶典,為神明更換新裝帽冠亦是常見,也是臺南的神帽工藝歷久不衰的原因。

02.png

早年的神帽多以紙質或銅、鐵等材質為主,現今則普遍以金屬合金等為材料,而神帽既為敬神謝神之用,隨著時代演進,也愈求其精緻高貴,故多以金銀等貴金屬打製。由於純金打造的神帽價格不菲,造價得依金價波動而定,非普羅百姓輕易能消費,故較為罕見,民間因此多以銀打製神冠,尤其在臺南地區,以純銀或銀鍍金來製作神帽,甚為常見。而不同材質的神帽其特性與保存性各異,製作工法亦不相同,部分合金材質的帽冠今已能小量生產,至於金銀神帽由於材貴物精,因此多以純手工打製,一來可以避免製作過程中不必要的耗損,也較能凸顯金銀的高貴質感。

金銀帽屬於手工客製化的作品,作工繁複精細,從接到訂單開始,測量神明頭圍,確認神帽樣式,再繪製樣板,實際製作,到製成清洗,最後為神明佩戴,整個製作過程十分漫長,手法技巧複雜瑣碎,可以說是金銀中的「細工」,每個步驟皆考驗著匠師的功力與耐性。臺南的金銀帽自早便多以「纍絲」技法呈現,乃承襲自泉州的工法,而成為地方特色。

 

第二節 敬天尊禮─宗教器物

臺灣的金工發展與民間信仰息息相關,宗教器物更是金銀細工極為重要的一環。舊時民間習俗,凡逢災禍不順遂,或祈求富貴壽考、功名利祿、子孫繁衍,往往會向神明許願,待災厄化解或所求徵驗,則定必還願,最常見的便是打製金銀牌給神明以表酬謝之意,也因此臺灣民間的神像常可見穿金戴銀,多半皆由信徒還願酬謝所致。而臺灣民間傳統習慣,更普遍將金銀用於各種宗教器物,代表對神明的敬重與虔誠之意。

民間常見以金銀打製的宗教器物,主要包括酬謝還願的金銀牌與神明的配件,以及祭祀用的禮器等。

一、金(銀)牌

金(銀)牌是掛在神明身上的配飾,通常為信徒祈福還願奉獻給神明。民間俗信,凡向神明祈願,一旦應驗後,必定還願酬謝神恩,而一般酬神的方式不外乎演戲酬神、添答謝金(香油錢)、或打製叩謝神牌等,而金銀為貴重金屬,因此以黃金或純銀打製金(銀)牌還願謝神,也更添隆重之意。金(銀)牌的形制多以鎖、如意、磬、書卷等為主體造形,早年南、北部的形制又略有差異,以常見的如意雲頭形金牌為例,中、南部金牌底部較圓,而北部的金牌則較尖,略呈倒三角形。金(銀)牌通常四周圍繞寓意吉祥的圖紋,牌面中央多書神祇名號,十分精美細膩。

金( 銀) 牌的製作可分純手工打製與機器沖壓成型鑄造(stamping)兩種,目前仍多以手工將金銀錘敲成薄片狀,若是大量生產,為求效率,則以機器沖壓製作。

二、神明的配件

神明的配件包括神明手上持的兵器、法器或禮器,臺灣民間信仰中的神祇多半手持有器物,如媽祖手持的神笏、關公的青龍偃月刀、神農大帝的麥穗、太子爺的槍、乾坤圈、玄天上帝的劍、地藏王菩薩的禪杖、濟公的羽扇等,這些器物大多為神明執法的工具,也是神明神威與地位的象徵。神明所持的法器因得配合神明金身大小比例,故皆為量身訂做,且多半以手工打製,部分特定且常用的圖案會以鑄模方式,再以鏨刻或雕等技法來呈顯局部的線條或紋路,並進行表面處理或鑲寶石等。

三、祭祀禮器

禮器為祭祀時所使用的器具,包括香爐、花瓶、果盤、尊、爵…等,一般民間常見的禮器多為錫、銅所製,不過由於祭祀用禮器為敬神尊禮之表現,故講究一點者、或為顯示對神明至高的敬意,也常將金銀用於各種祭祀禮器。

03.png

 

第三節 藏富於民─生活器物

自古以來,黃金白銀均被視為財富的象徵,既可珍藏保值,又能代表身分地位,利用金銀細工廣泛製作成生活器皿與陳設擺件歷來為漢民族所喜好。傳統觀念裡,金銀器物已成社會普遍認定的高貴象徵,為滿足榮譽心態,早年民間人家,多少都保有一些金銀製品,此由重要的喜慶年節或嫁娶時,家家戶戶至少會有一、二件金銀飾物裝顯門面便可看出,至於富貴人家,更將金銀廣泛應用於生活器物中,以彰顯財富地位。

所謂的生活器物,即是源於生活層面,以實用功能為主的器物。臺灣在日治時期以前,金銀在生活上的運用相當廣泛,舉凡各式食具、水煙筒、鼻煙壺、菸斗、菸盒、符筒、37 香包、印章,或居家所用的帳鈎、鏡子、花瓶、文鎮,以至各式盛裝器物的盒子…等,皆有以金銀打製,大多見於顯宦或富貴人家。將金銀運用在生活器物上,除了實質功用,兼具審美意趣外,同時也是民族習性下的心態反映,以金銀為貴族的專屬與象徵,有代表身分地位之意。

04.png

而黃金白銀除了高貴、財富的象徵外,由於其延展性佳,加以色澤耀眼絢爛,因此適合加工製造成生活器物,其中又因銀比黃金更通用且便宜,加以其化學特性明顯,所以應用的範圍更廣,銀製品也更為普遍。早年的銀製的日常生活器物,要以碗筷等食具器皿最為常見。俗語說「民以食為天」,飲食文化與常民生活息息相關,而食具作為飲食文化中重要的一環,與日常生活更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以銀製作食具除了基本的功能性之外,還有其文化意義與社交性。相傳,銀在碰到沾染毒物的食物即會變黑,因此古代「銀針試毒」廣為流傳並被採用, 自古以來,許多王公貴胄莫不喜好銀製食具,除彰顯身分,另方面也可預防敵人的暗殺。或許因為銀有這樣的文化流傳,加以成套的銀製食具器皿,講究排場之餘,又有敬賓炫富的作用,因此銀製餐具歷久不衰,至今在金銀細工市場中仍占有一席之地。

目前金銀所製的生活器物,仍以餐具器皿,如碗、筷、碟、壺、叉、匙等,以及花瓶居多,且受到貴金屬價格影響所致,銀製品多過於黃金打製的器物。然而無論是金器或銀器,如同過去一般,使用這些器具,仍有彰顯身份或財富的意味。此外,隨著時代變遷,金銀生活器物也由傳統實用功能,日益精緻,逐漸趨向裝飾性與觀賞性,兼具實用與收藏的價值。

餐具器皿多以手工鍛敲方式製作,之後再於器物表面鏨花或雕刻裝飾,形制上與尋常所用之器皿大同小異,紋樣則依器具而稍有不同,碗盤等器皿多雕以龍鳳、鳥獸、花葉等圖案,豐富圓潤;筷、叉與匙形制較簡單,多以素面、扭花形式,或飾以簡約的花草紋飾。較特別的是金銀所打製的筷子常在筷頭處以銀鍊相連結,此為承襲日治以前的形制,有雙雙對對、萬年富貴的隱意,而日治時期後的筷子,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則多無銀鍊相連,由此也可看出金銀器物形制隨著文化環境與時間推演而有所變化。

 

第四節 祈願祝福─穿戴飾物

傳統金銀飾物與常民風俗

穿戴飾物是金銀細工最常見的類別,也是臺灣金銀細工奠定發展的基礎,在臺灣,金銀首飾與常民的風俗習慣以及生命禮俗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此由許多文獻可得到印證。根據《安平縣雜記》中記載:

銀店司阜:一切婦人首飾釵釧、環鐲及什用銀器,均資製造。

可知清領時期臺灣便有專職的打銀師傅,以打製婦女的簪釵、手鐲等飾品為主。清時臺灣先民受到原鄉習俗的影響,服飾多與大陸相同,婦女在妝扮上有戴飾品的習慣,此由《諸羅縣志》〈雜俗〉記載:「婦女過從,無肩輿,則以傘蒙其首;衣服必麗,簪珥必飾.貧家亦然。」可知漢人移民之初,雖然生活困苦,但婦女仍隨內地之俗,無論家貧與否,通常佩戴有頭簪、耳環。至日治時期關於金銀飾品的記載更多了,如據《臺風雜記》〈婦人修飾〉條記載:

婦人修飾面貌,遠超日東。髮日必梳結之,面日必粉黛之。黃金耳環與白銀手環,燦然相映,頗有貴人之風。

以及〈老婦花簪〉條所記:

婦女服裝,概用紅碧色綾羅,遠望之如霓裳。頭飾則花簪瓔珞,滿山皆花,老而不廢。唯寡居者則撤之,以為標識。余未知其理,觀老婦插花簪者以為病風者;後聞之,始驚其異風。

當時臺灣婦女的服裝打扮,競相美麗,而所穿戴之簪釧、耳環等概以黃金白銀所製作,價格甚貴。此外,又如片岡巖在《臺灣風俗誌》中,提及臺灣人的裝飾品,寫道:

婦女以金銀、鍍金或加鑲玉石作為裝飾品。花簪則使用人造花或鮮花,一、笄,二、簪,三、花簪,四、耳環,五、手環,六、戒指,七、腳環。

《臺灣風俗誌》是日大正10年(1921),時任臺南地方法院檢查局通譯官的片岡巖,對臺灣舊有社會風俗習慣的研究著作,舉凡臺灣人民的家庭起居和生活習慣,皆一一記載,由紀錄可知民間婦女延續清時舊慣,仍有穿戴簪釵耳環等慣習,當時金銀首飾甚為普遍,至日治後期,婦女所用的飾品種類仍多,當時囊括了頭簪、耳環、手鐲、腳環、戒指等,材質多以金銀為主, 至於富家千金更加鑲珠玉為飾,價值千金。而這樣的穿戴習俗,直到戰後初期,才見改變,民國40年代以後,佩戴簪釵、耳環者漸少,然而其他飾品,如手環、戒指等仍舊。

05.png

 

金銀飾物與生命禮俗

除了婦女的穿戴習俗外,金銀與生命禮俗亦有莫大關聯,與臺灣人的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從嬰兒出生、周歲,到成年後婚嫁、長者的壽誕,以及往生時的陪葬,在這些生命禮俗中,金銀以「儀式飾物」的形態出現,在過渡儀式中被使用或相互饋贈,除了與金銀本身貴重的價值有關,也透過不同的形制,為人生命中重要的時刻做見證、祈願或祝福,傳統的金銀飾品,除了穿戴裝飾外,更蘊含了深刻的文化內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