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南學》電子報第221

節錄自《大臺南文化叢書─工藝文化專輯─臺南糊紙工藝研究》,作者:蔡志定、鄭豐穗,第一篇第五章:糊紙工藝的源流與發展,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65月初版,頁23-31

 

一、周漢唐宋時代糊紙工藝的產生

糊紙工藝的形成,與人們「祭」的動作關係密切,按照辭海的解釋:「祭,指祀神、供祖或以儀式追悼死者的通稱。」因此,就「祭」的對象而言,可祭神明、供祖先、拜鬼魂。進行「祭」所使用的供品、供物、祭禮,通稱為祭品,故糊紙物件的產生,乃因應「祭」的行為而來,所以可視之為祭品的一種。

糊紙廣泛使用於道教科儀中。科,動作;儀,為典章制度的禮節程序、法式、禮節、儀式等 為了能順利的演繹科儀,糊紙成了完成儀式的最佳輔助工具,其除了是神格化的象徵,也可以是某種對象的替代物,因此糊紙物品也可視為一種祭器。不過糊紙物品需透過燒化,才能溝通生人世界與神鬼世界,因此「火」是重要的媒介。

火於祭之使用,可見《禮記‧郊特性》:「天子適四方,先柴。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大報天而主日也。」此說明在祭天儀式中「火」是一項重要的媒介。《禮記注疏‧祭法》:「燔柴於泰壇,祭天也。」可知祀神之行為早就存在焚燒獻物的方式。

在供祖、拜鬼的看法上,因為相信靈魂不滅,注重復生觀念,認為魂魄脫出肉體後,會轉而在另一個世界繼續生活。因此自原始時代就有陪葬品的出現,正如「俑從葬木偶人也。古之喪者,束草為人形,以為死者之從衛,謂之芻靈,略似人形而已,亦明器之類也。」可以看出最早期的俑應該是以茅草或稻草束成之草人,即孔夫子所說束草為人形的「芻靈」。秦漢之後順應著手工藝製作技術的進步及製陶技術的發達,於是陶俑漸漸取代先前的木俑製品,例如秦始皇的兵馬俑就是最好的例證。另一方面也由於儒家的「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的觀念,因此歷代以來不乏陶器、漆器、玉器等材質的陪葬品。

然而時間推移至唐朝,太宗遊地府一遊醒來後,命大臣發明以紙糊物件燒化給幽魂野鬼,使得陪葬物在材質與製作出現了轉變。除了不需隨亡者入土為安外,轉變成直接燒化紙糊物品,藉由火化過程傳遞給地府幽靈,因此唐朝被視為糊紙行業出現的時代。

演變至宋朝,由於造紙技術發達,以色紙裱糊燒化薦送的方式逐漸普遍,在〈宋代庶人之喪葬習俗的研究〉指出可能因素,其一為宋朝的造紙技術進步、產量多而且紙張的韌性強不易破損,常被貧苦人家當作衣料、被料及帳料使用。做成紙衣,是宋代紙張特殊用途之一。可能因素二為宋朝時期佛道教盛行,民間鬼神的信仰更為虔誠,「時下人們將焚燒紙錢和紙明器視為佛教火葬儀式的一環」,故紙俑成為平民百姓無法以陶俑陪葬的替代品,甚至還成為一種正式行業,〈清明上河圖〉描繪有「王家紙馬」、《東京夢華錄‧卷七‧清明節》:「紙馬鋪皆於當街用紙袞疊成閣樓之狀。」《夢梁錄》中提到杭州「舒家紙紮舖」、「獅子巷口徐家紙紮舖」,都可見糊紙店舖的記載。

 

二、明清以降的原鄉傳承

臺灣人民的生活與原鄉密不可分,各種民藝皆內地所傳,清康熙年間蔣毓英集公氏纂《臺灣府志‧卷之六‧歲時》中提及:「十二月二十四日,俗傳百神將以是夕上天,各備蔬饌供養,以楮印、輿馬、從衛、儀仗焚而送之;至來歲孟陬四日,具儀楮迎之。……皆係內地人民流寓到臺,則與內地相彷彿云。

此段敘述雖然並未說明焚燒的「楮印輿馬、從衛、儀仗」是否為紙糊的物件,但「皆係內地人民流寓到臺,則與內地相仿」,可印證早期臺灣的人民生活,具有濃厚的原鄉傳統生活色彩。

02.png

對於臺灣傳統工藝傳承之來源,在《安平縣雜記‧工業篇》記載:「國有藝事,百工與居一焉,『周禮』、『考工記』備列名目,近世以來,工務繁興,非復從前之舊。臺灣貨物多自外來,執藝事者亦自福、興、漳、泉,而傳授焉。」可證明民間技藝及材料大多從彼岸而來。同文:「糊紙店司阜:以竹篾為骨,紙根縛之,然後用各色花紙、白紙糊成厝屋、樓閣及亡者形相,一切奴婢、跟隨僕從及紙轎等樣,撤靈後在曠場燒化,備亡者冥間之用。又喪事延僧道超度亡魂,俗名『做功德』;撤靈過旬,必糊四金剛及庫官、庫吏、功曹等。又里社區街建醮,糊八仙、八騎,朱衣金甲。若做七七四十九天大醮,糊二十八宿星君神像,均資其手。」其他如清朝劉家謀《海音詩》:「親喪禮佛,必糊紙屋焚之;屋中器物悉備,雕鏤之精,繪繡之美,常費百餘緡。」描述各式糊紙物品在七夕、天公生、建醮、喪儀等節慶場合的使用,為古籍中對於糊紙記錄較完備的。

《諸羅縣志‧卷八‧風俗志》,則因為記錄王醮送瘟之盛況,而提及了王船上的紙紮神像及竹紮紙褙王船概況:「斂金造船,器用幣帛服食悉備;召巫設壇,名曰王醮。三年一舉,以送瘟王。……相傳昔有荷蘭人夜遇船於海洋,疑為賊艘,擊礮攻擊,往來閃爍;至天明,望見滿船皆紙糊神像,眾大駭;不數日,疫死過半。近年有輿船而焚諸水次者,代木以竹,五采紙褙而飾之。」各類關於臺灣府之方志,亦不乏相似記載。

首次出現糊紙師傅名字的,連橫的《臺灣通史》〈流寓列傳〉:「洪壽春,字士暉,同安人。來臺居彰化二林堡,為糊紙匠以自給。得錢輒購書,旦夕諷誦。饔飧屢空,晏如也。有集古串律詩四卷,知縣楊貴森見之,賦詩贈,並為製序。又有所作若干卷,稿詩不傳。」和《臺灣詩乘》載:「詩人洪壽春,同安人,有『集古串律詩』四卷,隱於糊紙,邑令楊公嘗贈詩,為之作序,則其品可知矣。

綜合整理史籍所載,臺灣各種方志、詩集中均可見到關於糊紙之著墨,且以《安平縣雜記》之描述尤為寫實,透露出糊紙工藝與臺灣人民生活是緊密相扣的。

 

三、日治時期治臺政策對糊紙工藝的影響

清光緒21年(1895)馬關條約簽訂後,臺灣隸屬日本統治,首任總督樺山資紀對臺採取放任政策,在宗教方面並未過份干涉,而是透過各種對臺灣的調查紀錄,作為日後治臺的方針。

日治時期留下關於糊紙的紀錄並不多,根據姚漢秋於《臺灣喪事古今談》中所述:「及至清光緒二十一年,日人佔據臺灣以消滅台胞仰慕祖國文化是真,表面上以焚燒紙大厝容易導致火災,遂禁止喪家訂製紙大厝焚燒。」雖然日本政府曾頒布如此禁令,但對於臺灣的宗教民俗,其實大多仍保持尊重態度,主要是因為政權尚未穩固,不適合大肆反對臺灣人的宗教民俗以攏絡民心。

此外由其他記載可知道,日治時期的臺灣糊紙風氣依然盛行。日大正10年(1921)任職臺南地方法院檢察局通譯官的片岡嚴著《臺灣風俗誌》,其中可見對糊紙行業神為唐太祖李世民、仲聖先師,以及喪葬習俗中所使用的魂轎,俗稱「過小轎」的記載。

日明治34年(1901),日本政府成立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逐步系統化調查臺灣人的舊慣行為和習俗,鈴木清一郎在《臺灣舊慣習俗信仰》有一段對當時臺灣王船的一段敘述,可見當時燒王船的儀式仍然存在:「福建人每當放這種神船時,都要先擲笅,問王爺是要遊天河或遊地河,如果所得的是天河的聖笅,就不能把船放進海中,而是要紮一艘紙船焚燒。」甚至在約日大正14年(1925)日本人柳宗悅提倡民藝運動,更使得臺灣各項民俗藝術開始受到重視。日昭和16年(1941)立石鐵臣為《民俗臺灣》繪製封面及插畫,更在該刊開闢「臺灣民俗圖繪」專欄,用版畫和文字留下一段對「大士山」的敘述內容有提到「竹做紙偶等」。

日治時期的臺灣在糊紙行業到底是何樣貌,隨著老一輩匠師的凋零如今已難追憶。根據施元興回憶日治時期的糊紙業,其實並未被大肆禁止。應該說當時民生物質條件較差,所做糊紙物件比較小,但是卻比較精緻,例如:櫥櫃抽屜甚至可以抽動。糊紙人物的頭部則是由泥塑完成之製品,並且分有文、武、女眷、家僮等式樣,有時會加入日本風格的元素在人偶像中。

日治時代的糊紙大抵仍承襲原鄉,但在時代背景的影響下,巧妙的為糊紙妝扮了新的風貌,其中以紙厝樣式大放異彩為最。這使得傳統的閩南式紙厝產生質變,端詳陳添壽於日治時期所做的紙厝照片中下方寫的文字為「振華昌人物商店陳添壽臺南市西門町二丁目一四九」。可見當時陳氏之店名係用「人物商店」而非「糊紙厝」之類的名稱;而照片中的紙厝則可見到後期文藝復興式的建築特色在紙厝的應用。因此日治時期的糊紙業其實並未凋零沒落,反倒是可見到獨特臺日融合的新風格。

01.png

 

四、光復至今糊紙工藝的發展

民國38年(1949)國民政府遷臺,由於政治經濟的紛亂,造成糊紙業的短暫蕭條。不過在情勢穩定後,人口與經濟開始穩定成長,加上尚處於農業時代,糊紙物件的作工仍舊細膩,材質依然樸實。

約到了民國六、七十年代,臺灣經濟快速起飛,社會大眾在經濟富裕、物質生活改善後,對祭祀建醮、喪葬場合的紙糊物品需求量日益提高,因此成了糊紙行業的黃金時期。不過隨著逐步的工業化、商業化,尤其是塑膠產業、機械工具的發展,使得傳統的手工糊紙業受到很大的衝擊。

民國73年(1984)原臺南市立殯儀館成立,帶動周邊葬儀社、禮儀公司興起,加上人們臨終觀念的轉變及喪儀簡化的想法,導致糊紙業者從中西區轉而往南區集中。人們對糊紙工藝的認知,愈趨與喪事連結,而不重視其在喜慶場合的重要性,此外早期糊紙業因為掌握主家訂購魂轎的消息,所以有較大的主導性,反之今日卻須仰賴與葬儀業者建立商業連結。

近約三十年來土製人偶頭改成塑膠頭,造成土頭絕跡於市面。固定竹篾的紙釘從公文紙捲改成玻璃紙,所以紙料店不再需要去標過期的公文紙。印刷機器的發達,致使手繪的吉祥圖案改為印製,繪畫的技巧不再重視。另外紙板組合物件,甚至塑膠模型的大量運用,簡化了竹篾紮綁的技巧;用鑿刀手工鏤空的飾條,改由機器取代,減低了手感製作的獨特性。此外傳統的師徒傳承制度,被機械化蠶食鯨吞,導致傳承的斷層現象。

糊紙工藝隨著時間演變,在材質、技術、作法、觀念,各方面產生諸多變革,不過在各種科儀場合使用的醮紙,由於祀神需依科闡事,一般民眾的觀念還是認為茲事體大應予以敬重,所以在醮典醮紙方面的糊製大抵仍遵循傳統,連帶的這區塊之糊製神騎、普度山及男堂、女室方面的保持尚稱完整,但仍有一定程度的簡化做法。

傳統的糊紙物件以竹篾、紙糊而成,很多精緻人偶和戲齣,是高度強調手工的精緻化。至於其他因應主家的需求,客製紙紮物件的樣式,也算是客製化的另一種呈現。近來雖有業者疾呼著精緻化與客製化的口號,然而這些講究早存於糊紙工藝的作品中。

糊紙工藝傳入臺灣淵源已久,只有重視手藝、注重傳承,才能永續流傳;而這也有賴於人們對於傳統糊紙工藝認識的深度與廣度。

03.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