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學》電子報第223

節錄自《大臺南文化叢書─工藝文化專輯─臺南剪黏工藝研究》,作者:陳丁林,第二章:剪黏概述(),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65月初版,頁20-28

 

傳統民間信仰宮廟隨著先民拓墾的進程,從草寮祭祀到土埆、磚瓦公厝,而後在經濟日漸發展的過程,陸續改建為豪華宮殿。更隨著宗族的繁衍,借由分靈方式不斷開枝散葉,一個庄頭一間宮廟幾乎是最基本的形式。尤其在臺灣開發最早的臺南地區,一個庄頭二間、三間宮廟,已是司空見慣的現象。

這種傳統民間信仰的發展,關係著先民初到臺灣的心靈寄託。生活穩定之後,透過廟會活動的舉行,維繫著庄民間的情感交流,庄民互動則促使了社會的活化,而社會經濟活動更關係著宮廟發展與功能的轉變,三者之間環環相扣。

傳統閩南式大木結構的宮廟建築中,為了增加宮廟本身的華麗與氣度,各式各樣的裝飾諸如泥塑、彩繪、木雕、石雕、交趾、剪黏等等,缺一不可。在這些裝飾中,石雕、木雕、彩繪都是在建築本身的構件上加工美化。而泥塑、交趾、剪黏則純為裝飾作用。除增加宮廟的莊嚴與華麗外,更可藉由裝飾題材宣揚主祀神明聖蹟,透過歷史故事內容達到教忠、教孝的目的。也因為是純裝飾作用,只要在施做設計上不影響宮廟本身的主體結構,匠師們就有更大的揮灑空間。

基本上,從宮廟建築中剪黏裝飾的演變,即可窺見不同時代背景下,所呈現的特有風格,這些剪黏題材及材料的更迭,正是時代背景的真實寫照。在社會改變中,匠師們對環境所產生的感受,和當時社會中的意識形態,對匠師們產生的影響,透過彼此之間相互交流、傳遞,都會在創作過程中顯露出來。

 

第一節 何謂剪黏

剪黏用作裝置藝術始於中國大陸,當時在廣東潮州一帶的匠師利用當地盛產的陶瓷破片來美化建築,稱為「剪花」,這項工藝後來隨著唐山移民被帶來臺灣,成為臺灣宮廟建築主要裝飾之一環。

剪黏若從字面上來說,就是剪與黏兩個主要動作,也就是將各式各樣的陶瓷片、玻璃片,裁剪成需要的形狀,然後黏在已有粗胚雛形的泥灰表面。其實在這之前與之後都還有非常繁複的工作,從繪圖、製胚、選材、裁剪、黏貼、彩繪,完成後還需安裝在預定的位置,搭配完整的佈局、背景,如此才算完成。

01.png

剪黏藝術最初是作為交趾陶的代用品,由於交趾陶造價昂貴及低溫窯燒的作品容易損壞,加上當時窯燒技術欠佳,失敗率高,成品色澤不夠鮮豔,裝置於宮廟屋頂更經不起日曬雨淋。故改以交趾陶技法塑造初胚,再將各種剪裁成形的瓷片黏於灰泥表面,成為剪黏作品。

早期剪黏的做法是利用鐵絲依設計圖像作成骨架,接著用石灰、麻絨或棉花搗製成泥,施作時加上些許糖水,變成兼具黏性與可塑性的灰泥,再依作品所需形狀糊在鐵絲骨架,塑成人物、花、鳥等粗胚形狀。而後再選用碗瓷陶片,依所須形狀、顏色裁剪,黏貼於粗胚之上,最後由匠師修飾與細節彩繪,完成每個單體的作業流程。

02.png

這些經過繁複工序完成的剪黏作品,通常表現在廟宇屋頂及壁堵,屋頂大脊常見雙龍、七寶塔、財子壽等;壁堵則常綴以花鳥、有龍鳳呈祥、牡丹爭妍、家禽走獸和八仙等等。

03.png

 

第二節 剪黏的傳入

《漢記》云:「柏梁殿災後,越巫言,海中有魚虬,尾似鴟,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於屋,以厭火祥…」這應是古建築屋頂裝飾最早的記載。火災一直都是木建築最大的災難,為避免火災而將象徵能滅火消災的鴟魚安放在屋脊兩端的交會結點上,形成了具有特定象徵意義的裝飾。這種裝飾不僅沿用至今,在一兩千年的歷史過程中更為蓬勃發展,加上各地相互影響,使這種裝置藝術被用於屋頂及牆面的美化越發普及,而以中國南方建築最為明顯。

剪黏俗稱嵌瓷、亦稱聚饒、貼饒、扣饒,相傳其創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至今已有四百年歷史。剪黏是潮汕地區獨特的建築裝飾特色,因潮州楓溪、九村、高陂等地皆是嶺南重要的陶瓷產地,藝師發現大量廢碎的釉彩瓷片,可用以鑲嵌裝飾,美化建築,因而發展出特有的民間建築剪黏裝飾藝術。

初期的剪黏裝飾只是以一些碎瓷片拼貼出簡單的花鳥圖案,到了清代技術發展愈趨進步,出現專門燒製的低溫瓷碗,塗上不同色彩的釉藥,以供剪黏匠師使用。於是慢慢從平貼發展成浮雕、立體等各種表現形式,圖案也逐漸從簡單的花鳥樣式發展成繁複的構圖,由單純個體演變成有故事性的題材。這些剪黏就以廟宇、祠堂和民宅建築為主要裝飾對象。

剪黏題材廣泛,多以吉祥諧音圖案和章回小說等內容故事及龍鳳、走獸、花鳥、人物為主。常被裝飾在宮廟、祠堂和富貴人家的屋脊、垂帶、屋簷、照壁等處。屋脊正面多雙龍搶珠、雙龍護塔、財子壽三仙、八仙等題材;垂脊排頭則多為加冠晉祿、三國演義、封神演義及忠孝節義之故事人物等。

04.png

由於臺灣傳統建築大多為明末清初自閩、粵漢人渡海來臺所建,故在建築風格與樣式上大都承襲了故鄉的形式。草創初期,先民僅能使用價格便宜的灰塑裝飾屋脊,而後隨著經濟能力提昇,部分宮廟已有足夠財力,能用較貴的交趾陶、剪黏等建築裝飾,便開始招聘大陸匠師渡海來臺,從事宮廟建築相關工作。

據黃叔璥於清康熙54年(1715)《臺海使槎錄》記載:「水仙宮並祀禹王、伍員、屈原、項羽,兼列奡,謂其能盪舟也。廟中亭脊,雕鏤人物、花草,備極精巧,皆潮州工匠為之。」可見在這之前就有匠師來臺從事宮廟屋頂裝飾的工作了。

清末以後來臺的匠師均擅長交趾、灰塑與剪黏,皆能滿足宮廟建築上的各種需求。由於剪黏保有細膩捏塑工法,與陶片擁有的炫麗色彩,從經濟面來說,剪黏價格比交趾陶便宜,從製作面來說,保存期限久,製作相對簡便,因此傳入臺灣後,很快被人們接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