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學》電子報第224

節錄自《大臺南文化叢書─工藝文化專輯─臺南陶藝研究》,作者:周婉欣,第一章:溯源,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65月初版,頁24-39

 

第一節 臺灣陶瓷的演進

根據陳新上在《臺灣美術》第34期發表的〈臺灣傳統陶瓷發展簡介〉,將臺灣陶瓷發展依坯體性質與製作技術,劃分為4個時期,第一期是史前時期,以土器發展為重點時期、第二期為明清至1895年日本統治時期,以陶器為發展重點;第三期為日治時期至1970年代,開始發展石陶器;第四期為1970年至今,瓷器正式在臺灣成長。

第一期的土器發展時期即西元前4500年至3500年左右的大坌坑文化到西元1624年(明天啟4年)。因在此一時期,陶器的製作都靠手工,且技術及工具的應用並不發達,在成形及裝飾的技巧上,除了雙手捏塑,再以簡單的工具在胎體上刮、拍,再加上史前人類還沒發展到運用窯爐的技術,僅能採用露天燒製方式。因為燒成技術的限制且燒成溫度最高只到攝氏900度左右,此一時期的土器大多採有色土製作,成品則是沒有施釉的夾砂紅陶、灰陶、黑陶等,器形以罐、缽、壺、甕為主,器形表面的飾從粗繩紋、細繩紋到幾何紋都有。因為陶器的孔隙大,質地疏鬆易碎,燒成的成品還不能算是陶器,因而稱之為土器。

001.png

依據陳新上教授的歸納,臺灣原住民陶瓷也屬於土器。臺灣原住民中,除了泰雅族、賽夏族部落未出土陶器之外,其他的各原住族大都能夠製陶,但現今僅蘭嶼的達悟族人仍維持成年男子手工製陶的傳統外,其餘原住民也已經不再製陶。

第二期的陶器時代於1624年開始到1895年日人治臺為止。在此之前,中國的陶瓷發展製作技術已相當成熟,隨著中國沿海漢人來到臺灣,把當時中國的技術帶到臺灣來,帶動臺灣窯業發展。在此一時期,臺灣生產的陶器以瓦片及磚等建材、較為低階的日用陶器、製糖業使用的糖漏等,較精緻的陶瓷日用器仍以來自中國為主。

西元1624年,荷蘭人據臺,在現今臺南安平興建奧倫治城,3年後改名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為建城需求,便雇用中國沿海工匠來臺燒磚。1662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臺灣進入鄭氏時期,《臺灣外記》寫道「以諮議參軍陳永華為勇衛…歷南北二路各社,勸諸鎮開墾,教匠取土燒瓦……」;連橫在《臺灣通史》〈工藝志,陶製〉裡寫道「鄭氏之時,諮議參軍陳永華始教民燒瓦,瓦色皆赤」,都有臺灣漢人燒瓦的紀錄,而以鄭氏時期在臺南駐軍囤墾,臺南應該是漢人最早在臺灣燒瓦、磚等建材的地方。1796年(清嘉慶元年),南投開始生產帶釉陶器,1804年(清嘉慶9年),鶯歌開始有製陶業發展,都晚於臺南,但南投及鶯歌的製陶業後來都發展得比臺南好。

在此一時期,陶器的品質因燒成技術較進步,燒成溫度提高到攝氏1100度以上,陶器質地已明顯比土器時期大幅提升,孔隙已較少,雖然手工仍是主要成形方式,但已有簡單的轆轤等設備,此一時期已知要為陶器上灰釉與鉛釉,燒成後的陶器不會滲水,提高功能與應用範圍。而窯爐的應用在此一時期的陶器製程上已有相當明顯的進步,包仔窯、蛇窯是陶器時代主要的窯爐。

1998年,文史工作者在原臺南縣歸仁鄉看東村發現的歸仁窯遺址,經初步採擷,在殘存的窯體附近發現散置的瓦片、磚塊等建材;飼槽、椅鼓等日常用品及糖漏底座的圈形器等,這是臺灣在陶器時代一個重要的發展紀錄。

在陶器時代,臺灣陶器的發展在建材及日用陶之外,以寺廟裝飾為主的交趾陶為主,也在清代中葉傳入臺灣,臺灣的交趾陶藝師不只承襲大陸陶匠的製作技巧,更有一代名家葉王發展出獨特的交趾陶工藝美學。而葉王的作品以臺南學甲慈濟宮保存最多、最完整。

 

第二節 歸仁窯

荷蘭時期,臺灣開始有漢人受聘來臺燒磚的紀錄,而鄭氏時期陳永華教民取土燒瓦,開啟臺灣的漢人有規模地燒製磚瓦等建材,從史料與出土文物,可得到印證,窯業的發展不只與常民生活產生連結,更與臺灣早期的製糖產業發展息息相關,燒窯的成品則有瓦、磚等建材、再到日用陶器、製糖工具糖漏等等。

在陶瓷及民俗文物收藏界,許多人不只聽過「歸仁十三窯」,更是心嚮往之。早期,各界對所謂的「歸仁十三窯」窯址在哪?因為從來沒有在歸仁找到確切的窯址,外界說法始終莫衷一是,一直沒有定論。

1970年代,民藝收藏家吳國安開始追尋歸仁十三窯遺址。在此之前,日本人森下征夫跨海來臺收購醃漬醬物及釀造醬油的陶缸蓋子,引發一股熱潮,就在陶缸蓋子被蒐羅一空之際,民藝收藏界出現一批紅泥製的陶罐,緊接著又有各類紅泥製成的粿模、筷籠、椅鼓等物件,在民俗藝品市場流通且迅速成為收藏家追尋的標的物,引起吳國安注意,並進而決定探究來源。

吳國安從1970年起就穿梭於歸仁、關廟等地尋找歸仁十三窯窯址,期間又歷經遷居臺北、出國旅行、研究及蒐集陶藝品,直到198299日在歸仁鄉看東村東側發現歸仁窯古窯址,當時古窯址還有完整的燒火口,紅磚柱子,且據吳國安多次實地踏勘,窯址非但不只13座,應該超過20座以上。當時,吳國安曾陷入到底要不要發表尋獲歸仁十三窯古窯址的糾結中,擔心發表後,引起各方人士覬覦、偷盜;若不發表,又憂心任憑古窯址隨時間一點一點消逝而消失,至1998年前後,得知當時的臺南縣文化局開始調查歸仁窯,且文史工作者視歸仁窯為臺灣漢人燒磚起源,吳國安依舊憂喜參半。

依吳國安推論,歸仁窯鄰近牛稠子文化遺址,且遺址出土的陶器形制,窯的構造不像包仔窯、蛇窯或四角窯,應是因應燒窯目的而產生的另一種窯爐形式。因此,吳國安推斷,歸仁窯應是西拉雅人所設。而從窯址的燒口火大小,他也推測,使用的燃料雜,燒造品品項涵蓋建材、椅鼓、菜橱腳墊、罐等,吳國安提出,歸仁十三窯實際應是「歸仁雜燒窯」,所謂十三,有可能是坊間商業用語。

1998年,當時的歸仁仁壽宮因籌備成立文物陳列室,透過時任臺南縣立文化中心博物組組長謝素月,聯繫研究歸仁十三窯多時的南瀛文化研究員暨文史工作者鄭文彰,鄭文彰在現今歸仁區看東里、龍蝦潭過溝仔等地,發現「疑似歸仁窯」廢棄遺址,並在遺址周遭發現許多日用品及磚、瓦破片,引起外界關注。

002.png

為了進一步研究歸仁窯遺址的範圍及歷史,臺南縣文化局委託鄭文彰與白荷陶坊負責人、陶藝工作者林文嶽、文物收藏家林孝璋,前往發現窯場殘跡的歸仁看東村龍蝦潭過溝仔的現場,進行田野調查,訪談地方耆老,透過在現場所發現的廢棄窯場散落的器物及破片,並前往安平古堡等地進行比對,費時3年完成《疑似歸仁窯遺址探勘及歷史調查研究─第一階段報告書》。

鄭文彰等人推測疑似歸仁窯遺址應是鄭氏在臺時期的諮議參軍陳永華「教民燒瓦」的所在地。從歸仁窯出土的陶器殘件看來,當時陶器燒成溫度不高,燒製品質儘管不是很精細,而且多是就地取得的土方直接製成土胎入窯燒造,採集到的標本幾乎都是原始、沒有上釉的紅陶,不論是磚、瓦建材、菜櫥腳墊、動物飼槽及糖漏等,都是常民生活中極其常見的生活器物,顯現陶器在當時已是一般百姓生活中相當尋常的日用品。

再者,經由鄭文彰等人研究,從出土的瓦片、磚、糖漏等容器發現,可以確信歸仁窯燒成品與臺灣早期的製糖產業與建材製造業發展史均有很深的關連。依鄭文彰的推判,歸仁在鄭氏時期隸屬萬年縣,疑似歸仁窯遺址周邊發現的破片等出土破碎陶片,有大量的古早磚、瓦等建材,以建材來說,為免長途運輸造成損壞或增加運輸成本,以就近興建窯場燒窯較為經濟,這也是出於現實考量。

鄭文彰為研究疑似歸仁窯遺址,找遍臺灣陶瓷史,從漢人移民製陶時期的磚瓦燒製深入研究,據他比對歷來的相關研究、紀錄及親自投入田野調查結果,在《疑似歸仁窯遺址探勘及歷史調查研究─第一階段報告書》中,對照《熱蘭遮城日記》書中記載,荷蘭時期為興建城堡、教堂、牧師及長官宿舍,自大陸雇工匠來臺燒造石灰磚、紅磚,但荷蘭人大量使用並燒製紅磚,卻未燒瓦,當時,瓦片自中國廈門沿海進口至臺灣。

到了鄭氏時期,陳永華教民燒瓦,為大量生產,於是設置窯場,燒瓦的技術在臺灣傳開,當時,歸仁窯雖已可燒製紅瓦,但質地較細緻的日用陶瓷器,仍來自中國大陸,明永曆19年(1665),臺灣已有燒瓦技術;清朝康熙25年(1686),臺南已有瓦店的紀錄,清朝中葉以後,臺灣製陶業才有較為明顯的進展。

日治時期,臺灣窯業發展集中在南投、鶯歌、北投、苗栗等地,臺南歸仁雖也有生產,但數量及品質均不及前四處,歸仁窯遺址出土的磚瓦、民生用品等器物,均為常民使用的生活用具,時間應為清代中葉至臺灣光復前為主。

磚瓦的燒製與發展,可以說是臺灣磚燒產業的起源,磚瓦在臺灣400多年來的歷史裡,以實用性及功能性的建材角色出現於常民生活中,在這個階段,產品的藝術性並未受到太多重視。

臺灣在荷蘭時期,就有輸出白糖對外貿易的紀錄,當時,鹿皮與砂糖是兩大主要商品,明鄭時期,稻米及甘蔗是兩大農作物,製糖業的發展在明鄭前期仍興盛,後期漸式微,到了清朝時期,臺灣的製糖產業以私人經營的糖廍為主,糖漏的使用已很普遍。日治以後,在臺發展新式糖業,糖廍反倒式微。歸仁窯出土的糖漏遺物,正好印證臺灣早期的製糖歷史。

003.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