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學》電子報第225

節錄自《大臺南文化叢書─工藝文化專輯─臺南陶藝研究》,作者:周婉欣,第二章:交趾陶,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65月初版,頁48-54

 

交趾陶原本是中國南方傳統建築及廟宇常見的裝飾,在清初傳至臺灣後,在臺灣的發展超越中國大陸,尤其在融合臺灣的地方特色後,已形成臺灣獨特的交趾陶工藝美學。一尊尊佇立在廟頂的廟尪仔,或演繹著七俠五義的傳統故事,或以靈動的神韻傳達神尊給凡人的祝福,寺廟建築因為有了交趾陶的妝點,在神威顯赫之餘,更形成「臺灣廟宇屋頂上的藝術」。

交趾陶結合建築裝飾、戲曲文學、捏塑、雕刻、繪畫、釉彩及燒陶等技術,常見的作品以歷史故事、民間傳說、戲曲、博古圖為主。臺灣交趾陶發展重鎮以嘉義地區為主,「一代宗師」葉王即出生於諸羅打貓(嘉義縣民雄鄉),因技術精湛,應聘至臺南佳里金唐殿、震興宮及學甲慈濟宮參與修廟整建工程,在慈濟宮留下249件交趾陶作品,是臺灣重要的文化資產,慈濟宮也是為國內目前保留葉王作品數量最多的寺廟,並設有「葉王交趾陶文化館」典藏大部分的葉王作品,成為國內研究葉王交趾陶的寶庫。

01.png

交趾陶的發展雖然源自寺廟裝飾文化,歷經2300百年來的時光流轉,釉藥配方與燒窯技巧都有明顯的進步,交趾陶的應用早已不再侷限於寺廟及傳統建築,隨著當代創作者的投入與推廣,已經開發成民藝品及文創產品。再者,在古老的技法之外開創新局,也讓交趾陶從原先的「廟尪仔」,透由創作者的巧思與工藝傳習,在忠孝節義之外,更多了與時俱進的造形變化,與氣韻生動的工藝技術。

 

第一節 臺灣交趾陶的發展與流派

交趾陶是低溫彩釉軟陶,主要用於廟宇屋脊、壁堵的裝飾,其製作技術可推溯至漢釉綠及唐三彩,配釉受江西景德鎮、山西琉璃及西方傳至中國的珐瑯彩影響,明、清時期在中國的廣東、福建等地相當流行。清初,開始有中國交趾陶工匠獲聘來臺,道光中葉以後,大量漢人移民來臺,興築寺廟、宗祠的需求增加,廣東、福建的交趾陶匠師紛紛跨海來臺參與建廟裝飾工程,帶動臺灣交趾陶的發展。

臺灣早期民間通常以「廟尪仔」、「細仙尪仔」、「淋搪仔」、「交趾尪仔」形容交趾陶裝飾。日治時期,日本人認為嘉義地區燒製的低溫彩釉陶器與中國大陸廣東的交趾燒很類似,通稱為交趾燒,沿用至民國70年代,才正名為交趾陶。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系接受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委託,2014年完成《學甲慈濟宮葉王交趾陶古物文物價值之調查研究計畫》結案報告,把交趾陶自中國大陸至臺灣的發展,區分為5個時期,分別是禮聘潮州與泉州師傅來臺期、本地師傅萌芽時期、交趾陶工藝極致發展時期、交趾陶本土多元風格時期、戰後本土藝師活躍期。

禮聘潮州與泉州師傅來臺期,約在西元17151835年,即清初到清道光中葉,此時期為廣東潮汕與福建泉州的交趾陶工匠來臺參與寺廟、宗祠工程裝飾,尤其在清代中葉以後最為風行。

本地師傅萌芽期則在西元18351895年,即清道光中葉至清光緒21年甲午戰後,此一時期因清廷對臺海禁大開,中國移民大量來臺,移民為渡過黑水溝,請來神尊隨行保平安,到了臺灣落地生根,加以經濟逐漸穩固後,相繼建廟供奉神明,大戶人家更設置宗祠,中國廣東、福建的交趾陶工匠紛紛來臺。起初,製作交趾陶的原料都自中國大陸運來臺灣,後來逐漸改用金門生產的土料。此時,臺灣的匠師也開始展現自己的特色,一代名師葉王,即是此一時期的代表人物。

交趾陶工藝極致發展期約在18951920年,即日治初期到民國9年,經由前兩期的醞釀與萌發,臺灣的交趾陶發展在此一時期進入百家爭鳴時代,加上寺廟建築趨向經緻化,且中國移民來臺初期興建的寺廟也開始重新修整翻新,交趾陶的運用變得更加普及。此一時期,中國的交趾陶名匠如泉州柯訓、蘇陽水、郭天來、廈門洪坤福來臺,其中柯訓、郭天來、洪坤福都具備交趾陶與剪黏的專長,對臺灣寺廟裝飾的影響深遠。

本土多元風格時期(西元18951978年間,即日治初期至民國67年間),以及戰後本土藝師活躍期(19451970年,即臺灣光復至民國59年),在太平洋戰爭結束後,交趾陶在臺灣的發展已形塑出屬於臺灣本土的特色。日本統治臺灣時,初始的箝制措施引發臺灣人民的反抗,雙方衝突不斷,後來在宗教上採取較不干涉的策略,寺廟建築與宗教活動得以持續發展,此時有中國交趾陶工匠來臺,本土也有臺南洪華、葉鬃(洪華與葉鬃也都具備交趾陶與剪黏專長)、王石發等匠師漸漸嶄露頭角,形成交趾陶發展的極盛時期。不過,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對臺的皇民化政策,讓臺灣的宗教活動大受影響,交趾陶工匠甚至被迫需轉業才能餬口,一度造成技術傳承的斷層。至太平洋戰爭結束,臺灣百廢待舉,在戰爭中受損的寺廟重建,交趾陶工匠重新回到本業,製作交趾陶。1949年國民政府來臺,海峽兩岸交流嘎然而止,臺灣本土交趾陶工匠相繼崛起,此後,臺灣的交趾陶風格經由早前中國匠師傳承的養分,與本土前輩交趾陶藝師的承先啟後的影響下,形塑出臺灣特有的交趾陶文化。

臺灣交趾陶來自中國大陸廣東潮州、福建泉州工匠,交趾陶的流派也分潮州派與泉州派兩大系統,潮州派以葉王最有名,泉州派以西元1900年自福建泉州來臺的柯訓、1910年來的洪坤福師徒為主要代表。其後,這些當時知名的匠師又各自發展出葉王系統、洪坤福系統。而根據葉王與洪坤福的施釉特色,葉王以寶石釉出名,洪坤福承襲柯訓的水彩釉技法,因而也分成寶石釉的葉王系統與水彩釉的洪坤福系統。

葉王是臺灣本土最有名的交趾陶名師,父親葉清嶽自福建漳州來臺,定居今嘉義民雄,葉王曾跟隨父親習陶,並跟隨廣東匠師學習捏塑及施釉技巧,因此葉王的作品特色也被認為融合福建泉州派技法,並加入廣東潮汕特色,再加入葉王個人的巧思,形成前所未見的特殊風格,葉王作品以精巧細膩,氣韻生動著稱,日本政府曾在1938年將葉王作品送往法國巴黎參加萬國博覽會,獲得「東洋國寶、臺灣絕技」評價。

葉王作品不僅取材豐富,造形更著重細節處理,而在釉色的運用上,他使用的釉料溫潤典雅,呈現出寶石般熠熠生輝的光澤,有寶石釉之稱,他所燒製的「胭脂紅」釉色,帶有清透亮麗又極其典雅的紅色,至今無人能出其右。而葉王的作品以學甲慈濟宮保留最多,臺南市政府文化局並與慈濟宮合作,設立葉王交趾陶文化館典藏葉王的傳世之作。

02.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