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學》電子報第239

節錄自《大臺南文化叢書城鄉風貌專輯臺南博物館》,作者:左美雲,第一章 臺南‧博物館的起源與光大: 典藏母親記憶的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77月初版,頁37-49

 

第三節 典藏母親記憶的臺灣歷史博物館

  臺灣從 17 世紀的大航海時代,以「大員」之姿初登場,四百年來發生過無數的故事,愛的、恨的、高興的、悲傷的、泰山重的、鴻毛輕的,或深或淺的,全都刻劃在「臺灣」這塊土地上,以及所有臺灣人的心裡。如果臺灣是母親,那麼蒐藏臺灣大大小小、或完整或破碎記憶的臺灣歷史博物館,正在說著動聽的故事,屬於臺灣的故事。

一、臺史博、國臺博、史博館 哪裡不一樣?

  臺灣有三座博物館的名稱相近: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串起來念彷彿繞口令,有什麼不一樣嗎?國立歷史博物館簡稱史博館,地點在臺北市南海路,以展示中國歷史為主,部分文物來自中國大陸的河南博物館;國立臺灣博物館位於臺北市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建於日治時期,前身為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全名為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附屬博物館),是臺灣現存年代最久遠的博物館;年紀最輕的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是唯一在南部的小老弟,2011 10 29日起開館營運,蒐藏展示臺灣的歷史和民俗。

二、建築特色

  臺灣歷史博物館位於臺南的安南區,整個園區佔地 20 公頃,四百年前是臺江內海所在,臺史博奠基於此,就地理位置來說,有著承先啟後的意義,園區後方一座海拔 22 公尺高的小山丘「希望」,丘上的雀榕就叫希望之樹,有「安南第一高峰」的稱號,在此登高遙想當年臺江風雲,很有歷史感。臺史博從發想到完成歷經 20 年,量身打造的建築特色獨具,包含「渡海」、「鯤鯓」、「雲牆」及「融合」四大主題,設計師簡學義也是鶯歌陶磁館的設計者,因此兩館有一些共同的設計元素在其間。建築外觀上融合了漢人的紅磚合院、原住民的干闌及石板屋的建築語彙;前庭廣場的水池是臺灣先民橫渡黑水溝的意象,穿越兩側水池的之字形「渡海步道」,人們行走其間,上升又隱沒,從遠處觀看,景象十分有趣。

   歷史博物館.JPG

三、常設展「斯土斯民」

  二樓的「斯土斯民常設展」是全館精華,世界地圖高高懸掛著,全區面積 1300 多坪,採用文物展示及擬真造景交叉運用的展示手法,再加上人物模型及多媒體影片,講述臺灣人與土地的故事,讓這趟歷史之旅,處處充滿驚奇與感動。

  展場中最大陣仗的當屬王爺及媽祖出巡的陣頭,媽祖及王爺為臺灣人民兩大信仰,每逢祭典熱鬧非凡,鑼鼓喧天,不論是轎班還是八家將,蠟像人物刻劃細膩生動,引人入勝,隊伍最前方的報馬仔戴著斗笠及黑框眼鏡,敲鑼前導,很有喜感,是參觀民眾最愛拍照的熱門人物。一比一的人物尺寸,數量眾多,氣勢驚人。

  史博館2.JPG

    臺史博從籌備至今,共累計約 300 位民眾捐贈近 2 萬件文物,內容包羅萬象,包括:履歷、書信、證照、獎狀、日記、手稿、照片、圖繪及生活器具,館方從中挑選出具有特殊性、或具代表性的文物展出,像是臺南的金泉成雜糧行的家族文物、結婚照、縫紉機,助產士林龔添根的證書和助產器械、精雕細琢的紅眠床、竹編嬰兒搖籃、早期婦女生產用的木製生子桶,國民美術畫家謝招治的文物、日籍舞蹈家李惠美的獎牌、照片及舞衣,每一件物品都訴說著臺灣的曾經發生過的事、存在過的人,物質讓歷史活了過來。

  史博3.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