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學》電子報第241

節錄自《大臺南文化叢書─城鄉風貌專輯─臺南府城古井誌》,作者:曾國棟,第二章第一節 古井與臺南府城的歷史,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77月初版,頁14-21

          井是鑿地取水的深穴,凡是人煙曾經聚集過的部落、村庄、市街、城市,都會有水井的的遺跡。對於人類來說,清潔而穩定的水源是人類定居生活的必備條件。為取得水源,人們往往逐水而居,並在生活經驗中發現鑿井以取水,可獲得更清潔的水源,於是相繼開鑿家中的私井,或聚落、寺廟的公井,古井成為記錄先民生活與蹤跡的地標。古往今來,多少歷史的傳承,地理的滄桑,人文的演變,都隱含其中;古人有謂「改邑不改井」認為村落雖有遷移,但水井不會改變,每日汲取不會減少,泉水注入不見增多,來來往往的人們都仰賴井水為用;古井歷經聚落、城市的歷史變遷。

第一節 古井與臺南府城的歷史

     檢閱文獻史料,原生活於臺南的西拉雅族社群,並無鑿井取水的記載,臺南有水井的開鑿,始自荷蘭、漢人來臺之後。清領時期以前府城內各街坊及城外各聚落的民生用水,多鑿井儲水,井水為居民生活的泉源。臺南府城六區現存古井數量(參見表2-1),以分佈點而言,中西區27 口古井最多,其次是安平區 21 口古井  ;東區有5口古井,集中在德高厝;南區有15 口古井,集中在鹽埕、四鯤鯓、喜樹、灣裡等聚落;北區有8 口古井,分布在北門城垣內外;安南區為海埔地且開發較晚,所以只有4 口古井。

古井.JPG

          從古井的分布地點與開鑿時間來看,中西區與安平區的古井數量最多,清領時期以前所開鑿的古井也都集中在這二區,這二區正是臺南市最早開發,人口聚集的歷史核心區;東區、南區與北區等三區古井的分布地,也都是較早開發的舊聚落;古井的設置與臺南府城的開發史息息相關。由於井水大多含有鹽份及石灰質,而且不合衛生標準,對環境清潔及居民健康構成極大威脅,一旦疫病發生,蔓延不可收拾。日本治臺後,有感於臺灣環境衛生惡劣,將上水道及下水道建設列為治理重點,尤其以上水道自來水工程為首,日明治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聘請英國人威廉巴爾頓及其學生濱野彌四郎來臺擔任總督府衛生工程顧問技師,進行全臺衛生工程(水道)及水源調查工作,完成淡水、基隆、臺北、臺中、嘉義、臺南、高雄、鳳山及澎湖等地自來水調查設計工程。日明治43 年(1910)日人決定在臺南市創建自來水工程,臺南水道完工於日大正11 年(1922),設計者是濱野彌四郎,是日治時期最重要的自來水建設,改善臺南地區的飲水衛生,也徹底改變了臺南地區飲水供應,對臺南地區之經濟發展亦有相當的貢獻,深具時代意義。

古井2.JPG

        當時臺南市區內已相繼完成管線的埋設,但安平仍未設置自來水管線,住民所需的自來水,專賴水船運送,極為不便且影響衛生保健,阻礙安平的發展。所以在日大正13 年(1924)決議敷設鐵管,將自來水管線延伸至安平港。臺南市區及安平,在開始使用自來水後,井水的使用即日漸減少,鮮有再開鑿水井。所以現存古井中,日治時期的古井只有11 口;中西區有 3口,而忠義國小內「成功泉」是原臺南神社外苑的泉水座,不是飲水需求而開鑿的水井。南區有8 口,安平區 2 口,安南區 4 口;南區與安南區這二區當時尚未裝設自來水管線,在日治時期仍鑿井取水,所以多為日治時期的古井。中西區與安平區雖已有自來水,但有些民眾仍習慣取井水,在興建宅第時,部分屋主仍會鑿井以備不時之需,所以仍有日治時期的古井。

          民國47 年(1958)完成南區喜樹、灣裡等地的給水工程,民國57 年(1968)完成安南區的給水工程, 隨著自來水的普及,藉由鑿井取水的方式也日漸減少,所以現存民國時期的水井   僅查列南區2 口、北區 4 口,計有 6 口,其鑿井時間多在自來水給水工程完成前後。臺南府城各區居民,清領時期以前皆取井水為民生日用水,日治時期之後基於衛生健康考量,自來水普及,改變居民取水方式,鑿井的情形日愈稀少,尤其是先舖設自來水管路的中西區最為明顯。

古井3.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