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文摘]麻豆古港考古試掘[1]

本文摘錄自劉益昌,〈台南縣麻豆鎮水堀頭遺址試掘及其意義〉,收錄於《南瀛文獻》4輯,94年9月號。

--

前言

麻豆為早期台灣史上重要的聚落所在,是曾經濱臨倒風內海的港口。現今該地有水堀頭遺址一座,露出地表的部分為糖水、糯米汁混入牡蠣殼灰沙混合搗製的人工三合土遺跡;關於其作用,過往有吳新榮先生所提的清代水利工程「壩頭」說、民間流傳的「墓道」說,以及港道說。本次考古試掘即為了釐清此問題而發。

遺址概要

遺址位於台南縣麻豆鎮市區東北,北為致遠管理學院,南側由176號道路與麻豆總爺糖廠分隔開來,耆老稱之為龍喉,有著許多風水傳說與相關遺跡;挖掘地點則在其西的果園內。地方相傳此地早年繁華,為過去「後牛稠」聚落的所在地。


水堀頭相關位置圖。圖片來源

龍喉一景。圖片來源

試掘坑位與地層堆積

這次的試掘探坑有兩個,分別緊靠遺跡的南北兩側,面積1.5╳2平方公尺,編號為TP1與TP2。而主要的發掘坑為一號,深度超過3公尺,其地層堆積由頂至底分別說明如下:

表土層厚約20~40公分,為黃褐色沙土層,土層夾雜腐化的有機質碎屑及青花瓷、硬陶等文化遺物,為晚近堆積與農作干擾的情況很明顯。

堆積土層厚約60~120公分,也是黃褐色沙土層,有少數文化遺物、三合土碎塊、大量的貝殼碎屑出土;底層發掘到的三合土結構一側且發現「熙寧元寶」銅幣一枚。

文化層又可分為兩層;L3a層在上,厚約20~30公分,主要為暗灰黃色黏土層,中間的沙土層可能為流水所帶來。紅磚、鐵器等文化遺物,獸骨、種子等生態遺留相當豐富,灰坑內且有火燒過後的厚層木炭遺跡。其下的L3b層厚約30~50公分,土層與L3a層相同,唯顏色較淡,出土遺物大減,人為活動的痕跡稀微。

水相沉積層厚約80公分,為暗青灰色黏土層,文化遺物、生態遺留等的出土也很豐富,且常見保存良好的大件器物。

遺跡

遺跡包括三合土與灰坑結構。三合土結構疑為古碼頭遺跡,為一由西向東傾斜的漏斗狀凹槽,長約9.8公尺,西端寬約4.9公尺,東端寬約4公尺,兩邊槽壁高約0.6公尺。遺跡製作的方式是所謂的版築,兩邊以木板固定,當中將貝殼、黑糖、糯米、黏土、瓷器、磚塊等碎片參和槌碾,凝固後取走木板而成。由出土的大量貝殼碎屑可知此結構為現地製作的。結構之下有約厚140公分的一次性堆積土層,且經過夯實,應為三合土結構的基礎。

灰坑位於地表下約110公分處,出土遺物豐富,可能為堆置廢棄物的場所;其部分結構位於底層的水相沉積層,可能意味著廢棄物是從陸地一直堆到了水域。(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