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文摘]西拉雅的信仰與祭儀[1]

摘自2007年3月28日,台南縣政府所舉辦「西拉雅平埔文化教師研習活動」中段洪坤講師演講講稿〈西拉雅信仰祭儀釋疑〉。

--

西拉雅信仰演變

西拉雅人是「拜壺」的民族嗎?在西拉雅人的信仰中心「公廨」中,可以見到擺著的瓶瓶罐罐供人膜拜、祭祀;在外人看來,便有了如日本學者國分直一所謂的「祀壺之村」、成大石萬壽教授「拜壺民族」等等這類的觀察。但在作者自身的族裔經驗當中,容器中所裝的「水」才是信仰寄託的所在──實際上裝水的容器形式不拘,甚至能夠更換。而從史料記載中我們可以得知,「…一盛清水之壺及汲水之茶杯,此為一切污穢中清除靈魂之目的」(Candidus,《福爾摩莎島要略》)、「…以椰殼盛水供奉祖先靈魂沐浴之用」(C.E.S,《被遺誤的福爾摩莎》);這就意味著能夠洗淨善靈、祖靈的「水」在西拉雅人信仰中是極為重要的,而這種盛在容器中所謂的「向水」,甚至被認為具有治病、驅魔的功能。儘管如頭社部落的祀壺會裹上一層紅色的「官衣」,吉貝耍的阿立矸在祭典時會掛上金牌,但這是受漢文化影響所致。

早期文獻中關於西拉雅所奉祀神明的資料有限,僅荷蘭傳教士Candidius、蘇格蘭人David Wright紀錄下了當時西拉雅人信仰的13位男女神衹。後來直到日據時期,在日本學者國分直一《祀壺之村》一書中才提到了「阿立祖」一名,並確認原語為Alid,其下另書一「祖字」;而在吳新榮的《北頭洋與飛番墓》中則提到了「阿立祖」為祖靈之意,是如西方上帝般的最高神。潘英海教授則在1974重訪國分直一調查過的村落,認為「阿立」是某個祖先的名字,並且將廣泛收集到的各路神明分成三類:第一類如「太祖」、「老祖」、「開基祖」等,由社群所共同祭祀;第二類如「阿立祖」、「阿立母」等,為私人家傳的祖靈;第三類如「向缸祖」、「向公」等,是尪姨法力的來源。而在作者最近的觀察中,台南縣幾個具代表性的西拉雅部落裡對神明的稱呼又有不同,如頭社稱「太祖」、吉貝耍稱「阿立母」、北頭洋、番仔田稱「阿立祖」、六重溪稱「太祖五姐妹」。

當代西拉雅神明與荷蘭時代的不同,以及其中的演變如何,由於資料的缺乏,並不明朗;但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漢人的民間信仰對西拉雅人認識其信仰的方式有很大的影響。而各社群在遷移與重組時掌控信仰的尪姨也可能提升祖靈的地位(從私家到社群性的)或者喪失原本的社群性祖靈。

關於西拉雅信仰中的神職人員,傳教士Candidius曾提及名為Inibs的女巫。《巴達維亞日記》中則提到了「僧侶」以及「教堂」,似乎本來也有男巫。在清末的《安平縣雜記》中則已將女巫稱為「尪姨」,此稱呼沿用至今;而在今天西拉雅祖靈信仰與漢人民間信仰混合的情況下,也出現了諸如「乩童」、「桌頭」等稱呼。

西拉雅公廨

公廨為西拉雅人祭拜祖靈的場所,西拉雅語稱「kuwa」。「公廨」一詞則是沿用了早期漢人通事辦公處所的稱呼,此處同時也是西拉雅的青年會所與會議場所。

早期的西拉雅公廨為茅頂竹屋,民國以後由於政府在寺廟登記時無此分類,許多公廨都被改建為民間信仰的寺廟形式。今天重建的公廨有些(如六重溪)稍稍恢復了原來的形式。公廨當中擺著各式各樣的祀壺,都插有澤蘭、香蕉葉等等綠色植物,各部落對這些植物的意義解讀不同。公廨的一角通常還有個裝水的「向缸」,裡頭為作過的「向」(法術)的「向水」,供民眾飲用,可保平安或治病。在頭社、吉貝耍、番仔田還可見到祀奉的豬頭殼;早期這是狩獵所得用來供奉祖靈的祭品,現在已演變為神靈的部下。在公廨中由於受到外來宗教的影響,也可見到香與金紙等祭品,但檳榔與酒則是一定不可或缺的。


公廨與其中祭祀的罐矸。。圖片來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