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文摘]南台灣平埔族群之擴散與遷徙

摘自2007年3月28日,台南縣政府所舉辦「西拉雅平埔文化教師研習活動」中洪麗完教授講稿〈南台灣平埔族群之擴散與遷徙活動(1600-1900):以八漿溪與二層行溪間為例〉綱要。

--

最早的台灣人出現於五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而大約始於七千年前、大坌坑文化的出現,則是新石器時代遍布太平洋、印度洋的南島語族大遷徙的一部分;這個新石器時代的源頭也是持續至17世紀台灣各個文化族群的淵源,而這些原住民的生活領域即為其務農、漁獵的活動領域。在進入了歷史時期之後,荷、漢等異民族的進入則大大影響併重劃了原住民的生活領域。

此種影響以八漿溪(今八掌溪)與二層行溪(今二仁溪)間的嘉南平原為例,原本平原、海濱、山嶺丘壑間無所不在的原住民,在漢人進入墾殖後不斷的往漢人社會的邊區移動;漢人造成的遷移壓力也由直接承受的原住民部落轉嫁到其他部落上頭,像是新港社便侵入了大武壠社在今天台南縣左鎮鄉,以及魯凱族下三社在今天高雄縣內門鄉的生活領域;而大武壠社則侵擾了清代的內優六社(南鄒族的四社生番、阿里山番簡仔霧、魯凱下三社的墩仔、芒仔社)在今高雄縣甲仙、山林、六龜等鄉的生活領域。

此種影響的另一面則是平埔族部落間以及其內部社會網絡的強化。在荷蘭人勢力進入之前,部落本身為原住民自身認同的對象,部落間維持有種種對立乃至征戰的關係,如新港社與麻荳、目加溜灣為世仇,蕭壠社則為此兩者間的騎牆派;大武瓏、諸羅山也與麻荳不合,麻荳社且曾侵入虎尾壠社。而在荷蘭統治時期,荷人引入的教會學校以及語言教育、地方集會制、贌社制等等,以及明鄭、清領時期設置的社學、(跨)部落的公職人員、餉稅制度等等,使得跨部落的共同遷徙、共同混居於新的生活領域等活動得已進行;而1790年代清朝的番屯制度也是以此種關係的開展為前提。

本文考察的部落遷徙活動包括西拉雅族(Siraya)的麻荳、新港、蕭壠、目加溜灣、大目降、大武壠社群(Taivoan,清代的四社熟番)、洪雅族(Honya)的哆囉嘓社。本文雖以八漿溪、二層行溪間的平埔部落為考察對象,但此區域間的部落如新港社、大武壠社都曾遷徙至今天的高雄、花東地區,因而上述地區也會論及。史料來源包括方志、古文書、日記、遊記’戶籍舊簿等等,期望能建立並釐清新舊社的位址及各社的播遷情形,由此近一步探究播遷的趨勢與性質。以下列圖表說明各社新舊的分布情形。

新港社(1700-1900):


卓猴社(1700-1900):


蕭壠社(1700-1800):


蔴荳社(1700-1900):


目加溜灣社(1700-1900):


哆囉嘓社(170-190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