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張溪南,《南瀛老街誌》,南瀛文化研究叢書第11輯,南瀛地景文化專輯53,台南:台南縣政府,2007。

--

老街的構成要素在「老」(年代─時間)與「街」(區域─空間),至於要老到什麼程度、成何種規模的街面,才算的上是老街,這就見仁見智了。本書對於老街的定義,主要有四個參考點:一、有相當年歲者;二、有文獻查考者;三、有遺(古)蹟查對者;四、有重大的變革者。至於街的規模大小,雖然也是參考因素,但不是重要指標,因為隨著大時代與大環境的變化,有的興起,有的衰退,記得的、查考得到的、探訪得來的,只要曾經有街的事實和紀錄,不論大小,都可以列為本書所謂「老街」的範疇。

南瀛老街的分類可以《台南縣志》的兩河流域的分法作為基調,再擴充範圍,加上鹽水溪流域,並將古街及港街的因素抽離各另立一類,成為以下五類:一、南瀛古街;二、倒風內海舊港街;三、急水溪流域的老街;四、曾文溪流域的老街;五、鹽水溪流域的老街。

台南縣平原處因為早期乃平埔族聚居的大本營,漢人入墾後,雖然有不少平埔族被迫遷徙,仍有不少平埔族後裔被強勢的漢文化同化,形成一種由平埔族社過渡到漢人聚落的街鎮。所謂的「漢番涵化」的結果是平埔族人逐漸「衣如漢人」、「講漢語」、「讀漢書」,一步步被漢人同化。這時期所形成的街鎮有一個共通的特色:其街鎮中心都有一個或更多的歷史悠久的漢人寺廟,街鎮的發展就以廟口為中心,逐漸向外為擴展,歷久不衰。這些街鎮中以麻豆街最為典型。

台江內海淤填陸化後,原本的港汊因為失去航運的優勢,逐漸沒落,卻有些因港灣、河道的變遷所產生的新港口。日治時期大正9年(1920),日本在全台實施大規模的街區改正計畫,將台灣分為「市、街、庄」,台南縣有不少街鎮便是在這個時候經過街市重整,增建不少郵局、學校、公園、郡街庄役場等公共設施,引進混洋式的建築,甚至整個街面大規模重劃,為台南縣老街帶來另一種風貌。日治時期完成縱貫鐵路的修築,設火車站的地點因通便利而發展成新興的街市。民國以後,將日治時期的「市、街、庄」改制為「市、鎮、鄉」,台南縣的許多老街鎮成為大台南都會區與嘉義都會區的衛星城市,既不是鄉村,也不像是都市,成為鄉村與大都會間連結不可或缺的環節。

根據《台南縣志》卷一〈自然志〉對台南縣街鎮的起源與發展型態,都脫離不了鄉村都市的本質,認為最原始型態的街鎮應是一條細長的市街,最後才發展出一、S、T、Y字型的街面。不管哪種字型的街市,到日治時期街市重整之後,人口逐漸增加,商店與住宅倍增,街面逐漸擴張,都成為格子型的街市了。

老街的發展與演變是與其所在的地理環境、商業行為和人文活動有絕大的關係。作者將台南縣的老街劃分為四個階段來說明:一、舊港街時代;二、由平埔族社過渡到漢人聚落的老街;三、漢人擴墾潮所形成的老街;四、日治時代「穿新裝」的街市。舊港街時代的街市普遍的景象和建築為港灣、碼頭、媽祖廟、暗街、官道、驛站和閩南式的古厝、街屋,大都已毀壞不見,即使還殘留有一些古厝,也並非是十七、十八世紀時的建物,很難窺其堂奧。由平埔族社過渡到漢人聚落的老街原都是平埔族社的地盤,漢人先由贌耕進而建立拓墾的據點,再創建漢廟,以廟口為中心漸次發展,形成街市。漢人擴墾潮所形成的老街,台南縣不少聚落是因明鄭實施軍屯田,由設鎭之處或兵勇營盤所在地漸而形成,於是這些聚落的名稱,也就直接以營鎮名命之。日治時代「穿新裝」的街市,由於日人進行許多基礎建設,如交通幹線建設、街市鎭重整、糖廠的設立,促成沿鐵、公路幹線交通樞紐市鎮的快速成長。

● 南瀛古街
「噍吧哖」為平埔族語,意即「番薯寮」。噍吧哖街即今玉井街,早期為西拉雅族平埔族別支「四社平埔」(噍吧哖社、芒仔芒社、霄里社、茄拔社,統稱「大武壠社」或「大滿亞社」)的盤聚地。清康熙以後,漢人開墾的足跡深入玉井山區,雍正年間,原為平埔族的街庄逐漸為漢人所取代,「噍吧哖庄」遂發展為「噍吧哖街」,屬於山地貿易市集形的老街,位居山隘要津,是兵家必爭之地,故自古以來戰亂不斷,其中最慘烈的要屬日治初期的「西來庵事件」,主要發生地點在噍吧哖,又稱「噍吧哖事件」,因為主角是余清芳,也稱「余清芳事件」。余清芳不滿日本人的殖民統治,於大正4年(1915)連夜進攻噍吧哖支廳南庄派出所,焚燬官廳,8月22日被捕。日方認為能如此壯大,一定是受到當地居民的掩護,就在噍吧哖展開報復性的屠殺行動,並燒毀庄屋,逮捕近2000人,判處866人死刑,453人有期徒刑。此殘酷判決史無前例,在日本國內也引起議論,最終有95人被處決,其餘減刑為無期徒刑。

● 倒風內海舊港街
鄭氏部將何積善及范文章帶領部下(多為泉州人),選擇到鹽水一帶開發。鹽水以航運初興,利用倒風內海和急水溪河運直接和大陸諸海港貿易。《續修台灣府志》便形容當時的鹽水港街「商賈輳集,由茅港尾至笨港市鎭,此為最大」。19世紀中葉除了港道淤塞,航運受影響外,南台灣變亂頻繁,如康熙60年(1721)鴨母王朱一貴、乾隆51年(1786)林爽文、道光12年(1832)張丙之亂,鹽水屢遭池魚之殃,也是街市敗落的原因。其中以在鹽水附近的店仔口(今白河)起事的張丙之亂第一天就殺往鹽水,「一日破三關,二日殺府縣」使鹽水受創最為嚴重。1840年以後,鹽水街有一批惡霸嘯聚,勾結官府,魚肉街莊,於是商家寒心,紛紛關門,鹽水街每況愈下。1855年以後,鹽水更爆發大瘟疫(疑為霍亂),時間長達二、三十年,病死者每年都超過500人。由於當時醫學不發達,以為有惡靈作怪,地方仕紳決議請關聖帝君出巡壓境。從那時起,每年農曆正月13(關帝爺誕辰)晚上,全鹽水街附近20幾座神轎會齊聚關帝廟前,以鎭南宮的「周倉」為先鋒,出發繞境,所到之處,各家門前擺牲禮燒香膜拜,並燃放鞭炮,他們深信神威加上嚇人的蜂炮,必能驅走造成瘟疫的惡靈。近年,鹽水蜂炮結合元宵節,成為南台灣頗具特色的民俗活動。

日治時期,鹽水港淤塞日趨嚴重,水陸交通完全喪失功能,明治年間日人興建縱貫鐵路,原要經過鹽水並設站,地方人士恐怕破壞當地方風水,反對興建,最後將縱貫鐵路路線偏東轉往新營(時為明治34年,1901),兩地發展消長日愈明顯,鹽水逐漸喪失地方行政中心的地位。

● 急水溪流域的老街
急水溪是台南縣唯一專屬的河川,河道從古到今歷經多次改道,尤其白河到新營間變動極大。

新營街的發展在台南縣所有老街中算是「年輕」的。當鄭氏部將何積善率領部下開發鹽水港時,新營一帶仍為荒蕪之地,後來部分屯兵紛紛往內地墾殖,在本地開闢出一個新屯墾區,喚為「新營」,在鹽水的舊屯墾區便稱為「舊營」。日治明治34年(1901)將全省地方行政區域重新劃分,當時新營雖以發展為街,但仍然屬於鹽水港廳轄下。1901年縱貫鐵路線的新營火車站設立,1908年縱貫鐵路全線通車,為新營的繁榮開啟新頁。明治40年(1907)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在新營設立總社事務所,並建造糖廠,以製糖業為背景的新興街市應運而生,這是新營市街勃興最重要之關鍵,新營遂逐步取代鹽水港的地位。

由於東北面因鐵道阻隔及急水溪河道地形影響,遂往西南方向發展,由中山路連結復興路、延平路的倒Y字型街於焉形成。現中山路上尚保存有幾棟當初所建的洋式街屋,富田芳郎稱之為「大正型之代表的商店街」,興建的年代和新化老街約同時,屬輕傾「巴洛克」式的改良型「台灣街屋」。民國年間拓寬原有街道,民國83年(1994)新闢連結高速公路的外環道路長榮路完工,新營市街也逐漸由最早的中山路、復興路、延平路往外作格子狀連結,開展出今日的街容。

● 曾文溪流域的老街
曾文溪舊稱灣裡溪,流域貫穿台南縣中央,將台南縣分為溪南、溪北兩大區域,西拉雅平埔族五大社文明搖籃大多散佈在流域中。其河道及出海口曾有多次變遷,最大一次是清同治10年(1871)的暴風雨後,原由漚汪溪西北向注入倒風內海的河道,在今安定蘇厝附近轉而朝西南向,經溪埔寮、學甲寮,在鹿耳門注入台江內海,漚汪溪從此變為斷頭河,現稱為將軍溪。

蕭壠城堪稱台灣文獻記載中的第一城。台南縣佳里舊稱蕭壠(Soulang),意為「契約之地」,在荷治以前是西拉雅平埔族蕭壠社的大本營,社群分布在蕭壠河沿岸。蕭壠由屯墾區發展成漢番交易的街市,應在清康、乾年間。清雍正年間(1723-1735),蕭壠街日愈繁盛,東街麻豆街,北達佳里興、漚汪,南接西港仔港、直加弄港,位居府城北路西線的要衝,遂從安定西堡中獨立為蕭壠堡。清同治年間(1862-1874),原由漚汪溪出海的灣裡溪(曾文溪)改道,注入台江內海,加速蕭壠以南海濱的浮覆,蕭壠街離海濱愈來愈遠,水陸交通大受影響。

「蕭壠長麻豆闊」是反映早期蕭壠街與麻豆街型態的不同。麻豆街原本是一「S」型街面,日治時期街市改正,整建為一大十字型的市街,街面看起來寬寬闊闊的。反觀蕭壠老街,算是典型的一字街型,街面的發展是細長型的。

● 鹽水溪流域的老街
鹽水溪,由於主流本身千迴百繞,上中下游各有不同的名稱,且古今有異,在加上支流繁多,有必要先做一番釐清。對於鹽水溪水系概略了解後,有關於新化老街、新市老街的興廢和演變才有系統性的概念。

新化舊稱「大目降」(Tavokan),是西拉雅平埔族的社名,意為「山林之地」,也有寫為「大穆降」。在荷治以前本地也是平埔族的散居地,號稱西拉雅五大社之一,荷治時曾置牧師教化之。台江內海未淤填以前,在大目降有「洋仔港」,最早是荷蘭人用來和平埔族人交易鹿皮等山產的小商港。洋仔港在清領初期就已逐漸淤塞,喪失港灣功能,當時漢人聚落開始在今新化中正路形成市集,到清康、乾時代已經發展成大街市。新化街市集結的成因乃歸功於新化鎮的地理環境優勢,它位處山地與平原的交界處。山產與農產品都會集中在此交易,吸引大批人潮,街市日愈繁榮。中正路旁的大目降牛墟業逐漸成市,成為台灣早期4大牛墟之一。

新化老街的市集亦是從廟口開始,今中正路旁的朝天宮媽祖廟相傳創建於清嘉慶12年(1807),中正路未拓寬前,「媽祖間」就在路中央,市集在廟前,廟後是商街。新化老街最熱鬧的地方是當地俗稱「三角湧仔」處,就在今中正路與中山路交叉的十字路口。

大正年間,日本政府積極推動台灣現代建設,實施大規模的街市改正計畫,在台南縣,麻豆最早實施,新化繼之。而在新化最早的西式建築並不是日本官方所推動改建,而是開布行的林茂己先生。林家於大正10年(1921)請來專門蓋洋樓的匠師,由於秀面裝飾華麗,雕功細膩,鄰近商家便群起仿效,大約在昭和元年(1926)左右,西邊整條街就由民間自行改建完成。東邊街由農會提供無息貸款「兩千圓」改建,昭和12年(1937)整個東邊街才全部改建完成。

民國84年(1995)日治時期改造的新化街洋樓經不起歲月的摧殘,新化鎮公所開始著手規劃新的都市改造計畫,擬拆除重建老街的建築,將街道由12米拓寬為15米,於是中山路兩旁的洋樓就這樣被拆除了。這時學界開始為保存老街的珍貴建築發聲,由成大建築系王明蘅教授首先為新化老街請命,地方文史工作者也陸續加入搶救老街行列。民國88年1月25日由鎮公所舉辦第二次「老街再發展保存與拓寬研商協調會」公聽會,確立新化老街(中正路段)獲得保存與再造的命運。



新化老街巴洛克建築。圖片來源



會以河流為分類依據,乃著眼於先民拓墾的足跡依循著溪流的演變;老街的興衰,往往與河道的變遷息息相關,河流與老街實具有相互依存性的緊密關係。而聚落與街市的興衰,不外乎交通與產業這兩大因素所左右,是其可循脈絡。時間仍然不停的在推移,未來很快會成為現在式,新的老街會形成,舊的老街會消褪,老街永遠也道不盡、寫不完。逝者已矣,來者可追;老街會愈老,若不即時記錄其「容顏」,年代一久,恐怕會愈模糊,最終消失在歷史洪流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