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瀛學》電子報第94期[學術文摘] 南瀛老街誌(七)

摘自張溪南著,《南瀛老街誌》,南瀛文化研究叢書第11輯,南瀛地景文化專輯53,台南:台南縣政府,2007

‧學甲老街
學甲在明鄭以前是西拉雅族生活的地方,其名是由於「學甲社」而得來的。到了明鄭時期,由於採取禁止混圈四大社(新港、目加溜灣、蕭壠、麻豆)土地的政策,因此處在灰色地帶的學甲就成為明鄭官兵大量湧入的地區。也迫使原住於此的平埔族民往內陸遷移。至康熙時期,學甲將原本只是草庵式的慈濟宮改建,於是人口逐漸聚集、商家開始設店,於是學甲地區便漸趨繁榮。而後到民國57年時,升格為學甲鎮並延續至今。

對學甲地區貢獻最大的人首推日治時期的陳華宗,昭和10年(1935)陳華宗上任之初,旋即制定了學甲都市計畫的藍圖,並在隔年開始施行,其中最重要的共分成四點:開闢與拓寬道路、遷屋拆屋、換地、興建公共設施。而學甲地區也因陳華宗大力推動這些政策,使得市容煥然一新,直到現在,整個學甲市容仍不脫他當初的規劃,甚至還有「華宗路」、「華宗公園」等紀念他的街道、公園,可謂是開發學甲地區的大功臣。

學甲地區最著名的景點乃被列為縣定古蹟的慈濟宮。慈濟宮大約建於康熙40年,其中在咸豐10年與昭和4年(1929)歷經兩次重大的整修,也因如此才使慈濟宮被列為縣定古蹟。咸豐10年那一次整修是特別聘請交趾陶大師:葉王,花了2年時間創造許多交趾陶作品並裝飾於慈濟宮各處;昭和4年(1929)則聘請剪黏大師:何金龍作壁堵的整修,以亮麗、金碧輝煌的剪黏取代因年久而破損的交趾陶裝飾,慈濟宮內因保有這兩位大師的文化遺產,不論在歷史或藝術上的地位都非常崇高。另外在每年農曆3月11日所舉辦的「上白礁」則是學甲鎮的一大活動,這是一項巡繞學甲十三庄、為期三天的大型刈香宗教活動,俗稱「學甲香」。

曾文溪流域的老街

‧善化老街
善化地區舊稱「目加溜灣」,荷治前屬平埔族「目加溜灣社」的居住地。到了乾隆年間,原居於灣裡溪(今之曾文溪)東岸的居民,因溪水暴漲而遷往灣裡溪西岸,形成「新社溪街」,後又因灣裡溪氾濫,居民又遷往南方10里之地定居,稱作「灣裡街」(即善化老街)。此時的灣裡街已經頗具規模,不儘商家林立,同時亦設置「學署」(類似學校之機構),並有四大牛墟之一的善化牛墟。善化地區於清朝時分為東、西兩堡,至日治時期仍延用此制,但在明治36年(1903)將兩區合併為「善化庄」,光復後改制為善化鎮至今。目前街道以慶安宮前中山路一段最為熱鬧,保留許多具有「現代主義」的舊洋樓及店家。

慶安宮:被列為縣定古蹟的慶安宮是善化最著名的景點,在清朝時稱作「灣裡街天上聖母廟」,是南台灣三大媽祖廟之一。但台灣割日後,慶安宮被迫拆除,所幸遭拆之建材仍保存在善化國小,因此光復後得以迅速重建,並保持主體原貌至今。民國86年時慶安宮被列為縣定古蹟,90至92年間進行修護,將慶安宮的悠久歷史以嶄新的面貌呈現給大家。而丁清石的「盤古開天」、潘春源的「三顧茅廬」、「渭水聘賢」,皆是大師著作,值得一觀。

台灣孔子沈光文:沈光文是明鄭時期的人,於鄭經時期在目加溜灣社內教授平埔族小孩漢文、行醫濟人,且與文友組成台灣第一個詩社:「東吟社」。由於他對善化地區的學風有深遠的影響,因此被後人稱為「台灣孔子」,以其名命名的公共建築及商家多達十餘處。

善化牛墟:牛墟,顧名思義就是牛隻交易中心,善化牛墟至少在道光年間就已成市,舊址在今三民路與文昌路交會口。善化牛墟、北港牛墟、鹽水牛墟、大目降牛墟號稱全台四大牛墟,在農業興盛的年代是很熱鬧的地方,但在工商業發達後,牛隻交易逐漸衰退,演變為百貨雜攤、耕稼用具買賣的場所。舊址已在民國88年闢為公園,並立有「善化牛墟遺址紀念碑」,而原有的牛墟則移至中山路。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