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學》電子報第204

節錄自《大臺南文化叢書信仰文化專輯臺南職業陣頭研究》,作者:李麗菁第四章:臺南職業陣頭分布,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312月初版,頁87-167

 

第五節  跳鼓陣

    在職業陣頭中數量最多的當推跳鼓陣莫屬,且大都集中在彰化以南,其中以臺南市、高雄市以及屏東縣堪稱跳鼓陣的大本營。跳鼓陣以「鼓」為主要的樂音來源,表演內容以擊鼓及跳躍為主,在名稱上也可以稱為 「鼓花陣」、「花鼓陣」、「大鼓花」、「大鼓弄」、「大鼓陣」。

「跳鼓陣」與「八家將」、「宋江陣」等被合稱為臺灣三大陣,為廟會活動出現頻率最高的三大陣頭。「車鼓陣」與「跳鼓陣」只有一字之差,但就演出內容而言,兩者確有很明顯的差異。車鼓陣屬於小戲陣頭,有戲劇成分在內;跳鼓陣則是屬於趣味陣頭,不含戲劇成分,純粹讓廟會表演增添趣味。

    論起跳鼓陣在臺灣的歷史,已無相關史跡可考。吳騰達於《臺灣民間藝陣》一書中指出,跳鼓陣的起源,眾說紛紜,經筆者數度前往中國福建地區進行調查及參考相關史籍的記載,認為福建民間舞『大鼓涼傘』的淵源關係最密切。大鼓涼傘起源於漳州,流行於九龍江中、下游流域地區。相傳明嘉靖43年(1564),名將戚繼光在九龍江口大敗倭寇,漳州百姓冒雨犒勞戚家軍。軍民在雨中敲大鼓、唱錦歌,邊唱邊舞歡慶勝利,因而誕生『大鼓涼傘』,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大鼓涼傘如何傳布到臺灣,如何演變成今天的跳鼓陣,文獻上並沒有記載,也缺乏相關史籍可以稽考。

    仔細探究跳鼓陣之所以能夠稱霸南臺灣成為數量最多的職業陣頭,理由很簡單,就是容易訓練,且能夠帶動廟會的氣氛使整場表演非常熱鬧。一般跳鼓陣成員以8人為基準,包含頭旗、大鼓、涼傘、銅鑼。掌旗者1人,為跳鼓陣之領隊;而胸腹前背鼓者1人,為全班之主角。涼傘及銅鑼同為配角,涼傘2位,銅鑼4位;若要編制加大,則可以增加銅鑼,或者另外設置三角旗,三角旗屬於龍套的角色。亦有坊間資料顯示跳鼓陣的表演人數並不固定,基本成員包括1人執頭旗、1人背大鼓、2至4人執涼傘、4至8人執銅鑼。

01.png

    一般來說,跳鼓陣的舞步有:跪步、踏步、跑跳步、菱形步、跳轉步、過門步、花步、小碎步、馬步跳、馬步搖等等;於表演時多採方形陣,也就是大鼓居中,涼傘在前後,銅鑼則分別立於四角。在頭旗的領導下,依據鑼鼓的節奏、速度來調整動作的快慢,並變化表演隊形,彎膝或仰腰、進退或翻滾,鼓落鑼起,簡潔明快。而跳四門、空穿什花、穿鑼、涼傘穿鑼、蜈蚣陣、開花、繞圓、涼傘鼓、跑八卦、跳龍門、金玉滿堂、七星、巡更、連環、乾坤兩儀,則是跳鼓陣表演時的空間運用。整場跳鼓陣的表演,一般都由「跳四門」開始,它可說是一項儀典,代表對天地人神的尊敬。

由於跳鼓陣本身並沒有劇情,純粹為了增添廟會的熱鬧氣氛,一旦陣頭過多,在表演方式或內容上便容易近似,因此造成各職業陣頭彼此間的競爭。為了爭取市場,創造對自己有利的契機,在表演內容上便得有所變化。早期傳統的男子跳鼓陣,在因應時代的變化下,隨著女子技藝跳鼓陣的盛行而逐漸被取代。坊間曾針對這樣的模式,依照性別將跳鼓陣分為男子跳鼓陣與女子跳鼓陣;並依表演動作,將講究英勇、雄壯、動作誇張且激烈,掛正統八卦旗的男子跳鼓陣稱為八卦陣或水蓮花。另有一說,將男子跳鼓陣歸類在武陣,而女子跳鼓陣則歸類在文陣。但這樣的分類方式,就現代跳鼓陣而言,其實是說不通的。前面談到,跳鼓陣起源於軍鼓,最早是男性的專利,但因應社會環境的改變,女性也逐漸加入職業跳鼓陣,就表演形式而言,不管是男性跳鼓陣或女性跳鼓陣,甚或男女混合的跳鼓陣,彼此間並無差異,因此上述的分法並不可行。

一場跳鼓陣表演起來,大約需花費20分鐘的時間。表演者聽從鑼鼓的節奏與速度來調整動作的快慢,同時變化隊形。在熱鬧喧騰的廟會陣頭表演中,跳鼓陣便是以這種動感十足的舞步、簡潔有力的吆喝聲,再加上整齊劃一的隊形來吸引全場觀眾的注意。早期由男性組成的「男子跳鼓陣」大多是庄頭陣頭,以純跳鼓表演為主,很少有特技演出。而屬於職業陣頭的「女子跳鼓陣」,為了爭取到更多的演出機會,並與其他跳鼓陣有所區別,表演特技變成是家常便飯。

整體而言,特技表演的部分並沒有取代傳統的跳鼓陣陣式,從跳四門開始一直到乾坤兩儀後,才會有技藝性表演,常見的有翻觔斗、疊羅漢、打繡花拳、仰腰咬錢、仰腰點煙、仰腰傳言、仰腰穿洞、穿洞咬錢、背人翻滾、倒吊咬錢等等,是廟會表演的時間穿插,將氣氛帶到最高點。


04-05a.JPG 

七股鹽埕地永興宮的梅櫻跳鼓陣,於西港仔香中表演仰腰咬錢。


第六節  高蹺陣

壹、高蹺陣概述

    高蹺陣,又可以稱為「踏蹻」,「蹻」是古字的用法,依照教育部異體字字典的解釋,「蹻」為抬起腳來之意,通「蹺」。說文解字則解釋為,「舉足小高也」。另,陳丁林於《南瀛藝陣誌》一書中解釋到,「高蹺的蹺古作「蹻」字,為緣木行戲,即《列子》所謂雙枝屬脛之戲也。

所以談到高蹺陣就一定要來談一下《列子》。根據吳騰達針對文獻進行探究的結果,於《高蹺技藝研究》中論述到,「高蹺是我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我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文獻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脛,並驅並馳,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四庫全書1055冊,頁644大抵其意指宋國巧人蘭子以一對長木腳綁在腿上,或跑或跳的,手上還拋弄著七把利劍,動作非常的熟練,因而受到極大的封賞。一般均以此為高蹺的起源。

從〈臺灣高蹺陣之歷史淵源〉一文中可以看出,從清朝起,臺灣的迎神賽會中,便已經有高蹺陣的出現,但大多由福州藝人來臺表演居多,慢慢的才演變出屬於臺灣自己的高蹺團。由於南部廟宇眾多,廟會活動頻繁,因此在高蹺陣的密集度來說,仍是以南部居多。

高蹺陣是一種高度技巧的表演藝術,從最基本的蹺腿製作、綁法,到平衡以及跳躍及舞劍等等技法的練習,都必須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才有辦法踩上3尺左右的「蹺」進行表演。這中間,步法不穩或動作過大所造成的跌倒,對任何一個表演者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要吃這一行飯的人都有這樣的認知,因此也更能培養出共患難的精神。

在臺灣因表演過程中團員活動量較大且伴隨著武打動作,因此便將高蹺陣歸類在武陣中。而中國的高蹺陣,則有「文高蹺」及「武高蹺」之分。文武的差別,可以從在動作上的差異看出端倪。文蹺注重人物情節的表演,帶有簡單的舞蹈動作,如「扭」、「逗」等;武蹺則以特技表演為主,如倒立、跳高桌、疊羅漢、劈叉等,增添高蹺陣的精彩度,以炒熱廟會的氣氛。而臺灣目前的高蹺陣,都以武高蹺為主要的表演方式;表演者不但要能採上3尺左右的蹺來行走,還要能跳躍和舞劍等等的特技表演,這可不是短時間內練得出來的。

早期的高蹺陣在表演內容上,以成段的短劇為主,屬於小戲陣頭。但隨著時代的演變,表演形式改變成「踩街」及「定點表演」兩種。這裡的「踩街」指的是跟隨著廟會遶境或是慶典遊行時,一邊行進一邊表演,但由於隊伍處在行進中,相對的特技演出就比較少,大多只是跟著隊伍行走。而「定點表演」則是指在廟前廣場或者公司廣場等比較寬闊的場地所進行的表演,由於表演空間比較大,所有精彩的特技都會在這個時候呈現出來。

04-06c.jpg

泰山民俗技藝團參與北港朝天宮及新營太子宮進香活動,於太子宮前表演。(史文展提供)


    雖然臺灣的高蹺陣都是以武高蹺為主,但還是有些不同。北部的高蹺是踩在7尺的蹺上舞獅,因為高度較高,無法有武打或劈腿等高難度的技巧表演,純粹以遊行為主。南部的高蹺則約3尺左右,木腳較短,相對來說動作會比北部高蹺靈活,可以穿插對打、耍兵器、劈腿等較高難度的表演,常能在廟會活動中帶來較多人潮。即便沒有複雜的劇情演出,為了控制表演活動的進行,高蹺陣仍配有簡單的音樂,以節奏來提醒團員演出的順序。依據吳騰達於《高蹺技藝研究》中所提,「南部地區高蹺陣的音樂伴奏皆一樣,鼓、跋、鑼三種樂器,鼓打的是宋江鼓,據許金鎮先生說,踩高蹺最早是使用戲鼓(桶鼓)、鑼、跋,民國58年(1969才改成『宋江鼓』。」至於演出的劇目,不管是北部或南部的高蹺陣,都離不開「八仙過海」、「三藏取經」、「關公保二嫂」等劇本,出團的人數也大多控制在10到20人之間。


第七節  家將團

壹、家將團概述

    我們常會把八家將與王爺信仰聯想在一起,但兩者間並無絕對的關連。八家將是臺灣龐雜家將類陣題體系中的一支,坊間相傳臺灣的家將源自於臺南白龍庵什家將,後來傳到嘉義慈濟宮如意振裕堂後,陣式的組成改以四大將(甘爺、柳爺、謝爺、范爺)與四季神(春、夏、秋、冬)為主軸,所以才會出現「八家將」這個名詞。

說到「八家將」的起源,較常於民間流傳的說法大致有5種:

其一,上界十大洞天真君下凡,轉世作為「五福大帝」的部將。

其二、清朝末年「五靈公」的部將,為臺南軍營除瘟。

其三,大戶人家的家丁或清朝縣衙巡捕審堂體系神格化而來。

其四,地藏王菩薩的部將。

其五,城隍所收服的山賊或「城隍爺」聖駕前的十二家將。

目前坊間主要都認為八家將原本為福州人信奉的陰間司法神五福王爺的部屬,尤其以臺南白龍庵的八家將系統為主,在臺灣常見的神明盛會,如王爺、城隍、媽祖、關聖帝君等神祇的廟會活動隊伍中,幾乎都看得到家將團的身影。屬於武陣的家將團,除了廟會活動增添熱鬧的氣氛外,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宗教功能;八家將有開路、押陣、消災、解厄、獻吉祥和安八卦等等宗教功能,是廟會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陣頭。

    「八家將」雖然名為八家,但這只是一個代名詞而已,實際上的成員並不一致,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的淵源與組成依據。在全國各地的廟會表演中,有4人成陣的,也有5人(四將一差)、6人(四將二差)、7人(六將一差)、8人(六將二差、四將四季神)、10人(八將二差)、12人(八將二差加上文武判)、13人等,組織成員不一。另有一說,四將為甘、柳、謝、范4位大神,使用8種刑具,為筆墨、墨硯、手銬、腳銬、魚枷、虎枷、釘棍、銼等等。六將:枷大神、鎖大神,加上甘、柳、謝、范四位大神共6人,使用刑具為12樣。八將:由文武二差在前,甘、柳、謝、范四位大神,再加上春、夏、秋、冬四爺,共8位大神,使用刑具則不限制,但一般不超過18樣。十將:文武二差在前,中間是四將、八位大神,加上殿後的文武判共有10位,使用的刑具則多達36樣。十二將:與十將相同,只是有人把文武二差也算進去,共12人。

八家將的組織結構相當嚴密,完整的八家將陣頭成員有13人,包含什役、文差、武差、甘爺、柳爺、謝爺、范爺、春神、夏神、秋神、冬神、文判、武判。

04-07b.JPG

文化局於蕭壟文化園區開設臺南藝陣館,館中展示的八家將服裝。


    通常‎八家將的陣法都由師傅親自傳授,較少有書面資料留存,但隨著民俗文化保存工作的興起,與資訊科技的進步,與八家將有關的資料已經由許多單位陸續整理出書。雖然各家將團源自不同的派別,但還是有基本的陣式與步伐可以依循,八家將操演的主要內容是擒拿罪犯,因此有攻擊有圍捕,發令程序大致是:主神下令後,由文差接令、武差傳令,然後由范爺、謝爺捉拿,甘爺、柳爺刑罰,再交與春、夏、秋、冬神拷問,最後由文判錄供、武判押犯。

整體而言,八家將的陣式與步伐乃源自「陰陽八卦」,所走的腳步、方位都和陰陽、太極、八卦有著密切的關係。簡單來說,出團時的所有表演成員,在行進時,以八字步(又稱虎步)為主,透過擺動雙臂和法器,製造出八家將的威勢並藉此壯大陣容,而這種方式同時也可以產生鎮嚇的功效。這裡所指的法器包括:令牌、魚枷、蛇棒、戒棍、火盆、木桶、鋸刀、法扇、黑旗、瓜錘等。至於圍捕陣法,則有「踏四門」、「走七星」和「八卦陣」等等;變換位置時會以左右2人為1組,如文差對武差、甘將軍對柳將軍,以此類推。在變換位置時,相關的陣法已包含在其中,還會不斷的以照面的方式變換位置,例如甘、柳、謝、范等四將,可以各自將佈陣的4個角落控制住,再往中間集中。這樣的陣式主要在於假想犯人已被包圍在陣法當中而無法脫逃,而往中央集中就是接近犯人,並將犯人予以緝捕、擒拿的意思,這就是所謂的四象陣,是目前為止最常見的陣法之一。

    除此之外,「前四班」(甘爺、柳爺、謝爺、范爺)加上「後四季」(春、夏、秋、冬)共八個人,也可將四門陣擴充為「八卦陣」,「八卦陣」在某些職業陣頭中仍存在,但變化較多,可變化為「內八卦」、「外八卦」、「龍虎八卦」等等。而「七星陣」也是常見的陣形之一,用於主動的攻擊。如今,隨著潮流的演變,各大廟會彼此會有交陪,現在的廟會活動,陣頭和神轎的數量比往日眾多,因此講求「時間就是金錢」的情況下,要見到八家將真正將一個陣法從頭擺到尾已經不太容易了,通常都是簡單的拜廟或是加入一些小技巧在其中,如:叉籤、放寶、坐寶、探爐、閃身踢、閃身照面等等。

    在觀賞八家將陣頭時,有幾點注意事項要提醒讀者,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擾。由於八家將具有捉拿掃蕩鬼邪,鎮守護駕的意涵,宗教性質十分濃厚,所以禁忌相當多。家將團在行進或布陣之間,除非是為信徒收驚驅邪,否則閒雜人等不得自陣頭中穿越,以免破壞陣法。此外,家將成員開臉(意指正式成陣)之後即代表所扮演的神祇,便不能自凡人胯下穿越;如果在出巡遶境時遇到天橋,隨行的其他團員會上橋驅趕橋上的觀眾或行人,所以要觀賞廟會活動時,還是盡量避開天橋。還有一項是觀眾必須要記得的,就是不要擋在廟門的正前方,當家將團拜廟時,正門必須淨空。


第八節  鬥牛陣

 壹、鬥牛陣概述

    牛是早期農業社會最主要的生財工具,牛除了可以犁田,牛車還是當時最重要的交通工具,鬥牛陣發源於農村社會,應是無庸置疑的事實,牛也就成為鬥牛陣最重要的裝備了。隨著科技的進步,機械取代獸力與人力後,牛隻慢慢地減少;而隨著資訊設備的進步,傳統的鬥牛陣也正逐漸失傳中,幸好大臺南市還有一群傳統文化工作者,願意繼續延續這樣的陣頭,使其不從現代生活中消失。

    鬥牛陣可說是臺灣民間自創性的鄉土陣頭。論起鬥牛陣的起源,目前廣為民眾所流傳的版本,是由學甲區大灣里的楊石寮和王枝山所創設,所以又稱為「大灣牛」,是大灣清濟宮參加學甲上白礁的專屬陣頭之一,創設的時間大約是光復初期,後來才逐漸擴散到其他地區。

屬於趣味陣頭的鬥牛陣,主要就是以詼諧、逗趣的雜耍性格,傳達農村往日的生活情趣,以增添廟會活動的樂趣,目前大多分布在南部。鬥牛陣中所使用的牛一般都是用籐或竹子做為骨架,外面再蓋上類似牛皮的絨布,水牛的布色為藍灰色,黃牛則是土褐色的,再裝上牛頭以及牛尾巴就成了表演用的道具。目前坊間的表演大多以黃牛居多,主要是由於黃牛個性比較好鬥的關係;不過表演用的黃牛都是假的,真正的牛不好控制,但人可假不了,因為在整個表演過程,都是由真人抬著假牛在相鬥。

04-08b.JPG

嘉義新港奉天宮水牛陣,是傳統鬥牛陣中,少數幾個以水牛表演的團體。


    鬥牛陣主要在模仿農村社會的生活,農夫在放牛的過程中,因為誤會引發爭執,所產生的一連串逗趣詼諧的表演,包含人對人以及牛對牛;不難想見主角一定就是那2位農夫,以及2隻由雙人操弄的大黃牛囉!

    基本上,鬥牛陣演出的場合可分為3類,即婚宴、出殯和廟會,目前以廟會活動居多。由於表演形式不拘,因此整場鬥牛陣的表演可說是相當自由與活潑,完全考驗團員的應變能力;因此人與人之間,牛與牛之間,以及人與牛之間,都必須有很好的默契,才能確保演出的品質,以帶動廟會的氣氛,並博得觀眾的掌聲。由於鬥牛陣大都是即興演出,所以沒有固定的劇本,但大致有固定的故事發展模式。本來2個農夫各自牽著自己的牛吃草,相安無事。無意間,2頭牛互鬥起來,農夫一見急忙各自拉開自己的牛,但是卻越拉越鬥、越抓越纏;農夫便開始生氣地吆喝鞭打,打自己的牛,也打別人的牛。然後農夫雙方開始互相指責對方的不是,於是兩人也開始吵了起來,最終演變成兩個人扭打成一團。表演過程中,打得起勁時,甚至還會鑽入人群中找觀眾來評理,然後又繼續在亂陣中追打、叫罵。

    早期的鬥牛陣,主角不一定是農夫(牛主人),有些團隊的角色是以牧童擔綱;但是隨著農村就業不便,年輕人口外移後,在找不到年輕人擔任牧童的情形下,逐漸變成牧牛老人,或乾脆以牛主人相稱了。通常一團鬥牛陣出陣大約會有10人,包括2隻牛(4個人)、2個農夫以及3個鑼鼓手,最後再加上1個開車的司機;有些廟方為了製造熱鬧的氣氛,甚至還會增加牛隻的數量,相對的人數會增加,費用也會比較高。

    目前坊間的表演團體,都會針對當日的活動主題,調整演出的情節,以確保沒有冷場的情形。例如,在婚宴場合的鬥牛陣則又有不同的演出內容,牛的數量還是維持不變,但是會以公牛及母牛的姿態來呈現;演出的內容大致是,母牛的主人因看不慣自己的牛被公牛「欺侮」,便與公牛的主人理論,2人不小心引發衝突而大打出手,人和牛最後戰成一團。但是別以為這樣就結束了,最有趣的橋段是,在牛主人打得難分難解的時候,2條牛卻已經在旁邊完成了終身大事。很應景也很有趣的演出,常能博得滿堂彩;但隨著年輕一輩接收較多西方文化的元素後,這樣的表演在婚宴場合已經很難看到了。誠如前文所言,目前的鬥牛陣大多以廟會活動為主。

    鬥牛陣的表演為了逼真起見,在整個過程中可說是使盡全力撒潑,讓人分不清是真是假。有時候,不但是牛的獸性大發,人也好相失去理智一樣,藤條、拳頭使力的往對方身上打過去;甚至還翻滾到地上,扭打成一團。更誇張的是,連一旁的椅子、箱子、飲料罐都曾被隨手抓來當作武器,結果不難想見,壞的壞、破的破、傷的傷;不少鬥牛陣的成員,都曾有過在「拚場」的時候,打得渾身傷痕是傷的經驗。還曾經有團體因為表演得太過逼真,甚至出動警察到場處理的紀錄,真是有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