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學》電子報第212

節錄自《大臺南文化叢書公路文化專輯府城百年濱海道 從青海崙到南萣橋》,主撰:陳秀琍;協撰:黃建龍、紀幸芯、陳信安、謝佳芸,第二章:安南區()海陸篇,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412月初版,頁35-45

 

第一節 安南區從水路到馬路的身世

舊臺17線,在安南區由曾文溪青草崙庄的國姓橋開始,沿著曾文溪南岸向東南走(今公學路),學甲寮、溪南寮、十二佃,接海佃路向南,本淵寮、海尾寮,接著過鹽水溪大排及鹽水溪,與臺南市北區相連,1994年因臺南科學工業區(簡稱科工區)的開發,而開闢濱海線(即今臺17線),原有舊線改為臺17甲,甲線的起點為國姓橋。2008年國道8號接入安南區新吉工業區,將臺17甲起點改至安吉路三段接國道8號。因此在探討位於安南區之臺17甲線仍以舊線之青草崙做為開端,因為改線的關係,17甲線在安南區的部份分為三個部份,一為昔日舊臺17甲線之起點青草崙土城、顯宮至四草;二為舊線庄社從學甲寮到本淵寮,三是現今臺17甲線公親寮到海尾寮。

曾文溪國姓橋以南屬於安南區的範圍,這一帶全是臺江內海的浮覆地,而在該橋通車之前,安南區本地連結舊臺南縣與臺南市的交通動脈,依靠的是南北向的臺19線(今安和路),在北邊過曾文溪西港大橋接海寮,往南到溪頂寮過太平橋與臺南市區連結。之後在民國60年代,跨曾文溪的國姓橋開通後,舊臺南縣海線一端才得以透過舊臺17線(今海佃路)連結鹽水溪橋,進到臺南市市區。民國70年代,再拓寬北安路,建鹽水溪北安橋;民國80年代初,及開拓西濱道路(現臺17線),從土城穿越臺南科技工業區,經觀海橋連結市區與安平,至此才奠定了安南區與臺南市區的連結路網的全貌。

整個安南區轄區在台江內海範圍內,原分屬安平縣外武定里及嘉義縣西港仔堡。和順寮庄(新和順、舊和順、外塭、中洲寮、五塊寮)、安順寮庄(下安順、頂安順、溪頂寮、布袋嘴寮、新寮、總頭寮)、溪心寮庄(溪心寮、十三佃)、海尾寮庄(海尾、溪仔墘)、媽祖宮庄(媽祖宮、四草、本淵寮、十二佃)等五大庄屬安平縣外武定里;另公親寮庄(公塭仔、青草崙、土城仔)以鹿耳門溪為界則屬嘉義縣西港仔堡。日治時期開始才將外武定里及西港仔堡都歸臺南管轄。土地總面積高達107.2平方公里。

001.png

此地原本是長滿菅芒的「菅仔埔」,也就是臺江內海的浮覆地,鹽份地帶土地貧瘠,全依靠屯墾多年方能種植一些耐鹽份的作物,因此府城流傳有一句諺語「汝若無乖,將汝嫁菅仔埔食番薯簽」道盡了此地環境的艱困;當地耆老傳唱著「十六寮」的歌謠即是最佳的地理寫照:「安身立命起草寮,地號出名十六寮,中洲五塊公親寮,和順南路陳卿寮,總理府衙溪頂寮,草湖布袋嘴新寮,總兵鎮守總頭寮,學甲溪南溪心寮,鹽田官衙本淵寮,大道公廟海尾寮。

安南區當地在日治時期主要的交通是依靠在明治45年(1912)辛西淮創辦的「臺灣輕鐵株式會社」與「製糖會社」的「輕便車」,及後來開發的安南區早期三條交通要道。其第一條是「安和路」(臺19線),從溪頂寮到中洲寮過太平橋與市區的公園路連結,舊稱「佳里路」或「南佳公路」顧名思義就是通往佳里的道路,也是南北客運主要行駛的道路。第二條是「安中路」,從溪頂寮經本淵寮到土城,是橫貫安南區的主要交通動脈,當地人稱「土城仔路」。第三條是「海佃路」(舊臺17線,現部分為臺17甲線),從十二佃經海尾寮到溪仔墘,過鹽水溪接文賢路進入市區,由於這三條是當地唯三的「大馬路」,平均路寬都不超過15公尺,因此當地居民常直接在大馬路上曝曬農作物,直到 1984 年臺南市政府通令禁止在馬路上曝曬農產品。

 

三條水路:曾文溪、鹽水溪與鹿耳門溪

1626年西班牙人菲拉(Pedro de Vera)畫的地圖3中的艾爾摩沙島荷蘭人港口描繪圖中,可以看出安南區一帶幾乎都是在海裡,圖中甚至明確地標示出臺江內部的深度為4噚(約7.3米),除了北汕尾島上有荷蘭人商館,河道北邊還有日本人聚落,這部份大約是現在的鹿耳門、四草,及土城一帶,也就是說安南區的聚落大多是臺江內海浮覆後所形成的,因此很明顯地是內海逐步形成陸地,最後與北汕尾島連成一片,成為現在的樣貌。

004.png

臺江內海陸化的發展與曾文溪有相當的關聯,《福建通志》〈臺灣府卷五山川條〉記載到古稱灣裡溪的曾文溪寫道:

臺江在治西門外,匯南北之水,為郡巨流;外迎海潮,由鹿耳門入,南至七鯤鯓,北至蕭壠,茅港尾,皆江海吞吐地也,南北之水,其源自東北八十里之分水崙分流,左水南趨羅漢門,右水北入大目降,而北流之新港溪與嘉義界,南流之岡山溪與鳳山界,眾流由之入江,是又江源經脈也,故以二溪總南北二派。

歷史上曾文溪曾經多次改道,而最重要的一次是在清道光3年(1823)七月的這場暴風雨,將曾文溪中上游大量的泥沙沖入臺江潟湖造成淤積,因而出現大量的浮覆地。曾文溪大幅改道主支流往西南衝由鹿耳門溪口處出海,因為淤塞嚴重又衍生出南北兩支流,南支流由三崁店,流向鹽水溪處出海,北支流由今西港大橋向西行在今國姓橋附近才轉向南邊注入主支流。姚瑩在1829年書寫的《東槎紀略》中描述了1823年的這場天災所形成的景象:

上年七月風雨,海沙驟長。當時但覺軍工廠一帶沙淤,廠中戰艦不能出入;乃十月以後,北自嘉義之曾文、南至郡城之小北門外四十餘里,東自洲仔尾海岸、西至鹿耳門內十五、六里,瀰漫浩瀚之區,忽已水涸沙高,變為陸埔,漸有民人搭蓋草寮,居然魚市。自埔上西望鹿耳門,不過咫尺。北線內深水二、三里,即係淺水,至埔約五、六里。現際春水潮大,水裁尺許,秋冬之後,可以撩衣而涉。自安平東望埔上魚市,如隔一溝。

002.png

文中可見東起洲仔尾,西至鹿耳門一帶原臺江內海潟湖一帶幾乎都成為沙洲地。但改道仍未止息,之後曾文溪又陸續在清同治10年(1871),日治時期明治37 年(1904)、明治44年(1911)多次改道,南北出海位置擺動差距竟超過20公里,被民眾戲稱是「青瞑蛇」,一直到八田與一興建打造嘉南大圳,一併修築曾文溪大堤,在昭和13年(1938)完工,當地才免於曾文溪改道水患之苦,當地聚落間的道路系統才開始逐漸發展。

本區另一條重要的溪流為鹽水溪,發源於龍崎區,古稱「新港溪」,它阻隔了安南區與臺南舊市區的往來,當地居民早期大多依靠舢板竹筏渡溪,或搭建簡單的木造橋通行往來,後來自東向西,開始陸續建造多座跨越鹽水溪的大橋,最東邊位於臺19線上,從安南區的安和路,一路連結到永康區中正南路的「太平橋」,北安路上的「北安橋」,及位於臺 17 甲線上的「鹽水溪橋」,位於臺 17 線上的大港觀海橋,最後是鹽水溪出海口聯結安平的的「四草大橋」。

003.png

鹽水溪的出海口與竹筏港溪、嘉南大圳、運鹽古運河匯集成一內海稱之為「四草湖」,可以說是臺江內海的遺址,由此匯入臺灣海峽。

 

第二節 青草崙

現為青草里一帶,為土城仔11角頭之一。臨曾文溪出海口南堤防,是安南區的最西北端,因此也稱「西北寮仔」。在清同治年間因為曾文溪改道,出現大片沙洲土地,因本庄北側有一高起的沙崙,上有青草及林投樹,從土城仔方向望去,為一青草沙崙地,因而稱此地為「青草崙」。最早是由學甲中洲邱姓、七股頂山陳姓、西港大竹林郭姓先後到此地從事討海工作,逐漸形成聚落。當地有一竹筏港溪,早期公路網不發達居民大多依靠此水路接鹿耳門溪,再到安平;或者在今國姓橋下搭竹筏過曾文溪前往佳里市區購物。

沿著青草崙堤防走,很適合單車族,往西一路可以抵達曾文溪出海口,這裡是臺江國家公園的曾文溪口濕地特別景觀區,溪口同時也是黑面琵鷺棲息地,出海口的泥灘地上,每年春秋季除了黑面琵鷺外也會吸引大量過境的鷸、鴴科鳥類做為遷徙中繼站,廣大的候鳥群亦會來此度冬棲息覓食。此地可以賞鳥,也適合賞落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