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南學》電子報第244

節錄自《大臺南文化叢書─城鄉風貌專輯─臺南府城古井誌》,作者:曾國棟,第二章第五節 古井與臺南府城生活,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77月初版,頁43-64

第五節 古井與臺南府城生活

  人離不開水,除呼吸空氣之外,一日之中首先必需飲水,自古「耕田鑿井」以安家室,即是強調鑿井取得水源是開墾創業的必備基礎,也是安身立命、生活穩定的首要條件。鑿井以取水是日治時期以前臺南府城民生日用水的主要來源,井水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人與古井、井水密不可分,環繞井邊而衍生豐富的民俗文化。

古井的習俗

一、取午時水

  端午節是傳統節慶之一,又稱做「端午」、「端陽」、「重 五」,昔日家家戶戶都有儲存午時水的風俗。民俗認為端午節中午是陽氣最重的時候,只要在端午節午時,即當天上午 11 時至下午 1 時取的水就叫「午時水」,尤以取自古井的午時水最佳。更有耆老指出,中午日正當中,整個太陽映照在井中,此時汲取的午時 水,裝在瓶裡放置陰涼處,水質永保清澈而不會腐臭,具有解熱毒的功效,日後如遇中暑或身體不適,喝了午時水即可不藥而癒。 端午節取午時水的風俗起源很早,宋朝就有文獻紀錄宋朝人特地去取農曆五月初五中午的井水來洗澡的風俗,如溫革《瑣碎 錄》:「五月五日午時,取井花水沐浴,一年疫氣不侵。俗採艾柳桃蒲,揉水以浴。」

  俗信午時水可趨吉避凶,也有辟邪的效果,又稱「極陽水」, 可以拿來治病、淨身、淨宅、除瘴癘、增強運勢,坊間也有以午時水泡茶釀酒,特別香醇可口,所以「洗午時水,袂肥也媠」、「午時水飲一嘴,卡好補藥吃三年」等俗語,皆在強調「午時水」的民 俗療效。所以《安平線雜記》:「五月五日,為端午節。⋯⋯屆中午時候,家家競向井中汲水,名曰『午時水』,儲在磁罐,以備解熱毒之用。這段記錄呈現臺南府城的民眾,在端午節競相取井中午時水的情形,並將午時水裝在磁罐等類容器,以作為中暑解熱毒之用。

  臺南府城現存古井,多數皆已封閉或填平,而水源充足且水質清澈的古井,如大天后宮龍目井、海安宮日月井、安平窯尾古井等處,端午節時民眾往往會前往取午時水。以民國 105 年(2016)端午節而言,約接近 11 點多就開始有民眾聚集在大天后宮龍目井旁 排隊欲取午時水,及至中午 12 點開放取水,工作人員也協助民眾把帶來的各式容器裝滿。

  中西區三郊鎮港海安宮「日月雙井」月井的水還能飲用,每逢端午,附近居民來取午時水;海安宮總幹事董錫坤指出,海安宮 位於五條港「南勢港」一帶,該廟兩側有兩口井,圓形「日井」、 半月型「月井」,月井清流見底,湧泉不斷,日井則有些混濁,信眾咸認為月井有媽祖等神明加持庇佑,每逢端午佳節,不少信眾提 水桶到月井取午時水,今年也不例外,大排長龍,廟方乾脆以抽水機來抽水,從廟埕上空淋下午時水,大小人孩淋得一身濕,淨身去穢,炎炎夏日,更顯得清涼。

  安平窯尾古井的井水依然豐沛、清澈,安平區公所每年端午節會在井邊裝設抽水馬達,舖設水管將井水引導至路邊,並安裝水龍頭,方便民眾取得午時水。端午當日將近 11 點就有民眾帶著取水容器在現場等候,弘濟宮的工作人員在 11 45 分開放民眾裝水。 據取水民眾表示,午時水為正陽水,取回之後一整年都不會敗壞;汲取午時水的用途,或云家人罹患皮膚病要取水回去治病,或說要作為驅邪、清潔或者泡茶之用。傳說此井可以通陰陽,因此井水可作為清潔、飲用、驅邪之用,但有一禁忌,不能用於營造墳墓或喪 葬相關法事用途。

日月井.JPG

二、祭井神

  飲水、用水是人們生活的首要問題,除溪流河水外,多數地區在過去很長的時間裏,飲用水皆靠井水。「井養不窮,並受其福利,民用昭神貽。」水井造福人類,古人自然要感激、祭祀井神;古人認為井中有神,形成祭井神的民俗。井神的崇拜最慢在漢代已出現,取代周代以來門、戶、灶、中霤、行等五祀的「行 神」,正式成為五祀神之一。五祀神都與人類日常起居飲食與用水等有關,將此種崇拜視為一個系統而稱為「五祀」;門神是指雙扇的城門或宮殿、屋宅大門之神;戶神則是單扇的宅內各室門之神, 灶神即是爐灶之神,也稱司命灶君;霤本指屋頂流水的地方,古代宮室之制,前堂後室,左右廊廡,四周的雨水流到中間小院內,俗稱天井,也就是中霤,所以中霤又成為住宅的代稱,中霤神即是住宅神;行則是道路神,漢代以後改以井神代替行神。在中國各地祭拜井神的習俗普遍相似,一般是歲末除夕時封 井,春節後第一次挑水時要燒金紙祭井,逢歲時節日要在井邊供奉井神,備辦金紙供品祭祀,以求井水清甜無毒,水源充足。臺灣早期民間拜井之俗,除在平時早晚或初一、十五舉行外,習慣在冬至時以小紅圓祭拜井神,並在井壁黏上一粒湯圓,用以犒賞井神,感謝一年來供水不斷,年節時則用黃槁紙壓放井欄,用以表示對井神的崇敬之意。

  民間有祭井神的習俗,軍旅亦如是。根據史書的記載,清康 21 年(168210 月施琅奉命率軍攻臺,大軍先屯駐莆田平海, 然而「平海一澳土地荒蕪,所有井泉俱被沖壞;惟剩一井,又淤淺 鹽澀,兵士雲集,取水惟艱。琅思昔日耿恭拜井,尚得甘泉。今我奉天子命平海,以救生靈,當效恭禱告。琅遂虔誠禱祝畢,令軍士 將井淘淨,而泉水突湧。嘗之,其味清甘。日夜挑汲不竭,三軍是賴。遂勒石,名其井曰『師泉』(贊曰:海島已無泉,三軍幾斷煙!貞誠虔拜禱,汲引任回旋)。 至今在平海天后宮前猶可見 「師泉井」古蹟,見證歷史。

  以前在沒有自來水和機械挖掘的水井之前,日常用水完全依靠人工挖掘的水井,日常生活離不開水井,誠如胡健偉《澎湖紀略》 所言:「饑而食、渴而飲,人之性也。當其渴而思飲,得之則生, 奚翅食重也!以故遊海曲者,必載水而行;入島嶼者,必問水泉所在。誠以赤鹵之區,甘泉為重,謀之不豫,何嗟及矣!」可見井是作為人們生存最基本條件的飲用水源之一而受到重視。

  因飲水思源而有井神崇拜,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及環境的變遷, 水井的衛生條件及使用效率都難以符合需求,在跟不上時代的潮流下,逐漸失去其功能,井神在民間信仰中似乎褪逝的更快且明顯。

  相關研究指出,過去臺灣民間在沒有自來水設置以前,街坊鄉里大都有井,即使住在溪邊的居民,惟恐溪水不潔或有病毒也都鑿井。 鑿井在傳統的社會有專門挖井的行業,能覘測地下水脈,挖多深有水源;挖井之前,擇地燒香奠祭,井挖好之後,也要祭拜;而後每年冬至要燒香祭拜,並黏貼紅色的圓仔(米丸)以為「餉耗」,這就是自古流傳的井神信仰。

  井神也稱井公、水井公,一般沒有專屬的廟宇,塑像也不多。臺南府城目前可見祭井神者,僅北區興北里楊家古井與東區德高里陳家大房古井。

三、喪葬習俗

  民間於喪事處理完畢後,喪家通常會煮一鍋甜豆,繞井三圈, 而由家人分著吃,並在井邊燒紙錢、放鞭炮,俗稱「行圓」。 南區喜樹大井,為喜樹地區的共用井,當地居民在喪葬儀式結束後,每到大廟萬皇宮祭拜並到廟後的大井「行圓」,以表示功德圓滿,並祛除厄運。

行圓.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