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南學》電子報第254期

節錄自《大臺南文化叢書─生命禮俗專輯─臺南牽亡歌陣研究》,作者:吳碧慧,第三章:各角色的服裝、道具與腳步手路,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9年9月初版,頁43-50。

 

目前一場牽亡歌不論甚麼日子時間的演出,都至少需要五個人物,他們的名稱及儀式位置都相同,圖示如下:

001.png

這些角色及其所使用的道具以下用文字及表格來做傳統與現代對照說明:

 

一、法師

法師又被稱為紅頭,民間一般稱呼「紅頭仔」是指在執行法事的法師,尊稱則為「三壇」、「福官」或「法官」、「法爺」等。臺南三壇法師主要職務有:打城超度、祭星拜斗、梗花換栽等法術,而牽亡歌陣的法師是否需要具備法力,可能要從牽亡歌是一種科儀,還是陣頭來探究了,但無論如何,他要掌握整場法事進行,負責念白跟唱誦或帶領唱念,是歌團的靈魂人物,必須對整個牽亡魂過程非常嫻熟,所有口白與唱詞都要記得清清楚楚,記憶力與應變能力都要夠,養成期很長,他扮演的就要像真的法師,所以穿著、頭戴與行為動作就是一位法師的樣子,而且他常常是一團的團主,法師如果出缺,歌團立刻無法運作。

資深藝師陳松男說:「法師最早是真法師,法師如果畫符就要含水不能講話,所以沒有畫符,後來來賺錢的,學一下就上去跳了,陣頭化,所以不是真的法師。」他的徒弟賴天佑認為法師為徐甲道人,如果由他當法師會和法派法師一樣揮動營旗,調營請營神來開路關。也有藝師說第一代法師是真法師,二或三代以後就幾乎是不具法師身分的人來扮演。但其實牽亡歌已經傳衍很廣很久,一直有做神明事的法師在這個領域來來去去。

法師一般常見的裝扮以頭上綁紅巾為主,也有其他顏色的素巾或巾上繪符咒、八卦,作為保護,頭戴法冠,又稱「額眉」,腰繫龍虎裙或白色兩片裙並打赤腳;左手握「龍角」,右手持「帝鐘」,法事過程中不時搖帝鐘,每唸完一段落便吹角請神,腳步手路繁多且複雜,陰陽並通,度生度死。法師其實還有「黑頭」、「青頭」、「黃頭」等,不同道派、不同地域的法師,穿著會略有差異,為了做法過程中不弄髒褲子,會穿上法裙,法裙有純白色或卡其色水裙,也有白色手繪或金黃色刺繡龍與虎的龍虎裙等等。純布面的用在一般法事,刺繡類的較豪華,多半用在大型法會或醮典,法裙也被認為是護身戰甲,裙上書寫符咒在於制煞。

牽亡歌陣裡的法師角色一律指紅頭法師,而且是單獨個人的,不屬於法團的一部分。現代的法師在做小法事時常常只穿便服,反而牽亡歌陣需要凸顯出角色,都至少會綁紅頭、戴法冠。多數往南臺南發展的所謂善化系統法師都穿著金黃色刺繡的龍虎裙,在做旬或晚場時有的會打赤腳,褲管上捲,代表徐甲真人,往北臺南發展的下營系統法師,多數沒穿法裙,少部分穿白色裙,有素面也有畫龍虎圖案的,穿刺繡版的極少數,做法事時幾乎都是穿著鞋子。聽說早期牽亡歌陣的法師必須穿由喪家準備的草鞋。時勢所趨,現代不論神明法師或牽亡歌法師,打赤腳捲褲管的情況越來越少,因為容易受傷。

002.png

 

二、女性角色—尪姨、老婆與小旦

故事的本事設定在婆媳或姑嫂相約牽尪姨,牽尪姨是清朝以來一般民間習俗,雖平易近人,但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戲目,所以早期唱牽亡歌時,每個角色都要念個人的介紹當作開場白。

這些念白表達了尪姨這角色在「牽亡魂走好路」、「燒錢獻紙過路途」;老婆扮演的是老人家,小旦是年輕女子。對照原始故事,老婆扮演的是婆婆或嫂嫂,小旦就是媳婦或小姑了。

在角色的觀念中,戲劇的分類法在一般的戲劇尤其民間劇種使用粗分法,大致不離:「生、旦、淨、丑」四個角色,而前場四人當中法師是男性角色,歸入「生」角不會有疑義,小

旦就是「旦」角,尪姨個性、職責鮮明,歸入「淨」角,那麼一齣戲中的甘草人物是必備的,所以很容易將老婆打入「丑」角。在老藝師的記憶中,小旦都是打扮美麗,頭戴仿照歌仔戲小旦的高髮髻,穿白色系古裝;尪姨模仿的就是他本來的靈媒角色,穿青色系古裝;老婆,就是老婆婆,老人裝扮,綁包頭,包風巾,黑色系衣服,走老者步伐,還要是個「老三八」,嘴角下方點個三八痣,臉頰兩坨腮紅,有的再丑化一點還口嚼檳榔或塗黑唇。三位女角穿的都是半長裙。

尪姨如同法師是個正經端莊的角色,有他們儀式上的動作,照儀式來進行。小旦就要打扮得漂漂亮亮,舞姿必須表現得像大家閨秀或小家碧玉,楚楚動人,非常吸睛;老婆既然扮老,就不計形象了,靠他的三八逗弄旁人以取樂大家,如用手點一下、拍一下觀眾,假裝挖鼻屎丟人、拉褲子露出內褲頭等等滑稽動作,依此和觀眾互動,舞蹈方面可以亂搖亂跳,極力表現出丑角的逗樂功力,在科儀的進行當中製造娛樂效果,很像素蘭出嫁陣中穿梭的三八媒婆。這三個角色三種截然不同的性格,一醜一美一普通,集老中青三代,當初設計想必煞費苦心。

過去挖空心思想變化,想要在激烈競爭的場合博得觀眾的青睞,現代反而漸漸趨向一致性,三個女角在外型上幾乎沒有區分,都是穿著漂亮的舞衣,舞步也隨個人的修練,車鼓陣、歌仔戲、民族舞、現代舞、國際舞等等的都可以派上用場。過去曾經有團的女角都塗黑唇,戴檳榔耳環,滿符合民間氣息的喪葬場合。現在可以說都是小旦的角色,打扮得美美的,裙子在跳轉時,飛起一片片花朵,在欠缺年輕人的領域裡,這樣的裝扮與技能容易養成也容易被接受,更重要的是容易在轉換不同歌團時立刻適應,並很快派上用場,這些較年輕的女子遊走在不同陣頭,多半只負責舞蹈部分,至於唱念就暫且留給老人家吧,想要唱好不容易。

003.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