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祥,〈洲仔尾採訪考查錄〉,台南縣政府文化處委託田調,2007。

--
一、洲仔尾範圍探究
(一)荷治時期洲仔尾
荷蘭時期文獻中,洲仔尾三字雖未見紀錄其上,但筆者以為此區域是一直存在的,最早能覺察出洲仔尾乙地的文獻當推1629年由約翰.卡爾布蘭特松.布拉克(Jan Gerbrantsz Black)所繪大員海圖註1,圖中明確標識出新港(今台南縣新市鄉)及普羅岷西市(今台南市赤崁樓一帶,以下簡稱普市)等聚落,而在二聚落中間則是畫上平緩完整的海岸(未見河流或丘陵),而海岸外與大員內海(臺江內海)間,也繪上處處寬廣且明顯沙洲地帶,海岸內陸地偏南邊,另繪有數棵樹木,代表似有森林存在;而在海岸陸地偏北邊至新港聚落為止,則是一片空白,只有文字註記其上,顯示該地可能有聚落存在註2。又約翰於地圖右下角空白處註明:請注意水深是低潮時的水位。準此,可知地圖上所繪岸外沙洲可能是海水退潮時才顯現出來,另鄰近海域內亦是沙洲處處,顯示在此行船必須十分小心,否則隨時有擱淺之慮。

同樣地理形勢也可在1636年約翰.芬伯翁(Johannes Vingboons)手繪臺灣地圖及1636年彼得.約翰松.凡.密得堡(Pieter Jansz van Middelburch)手繪臺灣西海岸海圖得到驗證註3,在普市與新港間均是完整海岸地形,而海岸外與內海間沙洲地形發達。所不同的是,上述兩圖在緊臨普市的北邊,與大員海圖相較,已多繪一條溪流,綜合文獻判斷,這條新繪的溪流可能是今之柴頭港溪或是德慶溪(已加蓋成為今台南市民族路、成功路之一)。

而這樣平直單調的海岸沙洲地形在7、8年後就改變很大,在1644年西門.雅各松.東肯斯(Symon Jacobsz Domckens)手繪的赤崁地區與農地與道路地圖內,普市至新港溪(今鹽水溪)間的海岸地區已全成耕地,顯見此地區已轉型為荷人治下重要糧倉。且東肯斯地圖中,除了普市北邊河流外,又此河以北至新港溪間新增繪一條河流,可以很明顯看到此新增繪河流在流域中段時分成二邊,宛若音叉,對照後來的地圖紀錄,可以推斷,這條新繪溪流應是柴頭港溪,河流分叉地就是後來清朝時期所稱大橋,分叉點左邊所繪河道應是通往後來文獻所稱小橋庄(今永康市東橋里),依此論點,則東肯斯筆下的普市北側河流應可肯定為德慶溪無疑。

至1652年時,哥涅理斯.約翰松、布落克荷伊(Cornelis Jansz Plockhoy)所繪的大員及其附近地區地圖不但是荷治時眾圖中最精準代表作,也是筆者認為在往後史實中,洲仔尾地區最有參考價值之圖註4。在此圖中,普市北面的德慶溪仍明顯存在,但流域面積(或重要性)似有縮小跡象,而再往北至新港溪(哥氏地圖記為北港溪)為止,則繪出三條溪流,筆者以為從南而北可定位為柴頭港溪、花園坑溪及蔦松溪三條溪流。與1644年東肯斯所繪地圖相較,此圖多出蔦松溪(清代中後期文獻亦稱之為「三崁溪」)及花園坑溪二條溪流,且赤崁耕地已由原先普市至新港溪間大部份海岸及內陸地帶,縮小且移至東南方地域,與洲仔尾相較,赤崁耕地離赤崁地區更近而名符其實註5。另比較普市至新港溪間由三條溪流所切割土地區域而言,在花園坑溪與柴頭港溪間的海岸地形區最完整廣闊,適合人口群聚發展聚落或從事大規模的活動。

1662年由德人阿爾布烈.赫波特(Albrecht Herport)所繪大員鳥瞰圖可視為荷治下大員及鄰近地區(含洲仔尾)地理形勢最後代表作品,該圖與前述地圖最大不同處在於不是一張單純地形圖,而是含括戰爭形勢在內的圖說,圖中生動描繪鄭成功軍隊與荷蘭軍隊交戰下的大員地區形態及雙方所處地理相對位置,就該圖左方最明顯圖像鄭氏軍隊所處位置而言,隔著大員內海直視,熱蘭遮城(以下簡稱熱城)幾乎就在正前方,且可見熱城後的鯤鯓沙洲大小起伏,一路蜿蜒遠去,熱城相對位置約在鄭軍右前方30度角的位置;另在畫面左上方遠處則繪出普市及鄰近地區大概地形,市街聚落在城堡右側,城堡左側似有一片樹林存在註6。而因阿爾布烈繪此圖時,明顯採用近大遠小透視法繪製,準此,以熱城、普市及鄭軍等三方相對位置而言,熱城距鄭軍較近,普市則距鄭軍較遠,且鄭軍位置明顯立於丘陵之類高地上,以「俯瞰」姿勢觀察海域中鄭軍與荷軍交戰情形,另該圖右下側離岸邊不遠處,另明顯繪有森林,鄭氏軍隊就沿著流經森林的溪流岸邊(此蜿蜒於森林邊的溪流應是柴頭港溪,也就是荷時文獻內之「綠谷」),整齊列陣於溪流二側,張弓搭箭作警戒狀。就此圖鄭軍所處位置而言,雖能隔著內海同時監看熱城與普市二地活動情形,但依上述二地顯示景觀大小而言,鄭軍真正在意的是熱城,因此所選擇的地域應是隔著內海且離熱蘭遮城最近的廣闊(高地)位置,一方面能清楚監看城內外活動情形,另一方面,能駐紮大軍,方便隨時調配驅用以應付戰場需求。

(二)鄭氏王朝至清康熙時期:興起的洲仔尾
鄭氏王朝以後至清治時期,洲仔尾地名最早出現在文獻時間點可溯至《臺灣府志─高志》註7所載,為新港溪會合大目降中溪(今之許縣溪)後,流入大員內海的出海口,形成當時臺灣縣與諸羅縣二地的天然界線,洲仔尾位於新港溪之南,新港則位於新港溪之北。易言之,新港溪就是當時洲仔尾北界。

至於洲仔尾的南界,在高志中並未提及,不過參照上述文獻所附〈臺灣府總圖〉註8,可看到除標示洲仔尾地名以外,迄於南邊河道為止,未再出現其它地名,而上述地域南邊河道對照比較康熙43年〈臺灣輿圖〉,可判定為今之柴頭港溪註9,也就是當時洲仔尾的南界應是至柴頭港溪為止,範圍含括今永康市的甲頂里、西橋、安康及大橋等里,甚至於涵括一部份今台南市北區地域註10。

另洲仔尾東界,探究高志附圖〈臺灣府總圖〉,往東迄於烏鬼橋間均無其它地名,而康熙43年〈臺灣輿圖〉則在洲仔尾東面各標示武定里及蔦松汛二個地名,若以相關文獻定位康熙時期蔦松汛,其範圍恐不止今永康市蔦松里而已,因此若以蔦松汛來判定洲仔尾東界,會衍生另項地域界定問題而使洲仔尾東界定位問題更形模糊,但若以烏鬼橋來判定,則明確許多,其位置大約在今日永康市烏竹里台一線省道統一實業公司東北角一帶註11,準此,可推論當時洲仔尾地域東北乃至東邊地界應至蔦松溪(今永康市蜈蜞潭中排)為止。

這樣的觀點也可在康熙59年台灣縣志中的〈台灣縣圖〉得到證明註12。由府城而出,經過柴頭港溪石頭坑(約在今柴頭港溪中游崑山中學段前後)後一路往北直至蔦松街為止,中間地域只有洲仔尾一個地名,不過在〈台灣縣圖〉與前述地圖最大不同處,標示洲仔尾的聚落並不在靠西側濱海地區,反而接近東邊蔦松溪,而在聚落西邊則存在一片叢林,通過叢林才可以抵達內海海岸。另一奇特現象是此處叢林旁有武定里標名,以此論斷,則康熙末期洲仔尾西界卻是武定里,而不是大員內海了註13。

臺灣初入清朝版圖,初期地界劃分多應以天然地形為主(例丘陵、山川、溪流),因此綜合而論,清初所稱洲仔尾至少應包含北至新港溪,南達柴頭港溪中下游地段,西臨大員內海,東以蔦松溪中上游及花園坑溪與鄰為界的地域而言註14,在此地域內有蔦松溪及花園坑溪二條溪流由東向西穿越,依河流走向,可判定該地東北方及東方存有地勢較高之丘陵,二丘陵間夾溪谷河流,流入西邊地勢較低之大員內海註15。而這樣的地理形勢即使時間點往前,推至鄭氏王朝時代的洲仔尾,大抵上亦脫離不了此界定範圍。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