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南學》電子報第135期〔學術文摘〕古道-總論

摘自翁程祥、楊明宗、李榮添著,《南瀛古道誌》,南縣府,96年8月。

前言

早期臺灣,島上型態本以原住民為主的原始社會。但後期隨著漢人陸續移入,且經歷了荷西、明鄭、清領、日治、國府等至少6個以上統治政體時期。短短400年間,在不同民族為了生存而衍生出的衝突,如:拓墾、侵占、反抗、征伐、和解等等事件,慢慢的融會成一部錯綜複雜多元化文化的臺灣歷史。
臺灣歷史步道(簡稱古道)的形成與獨特性質,除了原住民在山區生活,自然形成的獵路、社路、姻親道路外,無論是漢人為了拓墾山麓地帶、保護經濟利益而開的隘路,或是清廷在牡丹社事件後,為了充實後山國防而開的開山撫番道路,或是日治時期為山地治安而開的警備道路網,其開鑿動機與架構,都與各政權為遂行在臺灣島上的掠奪經濟利益,並達到軍事上攘外安內的施政方針緊扣在一起。而臺灣島上古道的種類與數量繁多,基本上都反映著時代背景與歷史文化的脈動,尤其是貫穿山區的古道,穿過不同族群的部落與文化圈,不僅在有形與無形中,刻印著先民的活動足跡,也訴說著一頁頁血汗交織的臺灣開拓史與殖民抗爭史,甚至可以說,古道就是一部臺灣歷史的縮影。

古道-總論
▲ 道路已廢而成水田

古道的定義

古道是見證歷史活動重要的證據,古道的研究與復舊,關聯到一個國家歷史文化的保存,在先進國家日漸受到重視,甚至有的國家已經成立古道研究機構。
  現在臺灣島上稱之謂「古道」者超過千百條,其中的古道定義龐雜,沒有一個準則。綜合言之,舉凡曾經存在兩地,或現今仍還在使用,或是該道路修復後對兩地有很大貢獻的聯絡道路,具有特殊的人文色彩及時代價值,或因生活所需開闢了各種性質的道路等,都符合「古道」的定義。
臺南地理環境
臺南依山傍海,居臺灣本島西南部,地勢東部高聳,西部平坦。位於臺灣最大平原嘉南平原之中心。東臨中央山脈的前山地帶,西臨臺灣海峽,北接嘉縣、市,南與原高雄縣為界。
臺南除了地勢東部較高聳,整個臺南西部地區大多是平坦的地區,位於臺灣最大平原嘉南平原之中心,因此臺南沒有高山古道,而且山區古道長度也不長。

古道總論3.JPG
▲ 原臺南縣荷據時期輿圖

臺南歷史沿革

大約在4、5千年前,就有南島民族生活於臺灣,然而至西元1624年荷蘭人佔領安平開始建立統治權,臺灣的歷史就開始產生重大的變化。臺灣的歷史歷經荷西,明鄭、清、日,及國府,至少有6個以上不同統治政體,相繼在這個島嶼上經營,因為臺灣開發較早,所以讓整個臺南地區產生了極大的改變,也因為時間久遠,自然環境的變遷與人們的開發建設,就形成了多采多姿的臺南古道。

古道總論4.JPG
▲ 原臺南縣民國57年之輿圖

臺南古道特性

臺南古道形成的原因呈現多樣性,故與其他地區古道的性質略有不同,具有以下之特性:
(一)臺南是臺灣地區開發最早的地方,地形多屬平坦的平原地區。
(二)山區之間的古道大多屬於丘陵地區,所以沒有高山的古道,山區古道長度也不長。
(三)刈香是臺灣重要的民俗信仰活動,臺南西南沿海地區有許多廟宇刈香路線,有的從清代一直沿用到現在,不僅歷史悠久又經由神明認定,路線固定,而這類刈香路線即為香路。
(四)臺南另有平埔族,因特殊原因而被迫遷移至其他地區生活,此一平埔族人遷徙路線的古道,是其他地區古道所未見的古道特性。

古道總論2.JPG
▲ 道路旁之土地公廟是古道常見的標的物

臺南古道分類

古道因形成原因、興建方式、年代不同及所在的自然環境特性,而有路徑選擇、建構法的差異,在這樣的背景下,臺南古道的分類大致如下:
(一)原住民遷移路線:如大武壠社遷徙古道。
(二)屬於產業道路:如柳營區旭山里尖山古道。
(三)漢民族拓墾路線:如東山區前後大埔古道。
(四)與民生有關:如貫穿臺南西南沿海地區之魚苗古道、關仔嶺麒麟尾古道、大內區南馬古道。
(五)與農耕有關:如楠西區海峰古道。
(六)依特定的目的:
1.清代古道:如山透府古官道。
2.香路:如碧軒寺迎佛祖古道、學甲鎮慈濟宮香路古道。

結論

臺灣近年來興起一股古道研究風潮,但研究可不能關在象牙塔裡憑空想像。置身其中,一步一腳印的切身感受先人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血淚艱辛回憶。
然而,這記錄著臺灣島演化的珍貴歷史瑰寶,卻因遲於重視維護,造成現存文獻資料零散不全,再加上自然環境的變遷與人們過度的開發建設,逐漸式微在廣漠的時間洪流裡。
「古道誌」主要是以「拋磚引玉」的精神,期盼未來能有更多有心人士投入,踏查維護先人們的回憶點滴,建立更完善的文獻系統,供後世子孫深入了解、以延續、傳承拓墾精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