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南學》電子報 第190期(學術文摘)-媽祖信仰源流

節錄自《大臺南文化叢書-信仰文化專輯-臺南媽祖信仰研究》第四章:府城的媽祖廟─第一節:祀典臺南大天后宮及其分香廟,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3年12月初版,64-88頁。

 

第四章:府城的媽祖廟

第一節:祀典臺南大天后宮及其分香廟

一、歷史沿革

源溯東寧天妃宮

大天后宮為臺灣最早的官建祀典媽祖廟,根據《福建通志》記載:

在府治鎮北坊赤嵌樓城南,國朝康熙二十二年靖海將軍侯疏請崇祀奉。 

文中記為康熙 22 年(1683)所建,而蔣毓英《臺灣府志》則載康熙 23 年(1684):天妃宮,二所:一在府治鎮北坊赤嵌城南,康熙二十三年,臺灣底定,將軍侯施琅同諸鎮以神有效順功,各捐俸鼎建,廟址即寧靖王故宅也。

其後大多數的志書均記載康熙 23 年(1684),乃靖海侯施琅奏請清廷將寧靖王府邸改建為官廟。不過,在臺灣首任諸羅縣令季麒光所著的《蓉洲詩文稿》〈募修天妃宮疏〉開宗明義即寫道:

東寧天妃宮者,經始于寧靖王之舍宅,而觀成于吳總戎之鳩工也。

東寧乃明鄭之行政名稱,清領臺之初,臺灣府城的官員與居民仍習慣稱臺灣府城為東寧,「東寧天妃宮」之稱,似乎意味著大天后宮於明鄭時期即已建置。

而乾隆 43 年(1778)臺灣知府蔣元樞在其〈重修臺郡天后宮圖說〉中亦提到:查郡城西定坊之天后宮,未入版圖以前即已建造,郡垣廟宇,此為最久。

蔣元樞所稱「未入版圖以前」,是指清廷正式統治臺灣以前,也道明大天后宮的始建應於明鄭之時。

根據近幾年兩岸學者的研究,在施琅《舟師入臺灣疏》及江日升《臺灣外志》的記載,施琅在臺時間不足百日,要處理鄭氏君臣削髮並安排其內渡,籌措投降官兵的餉糧和安撫臺灣百姓等一系列煎眉大事,故不可能顧及修建天妃宮之舉;而吳總戎,即總兵吳英,隨施琅一同征臺,施琅自臺班師後,吳英奉命留守臺灣,其在臺的時間有 18 個月,鳩工改建天妃宮是相當從容的事。且從季麒光〈募修天妃宮疏〉文考察,經吳英改建的天妃宮已形成有戲樓、正殿、後殿和僧寮等建築群,顯然不是原來的以寧靖王府暫為廟祀的格局了。

何以歷來方志將天妃宮的創始與改建歸功於施琅呢?其一,施琅於康熙 23 年 8 月奏請加封天妃,而吳英改建天妃宮可能就在此時,遂主動將建廟之功轉歸施琅;二是天妃宮乃施琅受降的地點,如此也是施琅執意要把〈平臺紀略碑〉豎立在臺灣天妃宮,以示他對該宮的重視。

此外,在季麒光《蓉洲文稿》〈寧靖王傳〉傳記結尾記載:

其遺宅為天妃神祠, 助僧於後楹大士傍奉王為捨宅主云。

從傳記文中可證,寧靖王捨宅為天妃神祠早於施琅大軍入臺之前。這也是蔣元樞在〈重修臺郡天后宮圖說〉中所提到,天后宮(天妃宮)在「未入版圖以前」即已建造的說法根據。 

而在康熙年間吳桭臣所寫的《閩遊偶記》裡記載:

媽祖廟(即天妃也),在寧南坊。有住持僧字聖知者,廣東人;自幼居臺,頗好文墨。嘗與寧靖王交最厚,王殉難時許以所居改廟,即此也。

文中亦提到捨宅之事,廈門大學李祖基教授認為寧靖王捨予宅第的正是當時媽祖廟的住持僧聖知,故推論在寧靖王府改為天妃神祠之前,天妃宮廟已經存在。

且再據大天后宮奕葉相承牌位所載,「第七代示寂傳臨濟正宗三十六世重興本宮第一代開山授臺灣府僧綱司事」為勝脩恬大和尚,「重興本宮」指入清版圖後因天妃宮改為祀典官廟,開始負責臺灣府僧綱司事務,故稱住持為第 1 代開山;然則勝脩恬又是大天后宮第 7 代住持,在其之前還有 6 代住持法號及其所傳臨濟正宗世代均載名僧猊座,雖然無法得知其是否曾在東寧天妃宮擔任住持,然寧靖王捨宅前,東寧其地已有天妃宮,且由僧伽宗福住持,宗福可能即是接受寧靖王捨宅的聖知和尚,文獻稱其自幼居臺,因此渡臺可能早於明鄭之世。

東寧天妃宮的始建年代無法確知,然大天后宮淵源於東寧天妃宮應無疑義,故其歷史應可上溯至明鄭時期。

190-1 

今為國家一級古蹟的祀典臺南大天后宮,有道不盡的人文史蹟。

 

清時大天后宮的興衰

康熙 23 年(1683),施琅奏請晉封天妃為天后,禮部派員來臺「奉旨諭祭」,此為媽祖信仰從天妃神格晉封為天后之始。康熙 59 年(1720),翰林海寶、徐葆光奉使琉球還,以媽祖默佑封舟有功,奉准列入春秋祀典,正式成為祀典廟宇,改稱「大天后宮」。

康熙 60 年(1721),朱一貴起兵抗清,在大天后宮登基為「中興王」,清廷派遣水路提督藍廷珍來臺平亂,在平定亂事後,亦傳乃媽祖神力相助,雍正元年(1723)藍廷珍獻「神獻徵異」匾給大天后宮。

雍正 4 年(1726),大天后宮與廈門、湄洲兩宮同獲朝廷特頒御書「神昭海表」匾額,此後,凡初至臺灣之文武官員,例必蒞大天后宮行展謁禮。雍正、乾隆年間大天后宮多次獲匾,可謂全臺媽祖廟之冠。天后宮也有幾次整修擴建,如乾隆 5 年(1740)拓建後殿的左右二廳;乾隆 30 年(1765)增設「官廳」;乾隆40 年(1775)臺灣知府蔣元樞捐俸、官紳公同出資修建;以及乾隆 49 年(1784)的修繕。不過這些卻於嘉慶 23 年(1818)的大火中俱毀。

祝融之災大天后宮被焚毀,重建之鉅額經費並非臺灣府能全力負擔,在此情況下,遂委由府城三郊蘇萬利、金永順、李勝興主持重修。地方廟宇興修等公共事務,郊商自是出錢出力,尤其對各港埠的天后宮或奉祀水神之廟宇尤甚,如臺南三郊就負責大天后宮、五條港水仙宮、海安宮與鹿耳門天后宮等香燈或祭祀費用。道光 10 年(1830),大天后宮完竣。此後,三郊漸漸參與大天后宮的經營,也擴大了大天后宮在媽祖信仰的影響。

由道光 10 年(1830)〈重興大天后宮碑記〉與咸豐年間〈捐提重修芳名〉、〈天后宮鑄鐘緣起碑記〉等碑匾中的捐款資料可看出兩件事,其一,三郊所展現出的經濟實力,使得大天后宮的權力結構正逐漸轉移,此時大天后宮的官方力量已漸減弱,轉為由行郊紳商主導的民間廟宇。其次,外地捐款者,如北港廈郊、泉郊;鹽水港糖郊、水郊等或新南港(今奉天宮)金福安轎班會的捐輸,除可知當時大天后宮對外的交陪,亦可證明其時大天后宮的信仰,隨著郊商的拓展而逐漸擴大。雖然後隨著安平開港、洋商入侵、政治經濟中心逐漸北移等種種因素,三郊漸趨式微,然直至日本領臺前,郊商仍為大天后宮主要的管理與維護者。

190-2  

 

 

日治時期的變遷

明治 28 年(1895),日本內地佛教於日軍平定臺灣全島後,隨即在臺展開布教活動,此時日本佛教在臺布教所採取的方式中,或與我舊有之寺廟以簽訂總寺分寺契約關係行之,或動腦筋打官有寺廟之主意。

明治 29 年(1986),日本曹洞宗布教師若生國榮、芳川雄抵達臺南市布教不久,大天后宮住持林普華在局勢不安的情況下,投靠日本曹洞宗,簽約成為其分寺,當時,芳川雄悟將布教所設於大天后宮內,以此為中心,展開臺南一帶的傳教及教授臺人日語等工作。明治 31 年(1898),大天后宮總代表吳盤石、唐克紹和曹洞宗布教師陸鉞巖以「媽祖宮稱號甚多且分歧,致使郵件電報投遞、官廳公文往返、官民訪問或初次前往參訪等造成諸多不便」為由,聯合向地方當局提出申請改宮號為「臺南寺」。後總督府基於社寺廟宇名稱隨意更改,恐將傷害信徒信仰之情感而不予核准。而因日本曹洞宗僧人取代臨濟宗僧人管理大天后宮,影響大天后宮的香火。之後,總督府頒布命令,禁止臺灣寺廟成為日本佛教的分寺,曹洞宗退出大天后宮,再由各郊商所改組的「三郊組合」接管廟務,在綢緞商石學文的奔走下,恢復北港朝天宮南下大天后宮進香之慣例,大天后宮香火逐漸復甦。

至此,代表社會上層的商紳色彩逐漸退出大天后宮,轉而代之的是庶民的投入,大天后宮也漸邁入民間基層。除了受到宗教政策與郊商沒落的影響,另方面北港朝天宮自清末起聲威崛起,日治時期在臺灣總督府的認同與信徒的支持下逐漸強化、擴展其影響力,而成為全臺媽祖信仰中心的地位,加以政治中心北移,大天后宮領袖之地位,最終遂為北港所取代。

戰後的發展

戰後初期,大天后宮組團赴湄洲進香,並恢復舊慣「迎媽祖」活動,其後歷經數次重修,鑒於大天后宮的特殊文化與歷史地位,於民國 74 年(1985),經內政部指定公告為國家第一級古蹟,成為國家重要的文化資產。近幾年更積極與其他交誼廟宇互動,如與北港朝天宮恢復交誼、完成湄洲媽祖來臺巡香之壯舉,大天后宮媽祖也出巡安南區 16 寮、新港等外境,並分靈至日本橫濱天后廟,將臺灣祭祀媽祖的器物、儀禮傳承,是為成功的宗教「外交」。

 

二、府城迎媽祖

根據清咸豐年間臺灣兵備道徐宗幹於《斯未信齋文集》裡寫到:

壬子,三月二十三日,為天后神誕,臺人循舊俗,迎嘉邑北港廟中神像至郡城廟供奉,並巡歷城廂內外而回。焚香迎送者,日千萬計。…十六日,神輿出巡,輿夫皆黃衣為百夫長,手執小旂,眾皆聽其指揮。郡城各廟神像,先皆舁之出迎,復送天后出城而後返。

徐宗幹於文中雖未記載始於何時,然從文中提及臺人循舊俗,可知最遲到咸豐初年,府城居民即有迎奉北港媽至府城遶境之俗,當時「焚香迎送者,日千萬計」,可見其熱鬧之程度,而此即為府城「迎媽祖」之濫觴。

北港媽祖來郡情況

最早迎媽祖之情形,根據李獻璋的訪查,北港媽祖「謁祖」多於 3 月 15、16 日,其下府的路線是從北港經過鹹水港、鐵線橋、中營、麻豆、三崁店、鹽行,再由小北門入府城。其間在鹹水港以南沿途所經過之村鎮,皆由所在廟宇安排人接替扛轎並負責接待。而另方面,於府城內的普濟殿、檨仔林朝興宮、馬公廟、元和宮、南廠保安宮、藥王廟、下太子廟、良皇宮等諸多廟宇則必須以輦轎抬該廟神尊前往迎接,在出發前,必先至大天后宮行「上馬」儀式,之後再出發至鹽行、甚至三崁店迎接北港媽。

迎接的神轎隊伍最先與媽祖接頭者,北港媽會給予「接頭香燈」,之後每一神轎行三進三退禮迎接,眾神轎再隨行入府城。且相傳當時道臺亦要前往迎接,以示尊崇。北港媽進城後,循例先抬至太子亭,由大天后宮備辦香花茶果「請三媽昇座」,即請三媽安座接受雙方董事參香,禮畢後,請三媽落轎;再抬至藥王廟,受該廟參香後,再回大天后宮昇座、敬茶、並受信士禮拜。至是夜子時,朝天宮將其香擔,搬至大天后宮神案香爐前,由住持僧念經(但不讀疏文),誦畢,廟祝由神爐舀一杓子香灰入香擔內香爐,此為「舀火」或「請火」,再經過火後安放入亭,後上鎖並貼封條,之後,請三媽上轎,在眾人吶喊簇擁下神轎離去。

北港媽祖謁祖例必由小北門進,大北門出。返程,送行的神轎或到大天后宮,或於途中相候,伴其遶境城內後,最後恭送北港媽出大北門。據耆老相傳,在清朝時,媽祖回鑾之前,尚須至「鎮臺衙」讓鎮臺參香,方可辭去。

無「旗」不有的府城迎媽祖

大正 4 年(1915)發生「糖郊媽」事件,北港媽南下府城一度成絕響,自此,府城迎媽祖也轉由大天后宮新塑的鎮南媽為主,同時迎請國姓爺一併遶境,當時並結合商業社團的展示,場面盛大,也開啟了新的風貌。據大正 8 年 4 月 20 日刊於《日日新報》裡一篇〈臺南迎神盛況〉報導,可見當時乃以各行業商團為主要參與對象,其中各行各業琳瑯滿目的繡旗與各商號巧意裝飾的藝閣,穿插於迎媽祖隊伍間,蔚為特殊景象,因此有「府城迎媽祖,百百旗」、「府城迎媽祖,無旗不有」等俗諺,意思是迎媽祖盛會時的陣頭綵旗,五花十色、各式各樣的旗都有;又因「旗」與「奇」音同,也意指什麼不可思議、令人驚奇的事都有。

至於藝閣,據連橫在《雅堂文集》〈雜記詩意〉也所描述。遊行踩街的藝閣,當時在連雅堂的巧思下,取材歷史故事,傳統藝閣因具備「詩意故事」而有了嶄新的面貌,各自獨出心裁、互別苗頭,甚至設委員評比,終於蔚為風潮,影響全臺,而陣頭繡旗與藝閣詩意也成了府城迎媽祖的一大特色。

大正 15 年(1926),為配合日本人運河開通典禮,迎媽祖活動盛大舉行,不僅發動全市廟宇以及工商會各團體參加,連各町派出所也組隊共襄盛舉,藝閣繡旗,列隊遊行,爭奇鬥艷,觀者往來絡繹,街道擁塞,當時熱鬧景況,轟動全臺,為日治時期規模最大的一次。且由於當時迎媽祖的聲勢場面實在太熱鬧,遠超越了運河的開通典禮,以致有「臺南媽祖開運河」的俗諺流傳。

昭和 12 年(1937)舉行日治時期最後一次迎媽祖,同年因中日戰爭爆發,日人為防止民眾藉此活動凝聚民族意識,遂禁止迎媽祖活動。戰後初期,因受政治形勢以及政府並不鼓勵迷信拜拜、厲行節約等政策影響,迎媽祖活動並未每年舉行,後來藉由各種政治事件,如總統就職、聲援西藏抗暴等,或配合政令才又斷續恢復遶境,但仍採不定年舉辦,直至民國 70 年後漸定為 4 年 1 科,逢鼠年、龍年、猴年舉行。

「府城迎媽祖」由早年的迎請北港三媽,到大正年間轉由大天后宮自行舉辦鎮南媽遶境後,延續至今,現在的「迎媽祖」所指已是大天后宮鎮南媽遶境,因其為臺灣媽祖遶境科儀之起源,具歷史與民俗性,且聯結全市廟宇共同參與,構成地方特色,於民國 98 年(2009)經市政府公告為市定民俗。

 

迎媽祖儀式與路線

媽祖遶境活動通常於媽祖誕辰前一個月舉行,在遶境前兩個月,大天后宮即出動鑼鼓隊伍「採緣」,募款「迎媽祖經費」。由於大天后宮是公廟,因此不受府城「街境」的限制,能夠到大街小巷全市採緣,如老虎一樣通行各城門,因此又稱為「通城虎」。之後,再進行點媽祖燈,升媽祖旗,預告活動即將舉辦。到迎媽祖遶境的前一週,大天后宮會出動香擔與吹陣行「踏路關」,至各廟宇貼香條並發路關表,以備迎接府城宗教界的盛事。而於媽祖遶境之前,循例還得先行祭媽祖儀式,通常由地方首長擔任主祭,率領各獻官依古禮獻祭。迎媽祖當日,由開基共善堂至天后宮恭請媽祖出門,此乃源自明治 29 年(1896)時,因民族路進行拓寬工程,使得原位於石精臼的共善堂遭拆除,邢府千歲遂暫時寄祀於鄰近的大天后宮佛祖廳,至大正 13 年(1924),神尊才移奉至米街廣安宮合祀。為紀念此段共祀情誼,每逢府城迎媽祖,共善堂邢府千歲必先前往大天后宮恭請媽祖出巡,已成為慣例。在邢府千歲神輿至大天后宮「請媽祖」出大天后宮,遶境旋即展開。

昔日府城迎媽祖遶境皆為兩日,範圍為原臺南市舊城區一帶為主,大致上東至北門路,西至金華路,南至健康路,北至公園北路。通常遶行方向以大天后宮為中心,第 1 日先遶行外圍區域、南方以及東南方廟宇,第 2 日再遶行北方與西方的廟宇。

遶境隊伍循例由延平郡王轎為首、鎮南媽押後,除有感念鄭成功開臺之意,也因日本人對於擁有一半日本血統的鄭成功極為推崇,自是特別禮遇,其信仰地位也因政治影響而提高,在日治時期鎮南媽首次迎鄭成功共同遶境時便形成此慣俗;而早年與延平郡王祠同為府城聯境六合境廟宇的仁厚境福德祠,以及大埔福德祠,因過去廟中無神轎,在參與迎媽祖時則與延平郡王共轎,雖然今兩廟皆已有神轎,然而仍沿舊俗共轎參與。此外,早年遶境採媽祖當日回鑾,但民國 97 年(2008),媽祖鑾駕改駐蹕於行館,相較於以往,是為較大的異動。除此,雖然每次遶境路線與過境廟宇並不固定,但整體差異並不大。

至辛卯年時,媽祖遶境才有重大的改變,因當時適逢建國 100 年,加以臺南縣市合併升格院轄市,故媽祖遶境也擴大辦理,除歷年來府城內外 5 街外,首度駕車遶境原臺南縣區域,由新營太子宮擔任統兵元帥,安定蘇厝真護宮任先鋒官、大天后宮鎮南媽為主帥押轎,浩蕩啟程。此遶境範圍,前 2 日遶境路線依序為安平區、安南區、西港區、學甲區、北門區、鹽水區、新營區、麻豆區、善化區、安定區、永康區與歸仁區等宮廟;第 3、4 日遶行原府城內外 5 街。在原臺南縣區域,除了承襲舊時北港媽「下府」沿途所經的部分宮廟,以及大天后宮的交陪廟宇或交陪境外,另外比較特別的是部分廟宇或庄頭,早年曾至大天后宮迎請媽祖奉祀,藉這次的遶境,也再度串聯,建立起新的交誼。

 

三、祀典臺南大天后宮的分香廟

(一)寮仔廍護安宮

護安宮位於麻豆區寮廍里,寮仔廍舊稱崁頂庄,原庄社位於今庄南邊溪畔,乾隆之初移民於此定居後,因種植甘蔗,從事製糖而漸至繁榮,據傳昔時曾設置 7 座糖廍,故改稱寮仔廍。護安宮為寮仔廍庄廟,主祀天上聖母外,另祀趙府元帥與輔信將軍,兩尊神像乃由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陳陽港保院后社與黃坑角之黃姓先民所迎請來臺。據《臺南州祠廟名鑑》記載,乾隆 23 年(1758),庄民即組織聖母轎班會,時會員 20 名,自臺南大天后宮分香迎奉天上聖母。

嘉慶 17年(1812),院后社黃姓族人組織趙府元帥爺會,嘉慶 21 年(1816),黃坑角黃姓族人組將軍爺會,初時神尊皆奉祀於民宅,於每年農曆正月 15 日擲筊選爐主,由爐主輪流祭祀,至日治昭和年間由保正黃琴與區長鄭品等發起倡建公厝( 據廟碑記載為昭和 2 年(1927),而據《全國佛剎寺廟總覽》則記載為昭和 8年(1933)時建),將原先奉祀於庄內各角頭之神明,全部迎至廟內供奉,並取護祐安康之意,名為護安宮。戰後,再歷經多次修葺,今廟為民 85 年(1996)重建之貌。寮仔廍昔時各角頭有各自角頭神明,如「院后黃」祭祀趙府元帥,「黃坑黃」祭祀輔信將軍,竹圍仔王姓祭祀王爺公,而天上聖母為鄭姓與黃姓所崇祀。

  190-3  

各宮廟一路由廟門衝往大殿向媽祖致意,並高舉神轎的「犁轎」儀式,是遶境的重頭戲,也掀起一波高潮。(圖片由謝奇峰提供) 

(二)山上聖母廟

山上聖母廟位於山上區玉峰里牛稠埔,牛稠埔位於菜寮溪河階谷地,據《臺南州祠廟名鑑》記載,清朝年間,張姓牛稠埔庄民,自臺南大天后宮分靈天上聖母奉祀,並組聖母會,由會員輪流奉祀,清道光 10 年(1830)建廟安奉,道光 29 年(1849)遷移修繕。爾後,因聚落沒落,當地居民多遷他處,至戰後由管理人郭天化發起鳩資重建,於民國 39 年(1950)遷至現址,民國 79 年(1990)重建竣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