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南瀛知識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歷史源流
流經新營市,以及台南縣北部的急水溪,昔日由舊廍(今新營市舊廍里南端),向西南流過五間厝(今新營市五溪里)庄北後,入北門鄉雙春。清嘉慶朝後期,河床逼近五間厝,危及庄民安全。於是在道光元年,五間厝庄民為求免難消災,於農曆8月15日祭拜河神,果然在道光3年,急水溪改道,自舊廍南下至鐵線橋(今新營市鐵線里)東南方轉彎,流向西南的甲中村(十六甲、中庄仔),北方,卻也造成當時鐵線橋南后寮仔庄,因突如其來的水患廢庄。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歷史源流
「煮油」為台灣民間常見的廟會祈安儀式之一,多出現於建醮「入醮」時的「煮油滌穢」科儀,其目的在於淨去附著於人身及物之穢氣,以求合境平安。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南縣左鎮鄉菜寮溪流域,地層構造特殊,每遇豪雨沖刷,常出土大量古生物化石。自從首次於菜寮溪發現化石以來,當時20歲左右的陳春木先生,就常利用到溪裡提水的時候尋找化石,再轉寄給學術單位研究。在民國5、60年代,只要遇到大雨沖刷,在地的村民會提著水桶去菜寮溪的河床撿化石,也吸引許多中外學者來做研究。

陳先生自日治時代,便具有代表台灣化石界的重要地位,是中日學術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陳先生以九三高齡辭世後,台南縣政府文化局委託葉春榮博士蒐集陳先生生平相片及來往人士、好友與其接觸點滴暨陳先生歷年之著述、手稿匯集成冊,於94年1月出版一套共三冊紀念專輯,以彰顯陳先生一生對化石採集與地方文史之貢獻。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歷史源流
清康熙30年,佳里興堡東勢寮村民為求精神寄託,決定築草寮供奉神明。此時村人林廷龍於溪中捕魚,發現溪中有一塊漂流木盤旋不去,亦無法令其隨溪水沖走。拾起後才發現上面被白蟻咬上「常山趙子龍」(趙雲,三國時期蜀漢將軍)字樣,村民認為是神意,而將此木供奉於草寮。之後有陌生唐山木雕師,聲稱趙將軍托夢於他,希望他將漂流木雕成金身,才將此木雕為大、小趙子龍將軍像,本廟亦為台灣趙子龍信仰之開基祖廟。
每逢農曆2月16日子龍廟永昌宮趙聖帝君誕辰時,寺廟會定期舉辦慶典,請水、煮油活動,只是科儀中的一部分,近年來,儀式已趨於定型化,固定每三年舉辦一次。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爺南遺址之近代漢人糖廍連灶遺跡位於台南科學工業園區道爺南遺址東北側。2004年2月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隊曾針對此一區域進行了考古鑽探,鑽探過程當時,曾於用地東北側發現多處漢人灰坑及火燒紅土現象。同年3月,因奇美建廠所需,考古隊開始進行該一區域之搶救發掘工作,至7月間於該區北側鄰近堤塘港南岸之近代漢人文化層中,發現多組火燒紅土現象,這些現象所顯示出之輪廓與文獻所繪的廍灶結構極為相似,而鄰近灰坑內所伴隨出土的遺留,也多是與製糖相關,如糖漏或漏罐等器物,因此推斷此一地點應是原糖廍所在,而所發現之火燒紅土現象應為廍灶遺留。整個遺蹟包括廍灶及其它相關現象如灰坑、溝渠等之分布範圍東西長約40公尺、寬約20公尺,面積約800平方公尺,但為求能於未來在鄰近地區進行相關展示所需,考古隊乃建議將遺蹟現象北緣起至規劃道路間之區域也納入保存範圍,總計面積約4465平方公尺。

台南縣府文化局於2004年9月22日邀集開發業主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承租廠商奇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等進行協調,初步同意保留該一遺蹟,並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相關程序,邀請專家學者會勘審議該一地點是否合於登錄為古蹟。現場會勘於2005年1月進行,之後並於1月24日通過審查,列為縣定古蹟。因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後新增遺址篇章,於2006年5月經過審查,公告改為縣定遺址。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