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學》電子報 第156期(學術文摘)南瀛佛雕匠師誌-【新營區】佛雕匠師介紹(上)
摘自魏稚恩著,《南瀛佛雕匠師誌》,臺南:臺南縣政府,2010年6月,頁82-94。


【天生雕刻處 黃天生】
在新營市,天生雕刻處可算得上是在地的佛像雕刻老字號,從店內一面刻有電話「1402」的橫匾,就不難了解年代之久遠。

《臺南學》電子報 第156期
▲店內這塊老招牌的保留,是天生佛店歷史悠久的見證。

民國37年,台灣剛光復沒多久,年值15歲的天生師到台南市「博古堂」拜石金水老師傅為師,開始學習神像雕刻。以派別來分,博古堂屬於福州派的雕刻系統,天生師表示福州派作品在人物、花鳥雕刻特殊之處在於比例較接近人體正常比例,且肢體動作展現較為靈活。至於立體紋飾方面,漆線、粉線工法都必須學習,一般來說採用漆線可以展現出較為精細的作工。

2
▲新營市興隆寺的三寶佛,是天生師於民國70年代完成的大型木雕作品。

開業六十餘年,天生師的作品其實不少,但因早期並沒有拍照紀錄的習慣,天生師身邊並沒有留下作太多作品紀錄,不過新營市的興隆寺的鎮殿三寶佛、鎮南殿內的地藏王菩薩、開天炎帝等大型鎮殿神像均出自天生師之手,另外鹽水鎮大豐南天宮內也有不少天生師的雕刻作品。

3
▲一樣是天生師雕刻的地藏王菩薩,鎮南殿內的作品風異於興隆寺。


【太子軒 何次郎】
新營市的太子宮是全台奉祀太子爺的開基祖廟,香火十分鼎盛,何次郎先生開設的太子軒就位於舊廟前大榕數旁,兩間店面擺滿了神像、神轎以及相關宗教文物,頗具經營規模。
次郎師本身是太子宮人,因堂兄從事的正是佛雕工作,加上自己對佛像雕刻有很濃厚的興趣,恰巧所以就跟著堂兄何忠勝先生去打工,慢慢走進佛雕的世界。當年學習雕刻的歷程,以旁人的觀點來看,就是由簡入繁一連串機械性的操作練習,次郎師說砂紙打磨這項看似簡單的工作就得磨練幾個月甚至半年的時間。然而若以學習者本身來說,看似冗長單調的工作,不停用眼睛觀察作品,用手接觸作品,就是一個透過精熟學習將雕刻技術轉化成記憶與反應的過程。當師傅發現徒弟的階段學習已經達到標準,才開始進階的學習。對沒興趣、缺乏耐性、不肯動腦思考的人來說,這不啻是一種折磨。

4
▲次郎師正聚精會神的進行粉線紋飾工作。

次郎師承襲福州派佛雕路線,所以太子軒的佛雕作品注重頭身比例以及誇張有力的肢體動作。次郎師:「作佛雕必須要心存虔敬,一道道程序都不得馬虎。如果不照規矩來,雜事就多,甚至會影響自己的運途」。事實上次郎師提到的是一種工作態度,偷工減料雕成的佛像,信徒奉祀一段時間後,佛像本身必定產生缺陷,之後就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去作善後的工作。為了讓佛雕工作能平安順利進行,次郎師在飲食上也格外注意。儘管名氣遠播的太子宮老施牛肉麵離太子軒不到50公尺的距離,次郎師到店裡就只能點雜菜麵,因為依照佛雕業的行規,諸如牛肉、狗肉、蛇肉等都是雕刻師傅碰不得的食物。

5
▲一樣是太子爺,造型截然不同,這兩尊神像採取浮雕的裝飾方式,工法較為繁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anYing 的頭像
    NanYing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臺南學部落格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