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學》電子報 第167期(學術文摘)-清道光三年以前臺江內海浮覆的動態發展
摘自《臺南文獻第二輯-聚落與開發專輯》,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2年12月,頁10-35。
前言
「臺江內海」或稱為臺江、大海灣(groote bay),為17世紀以來臺灣西南海岸中的一個潟湖。由17世紀荷蘭人所繪製的地圖可知,當時臺灣西南部海岸地區,由北至南分別有笨港、魍港、倒風、臺江、堯港等規模較大的內海,其西側則有眾多濱外沙洲南北排列,當時臺灣西南海岸整體呈現「洲潟海岸地形」的特色。「臺江內海」是數個潟湖當中,範圍最大、且地形與環境變遷最為顯著者,由於臺江不僅是早期臺灣對外交通主要的門戶,更是許多關鍵歷史事件的發生地點,因此其在臺灣歷史發展上更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臺江內海的消失浮覆,不是短時間的造成,而是長期緩慢受到自然及人為因素影響下的結果。在自然因素方面,由於臺南沿海地區屬嘉南隆起海岸平原的泥質海岸,長久以來受到陸地上升、河川輸沙,以及波浪、潮汐等海浪漂沙搬運作用之影響,以致在近岸地帶海流較為緩慢地區,形成旺盛的砂礫堆積,泥沙除了淤填沉積在潟湖底下,使臺江內海港路難行,也造成濱海泥灘陸化形成海埔、海岸線不斷向西伸延,最後成為沙洲或陸地。在人為因素方面,主要是漢人在臺江沿岸周圍興築鹽田、魚塭,此類直接入侵臺江內海周緣水域的經營,在清領以後更為明顯而普遍;加以有許多民眾在溪河上游過度開發,且不重視水土保育的結果,也一定程度加速了陸化堆積作用。
二、清領以前臺江內海浮覆的情況
關於鄭氏時期的臺江內海,在鄭成功攻臺之時,便稱:「(臺江)港路從來泥沙淺汙,今日唐船何得無礙?豈不異哉?」又據明永曆18年(1664)〈臺灣軍備圖〉所示:當時臺江依舊廣闊、可納舟帆航行停泊,不過冬季波濤洶湧,常致舟船翻覆擱淺;在出入臺江之港道方面,在北汕尾南端之大員港一帶有「沉水淺線」及「沉水淺線,船不得行」等描述,顯示大員港道淤塞、不易通航的情況;不過北汕尾北端的鹿耳門口卻特別指出:「此港原只七尺深,至偽藩過臺灣之時,其港底之沙流開則有一丈七尺深,所以大船得由此而進。今港底之沙復填塞依舊七尺深」,顯示鹿耳門港道在此時已成為臺江的主要出入口;至於臺江沿岸周圍,承天府(即普羅民遮城,今赤崁樓)一帶,此時已離岸近一里遠,但若遇大潮仍有鄰海之景象;又由鄭氏時期臺江部分沿岸地區也開始出現鹽田及魚塭之興築。可見在自然及人為因素下,臺江沿岸陸化作用的持續情形。
▲明永曆18年(1664)臺灣軍備圖
三、清初以來臺江內海浮覆的背景
(一)清乾嘉年間以後
清乾嘉年間(1736-1820)的臺江內海,亦被稱之為「臺江灣末期」。此一時期的臺江內海,周圍的聚落及人口數目已不斷的上升,嚴重的人口壓力造成人群流動,因此也開始出現居民競相爭墾原住民土地、山坡地以及河海浮覆地的熱潮,甚至爆發嚴重的械鬥衝突事件。當時新墾移民除向臺灣南北二路發展外,部分則大量流向近山地區進行墾殖,不僅壓迫平埔族人生活空間,更對於內海地景地貌及人文環境的改變,造成相當的變化與影響。尤其,在清領初期以來,漢人過度開發山坡地、又缺乏水土保育觀念的結果,卻不斷釀成土石流及山洪暴發的問題,且導致日後強風豪雨對下游土地所造成的損害;而溪水挾帶上游泥沙、土石入海,再經海流與季風輸送,也加速了潟湖堆積作用的形成,使海岸線快速向西擴張,讓臺江內海水域面積更加縮減。不過,卻也在臺江內海周圍出現大量新浮覆的海埔地,激化了臺江沿岸居民爭相投入海埔地的圍墾與經營,乃至出現海埔地權歸屬不明的爭議;加以官府對海埔(報墾後為私人所有)、海坪(無法丈量,可開放民人採捕魚蝦)之定義本有其模糊空間,更易成為有心之人肇端生事的託辭。
四、清初以來臺江內海浮覆的情況
清領以來,由於臺江內海周緣淤沙浮覆的情況,實有緩急遲早之別,因此為能釐清清道光3年(1823)以前臺江內海陸化浮覆的動態變化,本段摘錄從臺江周圍鹽場的遷移及地方廟宇的興衰等方向,來看臺江內海浮覆發展的情形。
(一)從臺江周圍鹽場的遷移來看
清初鹽業經營,為了便民裕課,所有鹽田皆屬「民曬民賣」的方式,官府僅就鄭氏以前的鹽埕數量分徵課稅,因此形成暴利,也帶動了鹽場周圍之瀨口街、蔦松街和洲仔尾等地方之繁榮。不過,由於放任民人製造販賣,以致有鹽商趁機操縱價格,影響地方市場甚鉅。清雍正4年(1726)4月,臺灣頒布鹽業新規,依照中國通制,實施鹽業專賣制度,使臺灣鹽業盡歸官府經營,並由臺灣府採取「官督民製」及「官收商銷」方式管理。當時為管理方便、或為擴大鹽埕面積,清廷將府城北郊之洲仔尾鹽埕分為洲南(永康鹽行)、洲北(永康蔦松)兩場,府城南部的瀨口一帶則有瀨北場、瀨南場,鹽場置官主事、鹽務管理遂井然分明。後至清乾隆年間(1736-1795),臺灣鹽場共計有洲北、洲南、瀨北、瀨南、瀨東、瀨西及大田等7場,而其中與臺江內海相關者有洲北、洲南、瀨北、瀨東等4場。不過,由於鹽場所在地位於濱海低窪地區,屢受風災水患之苦,尤其臺江內海邊緣泥沙的堆積,更造成鹽田大規模損害。
▲北門井仔腳鹽田為第3代瀨東場遷曬地,現今轉型為觀光鹽田。(黃文博/攝)
(二)從地方廟宇的興衰來看
五條港是清領中葉以後在府城西側的五條商用河道,其形成原因與臺江內海陸化有關,其範圍約在今中正路以北、新美街以西、成功路以南左右,由北而南分別為新港墘港、佛頭港、南勢港(或稱北勢港)、南河港與安海港等。由於河港之所在即為商機之所在,所以五條港也是過往臺灣府城最重要的商業門戶,由五條運河匯集而成的經濟,就像手掌的五指橫亙在臺南西城外,掌握著府城的運輸與商業的蓬勃榮興。而從五條港周圍之南勢港水仙宮(1704)、硓石古 石集福宮(1736)、鎮港海安宮(1736)、南勢港藥王廟(1745)、南河港南沙宮(1746)、佛頭港景福祠(1750)等廟,相繼在18世紀中葉以前的設立,也顯示府城西側水域在當時的陸浮情況,由於港口地方,商賈輻輳、百貨齊聚,也吸引了大量人口移居,逐漸使五條港地區形成。
▲南河港南沙宮
▲硓石古石集福宮
更多詳細內容,可參閱《臺南文獻創刊號-臺南地景文化專輯》。
- May 30 Thu 2013 14:00
《臺南學》電子報 第167期(學術文摘)-清道光三年以前臺江內海浮覆的動態發展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