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學電子報〉第184期(學術文摘)五條港三郊主祀廟宇及官廟簡介—以大天后宮、水仙宮為討論對象,節錄自鄭道聰:《大臺南的西城故事》,收入《大臺南文化叢書第1輯—地景文化專輯》,臺南市政府文化局,102年3月出版,頁66-73。
一、大天后宮/臺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227巷18號
大天后宮原係明寧靖王朱術桂府邸,建於赤崁台地濱臺江,普羅民遮城之南,府邸原供媽祖,稱東寧天妃宮,施琅入臺後,因媽祖助戰平臺有功,改建府邸為媽祖廟,奏請朝廷崇加敕封。康熙二十三年(1684),詔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后」,媽祖晉封為天后,並由總兵吳英鳩資整修,是清代臺灣第一間官建媽祖廟。康熙五十九年(1720)封冊表,旨春秋致祭,編入祀典。臺灣郡城媽祖廟成為臺灣地位最高的廟宇,名「大天后宮」。
大天后宮因係祀典官廟,早期修建均由官方負責推動,如乾隆三十年(1775)知府蔣允焄重修;四十年(1785)知府蔣元樞發起重修;四十九年(1794)知府孫景燧也加以整修,可見官方對大天后宮支持的程度。嘉慶二十三年(1818)三月,大天后宮卻發生嚴重火災,廟內神像、文物付之一炬,正殿四進幾乎夷為平地。
圖1:臺南大天后宮鎮殿媽祖。
陳國瑛在《臺灣采訪冊》中記載:「嘉慶二十三年戊寅三月十六日寅時,天上聖母廟災,中殿及後殿俱燼,神像、三代牌位蕩然無存。住持僧所蓄銀錢俱鎔化。惟大門一列尚存。凡火焚至廟宇而止。此次專焚神像,殊堪詫異。」
大火之後,天后祀典則無法舉行,大天后宮面臨重建廟宇、經費籌募等問題,因為大天后宮的規模宏偉,需花費巨額款項重建,臺灣知府鄭佐廷乃倡修發起募捐,並委請當時執臺灣商業發展龍頭地位的組織三郊負責重建工作。
重建工程從嘉慶二十三年(1818)至道光十年(1830),歷經三階段大修,歷時十二年方告完工。先修觀音殿、更衣亭,俾使天后神位有所妥靈,官方的祀典得以維持不斷,接著陸續重建正殿、後殿、三川門,及重雕天后媽祖及相關神明金身。正殿竣工後,其左側神龕奉祀有水仙尊王,右側神龕則奉祀四海龍王。此次工程在道光十年「重興大天后宮碑記」中記載總花費三萬餘銀員,其中三郊共合捐一半費用,共壹萬伍仟餘銀員。此次整修使三郊主導了大天后宮的廟務,也因而擴大了大天后宮在臺灣媽祖信仰發展的影響力。77臺灣第一科媽祖遶境,即是北港八天七夜往府城進香,亦在此時發展出的廣大信仰圈。
圖2:臺南大天后宮正殿神龕主神及祀神。
大天后宮後續於咸豐六年(1856)重修、咸豐八年(1858)的鑄鐘,三郊及府城的行商、郊舖、各街境均踴躍捐輸,包括與大天后宮香火源淵的笨港、新南港、鹽水港、鳯邑……等地的郊舖亦共襄盛舉。直到同治年間之後,由於三郊日漸沒落,已無餘力維持大廟,以致廟埕竟被侵佔,甚至搭寮出租謀利。
圖3:府城迎媽祖遶境後神轎進宮。
(二)水仙宮/臺南市中西區神農街一號
康熙晚期,府城西定坊的港口已向西延伸,由往來臺灣的商旅所開闢,後於渡口上建水仙宮,依康熙五十九年(1720)陳文達《臺灣縣志》記載:「開闢後,鄉人同建,卑隘淺陋,康熙五十七年斂金改建,雕花鏤木,華麗甲於諸廟。」上段文字敘述水仙宮建於康熙五十七年前,再依乾隆十七年(1752)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記載:「在西定坊港口,……,康熙五十四年,泉漳諸商人建,壯麗工巧,甲於群廟。」可見當時西定坊港口已延伸在今五條港地區。
水仙宮是漳泉諸商郊合建的廟宇,主祀海上守護神─水仙尊王夏禹,其因治水有功,被後人奉為水神。早期臺灣與大陸之間來往的海船與貿易商船為求平安抵岸,奉祀海神水仙尊王以求祈庇佑。水仙尊王顯靈的奇蹟據《續修臺灣府志》所載:「凡洋中欻遭風浪,危急不可保;惟劃水仙一事,庶能望救。其法:在船諸人各披髮蹲舷,以空手作撥棹勢,假口鉦鼓聲,如五日競渡狀。即檣傾柁折,亦可破浪穿風,疾飛抵岸;則其靈應如響,亦甚殊絕。」
相傳往昔海上遇有風浪危急時化險為夷的妙方,即船上所有的人都披髮,蹲於舷間,空手做撥划狀,口出征鼓聲,雖檣傾舵折,也能破浪乘風,順利過關。船家稱此種救命之法為「划水仙」,被認為是水仙尊王靈顯應庇護所致。因而每年農曆五月五日水仙尊王誕辰時,各方信眾前來祈佑,祭典非常熱鬧。
水仙宮內除供奉主祀神水仙尊王外,尚供奉有配祀神及從祀神,其中從祀神福德正神、三官大帝及觀音佛祖等原供奉於後殿,後因日本時代後期拆除後殿而不知去向。目前廟內則僅供奉水仙尊王和其配祀神。
圖4:水仙宮正殿。
水仙宮主祀神為大夏聖帝(夏禹),配祀神白盟尊王(寒奡)、忠烈尊王(屈原)、西楚尊王(項羽)、五盟輔王(伍員),因這五尊神明都與水有密切的關係,所以後人尊稱為水仙王。在史料中,配祀神記載並不相同,乾隆十二年(1747)范咸《重修臺灣府志》中:「水仙宮祀五像,莫詳姓氏,或曰大禹、伍員、屈平,又其二為項羽、魯班,更有易魯班為寡者,更屬不經,或曰王勃、李白。」
而乾隆十七年(1752)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中則記載:「水仙廟在西定坊港口,祀大禹王,配以伍員、屈原、李白、王勃。」
可知配祀神中,除伍員和屈原為眾所認知外,其餘二者在史料中則並無一共同的認知,目前廟方所供奉的水仙尊王依廟內所立日本時代大正六年(1917)的「重修水仙宮碑記」記載:「水仙尊王五像,一曰禹王、二曰奡王、三曰楚王、四曰伍大夫、五曰屈大夫是也。」其記載和廟內所載各祀神慶典時問中的祀神名稱相一致,可知目前信眾所認知的水仙尊王為大禹、伍員、屈原、奡王和項羽,即俗稱的「一帝二王二大夫」。
水仙宮由於所在的位置於北勢港前,是西城港區的中心,廟前商行林立,鉅賈櫛比,為當時全臺貿易中心。康熙五十七年(1718),水仙宮重建慶成,知府王珍獻匾,題「著靈鰲柱」。乾隆六年(1741),臺廈商旅陳逢春等捐資重修,填平廟前南勢港道為廟埕,購置南畔店舖七間,北畔八間,立碑於廟前埕覺津亭,並建造後殿,獻匾「萬水朝宗」。二十八年(1763),北郊商人蘇萬利等商號聚資六百大圓,於是年冬裝修聖像,並彩繪廟宇,為郊商護持本宮之始。二十九年(1764),臺灣知府蔣允焄以廟前小港淤塞,為臨近居民所侵佔,下令拆除所侵佔之地,增廣宮前廟埕,計廣三丈,長十二丈,氣局軒敞,廟貌莊嚴,立水仙宮清界勒石記石碑於廟三川門內。三十年(1765)的「水仙宮清界碑記」曾載當時水仙宮的建築規模及其地理環境。
圖5:「萬水朝宗」匾。
嘉慶元年(1796),福建水師提督兼臺灣總兵哈當阿、巡道劉大懿應三郊之請,頒「嚴禁海口陋規碑記」示諭,刊刻於石,立於本宮三川門內,以杜絕海關文武員弁勒索弊端。同年三郊大修水仙宮,改建廟北十三間店舖為三益堂,面朝南,移後殿福德正神至北鄰佛頭港景福祠合祀。嘉慶二年(1797)秋水仙宮大慶成,由知府楊紹裘題「三益堂」,以論語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祈三郊對官府直言,對民眾多體諒,多作公益,商務廣通四海。另獻匾題「慧照東瀛」,懸於佛祖廳。是時三郊所護持之廟宇,除水仙宮外,尚有大天后宮與鹿耳門天后宮二媽祖廟。道光十三年(1833)秋,知府周彥以三郊護土平亂有功,獻「衛國抒誠」匾。同時,三郊再修水仙宮。道光十四年(1834)十月,水仙宮重修慶成,前知府周彥題聯祝賀。光緒三年(1877),郊商黃南金發起,由府城郊商與各界人士捐資重修水仙宮,為三郊執筆水仙宮以後首度有三郊以外人士捐款修建者。光緒五年(1879),水仙宮重修慶成,獻匾題「瀛東寶筏」,唯獻匾者改題「都人士公立」。三益堂三郊輪值制,由每月一家改由每月三家,聘進士施士洁為稿師,掌三郊實權。
自乾隆六年(1741),三郊在水仙宮內設立「三益堂」做為公務處所。處理一切郊務及協助官府指揮調派工作,水仙宮也因而成為當時城西的商業中心。自康熙晚期水仙宮創建以來至道光年間,是內地和臺澎間通商貿易在臺灣府城最殷盛的時期,百餘年中水仙宮所在的五條港是府城對外貿易的中樞地帶。水仙宮附近一帶商業鼎盛,街衢縱橫,郊商林立,茶樓酒肆,繁華熱鬧,青樓妓院亦紛紛興起。咸豐九年(1859)陳肇興的詩如此描述:「水仙宮外是儂家,來往船慣吃茶,笑指郎身似錢樹,好風吹到便開花。東溟西嶼海潮通,萬斛泉源一葉風;日暮數聲欸乃起,水船都泊水仙宮。」
從詩中可知在咸豐年間,水仙宮前港區仍可見到船桅處處林立的情形,但不過二十年的光景,港區港道逐漸淤塞成為道路,水仙宮前的景象也完全改觀。光緒元年(1875)府學教授馬子詡所作的〈臺灣雜興〉詩句有云:「水仙宮外盡成途,滄海揚塵信不誣,短短牆堆紅靺鞨,家家籬繞綠珊瑚。」此時水仙宮附近的港道已西移遠離,成為街道通衢,而街道的兩旁已有人家居住,家家栽種著綠珊瑚,使水仙宮前增添不同的面貌。雖然五條港航運不便,但因為同治年間臺灣府開港通商,外商在硓古石街、佛頭港街、以及北勢街開設行號,水仙宮附近在清光緒年間依然是鉅賈行郊交易往來的熱鬧區域。
日本時代明治三十一年(1898),三郊與洋行買辦共組臺南三郊組合,推洋行買辦王雪農為首任組合。四十二年(1909),第二公學校移至今立人國小新址,留女生於三益堂上課。大正元年(1912),三郊組合長王雪農卸任,由北勢街許藏春繼任第二任組合長。同年成立女子公學校,校本部設於育嬰堂,三益堂為分部。五年(1917),許藏春發起重修水仙宮,經費由三郊組合與對外募捐支應。同年整修完成,許藏春辭三郊組合長一職,仍任水仙宮管理人,組合長一職由謝群我繼任,為第三任組合長。十三年(1924),女子公學校在故縣署新校址啟用,三益堂女生移至新校址上課,三益堂復歸水仙宮。昭和十一年(1936),布商林允於三益堂創辦永樂幼稚園。十六年(1941),臺南州知事一番ヶ瀨佳雄於公會堂宣佈解散三郊組合,合併於臺南商工會議所,並拍賣三郊產業,先拍賣義民祠與溫陵媽廟,水仙宮與大天后宮為總督府官員宮本延人等所阻暫緩處理。十七年(1942),以太平洋戰爭延及臺灣,為應付戰時需要,欲拆水仙宮為防空地,宮本延人力爭,並得總督府應允,陳明沛卻夥同李姓人士自行拆除,僅剩三川門,神像移祀海安宮,許藏春以護持無力辭管理人職,由王朝榮繼任。二十年(1945),日本向美國為首同盟國無投降,臺灣由中國派軍接管,改稱民國三十四年。是時,水仙宮僅剩三川門,神像移祀海安宮,宮內空無一物。四十三年(1954),郭炳輝發起就所剩三川門與部份中庭重建廟宇,僅一進,建材多取於拆除大後殿與三益堂之物,剩餘建材售與灣裡,一部份則移存省立工學院建築系保存。五十一年(1962),臺南市連續三年亢旱,禮請本宮禹帝出巡府城繞境祈雨,為本宮禹帝首度出巡。五十三年(1964),水仙宮廟後曠地興建永樂市場,同年水仙宮建醮慶成。七十四年(1985),發起募款重修水仙宮。七十七年(1988),水仙宮重修完成。七十九年(1990),水仙宮重修建醮慶成。
- May 23 Fri 2014 16:30
〈臺南學電子報〉第184期(學術文摘)五條港三郊主祀廟宇及官廟簡介—以大天后宮、水仙宮為討論對象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