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摘自2007年4月4日,台南縣政府所舉辦「西拉雅平埔文化教師研習活動」中黃美英講師〈平埔族群的文化復振與正名運動〉講稿。

--

台灣原住民的分類

在清代,台灣的原住民被統稱為「番」,相對於從大陸渡海來台的「民」;番人聚落則稱為「社」,相對於漢人移民的「庄」。在「教化」觀念下的傳統儒家政權觀則又將「番」依教化程度的高低分為「生番」、「化番」與「熟番」。近代原住民的分類則始於日治時期;由伊能嘉矩、鳥居龍藏等人所進行的現代學術調查研究,對原住民的分類、命名與日本政府的「理番」政策有很大的影響。伊能嘉矩於1897年對全台「番人」展開了一連串的調查,並於1898~1900年間彙整了文獻與田野調查資料,在《台灣番人事情》中提出了原住民種類的八分法:

1.Atayal(即今泰雅族)

2.Vonum(即今布農族)

3.Tso'o(即今鄒族)

4.Tsarisen(即今魯凱族)

5.Payowan(即今排灣族)

6.Puyuma(即今卑南族)

7.Amis(即今阿美族)

8.Peipo(即今平埔族)

其中平埔又可分為Tao、Siraya、Llao、Poavosa、Alikun、Vupuran、Pazzehe、Taokas、Ketagalan、Kuvalan十族。這個分類則在稍後伊能所著的《臺灣番政志》中重新修正,將平埔族分為凱達格蘭族(Ketagalan)、噶瑪蘭族(Kavarawan)、道卡斯族(Taokas)、拍宰海族(Pazzehe)、拍暴拉族(Vupuran)、巴布薩族(Poavosa)、阿立昆族(Arikun)、羅亞族(Lloa)、西拉雅族(Siraiya)以及馬卡道族(Makattao)等十族。其後尚有移川子之藏、小川尚義等人所作的不同分類,但大抵不出「高山」、「平埔」這兩大分類範疇。

最近期的研究中的不同分類,可舉兩人為例。在日本語言學者土田茲的分類中,平埔族分為噶瑪蘭族(Kavalan)、馬賽族(Basay)、凱達格蘭族(Ketagalan)、龜崙族(Kulon)、道卡斯族(Taokas)、拍宰海族(Pazeh)、拍瀑拉族(Papora)、巴布薩族(Babuza)、洪雅族(Hoanya)、西拉雅族(Siraya)、馬卡道族(Makattao)以及大武壠族(Taivoan)等十二族。而台灣中央研究院的語言學者李壬癸則在〈台灣平埔族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分類〉一文中提出了「七族十四支」的看法,分類如下:

1.卡瓦蘭族(Kavalan)

2.凱達格蘭族(Ketagalan)

下分馬賽(Basay)、雷朗(Luilang)、多囉美(Trobian)等三支。

3.巴布蘭族(Baburan)

下分道卡斯(Taokas)、拍瀑拉(Papora)、貓霧(Babuza)、費佛朗(Favoran)四支。

4.拍宰海族(Pazeh)

5.洪雅族(Hoanya)

6.西拉雅族(Siraya)

下分西拉雅(Siraya)、馬卡道(Makattao)以及大武壠(Taivoan)三支。

7. 邵族(Thao)

對以上學術發展該有的反省是,在知識的建構與傳播中表現的最為鮮明的,與其說是引進近代學術規範的原住民相關研究,不如說是「研究者」、「被研究者」之分與「統治者」、「被統治者」之分,兩個不同分類範疇下所指涉的對象竟然能夠重合;換言之,這種分類乃為他者所定義,而非被定義者的自稱,而此種定義能夠被沿用而常存,體現的與其說是知識的真確,不如說是權力的強勢。此種在權力不平衡之下所發展出的論述又反過來影響了權力的運作:二戰後,民國43年國民政府所認定的原住民僅有九大族「山胞」,「平埔」族則被認為是完全漢化或消失了;也就是說,他們失去了族群認同的依歸。


圖片來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anYing 的頭像
    NanYing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臺南學部落格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