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王朝賜,〈新化地區平埔信仰淺述〉,《南瀛文獻》第六輯,新營:台南縣政府,2008年3月,82-111。
--
平埔族人最初對太祖(媽)的祭祀物只有檳榔和酒。且傳說太祖忌火畏煙,因此不燃燭點香;喜幽靜、平日不欲熱鬧喧嘩。但近年隨著漢人習俗的強力影響下,公廨有香爐,燃著線香與香菸;有鮮花四果、糖餅、牲禮、金楮;還願謝戲時喧囂竟日,似乎被外來強勢文化所同化了。
公廨建築形式已從日治時期以四根竹筒為柱支撐,並用茅草或蔗葉覆蓋作屋頂的簡陋小屋,或類似民居的土角茨,改為類似有應公廟形式,目前多為磚牆水泥面,蓋紅、黑瓦或琉璃瓦或波浪鋼板頂。公廨坐落的方向是依附近地形與地勢決定,背對高坡面向平坦開闊地為基本選擇,並沒有座北朝南的習俗觀念。
目前堅持傳統信仰的族人在農曆朔、望日會更換家中祭壇及戶外公廨祀壺內的水,這些瓶壺內的清水,稱為「向水」或「神水」。但大部份的信徒已不再飲用向水,甚至不再更換向水,而是斟米酒入瓶壺內作為獻祭。新化地區的祀壺不管是裝向水或米酒,都沒有插澤蘭、管葉等防止瓶中液體腐敗的習慣。尚保留更換向水,傳統的平埔族認為,太祖雖會收容無祀孤魂,卻是安置孤魂於祠廟公廨內,而非在向水中。
牽曲,舊稱「or-lor-li」,參加族人分至親及遠房親友兩等。老婆仔(老婦人)、中年人、青少年人分為三圈,稱為「二緣加等sa-ku-la」。開曲時由尪姨及族中長老引唱,族人附和,或低沉或高亢,轉音變化大。此項特有文化於終戰後逐漸消失。
在新化地區漢、原祀神結合也有其歷史性,可從下列幾點約略看出原因:一、基督宗教的傳入;二、分家、田產衍生的問題;三、漢人的收留與奉祀;四、大家樂賭風的流行;五、太祖本身地位問題。
實際採訪結果,知義里本社居民除了對話中尚留有村域為「社」的名稱外,已無人知悉平埔族人,也僅口埤部落尚存公廨和奉祀族人,造成如此狀況的理由之一是基督教的傳入。
西拉雅各社原住民原本多有偶像崇拜的習俗、歲時祭祀之儀式,荷據時期,在嘗試信仰基督新教以後,受當時具有宗教、行政及司法權的宣教室強制命令下,偶像遭到焚毀、尪姨遭到放逐而死於荒野,傳統崇信習俗遭到嚴重破壞。清同治四年(1865),基督長老教會正式傳入台灣,馬雅各宣教士以台南為中心開始佈教。儘管漢人排斥抵制,平埔族皈依基督教卻十分踴躍,原因其一為荷據時期其祖先也有入教經驗,其二是改信入教在平埔族來說,當家長改信之後,整個家族都會以之為榜樣跟隨入信。
改信的族人對祀壺處理大概有兩種:其一請教會牧師前往作退神儀式,再將壺瓶送出家門丟棄,其二是自行丟棄或送至附近有應公廟或土地廟中由社眾供奉。
現今口埤部落周遭的區域面積大約有四百多甲,但三百多甲被圈圍,是國立中興大學農學院森林系實驗林場,剩餘的一百多甲多是貧瘠的山坡地與旱田,面對無法賴以維生的田產,年輕一代族人多以繼承人數來分割祖產並加以出售為處理方法,座落於祖產土地上的公廨卻成燙手山芋,通常結局是由家族商量將祀壺移往附近公廨合祀,或移至偏遠的河岸旁、竹叢下、坡崖邊安置,人跡罕至,香火瀕斷。
在經濟與文化上,漢民族是破化與侵略者,但在信仰上,卻又充當收容與接納者的角色,因為漢人與平埔族人在信仰成分中都有精靈崇拜,相信死後靈魂不滅,因此接觸到遭遺棄的壺甕、廢棄公廨,都會加以整理,重新奉祀。再加上漢人「土地最親」的觀念,喜歡祭祀土地公,這也是口埤林場週遭眾多公廨大多合祀有福德正神的原因。
一九八O年代,台灣各地突然流行起「大家樂」猜測獎券中獎號碼的賭博遊戲,流行拜拜求神以企求獲保佑中獎者,更多人認為神格比較低的神明、野外塚地的孤魂野鬼比較容易允信徒之請求出示「明牌」,因此公廨也成了一時之寵,中獎者相信是這些公廨內番太祖與被收留的孤魂野鬼保佑所致,破舊公廨藉此獲得重新整修的待遇。不過全部的太祖、太祖媽仍保持原本的壺體形貌,並沒有雕塑金身,有的還被問卜者嫌為性情暴躁、不易溝通,因此信徒引進各種漢神入主公廨,主持祈求、請願事宜。這是為何各公廨現狀存在各式神佛名號甚至金身的主要原因。
新化地區的平埔族無論從太祖角色、祭祀日、祭祀習慣、奉祀場所都有所轉變,改變有的來自漢人信仰及西方宗教的入侵;有的則來自土地經濟結構問題;有的則可歸結於潮流時勢所趨。平埔族的傳統信仰與文化藝術都在快速流失,或是依附在漢文化中喘息,需要我們投入關懷與疼愛。了解它、珍惜它、保留它,台灣文化才會繽紛而美麗。
(完)
- Jun 13 Fri 2008 15:17
《南瀛學》電子報第57期 [學術文摘] 新化地區平埔信仰淺述(二)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